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章节题库
第一部分 中外新闻事业
第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中国近代报刊四要素
答:中国近代报刊四要素是指以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组成的中国近代报刊格局,最早是外报形成的。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等就有大量自撰的言论,也有文艺作品和消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首次登载行情物价表,并在新闻后加编者按。《遐迩贯珍》首次运用插图,首辟广告专版。1876年《申报》第一个刊登新闻画。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附出的《消闲录》是中文报纸的第一个副刊。中国近代第一份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四要素俱全的日报是《申报》。
2.《蜜蜂华报》
答:《蜜蜂华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刊,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葡文周刊。该报从创刊伊始,就站在居澳葡人的立场上为立宪革命的胜利而欢呼,以立宪派机关报和新政府公报自居。其内容主要刊载政府通告和会议记录,也有不少关于葡中官员处理澳门事宜的消息及澳门政情。1823年12月26日,由于葡萄牙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仅出版了一年多时间。
3.《广州纪录报》
答:《广州纪录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也是广州第一家近代报纸。该报出版于1827年,由英国商人伍德创办,不久转归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初为双周刊,后改周刊。《广州纪录报》是一张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关于中国的新闻和材料也占相当多的篇幅。该报当时的影响很大,读者远及南洋、印度及英美一些主要商埠,自1835年起还开始接受华人订户。
4.《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
答:《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是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于1831年7月28日创刊,美国商人伍德创办并任编辑。该报创刊后积极鼓吹自由贸易政策,反对东印度公司和为美国利益辩护,并同《广州纪录报》展开激烈的争论。1832年4月14日,该报进行改版,并将报名简化为《中国差报》(一译《中国导报》)出版。1833年10月,《中国差报》因编辑伍德离华而停刊。
5.“广学会”
答:“广学会”是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出版机构,成立于1887年11月。最初名为“同文书会”,1894年改为广学会。该会创办人为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广学会成立初期决定恢复《万国公报》,并将其作为机关刊物。复刊后的《万国公报》一方面着力介绍西方文明;另一方面非常注重评论中国时政,大谈变法改良,以实现广学会图谋开放中国人的思想、干预中国时政的办会宗旨。
6.《孖剌报》
答:《孖剌报》是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1857年10月1日创刊。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1858年,因该报所刊评论攻击怡和洋行,赖登被香港法院以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其主编一职改由莫罗继任。莫罗的粤语音译为“孖剌”,因而当时港人把这份英文日报称为《孖剌报》,一直出版到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才停刊。
7.《遐迩贯珍》
答:《遐迩贯珍》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报刊,也是中国境内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1853年8月1日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1856年5月停刊,前后共出33期。《遐迩贯珍》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当前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此外,该刊还大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附刊《布告篇》,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该刊还有中英对照目录。
8.《六合丛谈》
答:《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57年1月26日创刊,由英国伦敦会在上海设立的墨海书馆主办,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内容包括宗教、科学知识、商业行情和新闻报道。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由于主要撰稿人传教士想通过介绍西方科技知识来提高自己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而该刊还刊有大量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出版一年多后停刊。
9.《益闻录》
答:《益闻录》是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办的中文刊物。1879年3月16日创刊,初为半月刊,后改周刊,李林主编。它以时事新闻为主,每期只有一两篇传教的文章。1898年8月17日与《格致新报》合并,改名《格致益闻汇报》,每周出两期,1899年第100期起简称《汇报》,并分别出版每周两期的《时事汇录》和每周一期的《科学杂志》。在政治倾向上。它公开维护法国殖民利益。1912年改出《圣教杂志》。
10.《香港船头货价纸》
答:《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1857年11月3日由孖剌报馆创办,周三刊,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该报所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行情、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商店职员。该报后改名《香港中外新报》,所刊新闻进一步增多,发行对象扩大为一般市民。1872年5月4日后,该报每日另出《行情纸》,为读者提供市场信息。1873年,《香港中外新报》改版为日报,之后又脱离《孖刺报》,成为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出至1919年停刊。
11.《上海新报》
答:《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性报刊。创刊于1861年11月19日,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初为周刊,后改为周三刊。伍德为首任主编,内容主要是广告和航运、行情等商业材料。1868年2月革新版式,白报纸两面印,直栏。1869年开始刊登“伦敦电报行情”,是最先刊登电讯的中文报纸。该报也刊载新闻,主要是选录《京报》和本埠新闻。1872年7月2日,为和新创刊的《申报》竞争,该报改为日报,内容有所调整,且压低报价,终因亏损严重于同年年底停刊。
