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1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概念题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各自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除原始公社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外,各种社会形态一般都同时并存着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这是由一国范围内各地区各部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所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社会的性质。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包括: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中外合营企业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建立起来并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呈现出多层次和发展不平衡,公有制还不可能囊括社会经济的一切方面,还必须相应保留和适当发展其他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同时,公有制经济本身也还存在着不成熟性。在收入分配形式上,随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按劳分配成为主体的分配形式。但与多种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在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的多种分配形式。同样,按劳分配本身在实现中也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由于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经济,市场调节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公有制的有利条件,以计划调节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产权

答:产权主要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是指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它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出现的经济范畴。产权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运营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等性质。特定财产的特定权利只能有一个主体,是甲的,就不是乙的;产权与产权之间必须有明晰的界限和数量限度;权能行使具有可分工性和利益的可分割性;产权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转手和交易。

4产权制度

答:产权制度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和经济制度结构中的一个运行层次。它通过发挥其激励和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以及收入分配功能影响企业行为和微观经济运行。产权制度的作用有:产权制度通过权能分解和相应的利益分割对经济当事人产生激励作用;任何一种产权都是有限的。产权制度确认和保证经济当事人可以在某种范围或以某种形式做什么和得到什么的同时,也界定了他们的权能和利益的边界;产权制度通过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状况调节微观经济运行;产权制度通过收入分配功能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我国的现代产权制度,其主要特征是产权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5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答: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所有和支配的所有制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经营、使用等诸方面经济关系。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者虽然由于承担职能的不同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差别,但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共同占有剩余产品,以消除人们在经济上的对抗和剥削关系。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既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答: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它是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完全平等的,产品归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和分享,从而形成了全体劳动者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共同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由于全民所有制实现了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实现了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化,因而它是公有化程度比较高的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决定着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

7国有经济

答: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民所有制一般采取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形式,即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的国家所有制。相对于共产主义阶段的全社会所有制来说,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还是一种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全社会所有制,还需要采取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形式,而采取国有经济形式却并不意味着国家对所有全民所有制企业直接进行经营管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而且应当适当分离,即在全民所有制经济领域内,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统一的,属于全体人民,也就是统一归国家所有,由国家代表全体劳动者行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宏观的支配权,在总体上管理整个全民所有制经济,而将占有权、使用权和微观的支配权委托给企业,由企业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

8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答: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指由一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一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组织由劳动者以某种方式共同出资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是组成该集体的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财产,按照该集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和意愿,采取该集体劳动者自愿选择的经济组织形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集体经济生产的总产品,除上缴国家税收、扣除补偿生产资料消耗部分、留作集体福利的公益金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外,其余部分以按劳分配方式为主、结合其他方式进行分配。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9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答:双层经营体制是指一家一户办不到,必须由农村集体组织从事经营的项目,如农田水利建设、乡镇企业等,由集体统一经营,除此以外,各种经常性的农业生产活动,都由承包农户分散进行。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抵押、担保的权能。这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农业和整个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是我国现阶段农村中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必须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长久不变。一是“分”的层次,即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二是“统”的层次,即集体经济组织对某些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在这种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既保留了集体经济原有的统一经营的长处,又克服了过去人民公社体制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病,充分发挥了家庭分散承包经营的优点,两个层次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0家庭承包经营

答:家庭承包经营是指在土地、水利设施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经济公有的基础上,由农户承包使用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组织形式。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及农民的愿望,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归其使用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发包给本组织的社员、农户、专业队(组),承包经营者对所承包的生产资料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国家政策和本组织章程所允许的处分权,独立行使经营自主权,并按双方协议规定上缴承包金,上缴国家税金,完成农产品定购任务以及其他义务,集体组织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可能,提供各种服务,进行必要的管理协调。家庭承包经营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11股份合作制经济

