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北京师范大学910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910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1.(15分)结合斯勒茨基方程,解释利息率的变化会如何影响居民储蓄。
答:令表示一种商品在每个时期的消费量,表示每个时期消费者拥有的收入,为两个时期之间的利率。则跨时期预算约束可以表示为:
由于居民收入只有消费和储蓄两个用途,因此,考察利息率的变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可通过考察利率变化对居民当期消费的影响来说明。假定利率上升,则利率对消费影响的斯勒茨基方程为:
(1)替代效应与价格变动的方向总是相反,,替代效应小于零,即利率上升替代效应就使时期1的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2)假设时期1的消费是正常商品,即有,则的符号就取决于的符号。
①如果某个消费者是一个借款者,即,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借款者,利率的上升必定会使他减少现期的消费,增加现期储蓄。
②如果某个消费者是一个贷款者,即,那么的符号不确定。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贷款者,利率的上升对他现期消费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对他的储蓄也是不确定的。
2.(15分)说明如果厂商行为满足显示利润最大化弱公理,则供给函数具有正斜率、要素需求函数具有负斜率。
答:假定厂商在两组不同的价格上所作出的两个选择。在期。厂商面临的价格为(,,),所作出的选择为(,,)。在期,厂商面临的价格为(,,),所作出的选择为(,,)。假定从期到期之间,厂商的生产函数保持不变,并且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则有:
①
②
即按照期的价格,厂商获得的利润必定大于采用期的生产计划所获得的利润,反之亦然。如果上述不等式不成立,那么,厂商就可能不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技术条件保持不变)。
如果厂商的选择满足显示性利润最大化弱公理,那么就可以推导出一个在价格变化时有关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行为的非常有用的比较静态陈述。对方程②两边移项可得:
③
把方程③与方程②加总则有:
④
重新整理此式得到:
⑤
最后,定义价格的变化为
产量的变化为
依此类推,可以得到:
⑥
上式表明产品价格的变动量与产量的变动量的乘积,再扣除每一种要素价格的变动量与该要素的变动量的乘积,结果一定是非负的。
(1)考察产品价格发生变化但每一种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时的情况。如果
那么,方程⑥简化为:
因此,如果产品价格上升,使得,那么,产量的变动量就一定是非负的,即。这说明,一家竞争性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供给曲线必定具有正的(或至少是零)斜率。
(2)如果产品的价格和要素2的价格保持不变,方程⑥就变为:
即:
这样,如果要素1的价格上升,使得,方程⑥就意味着对要素1的需求量将下降(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它保持不变),从而有。这意味着,要素需求量必定是该要素价格的减函数:要素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3.(15分)结合各国经济增长事实简要评述索洛增长模型中的绝对趋同和有条件趋同。
答:趋同指如果两个国家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生产函数相同,则这两个国家最终将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索洛增长模型中的趋同可分为绝对趋同和有条件趋同。
(1)绝对趋同是指不论各国的其他特征如何,穷国的人均收入增长倾向于比富国更快。绝对趋同认为:具有相同的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国家,如果能得到相同的技术,将会达到相同的稳态。
(2)条件趋同指实际人均GDP的起始水平相对于长期或稳态位置越低,则增长率越快的一种理论。实际人均GDP的起始水平越低则增长率越快的这一性质是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而趋同之所以是有条件的,是由于各国经济条件不同所致的稳态增长水平不同。稳态水平依赖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生产函数的性质以及政府政策和人力资本初始存量上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导致各国经济增长巨大的差异。当这些差异被排除时,各国经济将趋于收敛到相同的稳态,这就是条件趋同理论,也称作“条件收敛”。
(3)在绝对趋同中,不同国家间的收入差异的程度在减少,而有条件趋同则反映了一种当所有相关的可变因素不尽相同时收入差别趋于缩小的趋势。从理论上说,经济趋同可分为“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两种,但实证研究证明绝对趋同并不存在,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世界中,条件趋同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经验上,正在发生的似乎是不同国家间的有条件的趋同。将有条件的趋同与内生增长理论关于高储蓄率导致高增长率的预言相比较,罗伯特·巴罗在其一系列论文中已指出,虽然投资较多的国家趋向于增长较快,但高投资对增长的影响看来是暂时性的:投资较高的国家将最终达到较高人均收入的稳态,而不是较高增长率的稳态。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趋同确实是有条件的。
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一般也很贫穷;就是说,每个工人的资本和实际GDP的值也很低。因此从绝对趋同的观点来看,可以预计非洲也应该有较高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但事实是,从1960年到2000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增长率最低的地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西欧等富裕国家劳动力和资本急剧减少,但这些国家具有包括以教育和卫生投入为形式的强大的人力资本和鼓励市场竞争和贸易的完善的法律政治传统,因此,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国家具有较高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
4.(20分)比较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不同解释。
答: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不同,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前提不同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连续出清。总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作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
(2)经济波动的因素不同
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①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中所生产的实际收入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则经济随着总资源的增加,会扩张直到达到新的状态上。这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②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较为复杂。首先,新凯恩斯主义为了与非市场出清的假设相一致,建立了解释工资和价格黏性的各种理论,包括长期劳动合同论等;其次,新凯恩斯主义导出了短期总供给曲线;最后,利用短期总供给曲线,新凯恩斯主义通过考察经济遭受总需求冲击后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来说明经济经历一次波动的过程。
