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生活指导

【考纲解读】

1.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理解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2.了解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

3.了解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处理方法,了解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的应急处理方法。

【核心讲义】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概述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

1.定义

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满足幼儿一天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包括餐饮活动、睡眠活动、盥洗活动、如厕活动、整理活动、散步和自由活动等。

2.意义

(1)使幼儿尽快适应托幼机构里的生活

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

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2)使幼儿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教师要把生活活动不仅看成是满足孩子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等生理需要的过程,更要将其看成是以此为机会,使幼儿的相关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的学习、练习的过程,从而让学前儿童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产生安全感、信赖感。

(3)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育的生活化,幼儿教育必须保教并重,必须寓教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学前教育机构应从儿童的一日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儿童一日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结合起来。

(二)幼儿常规生活教育及要求

1.餐饮活动

(1)概述

餐饮活动一般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午睡后的点心以及日常生活的饮水,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定量,开饭要准时,进餐间隔时间应为3~4小时。

(2)具体要求

创设安全、整洁、温馨、有趣的餐饮环境

a.进餐环境应明亮宽敞、安静、愉快、轻松,教师切勿大声呵斥儿童。

b.教师及保育员应严格执行餐饮用具的消毒制度,水桶、杯子的放置要适宜儿童取放,提供的食物和水的温度要适当。

c.在儿童进餐时可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使他们愉快地进餐。

培养儿童良好的餐饮习惯

a.按时吃饭,坐定进食。

b.逐步培养儿童独立吃完自己饭菜的能力。

c.注意不让饭菜撒落在桌上和地上。

d.进餐时不大声说笑。

e.学会收拾餐具。

鼓励和支持儿童的自我服务

教师要多用赞赏的眼光、动作、语言来鼓励幼儿的自理行为,并在集体面前赞扬他们,从而让幼儿学会自己动手,树立自我服务和独立意识。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与指导

a.对胃口小、食欲差的儿童,可以少盛多添。

b.对吃饭特别慢的儿童,可以让其提前一点时间进餐。

c.对吃得过快的儿童,要提醒他们细嚼慢咽。

d.对挑食的儿童,除了要引导其不挑食,还可根据儿童的口味来烹调,吸引他们去尝试吃不爱吃的东西,并以同伴和教师的良好情绪去影响、感染他们。

e.对生病的儿童,应允许他们少吃一些;对肥胖的儿童,注意适当控制他们的进食量。

2.睡眠活动

(1)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儿童寝室要保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光线强度适宜。

儿童的床位要宽松,被褥的厚薄要根据季节及气温的变化适当调节。

睡眠前可播放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以便使儿童安静入睡。

(2)重视睡眠的护理工作

在儿童睡眠前,教师应检查床上有无影响儿童睡眠的杂物。

提醒儿童根据季节、气温穿合适的衣服入睡。

教师要向儿童指明衣物、鞋袜摆放的位置,教他们一些折叠衣服的方法。

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教师应多巡视,时刻关注儿童的睡眠情况。

睡眠结束后,整理被褥的工作应在儿童离开寝室后进行,避免儿童吸入扬起的飞尘。

(3)细心照顾个别儿童

对于新入托、入园的儿童,教师要允许他们保持自己的入睡习惯,并陪伴他们入睡,慢慢帮助其适应集体生活。

对于精力较充沛的儿童,教师可以允许他们减少午睡时间,但注意不要让他们影响其他儿童。

对于会说梦话或做噩梦的儿童,当其哭喊时,教师可帮他翻个身,用轻柔的语言、亲切的抚慰使其恢复平静。

对于生病的儿童,教师尤其要细心照顾,对于他们体温的变化、是否咳嗽、是否呕吐等情况要时刻关注,细心护理。

3.盥洗活动

(1)提供适合学前儿童使用的卫生洁具

盥洗室的安排要合理,要有宽敞的场所,应干净、通风,地板保持清洁。

儿童的洗手池、毛巾架等要符合儿童的身高、体型。

水龙头的数量要足够儿童使用。

盥洗室的地面要防滑,挂物品的挂钩、钉子等应钉在儿童碰不到的地方。

盥洗室里可提供色彩鲜艳的洗手皂,以吸引儿童洗手。

活动室内、盥洗室内、寝室、走廊等处可多放置一些与儿童身高相适宜的镜子,让儿童能时常照镜子。

(2)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师应教儿童学会保持洁净的方法:饭前便后勤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掉在地上的东西不放进嘴里;使用手帕、纸巾和毛巾,保持脸的清洁;保持仪表的洁净等。

