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728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部(院、系、所):政府管理学院
科目代码:728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
一、简答题(每题l0分,共计70分)
1.简述西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经历了5次范式转移?
答:公共管理作为一种“范式的转移”,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理论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所发表的《行政之研究》。该文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开创了西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传统,其后公共行政理论经历了“政治与公共行政二分”、“行政原理”、“有公共而无行政”、“有行政而无公共”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范式转移,并出现了公共政策与新公共行政兴起的多元发展现象。
(1)范式一:政治与公共行政二分(1900—1926)。在这一阶段,公共行政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论和官僚制理论。这个统一的理论范式强调一般行政管理原理和效率原则,但也显示了没有结合具体行政环境进行研究等方面的局限性。政治与公共行政二分开辟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理论大道,对20世纪公共行政学发展和政府模式设计有着巨大影响,实际上构成了美国甚至世界公共行政思想主流的基础。
(2)范式二:行政原理及其挑战(1927—1949)。这一阶段强调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行政原理,可以不顾行政背景、文化、功能、环境、任务或制度架构的不同,而用之于任何地方,结果行政原理越来越多,而忽略了行政学研究的定向,换言之,有许多重点而无一个定向。
(3)范式三:有公共而无行政(1950—1955)。这一阶段的公共行政以公平和民主为核心,重视外在政治环境、政府组织的架构流程、官僚体系与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关系、文官集团与民主政治间的关系,关注公正、民主价值、代表性、正义、法治、行政裁量的控制等。
与前一阶段相比,公共行政更多是“规范的”,更少是“描述的”;更多是“价值的”,更少是“中立的”。但是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具有强烈的规范取向,充满了“形而上学”的探讨,造成了“有公共而无行政”的局面,不能有效地对公共行政实务提供指导。
(4)范式四:有行政而无公共(1956—1970)。这一阶段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是:公共行政与私部门的行政并无差异,公共行政与企业管理学科的区分是错误而没有必要的;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注重管理功能、管理工具与管理技能;主张企业经营绩效优于政府施政绩效,政府必须向企业学习,以提升政府绩效。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没有认识到,公共行政与企业管理在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的差异,对企业是否比政府更高效、政府向企业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缺乏实证研究与说明,完全忽略了公共管理所处的政治环境及其对公共管理者的影响,导致了“有行政而无公共”的困境。
(5)范式五:公共行政就是公共行政(1970年以后)。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正是公共行政学的“有公共而无行政”与“有行政而无公共”两大范式饱受批评与发生转变的时期,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并不是单一范式的形成,而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期间对公共行政影响最大的学科是政策科学与新公共行政学的崛起。
2.欧文·休斯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面临哪些挑战?
答: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就出现了对公共部门的规模和能力进行的抨击。政府,特别是其官僚制,经常成为社区中某些不安定的根源,但自相矛盾的是,与此同时要求它提供更多的服务。
(1)首先,公共部门的“规模”受到抨击,有人论证说,政府简直是过于庞大了,浪费了过多的紧缺资源。虽然有人认为,这种规模还应继续增长,但是,实际上,在某些国家中,政府规模不再发展并且出现萎缩。目前,削减政府经费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在某些国家中,如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瑞典,其公共服务传统上是规模较大的,但是现在公共部门的作用也已经下降了。
