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807经济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05年山东大学807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5×6)

1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答:微观经济学既对付实证问题,也对付规范问题。实证问题涉及到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研究应该如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经济学重要的分析方法。

规范分析指的是经济学对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结果做出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回答经济过程“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其显著性在于,经济学家进行规范分析时,往往都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答:基数效用是主张用绝对数(即基数)来表示和分析效用的一种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欲望以及这种商品和劳务是否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效用和物体的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通过基数加以度量、比较和加总。这种以数字为计算单位来衡量消费者的满足程度的理论称为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是指用人们对某种商品的主观评价的先后顺序或优劣对比来表示与分析效用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度量,但效用之间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排序,同时假定,偏好具有完备性、传递性和非充分满足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可以用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的效用等级,这种用排序的方式来度量商品效用的理论就是序数效用论。

3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价值

答:边际收益产品(MRP)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投入的边际产品乘以厂商的边际收益,用公式表示为:MRP=MR·MP。

边际产品价值(VMP)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它等于投入的边际产品乘以产品的价格,用公式表示为:VMP=P·MP。

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弹性无穷大,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价格,所以有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乘以产品的价格即边际产品价值;而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产品价格,所以边际收益产品小于边际产品价值。也就是说,边际产品价值是完全竞争市场下边际收益产品的一个特例。

4GDP与GNP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一国或地区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地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国民概念。两者的关系是:GNP=GDP+[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5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答: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其公式为APC=C/Y。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边际消费倾向(MPC)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MPC=ΔC/ΔY。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到1之间波动。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此,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递减。

6投资乘数与加速数

答:投资乘数,又称凯恩斯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投资量增加会引起收入多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起收入成比例减少。在不征收比例税的情况下,投资乘数ki=∆Y/∆I=1/(1-b);在征收比例税的情况下,投资乘数ki=∆Y/∆I=1/[1-b(1-t)]。其中,∆Y是增加的收入,∆I是增加的投资,b是边际消费倾向,t是比例税税率。投资乘数随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而增加,随比例税税率的增加而减小。

加速数是指收入变动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现象。其含义包括:投资并不是绝对收入量的函数,而是收入变动率的函数。投资率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的变动率,产量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投资率较大幅度的变化。若要保持增长率不至于下降,产量必须持续按一定比率增长。加速数与乘数一样都从两个方向发生作用。即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长是加速的,当产量停止增长或减少时,投资的减少也是加速的。要使加速原理发挥正常作用,只有在过剩生产能力全部消除时才能实现。

二、简答题(15×8)

1用图形说明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答: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考查的是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蛛网模型通常用来分析市场经济中某些产品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产品具有下述特点,即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若用P、Q分别表示价格和产量,D和S分别表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t表示时期,则上述关系可以用公式表述为:Pt=D(Q),Qt=S(Pt1)。根据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陡峭程度,蛛网模型有收敛型蛛网模型、发散型蛛网模型、封闭型蛛网模型三种情况。

(1)收敛型蛛网模型

如图1(a)所示,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假设因某种原因,供给由Qe减少为Q1,由于供不应求,实际价格上升为P1;因此,在第二期里,生产者按照P1的价格,生产的产量为Q2,为了将产量全部卖出去,实际价格又降低到P2;在第三期,生产者按照P2的价格,生产的产量为Q3(Q3比Q1更接近Qe)……如此循环下去,实际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幅度会越来越小,最终趋于均衡点。

图1(a) 收敛型蛛网模型

(2)发散型蛛网模型

如图1(b)所示,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假设因某种原因,供给由Qe减少为Q1,由于供不应求,实际价格上升为P1;因此,在第二期里,生产者按照P1的价格,生产的产量为Q2,为了将产量全部卖出去,实际价格又降低到P2;在第三期,生产者按照P2的价格,生产的产量为Q3(但Q3比Q1更远离Qe)……如此循环下去,实际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幅度会越来越大,逐渐偏离均衡点。

图1(b) 发散型蛛网模型

(3)封闭型蛛网模型

如图1(c)所示,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假设因某种原因,供给由Qe减少为Q1,由于供不应求,实际价格上升为P1;因此,在第二期里,生产者按照P1的价格,生产的产量为Q2,为了将产量全部卖出去,实际价格又降低到P2;在第三期,生产者按照P2的价格,生产的产量仍然为Q1……如此循环下去,实际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沿着同样的幅度一直波动下去,既不趋向于均衡点,也不进一步偏离均衡点。

