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三纲八目(《大学》)[山东大学2018年研]
答:三纲八目是《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简称。其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
2三才之道[浙江大学2018年研]
答:三才,又作“三材”,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①指天、地、人,兼指天道、地道、人道。《易传·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东汉王符《潜夫论》称:“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②指人的形、气、神。北宋邵雍《观物外篇》:“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
3五德终始[浙江大学2018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五德终始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他认为虞(舜)、夏、殷、周的历史是一个胜负转化的发展过程。它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胜而具有阶段性,又循环往复而具有周期性,矛盾运动推动着“五德转移”,又决定着“并世(当世)盛衰”。在每一发展阶段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两者交争,历史属于斗争中的胜利者。这种五德相胜又是被机械的周期律预先决定的,王朝的兴起必有天意符瑞作为象征和验证。五德终始说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丹鼎派[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丹鼎派,又称“金丹道教”,它并非是实有的教派,而是相对于符箓派而言的,是后世对道教中以炼金丹求仙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丹鼎派最早由古代的黄老道家发展而来,早期理论著作是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该派奉其为万古丹经王。另有两晋出现的《黄庭经》,对后世炼丹家影响极大。魏晋时,葛洪进一步发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对其作了理论上的总结,他著有《抱朴子》专论炼丹方术。北宋张伯端的《悟真篇》也是重要的内丹修炼理论著作。丹鼎派分外丹与内丹、外丹,指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药物,以配制可服食的长生不死的金丹,盛行于隋唐前;内丹,大体上指把人的身体当成“炉鼎”,以自身的精、气为药物,用神去烧炼,为神气相交结成之物,宋元以后取代外丹,王重阳、张伯端为内丹派的代表。丹鼎派从追求长生不死的目的出发,推动了中国古代化学冶炼、气功养生学的发展。
5解蔽(荀子)[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解蔽是荀子在论述认识论方面的问题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在《荀子·解蔽》中,他批判了墨子和诡辩派等学派的观点,并阐发了自己的认识论理论。荀子按照其唯物主义自然观,明确提出了先有人的形体,然后才有人的精神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可以被认识的。感官只能获得初步的认识,“心有征知”,五官接触外物都要受到“心”的支配。保持“心”的“虚壹而静”才能达到头脑的“大清明”,不为主客观的片面性所蒙蔽。
6心统性情(朱子)[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心统性情是朱熹的心性论观点。此命题最早由张载提出,受到朱熹的赞赏和发展。朱熹认为此语最能说明和表达心、性、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天为命,禀于人为性,既发为情”,“心统性情,统犹兼也”。朱熹认为,性为体,乃未发;情为用,乃已发,心因具“虚明洞彻”的特性与功能,故能统性情,而“心统性情”也就是“心包性情”。朱熹在把性与情按体用、静动、未发已发的层次架构加以二分的基础上,认为心在性情相对之体用、静动、未发已发处皆主宰之,故“心统性情”既指“心包性情”又指“心主性情”。
7崇本举末[武汉大学2017年研]
答:崇本举末是王弼在《老子注》中提出的命题。王弼在阐释“以无为本”的有无观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崇”是指举用。王弼明确指出:“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可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在此,“崇本”是为了“举末”。“举末”是指举用作为枝末的万事万物。由此可见,“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是不矛盾的,两者皆推崇根本而养息或举用枝末。主弼还在《论语释疑》中提出:“予欲无言,盖欲明本。举本统末,而示物于极者也。”其中“举本”是指举用根本,即对“崇本”的具体表现,即将“崇本”变为现实的行动,以便服务于现实的政治;而“统末”就是把具体的万物归于一本。
8《复性书》(李翱)[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复性书》是唐代儒者李翱探讨性命观的哲学著作。李翱依据《中庸》,又吸取了佛教的某些心性思想,提出了“复性”学说,企图建立一套修成“圣人”的理论体系。他提出“性善情邪”说,认为人有性和情两方面,性是善的,情是恶的。性与情的关系是:“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普通人若能消除情欲的蒙蔽,使他的“性”恢复原来的光明,同样能成为圣人,这就叫做“复性”。他受禅宗“无念为宗”说的影响,宣扬直觉主义式的不动心(“寂然不动”)的修养方法,不仅排斥了感觉经验,而且也排除了理性思维。
9不忍人之心[湘潭大学2017年研]
答:不忍人之心是由孟子首倡的一个有关人之本性的观点。孟子通过“孺童入井”的例子以说明“不忍人之心”乃是作为人所自然而有的,不假外而得。他指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他进一步论述“不忍人之心”实际上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四端”:“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他提出,人天然具备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推极扩充,就能成为仁、义、礼、智四德。