(2)其次,关于政府的“范围”发生了争论,有些国家的政府已对此做出了反应。有人认为,政府本身介入的活动过多,其中许多活动可以有其他可选择的备用方法。作为对这种观点的反应,许多先前由政府从事的活动开始转回到私营部门。英国的民营化曾引起诸多的争论。现在,这种趋势已成为减少政府活动范围的另一种普遍现象。在某些国家,如新西兰,这种现象较引人注目,而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程度则略低一些,凡是被认为可由私营部门提供的服务均可能通过合同或直销方式转交给私人提供者。
(3)第三,特别是由于官僚制正变成一种极不受欢迎的社会组织形式,政府的“方法”受到持续不断的抨击。人们越来越认为,官僚制的方法必定会造成工作无起色和效率低下。如果必须由政府从事某些活动,也需要寻求除官僚制之外的其他的组织方法。
3.简述公共管理共治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共管理的合作共治,实质就是要重新思考和调整国家、社会与市场的边界和关系,从而矫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建构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合作关系,从而在公共权力的有序流动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说,公共管理共治性的价值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克服政府的“盲目自大症”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往往是“盲目自大”、“傲慢无礼”、“因循守旧”的代名词。在一方独大的垄断格局下,政府不仅把所有的公共事务都揽在了自己身上,甚至把一些市场和私人能够解决的事务也揽了下来,而对公民和其他社会力量总是放心不下。其结果就是,政府顾此失彼地忙碌仍难以应付公民越来越多的公共需求,同时,大量的社会资本和资源被闲置或拒之于公共治理的大门之外。
(2)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引入竞争机制
传统政府不存在竞争压力,没有效率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盛行就成为难以避免的结果。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意味着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进而意味着,公共事务的治理权将在多个主体间竞争分配,公共部门要想竞争到公共权力的行使权,也必须提高管理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否则,它同样面临着被精简、被淘汰、被遗弃的命运。
(3)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克服官僚体制中的“为民做主”意识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几乎垄断了对所有公共资源的支配权,也即掌握了对公众享用公共资源的分配权。公共管理共治性的实现,意味着政府不再是公共资源的唯一支配者,公民通过各种途径也可以分享公共权力,参与公共事务。这让公民自身有了选择权,也对公共权力有了更多理性的认识。同时,政府面对拥有选择权的公民,有了竞争的压力,也有了改善的动力,“为民服务”意识随之而出。
(4)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思考官僚体制膨胀的怪圈
传统政府一直摆脱不了“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由于改革没有真正触及政府作为公共管理唯一主体的地位,在此前提下,即使因政府规模过大,造成巨大财政压力,对社会经济管制过多而影响发展时,进行了精简机构的改革,但在新的公共服务需求出现时,政府规模和政府职能范围又会再度扩张。公共管理的共治性为行政机构精简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这就是与社会各种力量形成伙伴关系,共同承担公共服务的供给。这实际上让政府扩张规模不再有借口,同时,也给遏制政府机构和人员的膨胀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4.简述新合同主义。
答:(1)在被称为“新合同主义”的理论之下,任何人们所能想象到的公共服务都可以通过合同提供,或是通过承包由外部的私营部门或志愿部门提供,或是通过承包由政府内部的其他部门来提供。内容明确的合同的本质在于将政府服务的“购买者”与“提供者”分离开来,由购买者决定要生产什么,而提供者则提供经购买协议认可的产出与成果。
(2)这种合同化的形式包括有关个人绩效的人事合同、与部长或整个政府签订的合同,以及以“规章”形式与顾客或公众订立的合同。在许多国家中,合同行为早已超出提供有限的商品和服务的范围,而覆盖了公共服务的所有设计和方式。政府在这些领域表现得越来越像个合同转包商,并围绕所公布的目标和战略规划来组织自身,其注意力不是放在那些模糊的公共产品上,而是放在如何才能满足在机构协议中规定的绩效指标上。签订合同的形式可以取代传统的官僚制的等级制,并可对松散地聚集在政府基金部门周围的供应商进行指挥,以提供那些过去由国家独家供给的服务。
(3)根据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或政策部门与提供服务机构之间明确的合同而实施的公共服务具有非常的特殊性。如果这样,谁应该考虑为公众甚至为政府提供服务呢?如果每个人都是订约人,那么就没有人会去考虑合同执行期限以外的事情,也就无所谓会存在公共利益这样的事情,有的只是合同条款中所注明的个别利益而已。新合同主义是否是另一种公共服务改革的模式,现在仍存在争议。
5.如何实现对公共管理的政治控制?