图1(c) 封闭型蛛网模型

2用图形说明规模报酬的三种形式。

答: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

(1)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报酬不变。图2(a)表示规模报酬不变。在A点厂商使用10单位劳动和5单位资本,生产100单位产量。在B点,厂商使用20单位劳动和10单位资本,生产200单位产量,即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是原来的两倍,产量也是原来的两倍。在C点,劳动和资本投入量是原来的三倍,产量也是原来的三倍。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图中有线段OA=AB=BC。

图2(a) 规模报酬不变

(2)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增。图2(b)表示规模报酬递增。从D点到E点,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200单位,以相同比例增加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却不到原来的两倍;在F点,产量增加到300单位,劳动和资本投入量更是小于原来的三倍。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图中有线段OD>DE>EF。

图2(b) 规模报酬递增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减。图2(c)表示规模报酬递减。从G点到H点,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200单位,以相同比例增加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却超过原来的两倍;在I点,产量增加到300单位,劳动和资本投入量更是大于原来的三倍。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下,图中有线段OG<GH<HI。

图2(c) 规模报酬递减

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3用图形说明价格歧视。

答:对于垄断市场上,当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消费市场是相互隔离的。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收取不同价格的做法就称为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

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如图3(a)所示:当厂商销售第一单位产品Q1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P1,于是,厂商就按此价格出售第一单位产品。当厂商销售第二单位产品时,厂商又按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P2出售第二单位产品。依此类推,直到厂商销售量为Qm为止,即以价格Pm销售第m单位的产品。这时,垄断厂商得到的总收益相当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而如果厂商不实行价格歧视,都按同一个价格Pm出售Qm的产量,总收益仅为OPmBQm的面积。

图3(a) 一级价格歧视

(2)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例如,当消费者购买6单位产品时,其价格为6元;当消费者再购买4单位产品时,这新增4单位产品购买量的价格便下降为5元,如此等等。二级价格歧视如图3(b)所示:垄断者规定了三个不同的价格水平。在第一个消费段上,垄断者规定的价格最高,为P1;当消费者数量增加到第二个消费段时,价格下降为P2;当消费数量再增加到第三个消费段时,价格便下降为更低的P3。如果不存在价格歧视,则垄断厂商的总收益相当于矩形OP3DQ3的面积,消费者剩余相当于三角形AP3D的面积。如果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则垄断厂商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即利润的增加量)相当于矩形P3P1BE加矩形EGCF的面积,这一面积恰好就是消费者剩余的损失量,而消费者剩余仅相当于三角形AP1B、三角形BGC和三角形CFD的面积之和。

图3(b) 二级价格歧视

(3)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例如,对同种产品,在富人区的价格高于在贫民区的价格;同样的学术刊物,图书馆购买的价格高于学生购买的价格。更一般地,对于同种产品,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价格不一样;城市市场和乡村市场的价格不一样;“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的价格不一样,等等。

假定某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同种产品。首先,厂商应该根据MR1=MR2=MC的原则来确定产量和价格。其中,MR1和MR2分别表示第1个市场和第2个市场的边际收益,MC表示产品的边际成本。其次,由于MR1=P1(1-1/ed1),MR2=P2(1-1/ed2),再根据MR1=MR2的原则,可得P1(1-1/ed1)=P2(1-1/ed2),P1/P2=(1-1/ed2)/(1-1/ed1)。其中,ed1和ed2分别表示第1个市场和第2个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由该式可知,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厂商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制定较高的产品价格,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制定较低的产品价格。即对价格变化反应不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低的价格。

4什么是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

答: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败德行为(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机制来解决,特别是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来解决机制设计问题。

(1)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Akerlof)在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或柠檬市场模型(Lemons model),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研究先河。逆向选择的过程是:在价格p给定后,好车逐渐退出市场→买主出价越来越低→次好车又进一步退出市场→买主出价更低→二手车平均质量更低→…→p=0,q=0。这个均衡的结果是:最后没有交易,市场彻底萎缩。也就是说,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低质量商品会将高质量商品逐出市场。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2)道德风险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契约的不完备和信息的非对称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从根本上来讲,可以通过制度设计,由个人自己来约束自己,避免出现道德风险。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应当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加违反道德的成本,从而最大程度的回避道德风险。

总的来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都是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是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两者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不同时出现。