4.如厕活动

(1)为儿童创设一个方便、卫生、舒适的如厕环境

蹲式便池旁应设有扶手柄,使儿童有安全感。

便池间应有隔离栏,避免儿童挤在一起。

有条件的学前教育机构应为儿童备有坐便器,以适合低龄儿童使用。

厕所间应保持明亮,门容易打开,使其有安全感。

(2)鼓励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教师要与家长配合,教会男孩、女孩如厕的方法,特别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个别指导。

要经常提醒儿童有了便意就上厕所,特别是在集体、外出活动前提醒儿童上厕所。

户外活动时,应带领儿童熟悉离活动场地最近的厕所,培养儿童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3)提醒照顾个别儿童

教师要提醒常尿床和尿频的儿童睡前先小便,并尽量让他们睡在离厕所较近的床铺。

低龄儿童常会发生尿湿裤子的现象,教师应安慰儿童,并帮他及时清洗、更换衣裤。

5.收拾整理活动

(1)利用环境发展儿童的秩序感。

(2)教会儿童整理玩具、物品的方法。

(3)及时指导个别儿童:

对于将玩具乱扔乱放的儿童,教师应加强指导。

对由于家庭溺爱而不愿动手的儿童,应及时与家长取得一致,共同进行教育。

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儿童,应多给予练习的机会并进行指导帮助、表扬鼓励。

对于有些“毛手毛脚”的儿童,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肯定和指导。

6.教学活动

(1)概述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涉及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和社会五大领域。

(2)具体要求

尊重幼儿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

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教学形式宜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相结合,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充分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学习梯度。

注重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注重习惯养成。

7.户外活动

(1)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

保证每天2小时(寄宿制3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注意动静交替,运动量适宜,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空间。

(2)做好充分的户外活动准备

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保证幼儿人手一件以上;及时检查场地、器械、设施,确保安全无患;清点幼儿人数,指导幼儿增减衣服,系好鞋带,使之能安全参与活动。

(3)积极参与和引导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鼓励幼儿合作创新,体验各类游戏的快乐,随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和行为规范的训练,随时满足幼儿的身心需要。

(4)注重活动安全

教师占位合理,保证幼儿在教师的视线之内活动,杜绝安全事故。

(5)做好个别指导和个别教育工作

鼓励胆怯、能力弱的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努力完成活动任务;及时肯定和赏识,督促幼儿遵守活动规则和常规要求。

8.游戏活动

(1)创设适宜的游戏区,指导幼儿自制玩具,丰富游戏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3)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习惯、交往习惯和文明礼貌行为。

(4)指导幼儿分类收拾玩具,整理场地,培养初步的秩序感和责任感。

(5)提醒幼儿正确运用玩具,注意安全保护,按规定每月定期进行玩具消毒。

9.来园活动

(1)做好室内外卫生整理工作

开窗通气,清扫地面,消毒桌面、杯具、毛巾等,保证生活环境的清洁整齐。

营造温馨快乐的生活氛围,播放轻松的音乐,准备区角活动材料。

做好交接班工作,向陪班老师简单介绍半日活动内容。

(2)热情接待幼儿

热情接待幼儿,面带微笑向幼儿家长问好,蹲下来和孩子亲密接触,稳定情绪。

认真进行晨检工作,指导幼儿放置所带衣物。

主动询问家长,了解幼儿情况,引导幼儿与家长道别,愉快分离。

(3)做好晨间检查

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问、二摸、三看、四查:

“问”,询问幼儿有无不舒服。

“摸”,检查幼儿额部、手心是否发烫,腮腺及淋巴结有无肿大。

“看”,是观察幼儿的精神好不好,看咽、口腔、眼、皮肤有无异常。

“查”,是检查幼儿衣袋里有无不安全的东西。

(4)清点幼儿人数

接送乘车幼儿进班,及时清点人数,交接幼儿情况,包括:应到、实到人数,未到人数及原因,幼儿带药情况,需注意的问题等。

10.离园活动

(1)督促幼儿检查自带物品,帮助整理幼儿仪表仪容。

(2)热情接待家长,及时回复家长嘱咐事宜,随机和家长交流幼儿活动情况。

(3)认真填写交接班本,收拾整理教室,对缺勤幼儿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情况。

(4)做好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整理工作。

二、幼儿膳食与营养

(一)幼儿需要的营养素

1.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成分。

2.幼儿需要的营养素

幼儿所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

(1)蛋白质

定义

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与核酸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a.构造新细胞、新组织。

b.修补组织。

c.调节生理功能。

d.供给能量。

(2)脂类

定义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脂类的生理功能

a.储存能量。

b.保护机体。

c.构成组织的成分。

d.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e.提供必需脂肪酸。

f.增进食欲。

(3)碳水化合物

定义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及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a.提供能量,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b.构成细胞和组织。

(4)无机盐

定义

无机盐即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又称微量元素,旧称矿物质,目前人体已经发现20余种,有钙Ca、磷P、钾K、硫S、钠Na、氯Cl、镁Mg、铁Fe、锌Zn、硒Se、钼Mo、氟F、铬Cr、钴Co、碘I等。虽然无机盐在细胞、人体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

生理功能

a.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b.无机盐对维持组织细胞的渗透压起着重要作用,溶质指溶解在体液里的离子,溶质对水的吸引力就是渗透压。

c.无机盐有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

d.某些无机盐,特别是钙、钾对心脏和神经中枢的兴奋性有调节作用。

e.无机盐离子是很多酶的活化剂,如盐酸对胃蛋白酶有激活作用。

儿童较易缺乏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a.钙

钙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人体中的钙99%存在于骨骼、牙齿之中。

第一,生理功能

在体内有着调节神经兴奋性、促使血液凝固等重要作用。

第二,钙的食物来源

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牛奶中的钙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海产品中,虾皮、小鱼干、紫菜、海带等均是富含钙的食物。

芝麻酱含钙丰富,同时含有丰富的脂肪、亚油酸、铁等。

豆类及豆制品,如黄豆、黑豆、豆腐、豆腐干等也是膳食中钙的主要来源。

绿叶蔬菜,小白菜、油菜、芹菜等含钙量也较高。

b.铁

第一,生理功能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饮食中摄入的铁不足,可致缺铁性贫血。

第二,铁的食物来源

.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猪肝、猪血、瘦肉、鱼类。

.植物性食品中含铁量高的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黄豆、黑豆含铁量也较高,但吸收率不太高。

c.锌

第一,生理功能

锌的生理功能是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因此锌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锌的食物来源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蛋等,尤以瘦肉、鱼及牡蛎为主。

第三,锌缺乏症的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体虚多汗;口味异常、偏食。

d.碘

第一,生理功能

.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碘的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的。

.甲状腺素在细胞正常代谢的调节上具有重要作用,对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

第二,碘的食物来源

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含碘的食盐。

(5)维生素

生理功能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较易缺乏的维生素

a.维生素A

第一,生理功能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原料。维护上皮组织健康,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第二,食物来源

维生素A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动物性食品中的维生素A;二是肾、心,乳类、禽蛋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

第三,维生素A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A,夜间视力减退,暗适应能力降低,导致夜盲症。但维生素A摄入过多可致中毒。

b.维生素D

第一,生理功能

维生素D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故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第二,食物来源

经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可变为维生素D,这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肝、蛋、乳类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

c.维生素B(又称硫胺素)

第一,生理功能

维生素B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另外,维生素B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增进食欲也有重要作用。