12.《字林西报》
答:《字林西报》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其前身是1856年由《北华捷报》增出的日刊《每日航海新闻》,1864年更名为《字林西报》,成为独立出版的日报。《字林西报》形式上为英国报纸的风格,内容主要为行情、船期、广告等商业性材料,但始终有很强的政治性,被视为英国驻沪领事馆和租界当局的喉舌。该报重视时政新闻,有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等栏目。1872年与路透社上海远东分社签约,在中国长期独享该社的电讯。《字林西报》也重视言论,经常就中国政局、中外关系等问题发表评论。但其言论总是站在外国侵华势力、特别是英国在华势力的立场上。该报出至1951年停刊。
13.《点石斋画报》
答:《点石斋画报》是中国第一部时事和风俗画报,1884年在上海创刊的旬刊,随《申报》附送并零售,由点石斋石印书局印行。《点石斋画报》作为《申报》副刊,其价值取向和对事件的态度与《申报》雷同,主要由“奇闻”、“果报”、“新知”、“时事”四者共同构成,以介绍社会新闻、世界风物、市民生活为主。其接受对象偏向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画师多为写实派画家,构图完整优美,线条生动细致,内容丰富,敢于触及时事,对研究清末的社会、政治、历史、艺术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刊出版至1898年停刊。
14.《澳门新闻纸》
答:所谓《澳门新闻纸》,只是外报的译文汇编,属参考资料性质,不是正式出版物,更不是定期刊物。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查禁鸦片时,注重收集“夷情”资料,聘请数名译员,专译外文报纸。为便于阅读与保存,将译稿装订成册,题名《澳门新闻纸》,稿件主要译自两家英文报纸:《广东纪录报》和《广州周报》,也有少数是译自其他报刊,如英文《中国丛报》。译稿的主要内容是禁烟、抗英斗争的新闻与评论,还有一些介绍西方国家情况和科学技术知识的。
15.《字林沪报》
答:《字林沪报》是近代上海著名的中文商业报刊。1882年由字林洋行出资创办,原名《沪报》,同年8月10日改名为《字林沪报》。该报吸取了《上海新报》的教训,从报名到版式,从用人到内容,都尽量中国化,聘用曾在《申报》工作过的中国人担任主笔,用连史纸印刷,定价合理,重言论、新闻和文艺。在内容方面,曾撰文抨击法军,鼓励中国军民抗击到底。在新闻方面,因和《字林西报》属于同一报系,享有独家刊用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因此经常刊登电传上谕和国外电讯。该报1888年还连载小说《野叟曝言》,随报送阅,是中文报纸连载长篇小说的开端。1897年,该报出版专载文艺作品的附刊《消闲录》,被认为是中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1900年春,由于销路不好,英文字林西报馆将《字林西报》转售给日本东亚同文会,后者将其改名为《同文沪报》继续出版。
16.《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答:《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报刊。1815年8月由英国伦敦布道会的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
该刊以传教为宗旨,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内容上,以宗教内容为主,也有一些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的文字,但大多也与传教有关,目的也都是为了宣传上帝的全德全能。后期开始有一些时事评论性文章。新闻报道方面的内容很少。在形式上,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在宣传策略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
1821年12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因主编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共出7卷70多期,累计574页。
17.《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答:《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该刊于1838年10月停刊。
该刊虽然仍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言论主要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如中国人不要称外国人为“蛮夷”,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要公平、诚实,中国应学习各国的长处等。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引进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除了介绍西方的情况之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就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言,《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为广州、澳门的地方新闻,后期也摘录一些《京报》上的材料。
在编辑业务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文字通俗、文风简短,栏目也比较固定。在宣传策略上,该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
18.《新闻报》
答:《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2月17日,初创时日出对开1张。该报初为中外合资性质,后来全部股权归英商丹福士所有。著名报人蔡尔康任主笔,撰写该报论说达半年之久,后因意见不合而离去。1899年美国人福开森买下《新闻报》,聘汪汉溪任总理,金煦生为总编。《新闻报》一创刊,就同《申报》展开竞争。该报采取低价推销办法,报费每日售价铜钱7文,较《申报》便宜1文。在广告业务上,《新闻报》出版之初,上海各剧场海报都只登于《申报》一家,《新闻报》派人前往,主动兜揽,遭到拒绝,于是,故意乱排海报,以假乱真,造成混乱,迫使各剧场主动送刊广告。1893年12月,《新闻报》开始出版画报单页,随报附送石印画报以争取读者,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每月还加送总目1张,以便读者装订。在此基础上,《新闻报》于1894年4月创刊《新闻报馆画报》。1894年,《新闻报》刚刚出版一年,发行数字就已由初创时的300份增加到3000份,仅次于《申报》位居第二。
19.《万国公报》