答:为了保证公共管理的公正性、代表性、回应性、责任性与合法性等宪政价值,避免公共权力的滥用从而侵犯人民主权,必须对公共管理施与必要的政治控制。这是现代代议制度的基本要求。在当代对公共管理的政治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般立法控制
主要是指立法部门的成员、议员的幕僚人员,以及其他具有立法职能的机构对公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控制。这种控制是提升公共管理人员回应性与责任性的强力手段。
(2)预算控制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财政约束通常被认为是制衡公共管理机关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3)职位轮换
公共管理的政治性非常注重对公共管理人员在机关内部不同岗位之间,或者在政府内外之间进行轮换的必要性。这是预防公共管理人员在同一机构或职务中任职过久可能形成的对公共利益的误解。
(4)公民参与
要求公共管理应为公众提供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它认为,公民参与有助于强化公共管理者理解公民并回应公民需要的能力,公民参与被视为公民完全融合于公共治理之中的一个途径。
(5)公开化
公共管理人员及时向公众及其代表(如议员)公开政府组织中对公共利益的违反或对民众行为的误导是适当的和合乎公务伦理的要求的。公共管理人员被期待用其声音来对抗那些被视为不合法、不道德的行政事务,基于此,引咎辞职与“检举揭发”行为被视为是合适且具有高度道德的行为。
(6)阳光措施
促进政府行政公开,让公众获得更多的政府行政资料是确保行政责任实现与维系行政伦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7)利益冲突
指对公共管理人员与所任职务间的利益冲突应力求限制与回避;也认为公私部门间的“旋转门”虽不至于完全封闭,但应仔细把关,因为这可能会使行政组织对其所面对的经济利益群体更具回应力。之所以对利益冲突进行严格规范,其用意与其说是减低组织内层级节制的权威,不如说是借以消除利用职位获取私人利益的诱惑。
6.如何理解公共管理中舆论的作用。
答:(1)舆论对公共决策影响越来越大
社会舆论反映的是社会公众需求最强烈、最迫切的焦点、热点问题,往往能引起政府的重视,并将其列入优先考虑之列,条件允许时也会优先给予解决。进入公共管理时代,只有广泛倾听社会公众的意见,才能制定出具有深厚社会基础和强大生命力的决策。因此,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政府越来越重视收集和分析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不同意见和要求,尽量做到集思广益,使所制定的公共政策能够合理地体现有关各方的利益,以促进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来监测环境、传递信息,是科学决策不可缺少的一环。
(2)社会舆论对政策执行、评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项政策出台后,积极的社会舆论会在统一社会认识、凝聚公众力量、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政策快速深入落实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消极的社会舆论只能增强消极抵触情绪,阻碍政策实施,进而影响到政策执行的速度和效果。而积极的社会舆论是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力宣传来营造的,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起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
(3)舆论监督对管理民主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舆论监督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舆论监督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知政、参政、议政的权利,有了解政府的某些行动或政府所掌控下的某些信息的权利,包括对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的知情权和评论权,而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的基本手段。因此,舆论监督实际上意味着公民是否有权利充分反映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表明公民是否充分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这是民主国家主权在民的重要衡量标准。
(4)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媒体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传媒在重大社会危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传媒发挥信息预警能力,沟通信息、疏导情绪,及时监视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而且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作为政府和公众的代言人,使民众通过正式的渠道获得关于危机的客观真实的信息,以免信息在“非正式渠道”的传播而增加人们的心理恐惧,引起社会动乱。
7.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具体来说,新公共服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
(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现今政府的作用在于,与私营及非营利组织一起,为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其角色从控制转变为议程安排,使相关各方坐到一起,为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进行协商、提供便利。在这样一个公民积极参与的社会中,公共官员将要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服务的直接供给者,而是调停者、中介人甚或裁判员。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公共行政官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在个人选择的驱使下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因此,公共行政官员应当积极地为公民能够通过对话清楚地表达共同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提供舞台,应该鼓励公民采取一致的行动,而不应该仅仅通过促成妥协而简单地回应不同的利益需求。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过程,那些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方案可以得以最有效并且最负责任地实现。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为了实现集体意识,下一步就是要规定角色和责任并且要为实现预期目标而确立具体的行动步骤。