第二,食物来源

.维生素B广泛分布于天然食品中。含量丰富的有肉类、动物内脏、蛋类、豆类和酵母等。

.粮谷类是主食,也是维生素B的主要来源。未精细加工的粮谷及杂粮的维生素B含量较高,加工越细,维生素B的含量越低。

d.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第一,生理功能

促进胶原合成:维生素C有促进胶原合成的作用。有益于伤口愈合、止血。

第二,食物来源

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某些野果如酸枣、猕猴桃含维生素C丰富。

(6)水

生理功能

a.水是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

b.水是机体物质代谢所必不可少的溶液媒介。

c.调节体温。

d.水是载体,各种物质的吸收、运输、排泄,都借助于水。

e.润滑作用。

儿童对水的需要量

年龄越小体内水分所占的比例越高,且水的相对需求量也越多:新生儿占体重的80%,婴儿70%,幼儿65%,成人60%。

(二)幼儿的饮食卫生

1.幼儿膳食计划

(1)概述

膳食计划是保证合理营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包括按照各年龄儿童的营养需要,选择食品的种类,计算数量,编制食谱以及合理烹调。

(2)具体内容

选择食物种类

a.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b.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c.供热能食物。

d.调味品:盐、酱油、醋等。

制定食谱

制定食谱的原则:

a.执行膳食计划所拟定的食品种类和数量,不任意改变。

b.注意季节变化,冬季多用高热量食物,夏季可多用清淡凉爽的食物。

c.食谱所列的烹调法和食物应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

d.品种多样化,并能促进食欲。

e.注意观察儿童接受食物的情况,必要时做调整。

f.每周更换食谱。

讲究烹调技术,注意饮食卫生

a.食物搭配时要充分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烹调中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b.注意饮食卫生、厨房卫生和炊事人员的个人卫生。

c.保教人员在开饭前应洗手,饭桌及餐具应符合卫生要求。

2.合理的膳食制度

(1)饮食次数和间隔时间

决定饮食次数及两餐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以食物停留在胃内时间为依据。

两餐间隔以4小时为宜,3~6岁幼儿,可每日安排三餐及午后一次点心。

在农村,可于10点左右提供一次点心。

(2)各餐热量的分配

早餐25%~30%,中餐35%~40%,午点10%左右,晚餐25%~30%。

早晨可给予质量好、热量高的食物,中餐应含较多的热能,晚餐宜清淡好消化。

三、幼儿常见病的预防

(一)幼儿一般性常见病

1.上呼吸道感染

(1)症状

一般有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和发热等症状,经3~4天可痊愈。

3岁以下幼儿因高热(体温39℃以上)出现惊厥,多发生在病初突发高热时。

若高热持续不退、咳嗽有增无减、出现喘憋等症状,应考虑并发肺炎,需及时诊治。

(2)护理

高热时可服退热药,药量及服药次数、间隔应遵医嘱。

物理降温,可采用冷敷、酒精擦拭或洗温水澡的方式给幼儿退热。

卧床休息,多喝水。

饮食要富于营养、清淡易消化。

(3)预防

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足部受凉。

季节变换之时,应注意幼儿的冷热,随时增减衣服,有汗及时揩干。

保持幼儿活动室、卧室空气新鲜。

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提供平衡的膳食。

冬春季,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叮嘱幼儿勤洗手。

工作人员患上感冒要避免与幼儿接触。

2.腹泻

(1)症状

轻者一日泻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呈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低热,食欲不好。

重者一日泻数十次,大便呈水样,食欲减退,伴有频繁呕吐。

(2)护理

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

按医嘱服药,早治、治彻底。

(3)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做好食具等的日常消毒工作,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

隔离消毒,病儿所用的尿布、便盆等要彻底消毒,以免交叉感染。

3.佝偻病

(1)定义

佝偻病,又称“维生素D缺乏症”,是3岁以下小儿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从而引发骨骼发育障碍。

(2)症状

睡眠不安,夜间常惊醒哭吵。

多汗,与气候冷暖关系不大。

骨骼改变:出现方颅、前囟晚闭、串珠肋、鸡胸、下肢弯曲等。

(3)护理

注意冷暖,随时增减衣服。

按医嘱用药。

(4)预防

多在户外活动,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

及时添加蛋黄、肝等辅食,从中获得一部分维生素D。

北方因冬季寒冷漫长,小儿出生后两周可开始服鱼肝油。

4.肥胖症

(1)定义

肥胖症指体内脂肪积存,使体重超过正常值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

(2)病因

饮食过多,活动过少。

遗传因素。

精神因素,受过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的幼儿易有异常食欲而导致肥胖。

疾病因素。

(3)危害

使幼儿动作笨拙。

对健康不利。

容易存在心理问题。

(4)预防

加强饮食管理。

增加运动量。

5.龋齿

(1)定义

龋齿又称虫牙,蛀牙,主要是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在乳酸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从而腐蚀牙釉质。

