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的情绪、情感总是和一定的刺激情景相联系。

(2)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是个体对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自我感受。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表情,比如面部表情、姿态表情等。生理唤醒是指伴随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心理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激发动机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2)适应性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而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反映人们的生存状况。通过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引导、调节和适当的宣泄,既有利于人们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工作,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3)组织作用

情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组织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作用。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们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时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方面,而处于消极情绪时,容易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4)传递信息作用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通过表情可以使人们相互之间能够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例如,微笑常常表示对他人的赞赏或自我的愉悦,向他人传递积极的情绪体验。面部表情传达的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线索。

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历史上曾把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两者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不同的侧面。

(1)情绪和情感相互区别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以及对美的欣赏等。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情绪和情感相互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较多地使用情绪这一概念。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1)生物进化观点认为,人的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这些基本情绪是先天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2)伊扎德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人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负罪感等,由此他还划分出了相应的三类复合情绪。第一类是基本情绪的混合,如兴趣—愉快、恐惧—害羞等;第二类是基本情绪与内驱力的结合,如性驱力—兴趣—享乐、疼痛—恐惧—怒等;第三类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合,如活力—兴趣—愤怒、多疑—恐惧—内疚等。

(3)罗素提出了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他认为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愉快度又可分为愉快与不愉快;强度又可分为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由此可以组合成四个类型: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这种分类用评价情绪词或归类的方法,在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都得到了一致的研究结果。

(4)情绪状态的种类。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心境

心境(mood)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其特点如下:

a.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b.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某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小时;另一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

c.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个人的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d.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益于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认知活动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望,经常处于焦虑状态,有损于健康。

e.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情

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其特点如下:

a.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b.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c.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d.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激情状态,也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它。人们应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e.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有时,激情是激励人上进的强大动力。

应激

应激(stress)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伴随着一种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其特点如下:

a.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

b.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c.加拿大学者汉斯·塞里将应激状态下出现的这些生理变化称为适应性综合症,包括三个阶段:动员、阻抗和衰竭。

2.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道德感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对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产生的主观体验。如果一个人的言行符合这一标准,就会产生幸福感、自豪感和自慰感;否则,就会感到不安、自责、内疚等。同样,当别人的言行符合这些标准时,人们会对他产生崇敬、尊重等情感,而对那些违背这一标准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就会产生厌恶、鄙视、憎恨等体验。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个体在进行智力活动时,伴随着认识和评价事物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所表现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慰,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属于理智感。

(3)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作为情感的一种形式,也是由客观情境引起的。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的特征。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也能引起美的体验。

(三)表情

1.表情的含义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也就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

2.表情的种类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人的眼睛是最善于传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

口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和情感的重要线索。例如,憎恨时“咬牙切齿”,紧张时“张口结舌”等,都是通过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某种情绪的。

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于种族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面部表情的识别通常是通过向被试呈现各种面部表情的照片,让被试判断是何种情绪或情感。

(2)体态表情

体态表情可以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紧张时“坐立不安”等等。举手投足、两手叉腰、双腿起胯等身体姿势都可表达个人的某种情绪。

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手势可以和言语一起,也可以单独地表达情感和思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它不仅有个别差异,而且存在民族或团体的差异。后者表现了社会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同一种手势在不同的民族中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3)语调表情

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以外,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而呻吟表达了痛苦的情绪。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神经科学、神经成像技术等对人的神经生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一些研究表明,情绪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所控制的,它们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这个回路包括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前部扣带回、腹侧纹状体等。

1.前额皮层(PFC)

通过对PFC损伤病人的研究,比较左侧和右侧大脑损伤病人的心境,发现左侧损伤后出现抑郁症。左侧PFC损伤后抑郁症状加重的原因是,这一大脑区域参与积极感情加工,损伤后导致体验积极感情的能力缺失,这是抑郁的一种标志性特征。

对正常人的研究与损伤证据获得的结果一致。戴维森及同事(1990)报告,情绪电影诱发的厌恶和恐惧提高右侧前额和前部颞叶的激活,而诱发的积极感情引发相反的不对称激活模式。其他人获得了类似的研究结果。

总之,上述研究表明,左PFC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感情有关,右PFC与消极感情和退缩有关。

2.下丘脑

下丘脑位于第三脑室下部,视交叉后部,脑垂体上首。下丘脑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神经联系,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因而直接控制着脑垂体及整个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与情绪、动机有密切关系。动物实验证明,用微电极刺激动物(猫)的下丘脑腹内侧核,会引起动物强烈的情绪反应。心理学家奥尔兹等还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核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

3.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对于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保持人处于清醒状态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网状结构对情绪的激活也有重要的影响。网状结构靠近下丘脑部分,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中的中转站,又是上行警觉激活系统的中转站。

有人推论,精神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可能是由网状激活系统的活动失常引起的。抑郁症患者情绪低沉、淡漠,对一切都无兴趣,内心体验极为贫乏,麻木不仁,甚至医生告诉他母亲去世了,他也无动于衷;在行为表现上,抑郁症患者无面部表情,沉默不语,不吃,不喝,不动等。这些表现可能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减弱或破坏有关。

4.边缘系统

(1)杏仁核

研究发现,一些情绪受边缘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最近的研究指出,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杏仁核损伤病人不能识别恐惧的面部表情,而识别其他情绪的面部表情是完整无损的。很多研究证明杏仁核损伤病人对厌恶刺激无反应,双侧杏仁核受破坏的病人加工消极情绪任务的能力被损害,表明杏仁核对识别威胁或危险线索是重要的。还有研究表明杏仁核对表达已习得的消极感情可能是必要的。