(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利益不是由个人的自我利益聚集而成的,而是产生于一种关于共同价值观的对话。因此,公务员不仅仅是要对“顾客”的要求作出回应,而是要集中精力与公民以及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政府与其公民的关系不同于企业与其顾客的关系。
(5)责任并不简单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这样的理论模型并未反映当今公共服务的需求和现实,责任问题其实极为复杂,公共行政官员已经受到并且应该受到包括公共利益、宪法法令、其他机构、其他层次的政府、媒体、职业标准、社区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环境因素、民主规范、公民需要在内的各种制度和标准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他们应该对这些制度和标准等复杂因素负责。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新公共服务理论家认为,如果要求公务员善待公民,那么公务员本身就必须受到公共机构管理者的善待。因此,分享领导权的概念对于为公共雇员和公民提供机会以便使他们的言行符合其公共服务的动机和价值至关重要。
(7)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新公共服务理论明确地认识到,公共行政官员不是他们机构和项目的企业所有者,政府的所有者是公民。公共行政官员有责任通过担当公共资源的管理员、公共组织的监督者、公民权利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社区参与的催化剂以及基层领导等角色来为公民服务。
二、论述点(3题。共计80分)
1.试论公共问题的性质与特征。(25分)
答:(1)公共问题的性质
公共问题指当社会公众的需求期望和社会实际状况出现偏差、社会关系出现失调时,产生的涉及公共利益的,带有公共性、可知性、动态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被公共管理主体认定并且进入政府管理议程的那部分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来自于对社会问题的感知与分析,只有通过公共管理主体认定并且进入政府管理议程的那部分社会问题才可以称之为公共问题。与社会问题相比,公共问题有其特殊的基本性质。
①公共性和广泛性,即公共问题的涉及范畴存在于公共领域而非私人领域,对公共利益产生直接影响。
②可知性,即公共问题具备明确的问题形成和界定条件,并且可以被决策主体感知到并加以分析。
③动态性,即公共问题的解决并不归结为单一解决途径,而是随着社会变迁而及时被加以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调节。
④综合交叉性,即公共问题往往涉及社会的多个方面和利益群体,需要决策者采取整体的观点,运用综合治理工具。
⑤现实性,即公共问题来源于社会现实,或者能间接地从社会现实中抽象出问题的症结并加以解决。
(2)公共问题的特征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整体不仅表现在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
②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的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
③层次性,根据不同层次具有不同规格;
④多样性,其多样性显然导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
⑤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2.试论公共管理战略的内容与特征及其实现途径。(25分)
答:(1)公共管理战略的内容
公共战略管理是一种层级节制式的官僚组织,更强调权力和权威的维护。以组织结构刚性为特征的官僚制结构具有自我扩张的内生需求,致使组织规模不断膨胀,人浮于事,成为缺乏生机和活力的封闭型组织,从而丧失对环境变革的适应性,表现出整体的无效率。其内部的战略决策强调参与,强调公平、公正、公开。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一种宏观上的规划和管理,其内容往往涉及对人类某些价值和理想的追求,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无论在内容的广度还是深度上较之私营部门来说,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相对来说,公共组织为获得顾客而进行的这种竞争不是最直接也不是最根本的,在其战略规划中它与其他的机构更多的是一种协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因此,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在内容上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协作性的规划和管理。
(2)公共管理战略的特征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维,它与私营部门的战略管理相比,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①关注长期;
②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整合成一个连贯的层级;
③认识到战略管理和计划并不是自行贯彻的;
③采取一种外部观点,强调不是去适应环境,而是期待和塑造组织的变迁,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3)公共管理战略的实现途径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一个全面、动态的管理过程,它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等一系列的功能活动。
①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公共部门而言,战略规划过程所形成的战略只是书面的,或人们头脑中的东西。只有将战略付诸实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实践上,必须加强对公共部门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而在理论上,有必要加强对公共部门战略实施的研究。
②战略实施的主要含义
战略方案一经制定后,便进入实施阶段。战略实施的主要含义是:
a.战略实施是在战略制定完成后,将战略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战略实施就是战略方案的执行,是战略付诸实践,产生现实成效的过程。有学者指出:“战略实施是建立和发展行动的能力和机制,将战略构想转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
b.战略实施是组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调整组织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c.战略实施是建立、发展组织的行动能力的过程。
③战略实施要防止的误区
a.流浪倾向:没有战略或滥用战略;
b.唯上倾向:按上级或长官意志制定战略;
c.东施效颦:仿效他人战略或仿效自己过去的战略;
d.好大喜功:盲目扩张,发展型战略也会使公共部门陷入危机;
e.致命通病:战略管理能力不强;
f.束之高阁:战略只停滞在纸上;
g.旧瓶装新酒:体制、结构与战略不匹配;
h.以人事为中心:战略随人事变化而变化;
i.弃长扬短:公共部门丧失战略优势;
j.踢开战略闹革命:只顾短期利益,不顾长期利益。
3.结合社会管理改革实践,论述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路径选择。(30分)
