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单元 秦汉时期美术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3.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1.社会背景

(1)政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但很快便在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风暴中覆灭。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乘机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后又被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起义军所推翻。

公元25年,汉朝宗支南阳豪强地主刘秀重建汉帝国,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王朝最后在黄巾农民大起义中土崩瓦解,继而出现军阀混战,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秦汉王朝历时共441年,处于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前期,总体上是一个大统一的时代。

(2)经济

秦朝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权统一和社会发展的措施,对历史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朝覆灭的教训,从巩固封建政权的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一整套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全盛。边陲土地开拓和西域交通沟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思想文化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根据封建政治的需要,对孔子学说进行改造,为儒家学说居于统治地位打下基础。

统治阶级还迷信神仙之说,制造阴阳谶(chèn)纬的迷信,出现了神仙方术与儒学的合流。

随着国家的强盛,生产的发展和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学和文化艺术也出现繁荣。

汉代统治阶级提倡孝道,“事死如事生”,盛行厚葬,到东汉时期,此风尤甚。

2.秦汉艺术发展的直接推动因素

(1)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造纸术的发明和改造,建筑、纺织、漆器、冶铁技术上的进步,都对美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统治者明确要求艺术为巩固政权服务,公开阐明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强调艺术的宣传教育作用。他们通过多种美术形式宣扬威德,表彰功臣,宣传封建道德,夸耀财富占有,显示了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具有的信心。

二、绘画

1.壁画

(1)宫室殿堂壁画

宫室殿堂装饰壁画已见于先秦,但大规模流行则在秦汉时代。

秦宫室殿堂壁画

A.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秦咸阳宫殿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陆续发现了壁画残迹。

B.在一、三号遗址处走廊的残壁上画有车马、仪仗、建筑、树木及图案纹样,是用黑、赭、黄、大红、朱红、石青、石绿等多种色彩绘制。三号遗址壁画保存较为完整的有四马驾车的画面,马匹躯体健壮,作向前奔驰的姿态,风格古朴浑厚。

C.一、二、三号遗址还发掘出装饰有双龙交尾、单龙绕璧、凤鸟等图像的空心砖,线条流畅而劲健,形象奇异生动。

汉宫室殿堂壁画

A.具有鲜明的政治宣教目的

(a)汉文帝三年(前177)于未央宫承明殿画屈轶草、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獬豸(xièzhí)等,表示皇帝乐于纳谏,听取臣子意见,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b)汉武帝时曾诏令宫廷画工图绘降附汉朝的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mì)殚(dī)之母的肖像于甘泉宫壁,以褒扬她对儿子的教诲之功。

(c)甘露三年(前51),匈奴单于入朝,当时四海安宁,民族和好。为表彰为汉政权作出贡献的功臣,汉宣帝诏令在麒麟阁图绘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11人肖像,并题上他们的官爵姓名,既表示朝廷对已故功臣的褒奖,又激励后人报效国家。

(d)永平三年(60),汉明帝为追念和表彰东汉建国中的28位功臣勋将,诏令在洛阳南宫云台图画他们的肖像,这是与西汉麒麟阁纪念性壁画相同而规模更大的一次绘画创作。

(e)在向皇帝奏事的明光殿壁上画古列士,并题写赞语,借前代的楷模为朝臣树立榜样。

B.正反面人物以及奇幻形象的题材很受欢迎

(a)汉景帝之子鲁王刘余在其封地曲阜修建灵光殿,殿壁上“图绘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此外还画有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圣贤,因荒淫残暴而亡国的三代末主,以及忠臣、孝子、列士等楷模,以达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目的。

(b)东汉明帝雅喜好丹青,当时宫中画室绘有陶唐、帝舜、娥皇和女英等形象。

(c)光和元年(178)汉灵帝置鸿都学,在殿壁上画孔子及七十二贤像。地方学府中亦有类似题材的壁画,汉献帝时所立的成都府学中画有盘古、三皇五帝、三代君主以及孔子和七十二位弟子的肖像。

C.地方衙署壁上绘制壁画,用于激励官吏

(a)《后汉书·郡国志》注释中记载在郡府的厅堂上图画历届官吏肖像,并写明其清浊功过和升降进退的情况,以激励官吏忠心为国效力。

(b)汉章帝时益州(今成都)都尉府舍建筑上皆有华美的装饰,图画山神海灵、奇禽异兽以炫耀其威势,试图达到使人慑服的功效。

D.壁画开始用于神灵崇拜和宗教

(a)汉武帝好神仙之术,在甘泉宫画天、地、太一之神像。

(b)在民间,岁除时画神荼(shū)、郁垒(lǜ)以及金鸡、神虎像于门,用以辟邪祟。

(c)东汉明帝遣蔡愔(yīn)等去西域求佛法,蔡愔偕天竺僧人法兰、摄摩腾携经像回到洛阳,明帝命令建立白马寺,于寺壁上画千乘万骑群像绕塔之图。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佛教壁画创作。

(2)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的意义

墓室壁画是了解当时绘画水平的重要资料。它的内容包括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祥瑞迷信等,侧面反映了贵族地主的生活和道德观念,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壁画墓的分布区域

A.集中发现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军事要塞或经济富庶和文化发达的地区,墓主人大多是在政治或经济上有一定地位的贵族、官吏或豪强地主。

B.现已发现汉代壁画墓的主要地区有:陕西西安、定边、彬县、千阳,河南洛阳、密县、荥阳、偃师、永城,山西平陆,山东梁山,河北望都、安平,辽宁辽阳、金县,甘肃酒泉、武威,内蒙古托克托、和林格尔,四川中江等处。

墓室壁画的特点

A.墓室顶部多画日月天象,墓门两侧画有守门卒、门亭长或神兽神禽,主室中常画墓主人生前生活。

B.在一些重要部位画有历史传说故事,彰显占统治地位的儒家道德观念。

C.还有的画出西王母、羽人以及奇异动植物的祥瑞图像,反映了汉代升仙与谶纬迷信思想的流行。

西汉墓室壁画

A.梁王墓壁画

(a)位于河南永城芒山柿园,是一座大型崖洞墓,为西汉前期所造。

(b)主室南壁和西壁绘有仙山、朱鸟、神豹以及树木和灵芝;顶部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神灵。青龙长约5米,躯体卷曲矫健,口中衔一怪鱼,其间装饰云气,四周边框菱格穿璧纹,气势宏阔,装饰感强烈(如图3-1所示)。

图3-1  梁王墓天顶壁画  四方神灵

B.卜千秋墓壁画

(a)为西汉后期作品,壁画绘于门额、主室脊顶及后壁上。在狭长的主室脊顶上绘墓主人升仙图,表现死者夫妇分别乘龙和三头神鸟,在仙翁引导下升往仙境的场面。

(b)这些壁画在白色壁面上勾线涂色,线条奔放流畅,加强了形象的生动性和画面的气势,色彩有红、赭、紫、绿四种,技法已近淳熟,构图活泼富于变化。

C.烧沟61号汉墓壁画

洛阳烧沟61号汉墓为西汉墓,墓室中间以立柱隔梁分为前后室,壁画绘于门额、墓顶脊部、隔梁及后室上壁,内容有日月星象、驱邪打鬼及历史故事(如鸿门宴等)。此墓壁画风格古拙,但形象生动传神(如图3-2所示)。

图3-2  烧沟61号汉墓壁画《鸿门宴》(局部)

D.八里台汉墓壁画

(a)为西汉墓室隔梁构件,在两边三角形砖上绘人物和兽,大约表现的是傩仪题材;

(b)下边长条形砖面上绘历史人物故事,形象生动传神,用笔熟练流畅,有较强的造型能力。

E.辛村墓壁画

辛村墓的中室两壁上绘有宴饮、乐舞、庖厨、博戏等画面。在宴饮图中,表现醉酒者呕吐、搀扶醉酒者情节最为生动。在主室前后隔梁上还绘有伏羲、女娲、西王母及其仙庭等图像。

F.西安交通大学汉墓壁画

(a)主室穹顶上的天象图引人入胜:内外圆圈之间绘四神和二十八宿,并辅之以寓意性的动物和人物;内圆中绘日、月,日中居金鸟,月中藏蟾和兔,空间处布满云气,云气中有仙鹤飞翔。

(b)受到首都长安画风的浸润,用线准确流畅,设色艳丽,造型生动传神,风格雄浑。

G.西安理工大学汉墓壁画

(a)绘于墓室四壁及顶部,内容主要有骑马出行、骑马狩猎、宴饮乐舞、斗鸡等现实生活场面,以及日、月、腾龙、翼虎、朱雀、仙鹤、乘龙羽人等升仙景象。

(b)受到首都长安画风的浸润,用线准确流畅,设色艳丽,造型生动传神,风格雄浑(如图3-3所示)。

图3-3  西安理工大学汉墓壁画  骑马出行

东汉墓室壁画

A.望都一号汉墓壁画

(a)河北望都一号墓的主人为东汉晚期的官僚显贵。在象征厅堂的前室四壁及通往中室的甬道上,绘有死者手下的官吏属员行列,并且有榜题。

(b)壁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不同等级人物的类型特点,比较注意人物神态和眼神刻画,衣纹提炼合乎规律,用笔洒脱自如,设色时兼用渲染表现明暗,画面气氛肃穆,显示了东汉人物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B.逯家庄汉墓壁画