(2)病因

细菌。

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抗龋能力弱(牙釉质薄,牙本质较软脆)。

(3)症状

开始时牙釉质不光滑,色泽灰暗,容易堆积牙垢,但感觉不到疼痛。当酸进一步破坏到牙本质时,则会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感到疼痛。

(4)预防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各刷一次牙,采用顺着牙缝竖刷法,刷上牙时从牙龈处往下刷,刷下牙时从牙龈处往上刷。饭后漱口,睡前不吃东西。

合理营养,多晒太阳。

定期检查。

6.急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出血性结膜炎”。

(1)病因

病毒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眼病。

病原体在患者眼泪、眼尿中。

通过接触传播。

(2)症状

双眼红肿、畏光、多泪,分泌物较多。

(3)护理

早发现,早治疗。

保持眼部周围清洁。

不吃辛辣食物。

(4)预防

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

不共用毛巾、脸盆,定期消毒。

7.肠寄生虫病

(1)蛔虫病

病因

幼儿不洗手,或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将蛔虫卵带入口中,从而感染得病。

症状

a.缺乏营养,发育迟缓。

b.有恶心、呕吐、阵发性脐周疼痛。

c.烦躁、夜眠不安、磨牙。

预防

a.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b.幼儿园要搞好环境卫生。

c.定期使用驱虫净等药品驱虫。

(2)蛲虫病

病因

人是蛲虫惟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惟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自身及异体感染两种,蛲虫夜间会爬出肛门外产卵,病儿因瘙痒用手去抓,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进入体内感染,形成肛门-手-口的传播途径。

症状

a.夜间肛门周围与会阴部奇痒。

b.睡眠不安、烦躁。

预防

a.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b.避免重复感染:每晚睡前与清晨起床后均用热水与肥皂给病儿清洗臀部。

c.给病儿穿满裆裤,起床后将睡裤脱下,不要抖动,放在盆内,用水煮5~10分钟,用阳光暴晒。

(二)幼儿常见传染病

1.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1)麻疹

流行性特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直接传播,多发于冬春季。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和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

症状

a.潜伏期:有轻度体温上升,10~14天左右。

b.前驱期:发热、咳嗽、流鼻涕、畏光。发热后2~3天,口腔出现细小白点。

c.出疹期:按耳后-颈部-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顺序出疹。持续3~4天。

d.恢复期:疹子逐渐减少,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持续10天左右痊愈,疹痕2~3周消失。

护理

a.居室环境方面:要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风直吹幼儿。要避免强光直射,最好拉上窗帘。

b.清洁方面: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眼、鼻、口处的分泌物。忌捂汗、最好每日更衣一次。用温水沐浴,忌用肥皂。

c.吃流质清淡食物,多喝水与热汤。

d.无需给患儿退热,要让疹子发透。因此切忌冷敷、擦酒精。

e.疹子发不透时,可用鲜芫荽煎水服用并擦身。

f.疹子内陷,应及时就医。

(2)风疹

流行特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小。

症状

a.潜伏期约10~21天。

b.病初可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体温多在39℃以下。

c.发热当日或次日就出现皮疹。皮疹很快布满全身,但手心、脚心一般没有皮疹。

d.患者耳后及枕部的淋巴结肿大。

护理

发热时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孕妇勿护理风疹患者,以免感染风疹,致胎儿畸形。

(3)幼儿急疹

流行特点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多发生在6个月~1岁半的小儿。

症状

a.潜伏期4~8天。

b.起病突然,体温可达39~41℃,食欲差,但精神尚好。

c.高热3~5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时出现皮疹,1~2日皮疹完全退净。

护理

高热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热药降温,以免因高热而惊厥。

(4)水痘

流行特点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水痘的传染性很强,以6个月~3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多发生于冬春季。