(2)海马和前部扣带回

海马在情绪中的作用近年来才开始研究。海马是大脑中有很高葡萄糖皮质激素类受体密度的部位,在情绪调节中很重要,戴维森等人提出海马在情绪行为的背景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神经成像的研究表明,前部扣带回在情绪反应中得到激活。在情绪单词的Stroop任务的反应中,观察到背侧前部扣带回的激活。在布罗笛(Brody, 2001)等人的PET研究中,发现焦虑症状的降低与腹侧扣带回中降低的激活有关,心理症状的改进与背侧扣带回提高的激活有关。布什提出,扣带回前下部主要与情绪加工有关,扣带回后上部主要与认知功能有关。

(五)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基本相似的理论。

他们都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a.其中,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而愤怒由打斗而致。

b.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两者的基本观点都是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c.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的直接联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2)坎农一巴德学说

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以下三点质疑:

a.机体生理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不能够说明情绪迅速发生、瞬息变化的事实;

b.各种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通过机体变化难以分辨感觉到不同的情绪;

c.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以通过药物引起,但是药物只能激活某种生理状态,而不能造成某种情绪。坎农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系统,而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坎农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认为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到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他的学说得到了巴德的支持。

优点:坎农的脑丘学说强调被唤醒的丘脑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提出了情绪的特定脑中枢,因此比詹姆斯—兰格理论前进了一步。

缺点:虽然外周性生理反应不是情绪的唯一来源,但内脏反应和行为反应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情绪体验。坎农—巴德完全否定外周生理反应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是不正确的。此外,坎农过分强调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忽略了外因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2.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Arnold)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她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刺激情境并不能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的模式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人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产生最重要的条件。

情绪产生的具体模式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传至丘脑,进而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或愤怒和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并进而将冲动下行传至血管和内脏组织,引起血管和内脏反应。血管和内脏的反应进一步反馈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成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a.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

b.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唤醒。实验证明,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景的评估,三方面信息在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情绪,这个转化过程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这个工作系统包括三个亚系统:

a.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

b.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期望;

c.现实情境的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它带有庞大的生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机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

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人之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存储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间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就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境就被唤醒了。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Lazarus,1970)是情绪认知理论的另一位代表。

他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

按照拉扎勒斯的观点,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a.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只要人们处在清醒的状态下,这种评价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这是人的生存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b.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判断。当人们要对刺激事件做出行为反应时,必须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社会规范来考虑行为的后果,从而选择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如,当人们受到侵犯、伤害时,是采取攻击行为还是防御行为,这取决于人们对刺激事件的控制判断。在这种评价过程中,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c.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如果再评价结果表明行为是无效的或不适宜的,人们就会调整自己对刺激事件的次评,甚至初评,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4)伊扎德的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该理论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

情绪与人格系统

a.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组成。人格系统的发展是这些子系统的自身发展与系统差异之间联结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b.在这些子系统中,伊扎德认为认知过程引起比较和辨别活动,是知识的学习、记忆、符号操作、思维和言语过程。情绪具有动力性,它组织并驱动认知与行为,为认知和行为提供活动线索。可见,情绪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这是伊扎德理论的重要观点。

情绪体统及其功能

a.情绪包含着神经生理、神经肌肉的表情行为、情感体验等三个子系统,它们相互作用、联结,并与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b.情绪活动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包括脑干中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蓝斑、松果体、鼻周皮层、新皮层、前额皮层等神经结构。从感觉信息的产生到情绪的产生,有两条通道是不涉及大脑皮层的。一条通道由感受器接受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丘脑直接进入杏仁核产生情绪反应;另一条通道从杏仁核传出信息,进入下丘脑,经脑干中央灰质产生情绪。大脑皮层可以加工从丘脑传入的信息,产生情绪,或将信息下传到杏仁核、海马等产生情绪。另外,神经一内分泌、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也都参与活动,使情绪得到放大和维持。

c.表情行为包括神经肌肉的活动和感觉反馈活动两部分,表现在脸部、言语、躯体姿势、手势等活动。他认为表情活动由大脑皮层中决定种系发展的那些古老皮层调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意义。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表情的社会功能逐渐增强,表情表达着情感体验、社会动机、行为意向或者由这三个成分构成的混合意义。

d.神经化学活动通过一些内在的程序、激活脸部和躯体的活动模式,这些活动的反馈信号进入意识状态,形成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可以进入认知系统,并接受认知系统的调节。情感体验是情绪系统与人格的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的主要成分,对形成系统间的稳定和特定的联结有重要作用。

总之,伊扎德认为,情绪特征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生理结构;遗传是某种情绪的阈限特征和强度水平的决定因素。

情绪激活与调节

a.关于情绪的激活与调节,该理论提出了四个基本过程:生物遗传一神经内分泌激活过程、感觉反馈激活过程、情感激活过程和认知激活过程。

b.伊扎德认为,生物遗传一神经内分泌系统不仅可以直接激活情感体验,而且可以影响其他三个情绪激活过程(图1-11)。

图1-11  情绪激活和调节的多系统模型

c.伊扎德指出,体内、外的感觉输入信息作用于皮层下的有关部位,传出的运动信息使个体产生表达情绪的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所引起的感觉反馈信息进入边缘皮层区,使情绪达到意识水平,产生情感体验。这就是情绪产生的神经肌肉一感觉反馈原理。

d.一种情绪可以引起另一种情绪。

e.伊扎德认为,认知是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认知不等于情绪,也不是产生情绪的惟一原因,而只是参与情绪激活与调节过程。他还提出,激活情绪的认知因素包括认知评价、比较、分类、推测、判断(决定)、归因、信念、记忆、期望等。

伊扎德的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的评价

动机分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的产生根源,又说明了情绪的功能,为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尤其在对人类婴儿情绪发生和功能的阐释上,具有创新性和极大的说服力。但是对情绪与认知的联系缺乏具体的论证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