(a)河北安平逯(lù)家庄壁画墓为东汉熹平五年(176)所建。

(b)在前室四壁分层绘出场面壮阔的车马出行图,中室的庄园坞壁图采用鸟瞰式构图方式绘成,使庞大的建筑群落尽收眼底。

(c)墓主坐帐形象写实,其体态略显丰肥,高冠朱衣,神情严肃,具有肖像画性质(如图3-4所示)。

图3-4  逯家庄汉墓壁画  车马出行

C.和林格尔汉壁画

(a)概述

第一,全墓有墓门、前、中、后室及耳室,均绘有壁画,画面共50余组,达100余平方米。

第二,在前室、中室壁上绘几组车马出行图,表现死者一生仕途升迁经历(如图3-5所示)。

图3-5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车马出行

第三,壁画还描绘了城市、衙署、府舍、庄园、农耕、采桑、放牧等生产场景以及历史故事、神话祥瑞等形象,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面貌。

(b)特点

第一,气势雄伟、场景宏大、构图复杂。

第二,写实技巧较为突出,用笔勾线顿挫有致,若不经意而流畅奔放,寥寥数笔即精彩地勾画出对象的动静姿态。

第三,壁画施以朱、绿、青、赭等色,风格古雅,艺术上颇有独到之处。

D.打虎亭汉墓壁画

(a)在河南密县打虎亭先后发掘了两座东汉墓,均有壁画及画像石。

(b)在二号墓的甬道,前、中、后室及耳室壁面上画满壁画,内容有云气、神兽、出行、角抵、宴饮、百戏及花草图案,壁画总面积200平方米。中室北壁上部分层绘出的浩大的宴乐场面:彩幔高垂,豪华的帷帐前摆设几案,备有杯盘酒肴,案前两侧坐着两列宴饮的宾客,还有奴仆侍候及大型乐舞百戏表演(如图3-6所示)。

图3-6  打虎亭二号汉墓壁画  宴乐图

(c)画面宏伟,人物众多,生动逼真,布置豪华,气氛热烈,把如此复杂的场景表现得有条不紊,显示出汉末绘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画像石和画像砖

(1)画像石

简介

A.含义

画像石是指雕饰有图像的石制品,它始兴于西汉中期,主要流行于东汉时代。

B.用途

多砌筑于墓室,少数也用于装饰石棺椁以及地面上石碑、石阙、石祠堂。

C.技法形式

画像石主要有阴线刻、减地加线刻、浅浮雕等形式,也有的综合运用多种技法的。

D.特点

画像石虽经雕刻而成,但在造型、构图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绘画性。

山东画像石

A.背景

(a)山东在两周时期为齐鲁之地,自古经济发达,又是孔孟儒家学说的发源地。

(b)两汉时期的山东是全国经济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鲁南又地接徐州,直接受到帝乡文化的影响。

B.临沂庆云山二号墓画像石

不晚于西汉中期,墓中出土的石椁除盖板外,椁板内侧均刻绘有图像。左右两侧板刻厅堂建筑、双树和玉璧,底板刻六博局盘,头挡板为玉璧图像,足挡板为一对佩剑相揖而立的冠服人物。这组石椁画像布局严谨,装饰感强,风格简朴。

C.长清孝堂山石祠画像石

(a)长清孝堂山石祠建于东汉永建四年(129)以前,石祠内东、西、北三壁及石隔梁上以阴线条刻着36组图像。内容有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贯胸国等神话形象,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等历史故事以及天象、车马出行、宴饮百戏、战争场景等。

(b)车马出行图和胡汉战争图场面宏大,内容复杂精彩。在车马出行图中,以布局在北壁及东西两壁上部的大王车马出行图最为壮观,共刻绘人物117个、马74匹、各类马车8辆,此外还有骆驼和大象。胡汉战争图刻绘在西壁第四层,有表现步骑交战、胡王、献俘等场景。

(c)孝堂山石祠画像中的各种形象,或充满想象,或严格写实,皆严谨生动。线刻画像石与绘画极为相近,刻出的线条更显出劲健明快。

D.嘉祥武氏祠画像石

(a)嘉祥武氏祠

嘉祥武氏祠为东汉晚期武氏墓地三座石祠堂,分别为武梁祠、前石室和右石室。

(b)艺术风格

这三座石祠画像均采取平面减地又加线刻的技法,即将形象以外的石面铲去一层,使之突出,然后细部用阴线刻画,具有明快醒目的艺术风格。

(c)布局

第一,比较固定,并且有严格的空间方位意义。如顶部刻天上神灵、日月星象和祥瑞图像;

第二,侧面墙壁上部安排西王母或东王公等仙人画像;

第三,祠壁其他部位,从上而下依次刻出历史故事和生活场景。

(d)题材

武氏祠画像以历史故事画像最为丰富。如武梁祠两侧墙壁的画像分上下四层排列,除最下层宴饮车骑外,其余部位都是对历史人物故事的刻绘,历史人物故事主要表现儒家的传统道德标准,但也有民间传说的深厚基础,民间工匠刻绘时又常融入自己的感情。

E.沂南北寨山画像石

(a)简介

该墓建于东汉晚期,在前、中、后室及门额都刻有画像。

(b)画像石内容

第一,门额上的胡汉交战图属传统礼制性图像,画面中部为大桥,数十汉兵执械行进于桥上,并在桥左边与胡兵展开激战,桥下有船及游鱼。门柱上为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神兽等形象。

第二,前室以横额上的吊唁祭祀图为主,并有建鼓、兵器及拥彗、执盾人物和大量神怪形象,中室壁面和横额上雕刻着车骑、乐舞百戏、历史故事等。

(c)特点

第一,历史人物及神异形象的刻画也很精彩,其袍带飘动,神情鲜明,反映了汉末人物画的水平。

第二,沂南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多样化,除大部分画像采用减地平面线刻外,少数画像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阴线刻技法,画像内容布局与建筑构件及部位紧密结合,堪称东汉晚期画像石的代表作。

F.安丘墓画像石

(a)概述

采取了高浮雕、浅浮雕、透雕、阴线刻等多种技法,在墓门及三个墓室中共刻有画像60余幅,总面积达400平方米,布局之严谨和雕刻之精致瑰丽都在汉代画像中罕见。

(b)画像石内容

第一,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历史故事等布局在室内四壁或顶部斜坡上,仙人、天象、奇禽异兽等刻在墓室顶部、主柱和墓门上。

第二,门额为高浮雕仙人和卧鹿,墓内立柱上为高浮雕和透雕的神兽交绕、男女相拥、母亲哺婴等,造型风格奇伟瑰丽。

苏北画像石

A.背景

(a)苏北地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丧葬美术兴盛。

(b)在画像石集中分布的徐州周围地区,刘姓十几代诸侯王及其荫封的子孙在这里修建了众多规模宏大的坟墓,其中有不少是画像墓。

B.分类

苏北画像石分为石椁、祠堂、墓室三种。

C.沛县石椁画像

是东汉早期作品,其中的中椁四壁内外都刻满画像,主要内容布置在东西内侧壁上。有双层楼阁、六博、歌舞、车骑以及西王母、建鼓、弋射等;画面布局整饬,作风简洁明快。

D.徐州洪楼祠堂画像

祠堂三角隔梁上刻有祠主升仙图和神怪图,气氛热烈欢快。在后壁左右两块石上,分别描绘的是祠主夫妇分坐在左右厅堂上接受子孙拜谒、观赏乐舞百戏等场景。其中左石上还有一幅纺织图,展示出当时纺织工艺的系列过程,有纺车纺纱、络纬、织机织布等。

E.睢宁墓山一号墓画像

(a)画像内容

第一,在属于前室的一块石上,分层布局图像,下层为车马出行,有轺车、导车和骑从;

第二,中层为高大楼宇建筑,左右两边再分层安排建鼓、百戏表演、观者以及轺车和持幢者;

第三,上层为夔龙凤鸟,以示祥瑞。

(b)艺术特色

内容虽多,但布局有序,画像采用减地凹面线刻手法完成,作风工整严谨。

南阳画像石

A.背景

(a)南阳地处中原南部,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及其将属发迹于此,有“帝都”之称。

(b)南阳民众物饶,冶铁业发达,当地居民“俗杂好事,业多贾”,郡治宛城(今南阳)是当时的交通要冲和工商业都会。

B.特点

(a)南阳画像石中表现天文星宿、神禽异兽以及现实生活题材比较多,而历史故事人物较少。

(b)在刻绘技艺上,南阳画像石空地不留纹或加刻横、竖纹,构图简洁疏朗,注重突出主题,着意表现对象的动态,较少点缀或装饰,从而形成古朴粗放的艺术风格。

C.冯君孺久墓画像

发现于唐河湖阳天凤五年(公元18年)的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久墓中,刻绘有35组图像,题材有门阙、厅堂、官吏、乐舞、珍禽瑞兽等。该墓为回字形结构,画像刻在门扉、门楣、主室及廊壁间,布局疏朗,主题突出,是南阳画像石的早期代表作。

D.唐河针织厂汉墓画像

(a)简介

石墓由前室、主室和回廊组成,墓门、各室壁面、前室和主室的顶部都刻绘有画像,内容丰富且面积巨大,为已发现的南阳画像石墓之最。

(b)画像内容

墓门立柱及门楣布局穿璧纹、瑞兽,室内顶部安排天象及四灵,主室四壁列置车骑出行、校猎、乐舞、六博以及范雎(jū)受袍、聂政自屠、荆轲刺秦王、晏子见齐景公等历史故事(如图3-7所示)。

