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807经济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07年山东大学807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自发性投资

答:自发性投资又称“自主投资”,即利率r为零时的投资量。自发性投资是“引致投资”的对称,是指总投资中由外生变量决定的投资。在宏观经济学的收入-支出模型中是指那些不取决于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变动的那部分投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企业家心理和政治情况等外生变量的变化都会引发投资的变动。在收入-支出模型中,假设自发投资是既定的外生变量。

2收入-消费曲线

答: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以图1来具体说明收入-消费曲线的形成。

图1 收入-消费曲线

在图1(a)中,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预算线由AB移至A′B′,再移至A″B″,于是,形成了三个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E2和E3。如果收入水平的变化是连续的,则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图1(a)中的收入-消费曲线。图1(a)中的收入-消费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量都是上升的,所以,图1(a)中的两种商品都是正常品。

在图1(b)中,采用与图1(a)中相类似的方法,随着收入水平的连续增加,描绘出了另一条收入-消费曲线。但是图1(b)中的收入-消费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它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量开始是增加的,但当收入上升到一定水平之后,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量反而减少了。这说明,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商品1由正常品变成了劣等品。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能找到这样的例子。譬如,对某些消费者来说,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土豆是正常品;而在收入水平较高时,土豆就有可能成为劣等品。因为,在他们变得较富裕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减少对土豆的消费量,而增加对其他食物的消费量。

3完全竞争市场

答: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的条件是:对单个厂商而言,价格既定。市场上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产品同质。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产品,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要素自由流动。所有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进入或退出市场。信息充分。卖者和买者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除此之外,还有完全竞争者都具有理性的假设。事实上,这种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所以,西方经济学家总是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当作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情况,以便和现实比较。

4实际汇率

答:实际汇率,有时称为贸易条件,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以同一货币衡量的本国与外国物价之比,它反映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它是指1单位外币能够交换的本币数量(直接汇率),或1单位本币能交换的外币数量(间接汇率)。

直接汇率下,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外价格)/国内价格,此时,实际汇率高表明本国产品相对便宜,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有利于出口;

间接汇率下,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此时,实际汇率低表明本国产品相对便宜,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有利于出口。

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应等于1。

5摩擦性失业

答: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图说明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答:(1)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2)正常商品的替代和收入效应

如图2中的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正常物品。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a,P1下降后消费者的均衡点为b。因此,价格下降所引起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便是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这个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替代效应:作一条平行于预算线AB′且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FG与U1相切,表示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减少(预算线的位置由AB′向左平移到FG表示)刚好能使消费者回到原有的效用水平。FG与AB′平行,则以这两条预算线的相同的斜率,表示商品1价格和商品2价格的一个相同的比值P1/P2,而且,这个商品的相对价格P1/P2是商品1的价格P1变化以后的相对价格。补偿预算线FG与U1相切于均衡点c,与原来的均衡点a相比,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个增加量就是在剔除了实际收入水平变化影响以后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地,就预算线AB和补偿预算线FG而言,它们分别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a、c两点,但斜率却是不相等的。预算线AB的斜率绝对值大于补偿预算线FG,AB所表示的商品的相对价格P1/P2大于FG,当AB移至FG时,随着商品的相对价格P1/P2的变小,消费者为了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会沿着既定的无差异曲线U1由a点下滑到c点,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即用商品1去替代商品2。于是,由a点到c点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X1′X1″,便是P1下降的替代效应。

图2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把补偿预算线FG再推回到AB′的位置上去,于是,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就会由无差异曲线U1上的c点回复到无差异曲线U2上的b点,相应的需求量的变化量X1″X1‴就是收入效应。

综上所述,对于正常商品来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

答:(1)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提出的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表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其改造的出发点是: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若劳动生产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因此,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若设u*代表自然失业率,则可以将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π=-ε(u-u*)。如图3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通货膨胀率π,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

图3 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其政策含义是: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只要能够容忍高通货膨胀,就可以拥有低的失业率,或者可以通过高失业率来维持低通货膨胀率。具体而言,一个经济社会先确定一个社会临界点,由此确定一个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区域。如果实际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组合在组合区域内,则社会决策者不用采取调节行动,如在区域之外,则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关系进行调节。

(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因而,他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短期指的是从预期到需要根据通货膨胀作出调整的时间间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其方程是:π=πe-ε(u-u*)。其中,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整理得π-πe=ε(u-u*)。可见,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

其政策含义是: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存在着替换关系。因此,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换句话说,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

(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其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三、计算题

1假定某国消费函数为C=1600+0.63Y,投资函数为I=15000-20000r,货币需求为L=0.1625Y-10000r,价格水平为P=1,计算当名义货币供给为Ms=120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G=15000亿美元时的GNP,并证明所求的GNP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总和。

解:根据题意有:

可得:Y=1600+0.63Y+15000-20000r+15000。

整理得:20000r=31600-0.37Y(IS曲线)。

又:

可得:0.1625Y-10000r=12000。

整理得:10000r=0.1625Y-12000(LM曲线)。

得r=0.1,Y=80000,即GNP=Y=80000。

此时,C=1600+0.63Y=1600+0.63×80000=52000;I=15000-20000r=15000-20000×0.1=13000;则:GNP=80000=52000+13000+15000=C+I+G。

2已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alnx+blny,消费者的收入为m,x、y两件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Py。求:

(1)对于x、y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2)当Px=1,Py=2,m=120时,该消费者边际替代率是多少?此时两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多少?