(3)政策主张不同
在政策主张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之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恢复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而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所以,为了避免较长时期的非充分就业持续出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政策仍然是有效力的。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中一个不变的主题是反对政府干预。早期的理性预期学派就曾断言,由于人们的合理预期,规则的政策对产量变动是无效的。因而,为了避免因政策的突然变动引起经济波动,政府应按稳定的政策规则行事。
5.(10分,每小题5分)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图)分析下列冲击对本国经济的短期及长期影响。
(1)通胀预期提高;
(2)国际油价临时上升。
答:(1)通货膨胀预期提高会使得人们实际货币余额减少,货币实际需求增加,利率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因此,在短期通胀预期提高,使得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从左移到,经济均衡点从变为点,此时产出减少。
由于在短期均衡对应的价格水平下,产出需求量低于自然水平,作为对低需求的反应,在长期,价格水平将下降,总供给曲线从调整到,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均衡点从点变为点。
图1 通胀预期提高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2)国际油价临时上升造成的影响属于供给冲击。供给冲击是改变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从而改变企业定价的经济冲击。由于供给冲击直接影响价格水平,所以有时称其为价格冲击。石油价格上涨是不利的供给冲击,这意味着它们拉动了成本和价格的上升。如图2所示,由于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总需求保持不变,经济均衡点从点移动到点,物价水平上升而产出低于自然水平,经济进入滞胀状态。
面对不利的供给冲击,如果保持总需求不变,在长期中,价格会下降,经济回到产出的自然水平,如图2中的点,但是,整个调整过程的代价是痛苦的衰退。
图2 油价高涨对经济产生的短期影响
6.(25分)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和分别为资本和劳动,为产量,价格分别为和。
(1)推导成本最小化条件;(9分)
(2)推导成本函数;(8分)
(3)如果产品所处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反需求函数为,求均衡的产量?(8分)
解:(1)在企业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化问题为: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一阶条件为:
①
②
③
由①②两式相除可得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为:
即:。
(2)将成本最小化条件代入③式中有:
解得:
从而
因此,成本函数为:
(3)由(2)中所得的成本函数可得边际成本为:
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为产品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即,则有:
解得均衡产量为:
7.(20分)效用函数为
假设商品的价格从1改变到2,商品的价格标准化为1,根据相关定义求补偿变化、等价变化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解:商品价格变化前,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求解此问题可得:
在最初价格(1,1)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为:
此时,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为:
在最终价格(2,1)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为:
此时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为:
(1)补偿变化CV是以价格变化前的效用水平为基准,计算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造成的货币损失。在现在的价格下,消费者要达到价格变化前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的额外货币量记为,则有:
解得:
即补偿变化为1/8。
(2)等价变化EV是以价格变化后的效用水平为基准,计算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造成的货币损失。在原来的价格下,消费者要达到价格变化后的效用水平所需取走的货币量记为,则有:
解得:
即等价变化为1/8。
(3)在拟线性效用情况下,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是相同的,它们都等于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消费者剩余变化为:
8.(共30分,每小题5分)考虑如下的经济模型
其中为消费,为收入,为税收,为投资,为政府购买,为实际利率,为物价水平,为货币需求,为货币供给。
(1)写出曲线的方程式。
(2)写出曲线的方程式。
(3)计算短期均衡下,,和的值。
(4)比较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对短期均衡收入的影响并计算相应的财政政策乘数:第一种是政府购买增加200,税收不变;第二种是政府购买不变,税收减少200。
(5)假定政府购买和税收仍为1000但货币供给增加200,短期均衡收入如何变化?长期物价水平和均衡收入如何变化?
(6)仍假定,。从曲线和曲线方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的方程式。
解:(1)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
可得:
化简可得曲线的方程式为:
或
(2)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可得:
化简可得曲线的方程式为:
或
(3)短期均衡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此时联立曲线和曲线的方程:
解得:,。
此时短期均衡时的消费为:
投资为:
(4)①在第一种财政政策下,由
可得:
可得新的曲线的方程式为:
与原曲线
联立可得均衡收入为:。即此时短期均衡收入增加500。
此时的财政政策乘数为:
②在第二种财政政策下,由
得:
可得新的曲线的方程式为:
与原曲线
联立可得均衡收入为:。即此时短期均衡收入增加400。
此时的财政政策乘数为:
(5)若货币供给增加200,则由
可得:
化简可得新的曲线的方程为:
与原曲线的方程
联立可得新的短期均衡收入为:
即货币供给增加200使得均衡收入增加250。
在长期存在货币中性,货币的增加使得价格水平同比例增加,但对产出没有影响,均衡收入回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
(6)在长期,产品价格为变量,则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可得:
化简可得曲线的方程式为:
与曲线的方程联立,消除利率可得总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