图3-7  唐河针织厂汉墓画像石  历史故事

(c)特点

画像采用凿地纹浅浮雕方法刻成,形象古朴生动,构图疏朗简明,注重选取最能说明情节发生的瞬间和明确的动态,展现对象之间的关系。

E.麒麟岗汉墓画像

(a)属东汉中晚期,墓顶由九块石材构筑而成,上面刻绘天象神灵,有太一、四灵、伏羲、女娲以及南斗、北斗星宿,其间饰以云气。

(b)全图布局严谨,均衡对称,气势磅礴。墓室侧壁上的神兽、仙人形象,形态洗练,神完气足。

F.王庄汉墓画像

墓顶布局有天帝出行、鲸车出游、五鹄高飞、巨龙穿越星空等,门楣上安排畋(tián)猎、乐舞百戏,画面饱满,动感强烈。

陕北画像石

A.背景

(a)秦汉时期,陕北大部归上郡、西河郡所辖,一直是北方戍边屯垦的重要区域,也是汉民族与边地少数民族纷争征战、交流融合之地。

(b)东汉中期,这一带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复苏,农牧业昌盛,戍边守关的文武官吏多迁居于此,富豪崛起,厚葬风气日益浓烈,从而导致这里的画像石墓迅速兴起并扩展蔓延。

(c)历时较短,约50年左右。

B.分布

陕北画像石主要出土于绥德、米脂、榆林、神木等地。

C.特点

(a)在陕北画像石墓中,图像主要刻绘在墓门和后室1:3的左右竖框、横额、门扉以及墓室内的壁面石上。

(b)左右竖框石上主要安排伏羲和女娲、西王母和东王公、牛首和鸡首像,下为舞伎、列女、侍仆或庖厨宴饮等,再下格为五枝树、饲马、牛耕或博山炉。

(c)横额石上一般有日月轮、墓主驾云气车升仙、祠堂祭祀、祥瑞、车马出行、战争狩猎、历史故事等。

(d)通常在竖框和横额外栏饰以卷云纹并形成一个整体,其间穿插珍禽异兽和鱼人。两扇门扉是常见的铺首衔环,上饰朱雀,下置青龙、白虎或独角兽。

(e)大多为减地刻与彩绘两种技法兼施。

(f)大都依赖着一些粉本或模板起稿,形成一种固定模式。

(g)现实生活展示以及生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陕北画像石堪称独树一帜。

D.画像题材

(a)依据已发现的纪年石进行标型排列,可以认为伏羲和女娲出现较早,其次为西王母和东王公,最后为牛首和鸡首像所替换。

(b)伏羲和女娲作人首蛇身状,或执规矩对立,或托举日月腾升,或拱手对拜,情态有异,变化多样。

(c)西王母和东王公图像具有系统性,递演变化亦呈规律性,堪称汉画中最丰富、最集中之表现。

(d)表现各种祥瑞物、祠堂祭祀、驾车云游等题材也比较多。

(e)历史故事不多,主要有荆轲刺秦王、完璧归赵、窃符救赵、孔子见老子等。

E.绥德白家汉墓画像

绥德白家汉墓的一件横额石上刻绘出一幅斑斓的草原生活画卷,工匠们用写意方法,将狩猎、放牧、战争等多个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气势恢弘壮观。

F.绥德四十里铺汉墓画像

(a)墓的门框石两边,刻出杀猪、宰羊、井上汲水、烤肉串、灶前烧火等过程,以显示墓主生活的阔绰和宴饮的丰盛。

(b)表现农耕劳作很细致,如牛耕、下种、锄草、拾粪、收获等,从春耕到秋收全部过程都有展示,表现手法质朴活泼,形象简洁生动。

G.绥德王德元墓画像石

绥德王德元墓竖框石上的牛耕图刻绘出扬鞭扶犁赶牛的劳动者身影和茁壮的庄稼,并大胆让人、耕牛及禾苗图像冲出框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2)画像砖

概述

A.含义

画像砖是模印或刻划图像于泥坯上并经过烧制而成的砖,分空心和实心两种,用于建筑物装饰。

B.发展兴盛

画像砖始于战国时期,兴于秦及西汉,在东汉时达到极盛,到魏晋南北朝时继续流行。

C.用途

早期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西汉中期以后用于装饰墓室,有的兼施彩绘。

秦画像空心砖

A.早年传出于陕西凤翔彪角镇、现藏西北大学的一方秦空心画像砖,模印有园囿和宴享图像。

B.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一方秦画像空心砖,长方形,模印有侍卫、宴享、射猎等图像,画面分层布局,严谨有序,装饰感强。

C.在秦咸阳宫遗址出土一批画像空心砖,图像均用利器刻划而成,上面刻绘蟠龙纹、凤纹图像,其中一方刻绘出神人驭凤图像,神人鸟身、珥蛇、佩玉璧,可能是水神禺强形象。

西汉画像砖

A.在咸阳任家嘴汉墓以及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陵区出土几件西汉空心砖,都是一模一砖,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像,形象简洁生动,具有很强的浮雕感(如图3-8所示)。

图3-8  西汉画像砖  四灵  陕西咸阳

B.河南洛阳、郑州画像砖

(a)以郑州的新通桥墓、南仓西街二号墓,以及洛阳邙山南麓汉墓出土的具有代表性。

(b)画像题材比较丰富,有铺首、门阙、门吏、轺车出行、建鼓舞、迎宾拜谒、控马、驯虎、骑射等。

(c)郑州出土的大多数采用一砖多模按印而成,以众多图像组合而称著;洛阳出土的,多数采用阳模,以线条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传神而著称。

东汉画像砖

A.南阳地区画像砖

(a)题材

题材内容有历史故事、舞蹈、杂技百戏等,构图简洁,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b)新野泗水捞鼎画像砖

桥上一车四架,其前二导骑,其后一车三骑,桥西边众力士正用长索拽鼎,而左上处的建鼓舞则把捞鼎气氛渲染得更加紧张热烈。

(c)七盘舞画像砖

一女伎头挽高髻,束细腰,左脚起蹈,两臂展长袖而舞,女伎前跪一赤裸上身俳优,双手平端,仰面凝视舞伎,协调配合默契。

(d)新野戏车画像砖

断失约三分之一,从残存的画面上仍可观赏到一场惊心动魄的车上杂技表演:戏车高竖幢木,拉素斜置,一伎倒挂于幢端,两伎坐在幢木上,在斜索上有两伎,皆作单腿独立、屈臂亮相状,构图复杂,但不繁乱(如图3-9所示)。

图3-9  戏车画像砖(残)  东汉  河南新野

B.成都地区画像砖

(a)内容

有表现墓主人豪奢生活的宅院庄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车骑出行、宴饮百戏及神话形象,皆成组地砌于墓室。

(b)特点

成都出土的画像砖均为正方形,采用浅浮雕加阳线的形式模印而成,画面比较复杂,形象活泼而富有变化。

(c)弋射收获画像砖

描绘了三个人并肩弯着腰割禾穗,前边两人手抡大镰刀割禾秆,后边一人肩挑禾穗,手提食罐,构成一幅朴素的收获季节田间小景。同一砖上的弋射图尤为精彩,荷塘岸边两名射手正沉着有力地引弓,瞄向天空四散飞逃的小鸟,成功地表现了扣人心弦的瞬间情景(如图3-10所示)。

图3-10  弋射收获画像砖(上图为实物;下图为拓片)  东汉  四川成都

(d)乐舞百戏画像砖

在一块不大的画面上安排了弄丸、弄瓶、鼗(táo)鼓、绸舞等杂技舞蹈,并有音乐伴奏,绸舞表演轻盈、弄瓶矫健、弄丸灵巧,表现得相当传神(如图3-11所示)。

图3-11  乐舞百戏画像砖  东汉  四川成都

(e)四骑吏画像砖

成功地刻画出一匹匹昂扬奔放、富有生命力的骏马,使容易失于单调的出行行列取得丰富耐看和活泼生动的效果。

C.成都周边的德阳、广汉等地的画像砖

多为长方形,方形砖少见,其画面内容不及成都的复杂,多采用浅浮雕形式模印而成,加阳线者比较少。

3.帛画

(1)含义

帛画是指画在丝织品上的一种绘画样式。

(2)马王堆汉墓帛画

马王堆汉墓

A.20世纪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共三座大墓,据考证,墓主人分别为西汉长沙国丞相轪(dài)侯利仓(二号墓)、利仓之妻(一号墓)及利仓之子(三号墓)。

B.墓中有大量随葬物品出土,如精美的丝织品、漆器、竹简、木俑等,在研究西汉前期历史、文化、工艺美术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随葬的几幅帛画,为我们考查西汉绘画艺术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马王堆汉墓帛画与战国楚墓出土帛画比较

A.马王堆出土帛画和战国楚墓出土帛画,表现升仙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

B.在图绘内容及形象塑造方面,马王堆出土帛画要比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丰富和精彩。

一号墓铭旌

A.简介

一号墓铭旌保存得最为完整,出土时覆盖于内棺上。整幅画面呈“T”字形,全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向下四角缀有穗形飘带,顶部边缘裹有竹棍,两端系丝带用以悬挂,出殡时在车前举扬,具有招魂及引导死者升仙的作用(如图3-12所示)。

图3-12  马王堆一号汉墓铭旌  西汉  湖南长沙

B.画面内容

一号墓铭旌全图共分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

(a)上段天上部分正中画人首蛇身的宇宙或生命的主宰之神,两侧有仙鹤唳鸣,右角画带有金乌的太阳及扶桑树,左角画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天宫的下端有天阙,两司阍(hūn)守门,又有神豹护卫,充满了神奇的想像。

(b)中段人间部分画女主人的形象,她身材肥硕,衣着锦绣,神态庄重,前有人跪迎,后有侍女相随,极力渲染其作为长沙国丞相夫人的尊贵身份;中段下部画厅堂中设案摆列鼎、壶、羽觞(shāng),两旁有人跪坐,当是向死者致祭。

(c)下段地下部分画一裸体巨人手托大地,立于两条大鱼背上,可能是传说中的地神。

C.艺术特色

(a)铭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早期绘画所达到的水平。特别是天宫及地下部分,描绘了许多产生于远古的神话景象,有助于对楚国神话的理解。

(b)铭旌的绘画继承了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因素,并在绘画技巧上发展得更为完美。

