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传播史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范长江

2.CBS

3.平台媒体

4.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评述抗日战争期间,国际记者在华报道活动的影响。

2.新闻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

3.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的联系和区别。

2.结合实际谈谈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范长江

答:范长江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1927年初,他在吴玉章开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后进入北大哲学系学习。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写稿。稍后,他成为天津《大公报》撰稿人。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他的通讯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通讯汇集出版为《中国的西北角》。1937年2月,范长江根据陕北之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他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1939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0年10月在北京逝世。1991年,以范长江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开始举办,以奖励全国中青年记者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2.CBS

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它在1927年由16家电台联合组建,不久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接管,开始用现名。1928年烟草商威廉佩利取得控制权,采取措施,组建广播网,同NBC相抗衡。1941年获得开办电视的执照,50年代后将业务重点转向电视,一直以良好的新闻节目和出色的主持人称誉美国电视界。1995年为西屋电气公司收购,1999年又转手给巨型传媒集团维阿柯姆公司。现在CBS有直属电视台7座,附属电视台200座,直属电台14座,还有不少附属电台,联结成庞大的全美广播电视网。

3.平台媒体

答:平台媒体(Platisher)缘起于美国人乔纳森·格里克的《平台型媒体的崛起》一文,他将平台商(Platform)和出版商(Publisher)合并,并由名为Digi day的撰稿人给出定义:平台型媒体是指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与传统的独立发展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账号不同,新路径要求媒体转变多渠道搭建“媒体平台”的做法,以形成“平台媒体”为新的实践目标。既与传统媒体形成了竞争,又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创新的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传播途径,而其对数据、渠道和用户的掌控有利于自身实现媒体化原生优势。简言之,这种平台性的媒介不是单靠自己的力量做内容和传播,而是打造一个良性的平台,平台上有各种规则、服务和平衡的力量,并且向所有的内容提供者、服务提供者开放,无论是大机构还是个人,其各自的独到价值都能够在上面尽情地发挥。“平台型媒体”(Platisher)既是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有“把关人”的媒体。平台型媒体的本质是一个开放性和社会性的服务平台。

4.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

答: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由韦弗在夏洛特研究中提出,即当一个问题与个人利益攸关,并且不确定性程度很高时,个人就会产生很强的定向需求,造成其媒体接触量增加,有助于议程设置生效。每个人都有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但外部世界巨大而复杂,这就需要有大众传播的引导机制帮助受众判断。社会成员个人的导向需求,是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得以发挥的社会心理前提。导向需求基于两个因素:信息对个人的相关性和与己有关的消息的不确定程度。信息的相关性越大,事物的不确定性越高,那么人们对导向的需求就越大。即受众个人与对象事物的关联度高,意味着导向需求低,不易接受传媒议程设置的影响;对象实务的不确定性高,意味着受众的导向需求也高,传媒更容易发挥影响力;媒介使用越方便省力,也就越能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媒介报道的议题与受众的相关性高,看到此类消息的标题都会对其产生导向需求,媒介利用受众的导向需求选择议题,从而体现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依赖媒介信息报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主动选择了信息。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评述抗日战争期间,国际记者在华报道活动的影响。

答:抗日战争期间,为数不少的外国新闻记者与作家纷纷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采访与报道,及时、详细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主张,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些通讯报道,不仅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还被结集出版,其中大多数在当时就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如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贝特兰的《华北前线》、卡尔逊的《中国的双星》、福尔曼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爱泼斯坦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斯特朗的《中国人征服中国》、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等。

国际记者在华的报道活动对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集中体现在:

(1)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展现了我党控制区的真实面貌,较为客观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行为。

(2)提高了共产党的形象,为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所接受树立了良好形象,为中外友好关系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制约了国民党的反共图谋,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国际记者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报道,给各国政府留下了深刻印象,促使各国加大对华援助力度,有力地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信心。

(5)鼓舞了根据地人民,尤其是使知识分子看到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

(6)为根据地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消息,便于根据地军民了解外面的世界。

(7)促进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

2.新闻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

答:新闻工作党性是指传播者站在一定党派的立场上,以该党派的利益和主张,作为选择和评价新闻事实的标准。

新闻工作人民性是指新闻事业对待人民的态度以及运用新闻手段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的一种特性。

新闻工作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1)党性包含人民性。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党性包含了人民性的全部内容。当谈到新闻工作应当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与要求时,我们可以沿用“群众性”概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三贴近’、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创造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等所谓“人民性”内涵。

(2)人民性建立在党性基础上。若把党性与人民性对立起来,用人民性去补充党性的主张,实质上是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分开或对立起来,使党报摇摆于两性之间,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设置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党性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又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这就要求新闻机构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觉悟,而不能片面地反映群众的要求,更不能去迁就某些群众的不合理意见。

(3)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不能把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能把党报对党负责,同党报对人民负责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党性原则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要求,都是为了办好新闻事业,有效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因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党的根本利益。

我们创办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三位一体”的,是不容分割的。

3.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答: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描述的是某一社会集团争取其他社会集团对其表示积极赞同、自觉服从并自动融入到该社会集团的权力结构中来的一种控制方式,葛兰西霸权概念的生成既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历史综合,也表现为一种意义的拓展与延伸,而其理论内涵在市民社会、完整国家和意识形态概念的阐发中得到了深度而充分的展现。

(1)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霸权指文化领导权,是指一定阶级联盟为了自己的利益对整个市民社会的统治。葛兰西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国家和市民社会。对于国家的统治,可以通过暴力或强制,但对于市民社会的控制,则不能单纯依靠外在的武力,必须诉诸文化。这种文化的领导权是建立在公民的“常识”和同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领导力量并不是一味地动粗用强,还会通过一定程度的让步和妥协,寻求咬合点,与被统治者达成一致。因此这种意识形态的统治过程并不像阿尔都塞所说的那么简单,它是对特定斗争舞台的暂时控制。