答:(1)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
①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仍存留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强政府,弱社会”的静态社会管理体制,政府“全能型管理模式”尚未完全退化。实际上政府是有所能有所不能的。同时,政府管理人员不愿放权给市场和社会,减缓了新制度的建立。例如,现有的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彼此流动十分困难,这种差异性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人为制造了社会的不平等因素。
其次,我国政府社会管理体制上缺乏有效的社会监测体系及危机预警系统,导致政府社会管理低效、无力。现有的政府社会管理基本上是一种就事论事、事后弥补的被动型管理方式,而不是未雨绸缪的“预防型”管理,可谓“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社会管理者的危机意识尚未建立,政府往往习惯于事故之后对责任的“秋后算帐”,而疏于在事故之前的防范和预防。
②重视社会发展
我国的社会管理过度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和体制转轨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并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表现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只注重经济建设指标,忽视社会发展指标;干部考核制度极度不科学——干部考核制度将经济增长视为衡量干部政绩的最重要的指标,一味追求GDP的增长,这种扭曲的“政绩观”在客观上造成了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对经济指标的过分关注而对社会发展指标的忽视,并造成了社会发展所需资源投入不足,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过度注重经济指标导致政府“形象工程”层出不穷,劳民伤财,财政吃紧。
③完善社会管理方式
在管理的方式上,政府更多地是采用行政专制和经济处罚的手段。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以罚代管,以罚代法,方法简单,行为粗暴,手段单一。社会管理执行缺乏社会公正性和透明性,导致政府与公众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紧张,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度不断降低,产生政府信任危机。
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政府“错位、越位、缺位”现象突出:政府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政府对自身角色定位存在误区。长期存在的“单位制”使政府包揽社会一切事务,政府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控制者,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角色过重,而作为服务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弱化,政府作为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角色是“掌舵、服务”而非“划桨”。
(2)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①善用“思想文化”之手
社会管理不仅仅是政府运用强制手段实现统治的过程,还要充分运用道德思想的力量,运用国民推崇的信仰,实现自治。我国拥有五千年的优良传统,人民生活受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影响。要善于运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在道德文化层面上稳定人民的思想,以此保持国家的长期稳定。
②引入多元管理主体,强调“服务职能”
在社会管理的参与中,要强调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注重公民社会的自我建设和发展,给予民众自我治理、自我控制的权力和空间。在社会管理职能的履行上,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职能是服务社会,是以公共利益为中心,以实现社会公平为己任,努力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同等的生活条件。政府的角色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调控者和服务者,强调其职能是掌舵、服务而非划桨,是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可谓“人民的公仆”。
③“率与公平”兼顾
一个国家的社会管理不能脱离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孤立的去实施,公共部门在进行社会管理中要充分把握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合理配置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讲究效率和效益;同时,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基础上政府还要做好合理的宏观调控,保证国民享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只有效率与公平兼顾,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即变“强政府,弱社会”为“小政府,大社会”;政府的职能不是“划桨”而是“掌舵”、“服务”;在社会管理主体方面,提高社会管理的公众参与,逐步使公民社会组织和公民转变为社会管理的真正主体之一。政府、市场和社会形成治理的共同体,在长期的交往,合作,互动中形成一系列认同关系网络,最终形成以“政治—经济—社会”三元主体模式的市民社会。政府要放权于社会,给予社会自我治理的权力和空间,以实现政府和公民共同参与治理国家。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改善以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造成的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和谐局面。
⑤更新社会管理方式
更新社会管理方式即从“重管制、轻服务”向“管制”与“服务”并重转变;从以行政干预手段为主向以法律手段为主的转变;从政府生产向政府服务转变,采用现代化管理服务技术。具体而言,就是要改进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社会管理新体制。同时,公民社会组织也是监督政府,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因此,培育和发展各类公民社会组织,使各类公民社会组织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合作力量,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同时,政府要提高服务意识,建立提供公共服务的合理机构,使民众的需求能高效、便捷的得到政府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