(c)铭旌中女主人形象与墓中女尸的年龄近似,相貌特征也有相同处,显示出汉代肖像画已有较高水平。

(d)勾线劲利严谨且富有变化,在用色上使用了多种颜料,绚丽鲜明,表明作为传统绘画中工笔重彩的技巧,在此时已大体形成。

马王堆三号墓铭旌

通长233厘米,上部宽141厘米,下部宽50厘米,内容和形式与一号墓的基本相同,只是在画面中部表现了死者的生活场景为一戴冠穿红袍佩剑的男子,其前有三人跪迎,后有六人随行,墓主人可能就是长沙国丞相利仓之子。

马王堆三号墓车马仪仗帛画

墓主人站在华盖下,周侧成排站立的僚属侍卫达百余人,击鼓鸣钟,气氛隆重而热烈,似乎在举行某种仪式。

马王堆三号墓地图

共三幅,其中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布有山脉、河流、城市,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现今中国发现最古老之地图。

(2)金雀山九号墓铭旌

简介

出土于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墓,长条形,全长200厘米,宽42厘米,也属铭旌性质。

内容

画面分上、中、下三部分。

A.上部绘日月,象征蓬莱、方丈、瀛洲的三座仙山以及琼阁的建筑物;

B.中部绘墓主燕居场景,有文武门卫、家奴操作、嘉宾相聚、管弦乐舞、主人端坐于堂中等;

C.下部为龙虎怪兽。

艺术特色

A.从内容上看,这幅铭旌以表现人事活动而见长;

B.画法上,先起画稿,然后用各种颜色平涂,最后以朱砂和白粉线作部分勾勒,与马王堆汉墓铭旌以勾墨线作造型基础的方法有所区别。

三、书法

1.秦汉书法概述

(1)秦统一前各诸侯国字体不一,秦代推行“书同文”,致力于文字的统一规范,在大篆的基础上加以改革,成为规范统一的秦篆,即后世所称小篆。秦代流行的字体有“八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官方正统的文字是小篆,隶书流行于民间,其他文字在特殊范围中应用。

(2)汉承秦制,文字仍以小篆和隶书为主,但小篆有所变化,隶书经定型并成为通行的字体。为了书写便捷,草书又应运而生。在隶书基础上形成的草书字体称为章草,再进一步变化,书写上省去章草的波磔,使笔画上下连缀,出现向今草转化的趋势。东汉末楷书已萌始,行书渐露头角。

(3)秦汉时期,书法不仅限于实用,而且开始作为艺术品欣赏,同时还涌现出一批书法家,给后世书法的发展变化以重要影响。

2.秦代书法

(1)秦小篆特点

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笔画均匀,结构协调,不仅书写辨识上优于大篆,而且字体典雅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2)秦代刻石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秦始皇在位时先后五次巡视各地,曾上峄山,封禅泰山,登芝罘(fú)琅玡,至碣石,又南抵会稽,皆刻石以颂功德之事。这些刻石传为李斯写成,原迹今仅残存泰山及琅砑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为后世翻刻,已失原稿,芝罘刻石遗迹无存。

泰山刻石

(a)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二世元年(前209)又加刻诏词。刻石四面均镌刻有文字,宋时尚存232字,此后历经毁佚,现残石存放于山东泰安岱庙,仅余十字,八字尚完好。

(b)结体端严,笔势圆转,规整中见飘逸。

(3)其他秦代篆书遗迹

权、量、诏版及虎符上的刻字。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些文字书写于秦代,属于篆书字体,笔迹工整。

(4)秦代隶书

秦隶是早期隶书,是从秦篆演变而出,在秦朝下层官吏文书中使用。其体易圆以方,笔画简便,但字形构造上仍有篆书形迹。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秦简

A.共出土115支,隶书,时代为战国末至秦统一后;

B.其体尚残存篆书成分,形态渐趋于方正,圆浑古朴,笔画肥瘦轻重相间,疏密有致,书风工整秀美,可见篆隶嬗变过程中秦隶书的面貌。

3.汉代书法

(1)西汉书法

概述

西汉秉承秦制,通行文字为小篆、隶书和草书。小篆多用于官方高级文书及重要仪典的书写,隶书则用于官府公文及一般经籍碑刻。

西汉刻石

A.西汉存留之石刻文字不多,且皆为题刻之类,如鲁灵光殿北陛石刻字、霍去病墓石刻字、莱子侯刻石等。

B.霍去病墓刻石

有巨石三件,分别刻有“左司空”(两件)及“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孟”字样。前者为小篆,笔画遒劲拙朴而带有隶意,后者为隶书,但无波磔,劲健雄放,具有淳朴自然之美。

西汉铜器刻字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陕西西安三桥出土的一些铜器上刻有篆书铭文,记制器年代、器物重量等。

西汉瓦当刻字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瓦当上有模印文字,如“汉并天下”“长乐未央”“长生无极”“千秋万岁”等,皆祝颂之词,布局上形成饱满华丽的效果,笔画匀细道劲,方圆变化,具有浓厚的装饰意趣(如图3-13所示)。

图3-13  汉长安城瓦当文字

西汉隶书

A.西汉隶书在西汉末至东汉发展到成熟完善阶段,形体由长方转化为宽扁,笔画更为工整,用笔提按点画间呼应,达到变化丰富、和谐完美的境界。

B.出土简帛上的隶书风格多样,早期用笔尚带篆意,后来逐渐淳熟。

(2)东汉书法

东汉碑文

A.特点

(a)东汉碑文书写大都出于书佐之手,在书法上皆有相当造诣;

(b)碑刻的碑额为篆书,而碑文大多为隶书写成,堪称汉隶之代表作;也有少量碑文作篆书者。

B.《袁安碑》

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和帝永元四年(92)立,篆书,结体宽博开阔,笔致流畅遒劲富有弹性,有秦篆的影响,书写技艺高超。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C.《石门颂》

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刻于陕西汉中以北的褒斜谷口隧洞内壁,系汉中太守王升褒扬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石门隧洞功绩而刻,为摩崖隶书,带有明显的篆意,用笔舒展遒劲,气魄宏放。

D.《乙瑛碑》

(a)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碑文记载司徒吴雄等以鲁相乙瑛之言,上书请在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获得桓帝许可之事。

(b)碑石于东汉永兴元年(153)立于山东曲阜孔庙,系隶书进入成熟时期的作品。其体雍容端正,法度严谨,骨肉停匀,用笔起落提按富于变化,是颇具影响的著名碑刻。

E.《礼器碑》

(a)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立,内容为赞颂韩敕修饰孔庙并制作礼器之事,现存于曲阜孔庙。

(b)书法端谨平正,遒劲瘦硬,用笔却洒脱随意,毫无拘板之感,笔画力度呈现出刚健之美,碑中相同字亦多有变化而不重复,被誉为“瘦硬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莫可端倪”(如图3-14所示)。

图3-14  礼器碑  东汉  山东曲阜孔庙

F.《华山碑》

全称《西岳华山庙碑》,立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碑文记述帝王封碑之事,隶书,书写者为新丰人郭香察。此碑现残存少半,计9行50字,深为书家所重,谓兼有方整、流利、奇古之美。

G.《史晨碑》

(a)东汉建宁二年(169)立于曲阜孔庙。此碑两面刻字,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前面记载鲁相史晨祭祀孔子的情况,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庙奏铭》;后面记载孔庙祀孔之事,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庙碑》。

(b)前后碑书如出一人之手,法度谨严,端庄平和,含蓄典雅,温润自然,不以险绝取胜,是汉碑中典范之作。

H.《曹全碑》

(a)全称《汉邰阳令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立,为汉碑中字数较多者,与《史晨碑》《礼器碑》《张迁碑》合称“四大汉碑”。

(b)曹全曾任邰阳令,又随军征疏勒,战功显赫,政绩清廉,死后属吏王敞等为其勒石纪功。

(c)此碑用笔以圆为主,风神飘逸,布局疏朗,清秀简净,典雅自然。也有人认为其书法俊秀有余,雄健不足,缺乏恢弘气度(如图3-15所示)。

图3-15  曹全碑  东汉  陕西合阳

I.《熹平石经》

东汉熹平四年(175)刻于洛阳,以隶书写《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论语》等,共立石46块。据传全部为蔡邕书写,书体严谨方整,不作夸张的笔锋。

J.《张迁碑》

(a)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原在山东东平县城内,现移存于泰山岱庙,是东汉成熟期的隶书代表作之一。

(b)结体和用笔具有朴茂方正稚拙的特点,斩钉截铁,沉着痛快,寓巧于拙,在汉隶中系方笔雄强取胜者。

东汉章草

A.特点

(a)保留有隶书笔法的形迹,一般上下字不加连缀,但又要笔断意连。

(b)既有隶书之波磔,又道媚圆转,风格活泼飞动。

B.章草之名起源的说法

(a)或谓因兴于东汉章帝之故;

(b)或谓系用于章奏而得称谓;

(c)或谓章草起于史游,因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因成草体,后世冠名为章草。

4.书法家

(1)李斯(?~前208)

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始皇时官至丞相,工书,在秦代改革文字方面有突出贡献。书法上造诣亦高,传泰山、琅玡等刻石即为他所书写。

(2)曹喜

简介

字仲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章帝建初中官为秘书郎。

书法风格

善小篆,尤擅悬针垂露之法书写直画的形态,悬针指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垂,垂露指直画的收笔如下垂之露珠,垂而不落,曾作《笔论》一卷。

(3)杜操

东汉书法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章帝时为齐相,擅章草书,为书家崔瑗、张芝所学习宗法。

(4)崔瑗(77~142)

东汉书法家,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善章草书,与杜操并称为“崔杜”,著有《草书势》。崔、杜的出现寓示着章草书法的成熟。