5用图形说明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答:在有政府起作用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从总支出的角度看,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而从总收入的角度看,则包括消费、储蓄和税收,这里的税收,是指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以后所得的净纳税额。因此,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收入应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总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即:c+i+g=c+s+t,消去式中等号两边的c,得:i+g=s+t,该式就是三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的条件。

为简化起见,下面只讨论定量税情况。

(1)假设消费函数为c=α+βyd,yd表示可支配收入,定量税收为t,投资为i,政府购买支出为g。国民收入为y=c+i+g,则可支配收入为yd=y-t。根据三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的条件得:y*=(α+i+g-βt)/(1-β)。

如图4(a)所示,i+g=s+t即投资加政府购买支出所形成的曲线与储蓄加定量税所形成的曲线相交点E点对应的国民收入即为均衡收入。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社会生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减少,企业就会扩大生产,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达到均衡收入为止;相反,若实际生产大于均衡收入,社会上生产供过于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使收入水平向左移动,直到达到均衡收入为止。只有在均衡收入水平上,企业生产才会稳定下来。

图4(a) 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假定税收从t增加到t′,增量为Δt。消费函数不变,那么储蓄函数也不变,但s+t线就从s+t变为s+t′。解得新的均衡收入为:y*′=[α+i+g-β(t+Δt)]/(1-β)。s+t曲线的斜率未变化,但曲线整体向左上方平移,如图4(b)所示,与投资加政府购买支出所形成的曲线的新的交点即为此时的均衡收入y*′。并且y*′-y*=(-βΔt)/(1-β)。

图4(b) 定量税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6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果。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移动,两种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如图5所示,初始状态下,利率为r0,收入为y0,如果不考虑货币市场,那么政府支出增加将使IS移动到IS′,收入增加到y3。但是实际上收入只能增加到y1,y1y3即为挤出效应的大小。

图5 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的产生原因

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推行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样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但一般说来,不可能对私人投资支出产生完全的“挤出”。

(2)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如果这一系数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就越多。相反,如果k越大,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7商业银行货币创造机制。

答: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在利润动机驱动下,会把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这种以较小比例的准备金来支持活期存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体系能够创造货币。假如一笔存款流入银行后,这意味着银行体系增加了一笔存款准备金R,再假定法定准备金为rd。那么银行按规定比例提留了法定准备金后,超出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将被贷放出去,经过银行体系一连串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的存款总额过程后,由此引致的新增存款总额D,将是新增存款准备金R的若干倍。D=R/rd,1/rd即为货币创造乘数。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k=1/(rd+re+rc),其中rc为现金存款比率,re表示超额准备金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D+Cu,同时,引入强力货币H(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由此可见,当货币乘数给定时,货币供给量随基础货币H增加而增加。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变动基础货币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当再贴现率下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即准备金增加或者说基础货币增加,通过货币创造机制产生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当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公债时,流通中基础货币增加,通过货币创造机制产生的货币供应量增加。

当基础货币供给量H给定时,货币供给随货币乘数增加而增加,而货币乘数又和银行存款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以及现金存款比率有关,其中,最主要是和存款准备率有关。银行超额准备率会随市场利率提高而下降,随中央银行贴现率下降以及活期存款净流量不确定性下降而下降,而法定准备率则由中央银行决定。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货币的供给不能只看到中央银行起初投放了多少基础货币,而必须更为重视派生存款或者说派生货币,即由于货币创造乘数作用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

8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答:(1)哈罗德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哈罗德模型采用市场汽化和动态化的分析方法,长期把人口、资本和技术等因素看作变量,而不再假定为不变量,动态化把经济活动看作是时间上的连续性的活动。

(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储蓄倾向不变,储蓄由收入水平决定;社会生产中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两种要素的比例不变;技术水平不变,资本-产量比不变;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存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3)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G=ΔY/Y=s/v,式中G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ΔY/Y(即经济增长率),s表示储蓄率S/Y,v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ΔK/ΔY(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资本-产量比率K/Y),且v=I/ΔY。方程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

(4)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论点有: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经济短期波动的原因。包括实际增长率低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高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两种情况。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包括有保证的增长率高于自然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低于自然增长率两种情况。在长期内,实现最理想的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G=Gw=Gr,但G、Gw、Gr都是由各自不同的因素决定的,实现长期经济均衡增长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三者不一致时,社会经济就会出现一种波动,这种波动不但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