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赤裸裸的压迫和支配关系,霸权是要去争得一种领导地位,它要求赞同,但并非不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它需要遏制对立面,但并非要去翳除对立面。为了获得霸权,统治集团不得不对被统治集团的利益和需求作出一定让步。因此在葛兰西看来,文化既是支配的,又是对抗的,它的内容是由统治集团获得霸权的努力和被统治集团对各种霸权的抵抗共同构成的。

文化既不再是阻碍历史进程的,强加于人的政治操纵文化(法兰克福学派);也不是某种自上而下自发出现的东西(文化主义的某些论述);也不是一种将主观性强加给某些被动的主体的含义机器(结构主义的某些论述)。而是一个经由谈判和斗争达至妥协的动态领域,是一个支配和抵抗之间的力量不断调整、趋于平衡的过程。

(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影响

在文化上重视培养知识分子体系建设的深入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如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研究关注无权者如何通过自己对文化产品的解读和使用,对权力进行抵抗,并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认同。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员集体撰写(合作研究也是中心的一种尝试,试图打破过去学者单打独斗的传统)的《仪式的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1976),研究了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英国工人阶级青年“反文化”现象。

在教育上注重思想意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葛兰西霸权理论中的市民社会思想,强调思想教育的理论吸收和发展。市民社会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在政治上重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重视国家机器以外的维护国家安全的力量,  重视民生,将维护文化意识的领导权与民生思想相结合,实现国家的现代价值。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的联系和区别。

答:新闻宣传是指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的特点是:宣传的本质是劝服;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以单向传播为主等等。“新闻宣传”是指以新闻的形式进行宣传性报道或者开展宣传活动,本质是宣传。

新闻舆论是公众对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新闻舆论”是指新闻引发的舆论,是公众对于某个新闻产生的一致性意见。

(1)两者的联系

新闻媒介既是“新闻宣传”的工具,也是“新闻舆论”的工具。“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都依托新闻媒介产生,都是一种新闻媒介造成的传播现象。“新闻宣传”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新闻舆论”是新闻传播后的影响和效果,基于新闻媒介才得以发生。

“新闻宣传”引发“新闻舆论”

a.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的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b.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源头,及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c.“新闻宣传”往往以新闻的形式出现,对人们对于信息的了解和重要性的感知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成为舆论的源头。

“新闻宣传”引导“新闻舆论”

a.“新闻宣传”以新闻的形式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上受到“新闻宣传”的制约。

b.“新闻宣传”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比如采用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容易使自身的宣传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从而施工中时期为多数意见而遵从附合。

(2)两者的区别

“新闻宣传”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是可控的。“新闻舆论”是新闻传播造成的影响,是无序的、自发形成的意见。

“新闻宣传”代表的是特定利益个人和组织的立场和倾向,为宣传者服务,受众是被动的接受者。“新闻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而且是一般人普遍赞同,且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意见。

“新闻宣传”是单向传播,线性传播。“新闻舆论”是多向传播,传播过程和影响过程复杂,集合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为一体,常常产生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等传播现象。

2.结合实际谈谈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答:新媒体(New Media)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1)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传播技术的进步,继而影响着传播媒介的变革。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方位、立体化,并表现出新的传播特征: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垄断格局,使传播主体不仅仅是媒体机构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传播者通过各种媒体去发布和传递信息,因而传受主体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

传播效果的时效性。传统媒体在向受众传播信息时一般都需要经过信息的采集、整理、编辑和发布等过程,而全媒体时代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可将这些环节一体化,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全天候、全地域、无滞后地传播。

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传播信息的形式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符号于一体,而且信息传送和受众接受信息的媒介可以是网络、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

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传统媒介突出大众传播的作用,而新媒体侧重通过用户数据库分析不同受众群体的偏好,然后针对受众的偏好传播其感兴趣的内容。

人际传播是人类交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助推传播媒介的变革,并改变着传统人际传播模式,突破了人类传播活动的空间界限,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方便、自由,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2)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突破了人类传播活动的时空界限。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打破了人际传播的时空界限,扩展了人际传播范围。新媒体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使相距千里的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流,媒介成了名副其实的“人的延伸”。

新媒体时代提高了公众参与社会事件的热情。全媒体时代受众通过信息平台高效、便捷的互动,大大提高了受众参与社会事件的热情度。新媒体促进社会人际关系向着团结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得社会人际关系呈现出空前的团结和健康和平的前景。

新媒体时代对传统人际传播方式的颠覆。全媒体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原本富有个人情感色彩的书信往来被社交媒体代替;电子书籍大行其道,而有利于培养理性思维的纸质书籍销量大幅下降;中华传统文化中逢年过节的探亲访友和电话拜年也逐渐被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信等代替。这种程式化的、缺少感官参与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造成了人们情感的冷淡和人际关系的疏离,尤其是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媒介依赖”群体的出现,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他们沉浸其中而对周围的人和环境熟视无睹,已成了“手机控”和“媒介依赖”群体中的一员,极易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严重者出现情感偏颇或患上“失语症”。新媒体使人们得到了获取信息的捷径,但容易使人的思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当人们缺少思考能力时,就容易被错误舆论引导而做出错误的事情。

网络的虚拟性使人际交往缺乏信任感。新媒体交流平台往往是匿名注册登录的,而且大多通过文字和图片方式与人交流,使得双方难以知晓对方的真实信息,一些不法分子便乘虚而入进行诈骗活动。网络传播的虚拟性背离了传统人际交往以诚相待的前提,致使交流对象之间互相缺乏信任感。当虚拟世界的不信任因素延伸到现实社会时,会使得人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缺失信任,进而影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