(5)刘德升

东汉书法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擅行书,为魏初锺繇、胡昭所师法。唐代张怀瓘《书断》称其书法“丰瞻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

(6)张芝

简介

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精于草书,初擅章草,后发展为今草。张芝的书迹在唐代时即已失传,宋《淳化阁法帖》收有五种,一般认为只有《八月九日帖》较为接近真迹。

影响

后世将他与曹魏书家钟繇并称为“钟张”。王羲之的草书颇受其影响。

(7)蔡邕(133~192)

简介

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博学多才。汉灵帝时为议郎。他曾于鸿都门见工匠用扫帚蘸白灰在墙上刷字,从而得到启发,于是创作了飞白书。

《熹平石经》

熹平四年(175)写经于碑,刻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

四、雕塑

1.宫苑雕塑

(1)秦代

发展条件

秦代大规模的宫苑建设为雕塑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发展表现

A.据文献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完成统一大业,“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jù),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蒙恬等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B.陕西咸阳出土的青铜武士头像,高10.2厘米,面部写实,神情严肃,冠饰华美,从中可窥测秦代在铸铜人像方面所达到的高超艺术水平。

(2)汉代

文献记载中的宫苑雕塑

A.西汉首都长安的长乐宫前立置从咸阳宫移来的秦代铸造的十二金人;

B.建章宫东阙、北阙以及玉堂殿等处装饰有铜凤;

C.建章宫神明台和未央宫柏梁台上立着铸铜手捧承露盘的仙人;

D.太初四年(前101)从大宛国获得汗血马,铜铸其像立于未央宫北宫门内。

汉长安城遗址铜羽人

高15厘米,体量虽小,但造型生动精致,西汉青铜雕塑的水平由此可见一斑(如图3-16所示)。

图3-16  铜羽人  西汉  陕西西安

昆明池牵牛、织女石雕像

A.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为训练水军,发谪吏在长安城南凿昆明池,池之东西两岸立置牵牛、织女石像,用以象征池水浩瀚犹如云汉天河。

B.牵牛像高258厘米,作跽(jì)坐状,右手曲举,左手贴腹,神情刚毅憨厚;织女像高228厘米,作笼袖跽坐状,神情严肃。

C.这两尊石像均采用花岗岩雕成,造型写实,风格古朴,是我国早期大型人像石雕艺术的重要遗存。

太液池石鲸

A.文献记载,太液池在长安城西、建章宫北,为汉武帝时所治。池中有三座山,象征着瀛洲、蓬莱、方丈,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B.今在太液池旧址,西安市西北郊高低堡子村发现一件外形呈橄榄状的石雕,全长490厘米,中间最大直径100厘米,可能就是当年列置在太液池中的大型石鲸。

甘泉宫石熊

发现于陕西淳化汉甘泉宫遗址,高125厘米,体态丰硕,作伸头探望状。

都江堰李冰石像

作于东汉建宁元年(168),通高290厘米,作恭立笼袖状,气势庄重。足底有方榫,原插立在基座之上,供人拜祭(如图3-17所示)。

图3-17  李冰石像  东汉  四川都江堰

2.陵墓雕刻

(1)秦代

秦始皇即位之时即开始在骊山为自己营建陵墓,其规模宏丽之极。陵园有内外两重垣墙,内垣墙内还有寝殿遗址,陵区内曾出土巨大的遮朽,其上装饰夔纹。

(2)西汉

霍去病墓石雕群

A.汉武帝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茂陵,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

B.霍去病墓石雕有立马、跃马、卧马、卧象、伏虎、卧牛、野猪、鱼、蟾及形象怪异的野人、人与熊等14件。另外还有四件题铭石刻,其中,三件刻篆书“左司空”,一件刻隶书“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孟”。

C.立马

(a)立马为主体性雕像,作者用硕大的花岗岩雕出一匹战马将匈奴侵略者踏翻在地,战马矫健轩昂,庄重沉稳,踏在马下仰面朝天的匈奴侵略者则手握弓箭犹作挣扎欲起之势。

(b)整个雕塑浑然一体,突出大体大面,马腹以下不作凿空处理,既加强了整体感,又突出了匈奴无法挣脱的困境(如图3-18所示)。

图3-18  立马  西汉

D.跃马

后腿曲蹲,前肢作一跃而起的情状,给人以紧张激奋的印象。

E.卧马

虽暂作休息,仍昂首注视前方的动静,并未放松警觉。

F.伏虎

伏虎爬卧于地上,并无剧烈的动作,但通过咀嚼的嘴、锐利的眼神和稍稍耸起的肩部,仍使人感到其雄健凶猛。

G.艺术特色

(a)霍去病墓这些石雕巧妙运用了原来天然岩石的外形来作加工,将圆雕、浮雕和线刻的手法综合利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进行表现。

(b)野猪、鱼、蟾等在巨石上略施雕琢便神态迥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无穷的想像和回味。

(c)这些石雕又和墓上的巨石共同烘托出英雄曾经征战的祁连山,同时使人联想到的野兽出没、荒凉险恶的塞外环境。

(d)在创作上采用循石造型的方法,因材施艺,寓巧于拙,寓精于朴,强调意象,堪称古代雕塑中的划时代之作。

跽坐石人像

发现于河北石家庄小安舍村,男像高174厘米,女像高160厘米,头戴帻,腰系宽带,圆脸,深目,直鼻,小口,双臂曲,布掌于胸前,胸乳处凸起。雕刻风格则与西安长安区遗存的牵牛、织女石像相同。

(3)东汉

在东汉,官吏及豪强地主墓前列置石雕已比较普遍,石雕品种可分石柱、石人、石兽三种。

石柱雕塑

A.汉代石柱大约源于前代木制华表;

B.幽州书佐秦君石柱出土于北京石景山,保存比较完好。柱高225厘米,柱身饰凹面直棱纹;上有额,刻隶书“汉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额下有双兽拱卫;柱础上浮雕一对回首奔动的灵兽。

C.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的琅玡相刘君石柱以及收藏于山东青州博物馆的佚名石柱。这两处东汉石柱均残,柱身上饰束竹纹。其中,琅玡相刘君石柱有额,可见题铭。

石人雕塑

A.东汉墓前石人像,多为站立式,意在表现其仪卫性,与西汉的跽坐式石人像不同。

B.山东曲阜张曲村石人像为汉桓帝时所刻立,一件高245厘米,头戴冠,着交领宽袖袍,腰间佩剑,双手拱前,胸部刻字“汉故乐安太守藨君亭长”;另一件高220厘米,双手执戟,胸前刻字“府门之卒”。

C.山东邹县东庄石人像高约120厘米,脸呈方形,双手叠放胸前,下肢处未凿出,仅保留着石坯料的形态。

D.山东青州石人像是一件大型跽坐胡人像,现为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其高305厘米,头戴尖顶帽,腰间系带,深目直鼻。

石兽雕塑

A.孙仲乔石羊

出土于山东临沂石羊岭,高95厘米,卧式,保留矩形石材形态,装饰感较强,为东汉永和五年(140)孙仲乔所作(如图3-19所示)。

图3-19  孙仲乔石羊  东汉  山东临沂

B.嘉祥武氏祠石狮

建和元年(147)由匠师孙宗所雕造。高124厘米,长15厘米,头部圆浑,吻部方阔,身躯硕壮,四肢粗壮,为东汉石狮的一个标型。

C.沈家村石狮

出土于陕西咸阳沈家村,造型劲健,身腰顾长,尾呈弧线下垂,四肢交叉且跨度很大,怒目张口,舌齿分明,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其中,雄狮高109厘米,长202厘米,右足下踏踩一只小兽;雌狮高105厘米,长214厘米。

D.石翼兽

(a)遗存较多,现在多将其称为神兽或天禄、辟邪。河南洛阳孙旗屯出土两件、洛阳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各收藏一件、南阳卧龙岗宗资墓两件,陕西城固张骞墓两件,四川雅安高颐墓两件、芦山樊敏墓及佚名墓五件,江苏徐州博物馆收藏一件等。

(b)这些石翼兽除两胁附翼特征外,其基本造型与前述石狮无异,皆为昂首挺胸、四肢凿空作疾走状。

(c)与石狮同时问世,标志着东汉大型石雕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3.俑

(1)概述

秦汉俑大量出现的原因

秦汉厚葬之风盛行,作为丧葬之用的俑,迅速成为雕塑艺术中的主要门类。

分类

按制作材料可分为陶塑俑、木俑、石俑以及铸铜俑。

(2)秦代兵马俑

简介

A.1974年3月在西安临潼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发现了大型陶兵马俑从葬坑,从此揭开了秦代雕塑艺术的宝库。

B.目前共发现四个俑坑,原为土木结构,总面积达25380平方米。最大的一号坑面宽九间,四周绕以回廊,前有五个门道,总面积约12600平方米,其中为战车与骑兵、步卒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估计有兵马俑6000件。二号坑呈平面曲尺形,为战车和骑兵、弩兵、步兵混合编组的军阵。三号坑面积最小,平面呈“凹”字形,有木质战车及执殳的仪仗,应为军队的指挥部。

C.从葬坑中陶俑巨大而众多,造成震撼人心的气势。

兵马俑形象特点

兵马俑与真人真马等高或稍高,陶俑的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而且在精神气质方面也有成功的表现。

A.将军俑

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着铠甲,手按宝剑,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如图3-20所示)。

图3-20  将军俑

B.武官俑

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

C.骑士俑

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及齐腰铠甲,精神抖擞地立于战马旁边。

D.武士俑

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很少有雷同的现象,从中可想像到他们的不同年龄、阅历和性格。