解:(1)由U=alnx+blny可得,MUx=∂U/∂x=a/x,MUy=∂U/∂y=b/y。

消费者均衡条件MUx/Px=MUy/Py,即(a/x)/Px=(b/y)/Py

整理得,bxPx=ayPy

由bxPx=ayPy、xPx+yPy=m可得对x的需求函数为x=am/[(a+b)Px];

对y的需求函数y=bm/[(a+b)Py]。

(2)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MRSxy=-∆y/∆x=MUx/MUy

当Px=1,Py=2,m=120时,x的需求量为:x=am/[(a+b)Px]=120a/(a+b);

y的需求量为:y=bm/[(a+b)Py]=60b/(a+b);则:

MRSxy=MUx/MUy=(a/x)/(b/y)=ay/(bx)=[60ab/(a+b)]/[120ab/(a+b)]=0.5

该消费者边际替代率是0.5。

根据x=am/[(a+b)Px],y=bm/[(a+b)Py]可得:dx/dPx=-am/[(a+b)Px2]=-120a/(a+b),dy/dPy=-30b/(a+b);dx/dm=a/[(a+b)Px]=a/(a+b),dy/dm=0.5b/(a+b)。

则商品x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Ed=-(dx/dPx)×(Px/x)=-[-120a/(a+b)]×[(a+b)/(120a)]=1

商品y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Ed=-(dy/dPy)×(Py/y)=-[-30b/(a+b)]×[(a+b)/(30b)]=1

商品x的需求收入弹性为:

Em=(dx/dm)×(m/x)=[a/(a+b)]×[(a+b)/a]=1

商品y的需求收入弹性为:

Em=(dy/dm)×(m/y)=[0.5b/(a+b)]×[2(a+b)/b]=1

四、论述题

1什么是生产率?影响一个国家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1)生产率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即产量和投入量的比率。经济增长可以是由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引起的,也可以是由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和劳动力。产量与资本投入量之比,即一单位资本投入量的产出量,称为“资本-产出率”,它用于衡量资本的产出效率。产量与劳动投入量之比,即一单位劳动投入量的产出量,称为“劳动生产率”,它用于衡量劳动的产出效率。

(2)影响一个国家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知识存量

知识进展包括的范围很广,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的和国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包括: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要对技术是否适宜运用作出准确的判断等。在这些中介因素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最终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了生产率的增长。

劳动力质量

劳动或人力资源包括一国投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的质量。从劳动投入的数量来说,劳动投入量受到劳动人口、劳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就业人数越大,劳动的投入量就越大,但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就业人数的增加,至多只能增加一国的产出总数,而无法提高人均国民产出。劳动的质量包括劳动者各方面的能力,如掌握的知识,具体的技能、体力,个人的追求、价值取向等等,在现代世界中,劳动的质量比劳动的数量更为重要,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结构变化

库兹涅茨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增长的历史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变迅速。从部门来看,先是从农业活动转向于非农业活动,后又从工业活动转移到服务性行业;从生产单位的平均规模来看,是从家庭企业或独资企业发展到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大公司;从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分配来看,以前要把农业劳动力降低50个百分点,需要经过许多世纪的时间,现在在一个世纪中,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的百分比减少了30个到40个百分点则是由于迅速的结构变化。库兹涅茨强调,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时期的总体增长率和生产结构的转变速度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高得多。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相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资本积累

资本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生产性建筑物、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存货(包括原材料存货、在制品、成品、零部件存货等等)。从工业革命以来,资本数量的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储蓄率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资本也是多种多样的,高效、先进的资本品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既是经济增长的体现,也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存量是制约经济增长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具有高储蓄的优点,但从人均水平看,我国的资本存量还是很低,这就要求我国首先是继续发扬高储蓄的优点,为资本的积累提供好的基础;其次要注重资本投资的效率,尽量使少量的资本产生较高的收益。

技术进步

在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四种要素中,技术是最重要的要素。原因在于,相对于其它三种要素而言,技术进步既不会受到总量上的限制,也不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情况。土地、劳动、资本要素都受到存量的限制,同时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现象,这就决定了这些要素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效应是递减的。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会收敛于均衡路径上,而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这里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包括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技术进步最终体现在新生产要素的采用、生产过程的改进和新产品或新劳动的引入等。技术进步不会产生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同时知识储存量可以由人类创造出来,这就决定了技术不存在存量上的限制。

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成功加入WTO为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实现与国际接轨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与此同时,党中央一直积极倡导的创新意识正在普遍为企业界和全社会所接受,技术进步的作用正在日趋明显。这些制度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率的增长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2请分析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答:(1)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的函数,即Q=f(M),则该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公式为:

eM=(∆Q/Q)/(∆M/M)=(∆Q/∆M)·(M/Q)

以上两式分别为需求的收入弧弹性和点弹性公式。根据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值,可以给商品分类。首先,商品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正常品和劣等品。其中,正常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劣等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化的商品。然后,还可以将正常品再进一步区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两类。以上的这种商品分类方法,可以用需求的收入弹性来表示。具体地说,eM>0的商品为正常品,因为,eM>0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化。eM<0的商品为劣等品,因为,eM<0意味着该商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方向变化。在正常品中,eM<1的商品为必需品,eM>l的商品为奢侈品,这是因为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尽管消费者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有所增加,但对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而对奢侈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较多的,或者说,是富有弹性的。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即QX=f(PY),则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eXY=(∆QX/QX)/(∆PY/PY)=(∆QX/∆PY)·(PY/QX)。式中,∆QX为商品X的需求量的变化量;∆PY为相关商品y的价格的变化量;eXY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X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

当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量∆QX和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量∆PY均为无穷小时,则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

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替代关系,另一种为互补关系。一般可以简单地说,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可以根据两种商品之间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来判断两种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若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之间为替代关系。若为负值,则这两种商品之间为互补关系。若为零,则这两种商品之间无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