10真知[北京大学2016年研]
答:真知是指最高之知,是庄子的用语。《庄子·大宗师》:“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所谓的“真人”即超凡脱俗的得道之人,而“真知”则是对常规之知的否定和对“道”的直觉体认。庄子所谓“真知”,其实就是“不知”。
11天理[北京大学2016年研]
答:天理通常是指自然的法则,又可指形而上的“道”。天理观为程颢、程颐所提倡,他们认为天理即“生生之理”,指天地之化育是一个生生流行、浑然无间的总体过程,天理是一切价值之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是价值自己,一切事业因它而可能,亦因它而有价值。所以在他们看来,天理不仅是自然法则,也是道德价值法则。
12本心[北京大学2016年研]
答:本心出自孟子,为陆九渊所发扬。依陆九渊之见,所谓“本心”是“天之所与我者”之“心”,是人之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之心,也即“四端之心”,是道德情感、道德法则、道德意志的统一体。陆九渊由此出发,阐述了他的“心即理”的心学思想。
13独化[北京大学2016年研;武汉大学2016年研]
相关试题:万物独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
答:独化是西晋玄学家郭象的一个重要观点,语出《庄子·齐物论注》。“独”指万物的个体;“化”指活动变化。郭象认为万物有其个性,自在自为,具有完全自足的价值。从本体论角度看,万物独化,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唯物主义观点;从辩证法角度看,“独化”论又否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因而又是形而上学的。
14《白虎通义》[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是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经典著作,由班固等人依据汉章帝建初四年白虎观会议上经学辩论的结果编纂而成,共四卷。该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与谶纬之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了自然、社会、伦理、人生与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基本规定了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以及伦理原则等,实际这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根据的国家法规。《白虎通义》把封建制度下君臣、父子、夫妇之义和天地星辰、阴阳五行等种种自然现象相比附,以神化封建秩序与等级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宣扬“三纲”“五常”“六纪”。它还把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和谶纬迷信融为一体,企图统一经学,建立神学经学。
15精气[北京大学2016年研]
答:精气即最细微的物质存在。精即精细,气即构成万物的基质。精气类似于原子论中的原子,是构成万物的基础、本原。《管子》认为精气是生命的来源,也是圣人智慧的来源。王充认为万物由于它们“禀性受气”的不同而形态各异。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所以天地万物在其本原上是齐一的。
16忠恕(孔子)[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忠”是尽己之心,是内心真诚的直德的不容已的发挥;“恕”讲的是待人接物,是推己之心。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或絮矩之道。实际上,“忠”中有“恕”,“恕”中有“忠”,“尽己”与“推己”很难分割开来,这是仁道的一体之两面。忠恕未足以尽“仁”,是为仁之方,所以说违道不远。
17为道日损[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为道日损是老子提出的体道方法。老子认为,获得知识靠积累,要用加法或乘法,一步步肯定;而体验或把握“道”则要用减法或除法,一步步否定。在他和他的后学看来,真正的哲学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步步减损掉对外在之物的欲望及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与攀援,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著、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
18法、术、势[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法、术、势是法家韩非的政治主张。韩非的法治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一套完整的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集权思想中。“法”是臣民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术”是君主所掌握的驾驭群臣百官的秘术、权术。“势”指君主所处之势位,或君主所掌握的统治权力。
19天人感应(董仲舒)[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天人观。指人是效仿天的形象而产生的,人是天的副本,而天是人的“曾祖父”。因此,人与天是同类的。而“同类”事物之间会出现相感相动的现象。所以,天与人之间也存在相互感应的关系,即“天人感应”。
20气质之性[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气质之性是张载提出的人性论概念。气质之性指每个人生成之后,由于禀受阴阳二气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殊本性,说“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因为气质之性对外物有所追求,张载又称之为“攻取之性”。他说:“攻取,气之欲;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皆攻取之性也”。它是人性中恶的来源。
21格物致知(程颐)[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程颐训“格”为“穷”,训“物”为“理”,“格物”即“穷理”,“穷其理”即能致其知,因“致”既有“尽”之义,又有“推致”之义,故“致知”是“格物”的深化。依程颐之见,作为人之学起点与基础的格物致知,其不仅使人“近道”“收其心”。而且还能达到“治天下国家”的目的。程颐所谓的“格物致知”并非指研究和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是指理学中的一种道德修养工夫。