症状

a.病初1~2天有低热,之后出皮疹。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渐延及躯干、四肢。

b.最初皮疹是红色小点,一天左右变为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结成痂皮。干痂脱落后,皮肤不留疤痕。

c.得病的一周之内,由于新的皮疹陆续出现,而陈旧的皮疹已经结痂,在患者皮肤上可同时见到红色小点、水疱、结痂三种类型的皮疹。出皮疹期间皮肤瘙痒。

护理

卧床休息,多喝水,保持皮肤清洁。若皮肤瘙痒,疹泡破溃处可涂紫药水,未破溃处涂炉甘石洗剂。

水痘与手足口病症状的区别

a.出皮疹的部位:水痘皮疹多出在头皮、颈部、躯干,四肢少。手足口病的皮疹则出在手指指甲周围、脚趾指甲周围以及口腔内。

b.皮疹的特点:水痘的皮疹分批出现;但手足口病的皮疹仅出一批。

c.水痘病程时间较长,约2周时间;手足口病病程较短,约1周时间。

d.水痘传染性强,手足口病传染性弱。

e.护理要点不同:水痘护理关键是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手足口病则重在保持口腔卫生。

2.其他病毒性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点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

症状

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护理

卧床休息,退热后不急于活动。保持空气新鲜;多喝水,吃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按医嘱服药。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特点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有病毒,可经飞沫传染。

症状

a.起病急,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b.1~2天后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楚,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胀痛,尤以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加剧。

c.一般先一侧腮腺肿大,1~2日后另侧也肿大,经4~5天消肿。

护理

卧床休息,多喝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吃酸辣食物。要经常漱口,可服用板蓝根治疗。

(3)传染性肝炎

流行性特点

a.甲型肝炎病毒可引起甲型传染性肝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粪便中,吃了污染的水或食品均可造成感染。

b.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乙型传染性肝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中,患者的唾液、鼻涕、乳汁等均带有病毒。可通过输血、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如共用牙刷、食具)传染。

症状

a.甲型肝炎分黄疸型肝炎与无黄疸型肝炎:

第一,黄疸型肝炎起初类似感冒,相继出现食欲减退、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发病1周左右,巩膜(白眼球)、皮肤出现黄疸,肝功能不正常。出现黄疽后2~6周,黄疸消退,食欲、精神好转,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第二,无黄疸型肝炎比黄疸型肝炎病情轻,一般可有发热、乏力、呕吐、头晕等症状,在病程中始终不出现黄疸。

b.乙型肝炎,经过2~6个月潜伏期发病,多为无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较少。

护理

卧床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做好消毒隔离,病儿的食具、牙刷、水杯、毛巾等要每日煮沸消毒一次。衣服、被褥要晾晒。

(4)手足口病

流行性特点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高发季节在5~7月。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水和食物等感染,在近距离内还可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

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症状。发热1~2天后(部分病儿不发热)在手、足、臀部开始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

护理

卧床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多开窗通风。保持病儿皮肤清洁。

预防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及晒衣被。

四、幼儿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

(一)幼儿安全教育

1.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

(1)交通安全教育

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认识交通标记;

教育幼儿从小要有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2)消防安全教育

让幼儿懂得玩火的危险性;

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

带幼儿参观消防队,看消防队员的演习,请消防队员介绍火灾的形成原因、消防车的作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进行火灾疏散演习,事先确定各班安全疏散的路线,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各个通道,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安全疏散,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教育幼儿不吃腐烂的、有异味的食物;

教育幼儿不随便捡食和饮用不明物质;

教育孩子在进食热汤或喝开水前必须先吹一吹,以免烫伤;

吃鱼时,要把鱼刺挑干净,以免鱼刺卡在喉咙里;

进食时不嬉笑打闹,以免食物进入气管等。

(4)防触电,防溺水教育

防触电教育

a.告诉幼儿不能随便玩电器,不拉电线,不用剪刀剪电线,不用小刀刻划电线,不将铁丝等插到电源插座里等;

b.告诉幼儿,一旦发生触电事故,不能用手去拉触电的孩子,而应及时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竹竿等不导电的东西挑开电线。

防溺水教育

a.告诉幼儿不能私自到河边玩耍;

b.不能将脸闷入水中;

c.不能私自到河里游泳;

d.当同伴失足落水时,要及时就近呼叫成人来抢救。

(5)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

玩大型玩具滑梯时,要教育幼儿不拥挤,前面的幼儿还没滑到底及离开时,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