答: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指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者的资本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它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由企业内部的劳动者按照大致等额的原则投资入股,持有本企业的股份,企业的劳动者同时也就是本企业的出资人和资产的所有者。劳动者的收入一方面来自按劳分配的劳动所得;另一方面来自投资入股的股息分红收益。通过股份合作制这种企业的组织形式,能够使企业劳动者的利益与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劳动者从股权收益方面更多地去关心和参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就为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参与对企业民主监督管理,增强企业的活力,强化企业内部的各种监督制约机制,创造出必要的体制条件。

1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种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也可采用相同的实现形式。任何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中,都有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如果发生变化,社会性质也就相应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却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即多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会因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而引起该种所有制本身性质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试验和采用。

13个体经济

答: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其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私有制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和适当的发展,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分散经营、劳动工具简单、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等特点,它适应了我国目前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手工操作的生产力状况。允许个体经济的适当发展,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增加社会供给,活跃流通,方便群众生活,从多方面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个体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和安排劳动就业。个体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同时也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存在剥削关系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个体经济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有必要对个体经济的经营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调节和监管。

14私营经济

答:私营经济是指一种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存在着雇佣劳动和剥削关系的私有制经济成分。从本质上说,它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适当发展,不仅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它有利于扩大社会生产,活跃市场搞活经济;有利于安排社会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私营经济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成为推动某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正因为如此,在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是可以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现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对私营经济本着兴利除弊的原则,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经济发展,保护其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并加强对它的服务、监督和管理。

15三资企业

答:三资企业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1)中外合资企业是指分属于中国和外国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共同投资兴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共同出资、联合经营、一般按协议规定的投资比例分享收益、共担风险,属股权式企业。

(2)中外合作企业是指分属于中国和外国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共同投资合作经营企业。其特点与中外合资企业有所不同,合作经营的企业在其投资内容、管理权限、责任、风险和收益分配等权利和义务方面不是按合作双方的投资比例确定,而是由双方协议的合同规定,故称为契约式合营企业。

(3)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投资的企业。外资企业的最主要特点是:自投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享其利。

16中外合营经济

答:中外合营经济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范畴。(1)中外合资企业是指分属于中国和外国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共同投资兴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共同出资、联合经营、一般按协议规定的投资比例分享经营收益、共担风险,属股权式企业;(2)中外合作企业是指分属于中国和外国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共同投资合作经营企业。其特点与中外合资企业有所不同,合作经营的企业在其投资内容、管理权限、责任、风险和收益分配等权利和义务方面不是按合作双方的投资比例确定,而是由双方协议的合同规定,故称为契约式合营企业。

17外资经济

答:外资经济是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外资部分。外资经济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它作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存在和活动范围要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规范和调控,其一切经营活动,都要遵守我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大力吸收外资,鼓励其存在和适当发展,保护其合法的经营权和收益权,不仅不会削弱和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反而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加快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当然也应看到,外资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可避免地会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某些消极影响,使我们在国民经济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必须有充分认识并妥善加以解决。

18混合所有制经济

答: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的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一般采取股份制的资本组织方式。它以社会中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为前提,通过各类性质的产权在市场中以多种方式自主流动和重组,并适应竞争的需要不断变化资本结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权、责、利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规模;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利用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企业扩充资本和技术实力,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与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并存和共同发展,还会对公有制经济成分产生影响,促使公有经济成分提高其素质,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和经济效益。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要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否定了公有制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因此,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初级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力水平低、不平衡和多层次,整个国民经济正处在从不发达状态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与初级阶段生产力的这种多样性状况相适应,客观上必然要求形成多样化的生产关系,要求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必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在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以“三个有利于”为尺度来检验和评价改革及各项具体工作的成败得失,检验和评价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乃至整个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变革。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本质特征,又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并与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适应,能够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因此,必须把这一所有制结构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坚持下来,并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

2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答:为了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产权包括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是人们在财产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关系。这种权利关系是以所有制为核心的一组权利,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收益权又分为所有者收益权和经营者收益权。其中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经营者收益权统称为经营权。产权制度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我国的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产权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保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3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答:(1)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既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社会化大生产以及作为其集中代表和体现的现代机器大工业,已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我国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因此,与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就必然和应当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这同样是适应生产力状况和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然有利于推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劳动者作为主人与生产资料直接相结合的方式,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所以,只有建立起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之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只有坚持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劳动者以生产资料主人的身份共同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过程的要求