E.秦始皇陵百戏俑

在秦始皇陵东南角出土十余尊百戏俑,着短裙,裸露上身,肌肉劲健,姿态各异,似为供宫廷取乐的倡优和角抵士。

F.秦始皇陵文官俑

在陵园西侧出土十余尊文官俑,仪态庄重,神情严肃。

G.战马

均昂首直立,竖耳,张口,双目圆睁,仿佛在待命出击,虽然都处于静止状态,但却溢发着雄健强劲的风貌。

秦兵马俑制作工序

大体是模塑兼施,分段制作,先装成粗胎,然后再敷以细泥,用贴塑办法细致刻画处理眉目、须发及衣褶铠甲等,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添加彩绘。有的陶俑至今仍保留着红、绿、蓝、紫、白等色彩。

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共两乘,大小相当真车马的二分之一,铸造工艺可谓达到精美绝伦的地步。

A.一号铜车马车

为驷马立车,长方形车舆上立高柄伞盖,伞下立一驭手。驭手神情贯注,造型严谨写实;铜马并排直立,体态雄健(如图3-21所示)。

图3-21  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B.二号铜车马

(a)为秦始皇乘坐的安车模型,单辕驷马,有“安车第一”铭文。

(b)车身分前后二室,前室坐一驭手,腰挎佩剑,两手执缰辔,目视前方;后室是帝王乘坐的车厢,上有椭圆形宽沿车篷;车厢有开闭自如的门窗。

(c)车身有多处彩绘,有菱格纹、夔龙纹、流云纹等,处处显示出皇家车马的尊贵华丽气派。

(3)西汉俑

发展新特点

A.汉朝中央政府中的少府设有东园署,专门“主作陵内器物”,包括监造陶俑之类。东园署所作器物,不限于供应皇陵,也赐给朝臣勋贵丧葬之用。

B.墓葬中,以陶塑或木雕的侍从俑、歌舞百戏俑以及镇墓兽和家畜家禽陶塑为常见。

C.汉代墓葬由逐级而下的传统竖穴墓发展为仿生人居住的多间墓室,包括俑在内的随葬品也是根据生活情景布置的。

杨家湾汉墓俑

A.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可能是汉初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的墓葬。

B.从葬坑中出土彩绘兵马俑2548件,其高度在40厘米至60余厘米之间,分骑兵、步兵两种,皆按战阵整体排列。

C.制作上模制与手塑结合,单纯洗练,简洁动人。指挥俑身体高大,戴冠,披鱼鳞铠甲,双唇紧闭,神情沉着果敢,右手上举,显示出意气昂扬的指挥官风度。战马有的静立,有的嘶鸣,生气昂扬,挺健神骏,塑造得尤为出色。

狮子山楚王陵兵马俑

发现于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包括兵士俑、盔甲俑2300余件,俑高30厘米左右,面相饱满,神情肃穆,具有逼人的气势。

汉景帝阳陵陶俑

A.概述

陵园墙内从葬坑有86座,从初步的试掘和钻探得知,坑内埋葬有数量惊人的陶俑、陶塑动物以及其他器物。陵园南区发现大量密集排列的陶俑和陶塑动物。

B.陶俑

裸体,无臂,高约60厘米,多为男性,全身结构比例塑得相当精确,头部塑造尤精,手持或佩带兵器和工具为铁制或铜制,工艺十分精致。也有少量女俑,更显神韵多姿。这些陶俑原来安装有木制手臂,穿着丝麻织品的袍服及铠甲,现称之为着衣式木臂陶俑。

C.陶塑动物均为家畜家禽,有牛、马、羊、猪、狗、鸡等。

西安女立俑和舞女俑

A.出土于汉城遗址的女立俑,头裹巾,身着喇叭口长裙,眉清目秀,风姿绰约;

B.西安白家口出土的舞女俑,舞步轻盈,长袖飘拂,形态真切动人,最为精彩。

无影山彩绘乐舞杂技俑

A.简介

(a)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彩绘乐舞杂技俑,在一个长形的陶盘底托上分布着21件陶俑。

(b)陶盘中央有七人作歌舞杂技表演。

(c)表演区后面一排是七人组成的乐队伴奏,他们或站或坐,吹笙、鼓瑟、击缶、擂鼓,个个聚精会神。

(d)底托两旁站立着七位观众,他们都头戴峨冠,身着袍服,拱手而立观看演出,观者的静止衬托了演出场面的紧张热闹(如图3-22所示)。

图3-22  彩绘乐舞杂技俑  西汉  山东济南

B.特点

制作上尚未摆脱古拙痕迹,但人物排列比较自然,动态鲜活,气氛欢快。

驮篮山汉墓舞乐俑

江苏徐州驮篮山汉墓出土一组舞乐俑,造型新颖,形神兼备。舞女弯腰,舞步轻起,长袖飘举;奏乐者颔首,沉浸在起伏变化的旋律之中,画面形象生动。

木俑

A.马王堆一号汉墓木俑

共出土木雕着衣俑和彩绘俑160余件,木雕彩绘俑皆用一块完整的木片雕成,身躯扁平,加工很少,仅对面部略事雕刻,五官主要靠墨色勾描表现,面部五官雕刻呈单一呆板状,仅具简单形貌。

B.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木俑

多为圆雕,也运用雕刻与彩绘结合的方法,塑造不同人物的身份,其中有佩剑立俑、持物俑、持斧俑、骑马俑、划船俑、驾车俑等,动态鲜明,色彩艳丽,别具一格。

C.西汉泗水国王陵木俑

(a)简介

位于江苏泗阳大青墩,出土木俑500余件,其中以骑马俑和执械立俑居多,此外还有伎乐舞俑和跽坐俑。

(b)特点

木雕动物除立马外,还有虎、猪、狗以及飞禽和水族动物。执械立俑肃穆庄重,骑马俑英姿飒爽,伎乐舞俑动态夸张,木雕动物形象真实自然,堪称西汉木雕中最出色的作品。

铜人、铜马

A.刘胜墓小铜人

出土于河北满城刘胜墓。其中一件铜人高15.4厘米,身着广袖长袍,直立拱手,神情恭谨温顺,是一名唯命是从的小吏形象。

B.汉武帝茂陵鎏金铜马

出土于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主体部位系一次浇铸而成,马尾等局部为分铸焊接,通体光洁,轮廓线舒展,仪态非凡(如图3-23所示)。

图3-23  汉武帝茂陵鎏金铜马

(4)东汉俑

铜铸俑

A.何家山二号东汉崖墓铜俑

(a)简介

出土于四川绵阳,出土的铜马由头、身、颈、腿、尾等九个部分分铸,然后套接并用铆钉固定,高135厘米,长115厘米,体态较大。

(b)艺术特色

铜马昂首翘尾,神采奕奕,充满了力量和活力;旁边牵马铜俑身高仅为铜马一半,这种对比夸张的手法无疑增强了主体形象的表现力(如图3-24所示)。

图3-24  铜马  东汉  四川绵阳

B.河北徐水防陵村二号东汉墓铜马

共两件,高度都超过1米,也是先分铸然后套接成形的。其中一件扭颈张口,嘶鸣欲奔,情态桀骜不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四川成都青白江铜马

其造型与绵阳何家山出土的青铜马相近,高143厘米,长120厘米,是目前发现汉代铜马中体量最大者。

D.甘肃武威雷台张氏墓铜塑

(a)简介

该墓属于东汉晚期(一说西晋),共出土铜俑45件、铜奔马1件、驾车乘骑的铜马38件、铜牛1件、铜车马14件。

(b)特点

铜俑及铜车马铸造技术精良,在墓中排列有序,队伍整肃自然,气魄雄伟豪迈。

(c)铜奔马

又称马踏飞燕或马超龙雀,昂首扬尾,头微左侧,三足腾起凌空飞奔,只有右后蹄作支点落在一只奋翼而飞的鸟背上,由于鬃毛之飞扬和马蹄之迅疾轻快,给观者以天马行空的幻觉,显示出古代雕塑艺术的崭新水平(如图3-25所示)。

图3-25  铜奔马

陶制俑

A.四川、重庆陶俑特点

(a)多数为模制后再加工,入窑烧成后再加施彩色;

(b)其形象有恭顺的男女侍从,从事清扫、庖厨、农耕的仆役,奏乐、舞蹈、说唱的倡优以及执械配弓的武装部曲,都是当时豪门富户“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的奢华生活面貌的写照;

(c)这些陶俑姿态动作变化多端,面部刻画真切传神,无论是舞蹈、弹琴、说唱俑,还是庖厨、农夫、侍仆、哺乳俑,都力求表现出各具特征和微妙动人的瞬间。

B.成都天迥观和新都坐式说唱俑

人物头扎巾帻,袒膊赤足,左臂抱鼓,右臂执槌前举,一腿抬起,面部眉飞色舞,充满欢乐(如图3-26所示)。

图3-26  坐式说唱俑  东汉  四川成都

C.郫县立式说唱俑

人物耸肩吐舌,作扭身行走状,其滑稽之态令人捧腹。

石俑

A.河北望都二号墓石雕骑马俑

骑马者身着剪襟衫,携壶、执鱼,侧身面带微笑,神情潇洒,坐骑略显粗壮,但很写实,细微动态都有表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图3-27所示)。

图3-27  石雕骑马俑  东汉  河北望都

B.其他石雕

(a)芦山出土的镇墓俑、农夫俑;

(b)德阳地区出土的门吏俑、仆侍俑;

(c)双流出土的石马、驭手;

(d)郫县出土的农夫俑、石马;

(e)乐山崖墓出土的提罐俑、石马;

(f)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抚琴俑、说唱俑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石雕人物精品。