玩秋千架时,要注意坐稳,双手拉紧两边的秋千绳;

玩跷跷板时,除了要坐稳,还要双手抓紧扶手等;

玩中型玩具游戏棍时,不得用棍去打其他幼儿的身体,特别是头部;

玩小型玩具玻璃球时,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伤害等。

(6)幼儿生活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

在运动和游戏时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

在没有成人看护时,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

告诉幼儿不爬树、爬墙、爬窗台;

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

推门时要推门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门缝里;

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

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不推挤;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等;

告诉幼儿,当他独自在家,有陌生人叫门时,不随便开门;

⑪不随意开启家中电器,特别是电熨斗、电取暖器等;

⑫不玩弄电线与插座;

⑬不独自玩烟花爆竹;

⑭不逗弄蛇、蜈蚣、蝎子、黄蜂、毛毛虫和狗等动物;

⑮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底下等。

2.幼儿常见安全问题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1)摔伤、碰伤或割伤

表皮割伤或擦伤

a.用纱布或棉球止血;

b.血止住后,用水轻柔地清洗伤口;

c.用含抗生素的药膏涂在伤口上以防感染,然后将创可贴贴在伤口上,每天更换一次。

伤口较深,流血较多

a.用无菌绷带紧紧地压住伤口;

b.如果有玻璃或金属嵌入、扎入,不可简单地压住伤口,以免玻璃或金属扎得更深;

c.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带孩子去看急诊。

(2)小虫进入幼儿耳朵

用手使劲按住没有虫子的那只耳朵,以促使虫子倒退出来;

用手电光照射耳内,就可把虫子引诱出来;

用香烟烟雾把虫子熏出;

向耳内滴少许麻油或色拉油,就可使小虫淹毙或逃出。

(3)异物进入幼儿鼻子

若异物在鼻内深处,从外面无法看见时,应请耳鼻喉科医师帮忙;

若异物有一部分露出孔外,先让小孩安静坐好,再用圆头小钳子轻轻地取出;

堵住没有异物进入的鼻孔,用力擤鼻子,或用纸捻刺激鼻黏膜,使小孩借着打喷嚏将异物喷出鼻外。

(4)异物进入幼儿眼睛里

提示幼儿千万不要用手去揉眼睛,等待教师帮助取出或带他去看医生;

异物进入眼睛便会引起流泪,这时可用手指捏住眼皮,轻松拉动,使泪水进入有异物的地方,将异物冲出来;

可请人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眼皮的外缘,轻轻向外提翻,找到异物,用嘴轻轻吹出异物,或者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掉异物。翻眼皮时要注意将手洗干净;

如果眼中的异物已经嵌入角膜,或者发现别的异常情况,不要随意自行处理,必须请医生处置。

(5)幼儿脱臼

脱臼是指因外力或其他原因造成关节部位偏离正常位置,处理方法如下:

不要延误医疗时机,应当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不要移动关节,在得到救助前应固定错位的关节;

不要试图移动脱臼的关节或强行使其复位,以免伤害到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神经及血管;

在患处放置冰块,如果没有冰块,亦可以用自来水冲洗。

(6)晕厥

症状

多由于疼痛、闷热、站立时间过长、精神紧张等原因,造成幼儿短时间的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晕倒。表现为晕厥发生前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晕倒后,患儿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处理方法

首先让患儿平卧,头部放低、脚部略抬高,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然后解开患儿的衣领、裤带。患儿安静地休息后,喝些热饮料,一般可好转。

(7)鼻出血

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地坐着;

紧捏幼儿双鼻翼,压迫止血;

头部、鼻部、后颈窝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

如出血量大,可用一般滴鼻液浸湿棉花团塞入鼻腔止血;

止血后,2~3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如上述方法对止血无效,应立即送患儿去医院处理。

(8)蚊虫叮咬

蚊子叮咬后,可用清凉油、花露水等涂于患处;

蜜蜂螫伤后,先用橡皮膏将皮肤中的刺粘出来,再用淡碱水、肥皂水等涂于患处;