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在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决定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着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决定着生产成果按照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因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劳动者以生产资料主人的身份共同参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经济生活过程。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需要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

保证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需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部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因此,必须始终坚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必须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掌握国家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国民经济命脉,拥有先进技术装备和丰富的经济资源,并通过深化改革,公有资产的组织结构和经济布局更为合理,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出更强有力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必须使国有经济掌握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与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应当主要体现在它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上。

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国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主体是集体所有制经济,而农民、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4如何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答:(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内涵

国有经济拥有现代机器大工业和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支配着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的全局具有控制力。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它决定着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因而它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2)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具体表现:

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是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现实基础。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物质产品、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有经济不仅为满足社会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了大量的、多样化的消费品,而且其上缴的税金和利润也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最重要来源。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它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出丰富的物质产品和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还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国有经济日益巩固并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现代化真正得以实现。

在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条件下,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和领导作用。它自身的巩固和发展壮大,是保证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使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保证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真正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3)坚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和作用的意义

正是由于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它的巩固和发展,对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发展道路,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就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必须强调使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使其真正发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5如何深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与结构?

答:(1)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坚持政府公共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对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和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要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和结构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改制重组、布局调整的机制,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要推动国有资产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以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而在其他领域,则可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来加强重点,以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要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国有企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还需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支持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和结构,并不要求国有经济在各个地方、部门和领域中都在数量和比重上占优势。

我国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只要在全国范围内切实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并通过深化改革使国有经济自身的竞争力和对经济运行全局的控制力不断得到增强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国有经济成分在某些地方、部门和领域中的适当收缩,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会动摇或削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6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集体经济的重要地位及其改革?

答:(1)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多样,往往能够适应和容纳手工生产、半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等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对市场的适应性比较强,能够较好地调动起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创新精神。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巩固和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对于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按其所在地域划分,可分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农业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就谈不上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坚持并不断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城镇集体经济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兴办、适应性强、能吸收较多劳动力等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促进城镇经济繁荣,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2)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改革。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现阶段农村中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必须稳定和完善,长期坚持下去。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逐步推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从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

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实力。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种发展总的说来是与集体经济在其经营活动中较早地面向市场、接受市场竞争机制的检验和选择分不开的。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的许多集体经济组织,在产权关系、经营管理水平、规模经济效益、技术力量和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因此,集体所有制经济只有认真解决上述缺陷和不足,才可能求得自身的巩固和更大发展。

政府要继续采取促进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调节,使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更好地统一和协调起来。

7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答:(1)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也可采用相同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试验和采用。要通过改革努力寻求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出现了多种实现形式,初步形成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委托经营制等。

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企业筹集资金,增强竞争实力。只要股份公司的控股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家庭承包经营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中普遍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户承包分散经营为特征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集体经济,要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和完善。

股份合作制经济

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者的资本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运作效率。要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8为什么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在于:

(1)一般来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导向较为明确,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同市场的兼容性较强,有利于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繁荣市场和流通,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都能在其适应的市场经济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打破垄断,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经营管理,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合理流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3)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处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形成了加快市场化改革的动力和压力,促使公有制经济完善市场经营机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企业的产、供、销等各环节加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答:(1)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的所有者的经济形式。

(2)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功能

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投资渠道和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企业产权结构,推动企业产权的流动和重组。

有利于扩充企业的资本实力和规模,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在公有资本掌握控股权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有利于放大公有资本的功能,保值增值,这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有利于提高公有资本的市场经营和运行效率,转换公有资本的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同时也有利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更多经济领域,扩展经营渠道。

有利于吸收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3)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要在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加强监管、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合作并存,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在增资扩股中,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入股。

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及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

既要防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又要打击以“改制”为名侵吞和瓜分公有资产的违法行为,防止公有资产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