木俑

A.简介

出土于甘肃武威磨嘴子、青海西宁彭家寨汉墓,雕塑形象有人物、轺车、独角兽、猴子以及牛、马、鸡、狗之类的家禽家畜,其年代为西汉末期到东汉。

B.艺术特点

俑和动物是用整块木头砍削而成,雕法大刀阔斧,不作过多的修饰,都能抓住对象特征及精神状态。其他如神情专注的博弈老叟(如图3-28所示)、姿态轻盈的舞女、顽皮的猴子、低头奔突的独角兽、粗壮健硕的牛等,都在粗犷朴拙的风格中显得神气十足。

图3-28  六博俑  西汉  甘肃武威

4.匈奴及滇族的青铜雕塑

(1)背景

秦汉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西汉政府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强,雕塑艺术以其具有的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色称著于世。

(2)匈奴青铜雕塑

匈奴青铜雕塑的发展原因

A.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即位统一了各部,匈奴进入极盛时期,其势力扩展到东北以及西北广大地区;

B.匈奴族以狩猎畜牧经济为主,喜欢在轻便的金属制品上装饰人物和动物形象,富有浓郁的草原生活特色。

匈奴青铜雕塑的分类

匈奴族青铜装饰雕塑大体可分为刀、剑、杖头和竿头圆雕,铜饰牌、铜带钩以及动物圆雕等,皆用模型浇铸而成,大都小巧轻便,制作年代大约在战国至汉代。

特点

A.造型设计和结构布局有着丰富的变化。

B.杖头上的圆雕适应实用需要,动物的四蹄聚拢在面积有限的杖柱顶端,其腰部作弓曲状。

C.铜饰牌以浮雕加透雕的造型手法装饰鹿、羊、马、虎等动物,并多作侧面形象。

代表作品

A.以内蒙古准格尔旗速机沟玉隆太和瓦尔吐沟匈奴墓出土的青铜饰件最具有代表性。

B.玉隆太出土的羚羊形与绵羊头饰件

(a)方銎(qióng)上羚羊伫立后肢弯曲,臀部内收,形象机警,静中寓动;

(b)同墓出土的绵羊头饰件,鼻高隆,嘴微张,大角弯曲,艺术语言洗练。

C.宁夏固原杨郎出土的猛虎食怪兽纹饰牌。

D.同心县倒墩子匈奴墓出土的骑士捉俘纹饰牌。

E.辽宁西丰西岔沟出土的双牛纹、骑马捉俘纹饰牌。

F.西安长安区客省庄140号墓出土的双人角斗纹饰牌等。

(3)滇族青铜雕塑的发展

发展原因

当时的滇族正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农业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狩猎、畜牧业也相当发达,手工业部门主要是青铜铸造。

发展表现

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滇族古墓及昆明官渡羊甫头遗址中出土大量的青铜器,年代约相当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这些青铜器上面大多铸有雕塑,有宗教仪式、战斗、贡纳、畜牧、狩猎、乐舞等情状,多方面地反映了滇族的社会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艺术特点

滇族青铜器上的装饰雕塑,有单体的,也有两三成组构成情节的,有的对峙,有的互相搏斗,形象真实而生动。

代表作品

A.牛虎铜案

为一雄健的牛,背上为案面,写实性和装饰性结合。案尾饰一猛虎紧咬牛尾,渲染出惨烈的气氛,而牛的肢间置一小牛,增添了一些生活温情(如图3-29所示)。

图3-29  牛虎铜案  战国  云南江川

B.豹子搏野猪

猛虎、野猎噬牛等场面都塑造得紧张激烈、野性十足,从中显示出长于狩猎的滇人对动物习性的深刻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达技巧。

C.贮贝器

其上焊铸各种人物120多躯以及屋宇、猛兽、铜鼓等,其中还有杀人祭祀的场面,令人怵目惊心。这些群雕形式的青铜制品是当时滇族奴隶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如图3-30所示)。

图3-30  杀人祭祀贮贝器  西汉

五、工艺美术

1.概述

(1)秦汉工艺美术的各种门类都有重要发展和创造,其中尤以漆器和丝织工艺最为突出;

(2)金属工艺特别发达;

(3)陶器除作日用器皿外,砖瓦等建筑用材的烧造非常考究;

(4)瓷器烧造则由原始青瓷过渡到成熟的青瓷,实现了工艺技术上的一大飞跃;

(5)各门类的全面发展,寓示着古代工艺美术进入第一个全盛时期。

2.金属工艺

(1)青铜器工艺

发展演变

青铜工艺在秦代工艺中仍占有一定比重,其类型较先秦时期已大大减少,并继续朝着实用方向发展。汉代初年仍沿袭战国时期那种镶金嵌玉或错金银的华美装饰,但到西汉中期已演变为光洁朴素、简洁大方的风格。

代表作品

A.中山靖王刘胜墓铜壶

位于河北满城,共两件,一件通体用金银鎏饰蟠龙纹、卷云纹,光彩照人(如图3-31所示);另一件通体鎏金并嵌镶绿琉璃,繁缛华美。

图3-31  鎏金银铜壶

B.长信宫灯

(a)简介

其外观为一个温顺的宫女跪坐捧灯的形象,左手执灯盘,右臂上扬袖口下垂成为灯罩,灯盘中心可插蜡烛,灯盘外围安装可以开合的弧形屏板,以调节灯光照明的方向和照明幅度,宫女体内中空,烟炱(tái)可通过右袖通道收入体内,以保持住室环境的清洁。灯盘及宫女头部等部件皆可拆卸,以方便擦拭清除灯内的烟尘。

(b)特点

通体鎏金,显得分外华贵,显示了最高工艺水平(如图3-32所示)。

图3-32  长信宫灯  西汉  河北满城

C.错银牛灯

出土于江苏邗江,灯架做牛低首角抵式,背上驮灯,并有滤烟弯管与牛首连接,堪称汉灯中又一精品佳作。

D.雷台多枝灯

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高112厘米,灯座呈覆钵形,上竖灯柱主干,分三段插合而成,每段旁附有雕镂羽人的饰片。

E.错金博山炉

出土于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下部为圈足,有三条跃出水的龙作为灯柄托住炉身,炉盖作成层层峰峦状,并点缀以树木、神兽及猎手,炉身错金纹饰,制作十分精巧(如图3-33所示)。

图3-33  错金博山炉  西汉  河北满城

F.鎏金银铜竹节熏炉

出土于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圈足,长柄为五段竹节构成,柄端为三龙承托炉盘,盘腹饰由四条巨龙腾波构成的宽带纹,炉盖透雕成云雾缭绕的山峦状。据炉上铭文,这件作品原为未央宫用器(如图3-34所示)。

图3-34  鎏金银铜竹节熏炉  西汉  陕西兴平

G.山西右玉西汉鎏金铜樽

腹壁有两条动物纹装饰带,以浅浮雕手法表现多种鸟兽形象。据樽上铭文,这件作品为河平三年(前26)所作(如图3-35所示)。

图3-35  鎏金铜樽  西汉  山西右玉

汉代铜镜

A.特点

汉代铜镜的纹样有蟠螭纹、日光纹、菱花纹、龙纹、连弧纹、草叶纹及神兽、四神、车马出行、历史人物、东王公和西王母等内容,风格古朴而富于装饰性。

B.汉代铜镜纹饰的变化

(a)西汉早期延续战国的作风,云雷纹、蟠螭纹镜流行;

(b)西汉中期,流行简化蟠螭纹镜、边缘有连弧纹的草叶镜和星云纹镜,同时出现以铭文作为主要装饰的现象;

(c)西汉中后期,日光镜、昭明镜成为主要镜型;

(d)在新莽到东汉前期,开始流行博局镜和四神纹镜;

(e)东汉中期,出现连弧云雷镜和兽首镜,纪氏和纪年铜镜较多;

(f)东汉中后期,神仙瑞兽镜和人物画像镜开始风行起来。

C.代表作品

(a)山东临淄西汉大方镜

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背面五钮,地底为巨龙,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面铜境。铜镜的正面磨光照人,背面以镜纽为中心铸成精致美丽的浮雕图案。

(b)西安红庙坡西汉彩绘车马人物铜镜

此镜直径仅28厘米,以镜纽为中心,分为内外两个同心圆,内圆区以石绿为底色,上面图画云水蔓草及红花,外圆区以朱红作底色,分割四组画谒见、对话、游猎、游归的图像。

(c)伍子胥画像镜

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镜区内有四乳钉,间饰人物四组,人物旁有“吴王”“忠臣伍子胥”“王二人”“越王”“范蠡”等榜题。

(3)金银制品工艺

牌饰、带扣

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和九里汉墓出土的牌饰、带扣,这些金饰品工艺精湛,有些装饰图像带有浓郁的北方草原动物纹风格。

浮雕花瓣纹银盒

广州南越王墓浮雕花瓣纹银盒是典型的西亚金银器皿的样式。

三盘山西汉错金银铜车饰

A.简介

河北定县三盘山西汉错金银铜车饰,长26.5厘米,直径3.6厘米,镶嵌图像分四层,刻画鸟兽形象共120余个,其中有龙、马、鹿、兔等,或鹤、雁等禽鸟,孔雀和野牛、熊、虎等猛兽,其间填以山峦、云气。

B.特点

作品结构繁缛有序,造型奇妙生动,洋溢着浪漫奇幻的气象,反映出汉代金银错工艺的卓越成就(如图3-36所示)。

图3-36  错金银铜车饰  西汉  河北定县

3.丝织印染工艺

(1)发展概述

汉代丝织手工业十分兴盛,有官营及民营两种:

A.汉代政府的少府中有专门管理染织工艺生产的机构,置有东织室令丞、西织室令丞的官职。

B.民间也有规模较大的染织作坊。徐州出土之汉画像石中有纺织图像,表现在厅堂中奴仆纺线织布,女主人坐在一旁观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东汉家庭作坊式纺织的状况。