黄蜂螫伤后,先用橡皮膏将皮肤中的刺粘出来,再用食醋等涂于患处。

(9)中暑

症状:日光长时间照射幼儿头部,可使幼儿中暑,出现头疼、头晕、耳鸣、眼花和口渴甚至昏迷等症状;

处理方法:将病儿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让其躺下休息;用凉毛巾冷敷头部。喝一些清凉饮料或口服十滴水、仁丹等。

(10)烫伤

先迅速去除高温物(如衣物、热粥等),然后用冷水局部冲洗;

冲洗后,若仅只有皮肤红肿,涂抹烫伤膏即可。若皮肤红肿,并有水泡,应该用干净纱布覆盖表面,紧急就医。

(11)误服毒物

误服毒药4小时之内且幼儿清醒时,应用简单的洗胃法;

让病儿喝大量清水(或牛奶、豆浆、蛋清、面糊等),然后用筷子(或匙柄、手指)扣嗓子眼催吐;

误服毒药超过4小时或幼儿已昏迷,应紧急就医。

(二)常用急救术及突发事件的处置

1.常用急救术

(1)人工呼吸

畅通呼吸道

使患儿仰卧,松开其衣领,解开其衣服;颈部垫高,使其头尽量后仰,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检查患儿口、鼻有无泥沙、杂草、痰涕和其他分泌物并予以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吹气

a.救护者深吸一口气,用嘴衔住患儿的口鼻,往里吹气,每隔2~3秒钟吹一次。

b.吹气时不要太用力,以其胸部隆起为度;吹完一次,把嘴松开,再压其胸,帮助呼气。

(2)胸外按压法

让病儿仰卧于平直地板上;

将手(新生儿用拇指、年幼儿童用右手掌根部、较大儿童应双手交叉)放于胸骨下1/3处,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l~2厘米。

按压后立即放松。再重复上述动作,不同年龄的幼儿节奏如下:

新生儿——120次/分钟

年幼儿童——80次/分钟

较大儿童——60次/分钟

(3)骨折现场简易固定技术

上肢骨折:选取长度超过伤处上下两个关节的夹板,垫上衬垫,用布带扎好固定;

下肢骨折:方法一:同上肢;方法二:用健肢代替夹板,两腿间垫上衬垫。

2.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

(1)火灾应急处理

发现火灾后,必须立即拨打119报警;

报警同时,开启消防电源,打开应急照明设施和安全疏散标志;

在消防人员到达前,由灭火行动组尽力控制火势蔓延;

若火场内有人员,则应用灭火器具减弱火势对人员的威胁,全力疏散、抢救人员脱险逃生;

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发生爆炸事故、烧毁重要物资、形成大面积燃烧等影响全局的情况,应列为主要方面予以处理;

灭火行动组应分秒必争,迅速行动,找准着火点,果断扑救,抓住时机,不等不靠,为继续开展全面深入的扑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保持道路畅通,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扑救固体物品火灾,使用灭火器;扑救液体物品火灾,使用灭火器、沙土、湿的棉被等,不可用水;

不得组织幼儿灭火;

及时报告主管单位领导。

(2)地震应急处理

地震时如果幼儿在教室,教师应教育幼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要听从教师的指挥,马上组织幼儿有序疏散,疏散路线如下:大班、中班:幼儿从教室门跑步到操场。小班、小小班:依次按顺序下楼,跑步到操场;

如发生地震时幼儿在室外,教师应立即组织全部幼儿蹲下,并注意避开电线、大树等危险物品;

发生震动较大的破坏性地震:

a.如果幼儿在室内,不要试图跑出楼外,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组织幼儿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也可躲在桌子、柜子等下面以及教室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的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千万不要去窗下躲避;待地震减轻时,立即按疏散路线将全部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

b.地震时如果幼儿正在睡觉,要立即叫醒幼儿,在震动激烈时,有序组织幼儿趴在午睡室通道上、躲在桌子下或墙脚下,待震动减轻时立即组织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疏散路线及要求同上。

c.如果正在室外活动,教师马上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蹲下,注意避开高大物体或建筑物,疏散幼儿到安全地方。

d.如果地震发生后因不能迅速撤离而困于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等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并尽量为幼儿找到饮食,同时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要懂得发送报险信号,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