22察分理(戴震)[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察分理是戴震提出的认识理的方法。理有二重涵义,既指万物自身所具有的“不易之则”,也指对这种不易之则的把握。戴震认为“理”虽然存在于万物自身,但必须通过人对客观之理则的准确把握,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固有之性质的把握,他强调“理”与“则”的客观性以防止人们从主观的角度去理解“理”。戴震认为人永远与天地相通,人通过感官可以认识“理”,而要达到精微的认识则必须运用神明。在“察分理”的过程中,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23质力相推[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质力相推是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提出的哲学范畴。质指物质,力指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严复认为,宇宙间充满了物质性的最小微粒质点。质点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作用的,即表现为力。“质力相推”的宇宙演化形式就是“翕”“辟”二道。“翕以聚质”指质点由于相互间的吸力而凝聚成物体,“辟以散力”则指质点在凝聚过程中耗散热、光、声、动等各种能量。
24前识[北京大学2015年研]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25通几[北京大学2015年研]
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用语,意即哲学。取自《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在《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即哲学。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6无名[北京大学2015年研]
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27三表法[北京大学2015年研]
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墨子的三表法首次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表现出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和实际功利的思想倾向。但墨子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28离坚白[北京大学2015年研]
答: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与“合同异”相对。语出《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他们认为人们感官接触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只能是绝对分离的独立体。他们用“离坚白”来论证这一观点。认为眼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由此断定,“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这一观点具体分析了感觉接触事物的特殊性,但却夸大了其特殊性,割裂了人的认识功能的统一性。
29性三品[北京大学2015年研]
答:性三品是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是善的,不需要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这两种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人数众多,可名性。东汉王充根据禀气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他认为性善是中人以上,性恶是中人以下,善恶混是中人之性。唐代韩愈明确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与生俱来的性包括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在三品中的比重各不相同。韩愈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都是封建等级关系在理论上的反映。
30柔弱胜刚强[山东大学2015年研]
答:柔弱胜刚强是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中的著名论断。老子非常重视柔弱的作用,后人常以“守柔”来概括老子思想的特征。柔弱蕴含着广阔的生机,具有阔达的发展前景。刚强是事物走向死灭的前兆,已经包含了灭亡的趋势。柔弱胜刚强是宇宙间普遍的规律。在人的生活中,也应以“柔弱”为原则。具体表现为:①谦下,“善用人者为之下”;②守雌,“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③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只要能够做到这几点,最终能由下变上、由后成先、由不争到天下莫能与之争。该论断包含了老子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其“无为而不为”的境界。
31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山东大学2015年研]
答:“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语出《墨子·非命上》,是墨子三表法里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以古代圣明帝王的事迹为判断标准。墨子认为,言论必须设定一些标准和仪法,这些标准和仪法是判断该言论是否正确的基本依据。“三表法”是墨子正面论证自己思想观点的基本方法。判断一种言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一共有三个,即“本之”“原之”和“用之”。“本之”,就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之中。《墨子》书中《尚贤》以下各篇对记载于诗书中古圣先王事迹的征引都可看作是对这一方法的应用。
32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山东大学2015年研]