品种

汉代丝绸品种丰富多样,有锦、绫、绮、罗、缎、纱、绢、缣、缟、纨等。

织造方法

织造方法有平纹、斜纹和罗纹,柔软光洁,色彩绚丽,花纹设计和织造技术极高。

装饰纹样和手法

装饰纹样有云气纹、几何纹以及花鸟异兽,其式样手法又有明花、暗花、机织、印染、刺绣等之分。

制作工艺

已出现蜡染及刻花镂版印染工艺。

(2)马王堆汉墓丝织品

马王堆汉墓锦

A.锦的花色很多,素纱和绒圈锦的织造水平高超,有一件长128厘米的素纱织衣薄如蝉翼,重不到一两;

B.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的花纹具有立体效果,需要在复杂的提花机上才能织成(如图3-37所示);

图3-37  素纱织衣

丝绣织物和染色工艺

A.丝绣织物和染色工艺非常复杂,色泽达30余种;

B.印花敷彩纱将印花和彩绘结合,先用印版印出地纹,然后用色彩画出叶片花朵;

C.金银色印花纱使用复杂的三套版印花,先印出龟背纹的骨架网络,再印出主花,第三套印出金色小点,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多套版印染工艺实物。

马王堆汉墓刺绣

A.刺绣种类有茱萸纹绣、云纹绣、棋格绣、长寿绣、乘云绣等;

B.针法多样,图案优美,色彩对比鲜明艳丽。

4.漆器工艺与漆画

(1)概述

优点

漆器具有轻便、光洁、耐用、防腐、美观等优点,所以在杯盏食具方面逐渐取代了铜制品。

产地

广汉和蜀郡是漆器的重要产地,政府设有工官管理这里的漆器生产。

漆器制作

漆器的制作有以苎布为胎施以漆的,以木为胎涂漆的,也有以木为胎夹以纻(zhù)布漆的,上面多以艳丽而调和的色彩装饰优美的图案。

装饰纹样

漆器流行的装饰纹样有云气纹、瑞兽纹、狩猎及人物车马等图像,尤其是后者对研究秦汉绘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制造工序及分工

汉代漆器制作工序复杂,分工极细。分工即有作漆胎灰底的素工、在漆胎上涂漆的髹工、在漆器上彩绘的画工、在漆器口缘装铜扣的上工、作铜扣鎏金的铜扣黄涂工、作漆器胎的造工、专门制漆的漆工、最后修整的清工等共有十余种。

(2)漆器的种类

大到漆几、漆案家具,甚至漆棺丧葬具,小到漆鼎、漆壶等容器,漆盒、漆奁等用具,漆耳杯、漆勺等食器和酒具,种类繁多。

(3)漆器的装饰手法

除以黑红两色为主色外,还发展运用了多种色彩甚至添加金银色造成华美绚丽的效果;

有的在漆面上用针刻的方法画出纤细流畅的花纹;

在漆器上安装铜扣和贴金银片也比较广泛,利用金属的光泽与油漆对比,可以造成典雅富丽的美感。

(4)漆器代表

睡虎地秦墓漆器

A.九号墓凤形勺

以木为胎,柄把做成头颈,身躯为勺,内朱外黑施漆,又用褐、朱等色彩绘鸟羽,式样新颖美观。

B.彩绘鱼鹭纹盘

在黑漆盘心上用朱色绘出两条游鱼和一支奔跑的鹭鸟,寥寥数笔就勾画出禽鱼的神采。

湖北江陵凤凰山秦墓漆器

A.梳篦

在梳篦柄上部两面分别画着歌舞、角抵、宴饮、送别等景象,勾线简括,人物动态生动。

B.漆盾牌

以黑漆为底,朱色饰纹,一面画人物和怪兽;另一面表现两个佩剑拱手币人,以粗犷豪放画凤,传达出对象的神采。

湖南长沙马王堆墓漆器

共出土漆器700余件,其中,一号墓漆棺为四重套棺,第二、三重棺的棺面上分别以黑、朱漆为底,画出流动的云气和仙人异兽,云气以沥粉勾边,人兽施以五彩,画风豪迈,线条流动,雄奇瑰丽(如图3-38所示)。

图3-38  彩绘漆棺(第三重棺)  西汉  湖南长沙

5.玉石工艺

(1)玉器的主要类别

汉代玉器有礼玉、葬玉、饰玉及陈设玉等种类,专门用于丧葬的葬玉有玉衣、玉含、玉握等。

(2)玉器代表

玉衣

A.玉衣又称玉匣,是皇帝及王公贵族的一种葬服,是将玉石琢锯成长方形或方形的薄片,四角钻孔,然后用金属丝编缀包覆死者全身。

B.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全部以金丝连缀,从头到脚全部覆盖,在制造技术上要求甚高。

C.汉代玉衣根据死者地位不同分为金缕、银缕及铜缕三种,其中以金缕者最为高贵。

茂陵四神纹玉铺首

出土于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通高35.6厘米,总体呈扁方形,面部双眉粗壮,两眼圆睁,下端又有外露的牙齿,威严凶猛;垂直的鼻梁构成环纽,以浮雕刻出主要轮廓,细部则用纤细的阴线装饰;四角分别雕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形象,以象征四方神力(如图3-39所示)。

图3-39  四神纹玉铺首

玉璧

A.特点

设计制作更为精巧,结构上打破对称的格局,着意追求活泼流动、变化多端的效果;镂空技艺精致灵巧,玲珑剔透,刻线纤细如发,自然流畅,显示出很高水平。

B.广州象岗第二代南越王赵味墓玉璧

最大的一块玉璧直径33.4厘米,分内外三层,外层浮雕双身龙纹七组,内层雕双身龙纹三组,中层雕涡纹,其选料优良,做工精细,花纹流畅,甚为少见。

C.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小石豹、玉卮(zhī)、龙纹玉佩和玉钺等,雕工精湛,造型优美,亦属汉代玉石器中的精品。

河北定县北陵头玉胜

通高15.6厘米,由四片青白而略呈淡黄的玉石琢成。两立片雕镂成胜形;中间连片为上下两层,分别镂出东王公、西王母,在其两侧及上下还有羽人、三青鸟等形象。

汉元帝渭陵羽人驭天马

A.简介

出土于陕西咸阳汉元帝渭陵附近,高7厘米,天马昂首挺胸,双耳竖立,胸两侧有羽翼,四足踏在流云形的底板上,表示在云端腾空奔驰;骑在马上的仙人长耳尖嘴,背生双翅。

B.特点

气势宏伟,充满强烈的动感,带有浪漫情调,同时也反映汉代流行的羽化登仙的追求,形态优美生动。

玉辟邪

出土于陕西宝鸡市,高18.2厘米,扬首竖耳,张口嘶鸣,肋生两翼,刀法洗练,体面分明,背部及头部均有插口。

6.陶瓷工艺

(1)发展概述

秦汉制陶具有相当规模,供帝王丧葬的陶塑明器有专门生产作坊,政府设有专官管理。

(2)秦汉砖瓦

A.用途

秦汉时期的砖主要用于铺地、装饰踏步以及构筑墓室。

B.类别

条形砖、方砖和空心砖。

C.纹饰

花纹采用模印,多为几何纹。

瓦当

A.特点

多圆形,纹饰疏朗而富有变化。

B.纹饰

(a)秦瓦当流行动物纹、葵瓣纹、云纹等,构图饱满,形式自由多变;

(b)汉瓦当盛行云纹和字纹,构图规整,形式庄重典雅。

C.四神瓦当

(a)四神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都为西汉晚期之物,它们多集中出土于汉长安城南郊的礼制建筑遗址。

(b)四神夸张变形得当,形象矫健活泼,在强烈的律动之中体现出形式美(如图3-40所示)。

图3-40  四神瓦当  西汉  陕西西安

(3)铅釉陶

制法

先用黏土制成陶胎,然后施以化妆土,上釉后烧成,见于明器。

分类

有建筑模型、灯、炉、奁等,釉色多为黄、褐、绿等。

分布

汉代铅釉陶器主要产于关中及洛阳一带。

代表

以釉陶壶最具特色,鼓腹、长颈、盘口,并饰有浮雕的狩猎或兽面纹。

(4)彩绘陶

概述

彩绘陶在汉代也获得很大的发展,主要用于明器,品种与釉陶相当。

纹饰

彩绘陶上的纹饰以几何纹、云气纹为大宗,动物和人物不多,其用线流畅,设色明快艳丽。

(5)青瓷

特点

用高岭土制胎施釉,温润坚致,外表有简洁美观的弦纹、波纹、兽首纹等装饰。

器型

有壶、罐、碗、盘、熏炉等。

产地

集中在浙江上虞、慈溪、宁波、永嘉一带,成为后世越窑的先驱。

代表

浙江黄岩县城北出土的一件青瓷五联罐,系随葬所用,整个器物呈葫芦形,上层肩部附有四个小罐,罐身上堆塑着人物、鸟兽等,装饰繁缛,腹部以上施青黄色釉,胎质坚密,釉面莹润。

青瓷出现的意义

汉代青瓷烧造的成功,结束了以前陶器一统天下的局面。青瓷坚固耐用,光洁美观,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魏晋以后得以迅速发展。

六、秦汉艺术风格

1.秦汉时期,其艺术风格深沉雄大,体现了封建社会前期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2.创作中着力于神情生动的刻画和动态情节的明确表达,同时也善于抓取动人的细节,并适当运用夸张的手法。因此,即使某些技艺处于朴拙阶段的作品,也同样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3.大型雕塑能成功地把握整体效果,圆雕、浮雕、线刻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绘画上开始有处理复杂生活和情节的构图能力,运用线描和渲染赋色技巧也都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