答: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是宋明理学人性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张载提出人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张载《正蒙》:“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在宋儒们看来,性从根源上是指道德本性,是纯善无恶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即“天命之性”。但这种道德本性不是抽象存在的,它要依赖于人的感性存在才得以表现。朱熹等人认为,气质之性为理与气相杂而成。气质禀赋有清浊之分,故人有善恶、智愚之别。
33《神灭论》[山东大学2015年研]
答:《神灭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范缜的哲学著作。《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用刀口同锋利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这一思想有力斥责了魏晋时期盛行的宗教佛学思想,让人们认识到了神的本质,有助于人们反对愚昧的迷信思潮。
34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山东大学2015年研]
答:“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是清代戴震的伦理学命题。戴震提倡从具体考察事物中认识事物规律,即“理”,“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戴震将“理”界定为“情之不爽失”,认为“今以情之不爽失为理,是理者存乎欲者也”。“理存于欲”的命题,与程朱理学的“去人欲、存天理”相对立,以为“后儒以理杀人”,与“酷吏以法杀人”无本质区别。他将道德伦理建立在具体的感性欲求之上,在感性欲求之中寻求中正不失之善,而不是用灭欲的方式来建立伦理学之善。这种思想对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及其现实危害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批判,并具有近代科学的实证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35良知[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良知”原出《孟子》,是指先天具有的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具备明辨是非的知觉,只须依“良知”而行,自然合乎道德规范。每个人内心都是有道德标准、善行范式的,只是后天受到人情世事蒙蔽。因而从实然的角度看,它就是不存在。他认为致良知是圣人之事,愚夫愚妇不可为。要求人反求自心,消除人欲,以求与万物一体,并主张知行并进,知行合一。
36物化[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物化是庄子的重要用语,其义含混多变。①是指变幻。《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蓬蓬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谓物化。”②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化。《庄子·则阳》:“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时时顺应万物变化的人,便能守一而不化。③是指人的死亡。《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37小故[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小故”源自于墨子的《经说上》,是指造成某一结果的若干条件中的一个条件或部分条件。“故”是指某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故”的提出是为了探寻所论问题的原因、根据和理由。《经说上》将“故”分为大故和小故两种。小故与大故相对应,它们相当于假言命题的前件或直言推理中的小前提。
38无待[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无待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是指无所局限、无所牵绊、无所凭借的思想境界。只有到达“无待”后,人才能摆脱客观世界的各种束缚,获得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无待”并非是不需依待,而是无所不待,因循自然。
39本无[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本无是三国魏玄学家何晏、王弼的哲学命题。“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王弼等人认为,追索天地万物的本体,只能是“以无为本”。他们认同《老子》的“道”的无形无名的形上特征,以“未形无名”论“道”,以有形有名指“物”。并把形上的“道”与形下的“物”的关系,变成为“本体”与“末用”的关系。“无”是本体,是他对经验世界与经验知识的独特看法。
40重玄[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重玄是两晋隋唐时期影响非常大的一股哲学思潮,注重玄理思辨。“重玄”思想上承先秦老庄道家思想,后启郭象《庄子注》哲学思考,为儒、道、释三教所融摄、应用。其涵盖范围广,但外延都有其理论依据,不可混作一体。
41巵言[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巵言,亦作“卮言”,语出《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巵言”具体是指无主观成见而能随时变化之言;是没有固定解释的模糊之言;是不偏不倚的中正之言;巵言是酒后圆滑清谈之言。
42一心二门[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一心二门出自《大乘起信论》,此书据说为印度马鸣所作,由南梁的真谛译出。“一心”是指我们的心;“二门”是指真如门和生灭门。“真如门”是指觉悟,是心的纯洁清净;“生灭门”是迷妄,是不断被欲望、念头纠缠。“一心二门”阐述的是人一生之中本心不断在觉悟和迷惘中徘徊,实质是对人的思维、心理运行的机制的描述。
43经学即理学[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经学即理学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持有的基本观点。“理学”即新儒学。南宋以来,儒学发展过程中王阳明学派,使本来依靠经书为道德标准的新儒学发展成了以自我为道德标准的新儒学。顾炎武提出“经学即理学”,意在重新使新儒学回归到以经学为道德标准的轨道上。
44善不受报[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善不受报是东晋高僧竺道生法师提出的佛教术语。“善不受报”是指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于做事以求好的结果。道生认为未受到佛法精髓的世俗人的善行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善不受报的提出,旨在打碎众生施功望报的世俗之心。只有舍弃回报之心,才能促使自己最终悟道、得道。因此,善不受报不是阻止人们行善去恶,而是鼓励向善的精神,不为任何目的地从事善的活动。
45《太极图说》[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太极图说》是北宋周敦颐的哲学著作。他受《周易·系辞传》的启发,提出“无极而生太极”为核心的宇宙观。周敦颐的“阴阳互化而万物出”的宇宙衍化论,蕴含事物相互转化、动态平衡的哲理,阐明了“万”与“一”的关系问题以及“立人极”的思想。
46心即理(陆九渊)[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心即理是南宋陆九渊提出的心学命题。他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认为“理”是宇宙之内,万物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赋予的伦理;“心”是指求学问道以明理之心。从本原上看,理对于心,是天之所赋;从实践生活上看,心理关系主要通过“公”“同”来实现合一的。他主张通过克除私欲,将心提升到理的层面上,这是合心于理式的“心即理”,也是陆九渊心学的重心所在。
47《大同书》[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大同书》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著作。他在书中阐发了理想的社会与政治纲领。书中倡导托古改制,借公羊学创“大同”学说,主张维新变法,由“小康”而进“大同”。他认为只有在政治、经济、生活富足的“大同”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大同”理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向西方探寻真理的积极成果,超过了洪秀全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但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也只是一种空想,最终没有实现。
48图腾崇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
答:图腾崇拜是指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关系的崇拜行为,主要标识于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对于图腾崇拜的研究是对原始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腾崇拜现象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
49取实予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
答:取实予名出自墨子的著作《墨子·贵义》,是指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给予相称的名称,强调“实”是第一性的。在“实”的基础上,看重通过实践来对各种言论进行检验。认为立论要切合实际,而且要身体力行。
50《中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
答:《中庸》源自《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是指不偏不倚的日用常行之理。“中庸”的基本内容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符合“中庸”精神的行为,孔子称之为“中行”。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而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
51形神相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
答:形神相即出自南朝齐梁范缜的《神灭论》,是指形体与精神“名殊而体一”,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范缜主张形体和精神不能分离,人在精神在,人不在则精神也随之消亡。两者合而为一,是同一事物的两方面。该论调是在迷信泛滥,唯心论者大肆宣扬“形神相异”的前提下提出的。
52知行相资为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
答:知行相资为用是王夫之在知行关系上提出的观点。他说:“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王夫之认为,知行相异且紧密联系,知行合一。而在认识的过程中,行是主导的方面。他强调“行”的必要性,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53童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
答:童心是明朝李贽的哲学用语,指纯真之心,是认知的是非标准。“童心者,真心也。”“童心”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认为保持童心必须剔除道学的影响,这是与儒学经典相异的思想理论。
54《明儒学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
答:《明儒学案》是由黄宗羲亲手编纂的,是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汉族传统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书中体现了黄宗羲的学术史观,即“一本而万殊”。《明儒学案》的思想基础是黄宗羲的“一本”与“万殊”理论。“一本”,指儒家客观而本然的精神。“万殊”是指各位先生的“功力所至”得以“成家”之处。一本与万殊的相互约束与相互渗透,正表现了学术的客观走向与主观努力之间的有机统一的关系。这本书是史上不朽的文献,是我们研究宋明理学最重要的资料。
55以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
答: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物质,泛指晴天或上层大气,是物质构成的一种元素。谭嗣同以“以太”为“仁”,为万物之本原;康有为以“以太”为不忍人之心;章炳麟认“以太”为“原子”;孙中山则以之为“太极”,为宇宙生成之初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