答:《万国公报》是近代在上海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性报刊。该刊的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创刊的《中国教会新报》,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以宣传宗教教义、联络教徒教友、报道教会活动为宗旨。1874年出至301期时更名为《万国公报》,读者对象扩大到官员、士大夫、商人等各界人士。内容方面,占主要篇幅的是中外新闻、西学知识、行情物价等商业信息,并增设论说,目的是为了影响和干预当时正在进行着的洋务运动。1883年,该刊因林乐知忙于他务停刊。1889年上海广学会恢复出版《万国公报》,改为月刊,仍由林乐知主编,李提摩太等参与编撰。该报复刊后明确把“开放”中国中上层人士的思想作为主要任务,大量发表涉及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问题的新闻和评论,大量介绍西学知识,逐渐引起社会注意。1894年维新思潮兴起后,该刊大谈变法革新,提出过许多建议和具体措施,产生了广泛影响。1907年因林乐知病逝停刊。
20.《申报》
答:《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大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创刊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以营利为首要目的,因而十分注重办报质量。由于在经营管理和内容等方面采取多种办法,创刊4个月,销数即增至3000份,挤垮了《上海新报》。
《申报》在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在他的主持下,《申报》逐渐发展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著名大报之一。“九·一八”、“一·二八”后,报纸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并出刊《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在该报发表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趋保守。1937年7月,《申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该报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二、简答题
1.简述《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情况、宗旨、特点。
答:(1)创办情况
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月刊,木版雕刻,因读者对象是华人,所以该刊仿照中国人习惯的线装书模样,每期一册,每册5至7页,最初印500册,后增至2000册,由米怜编辑并撰稿,大部分在东南亚华人中免费散发,少部分运往广州等地分送。从1815年到1821年,该刊历时7年,共出7卷84期。
(2)宗旨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纯宗教性刊物,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此外,“灌输知识”、“砥砺道德”也是其主要宗旨。
(3)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该刊侧重对基督教教义基本原理的介绍,讲解《圣经》中的警句,并大量刊载《圣经》故事,以多种形式通俗地宣传基督教义。该刊同时还用科学解释了许多天文现象,但又给科学的道理披上神的外衣。此外,该刊还介绍了许多国家的概况,并辟有《全地各国纪略》专栏,介绍欧、亚、美、非一些国家,包括京城、人口、人种、政体、物产、语言等诸方面的情况。
②从报刊业务上看,首先,该刊尊重读者的心理,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儒学的观点来阐述基督教义,广泛运用《四书》、《五经》中的材料为宣传宗教服务,并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中的形式,连载文章后面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该刊采用中国古代报刊线装书样式,也是为了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其次,写作文体丰富多样,除论说性文章外,该刊还有小故事、笔记小品、七言诗、对话体和警言集纳等样式。此外,该刊还刊载了一篇被称为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条消息的题为《月食》的短文。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答:(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1日,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郭士立曾在中国沿海地区游历,随着对中国的熟悉,他对中国视西方人为“蛮夷”的观念极为反感,于是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期清除中国人“高傲和排外的观念”。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宗旨和特点
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该刊的特点有:
①在内容上,该刊虽然仍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言论主要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如中国人不要称外国人为“蛮夷”,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要公平、诚实,中国应学习各国的长处等。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引进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除了介绍西方的情况之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1834年1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表《新闻纸略论》一文,这是我国近代报纸上最早有关新闻学的专文。
②就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言,《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为广州、澳门的地方新闻,后期也摘录一些《京报》上的材料。
③在编辑业务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刊有目录以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④在宣传策略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楷书木刻,连史纸印,中国线装书本形式。封面上也印有中国传统格言,多录自四书。左下角注有“爱汉者纂”四字。
3.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答:(1)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外人获得在中国任意办报的权利,数量急剧增加。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外人逐渐垄断中国的报业,并形成以香港和上海两地为中心的外报网络。在整体的外文报刊系统中,外文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并取代传教士报刊而成为报业主流。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经济活动日益拓展,出版面向中国商人与普通消费者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已成为外人在华开展商贸活动的迫切需要。19世纪60年代后,中文商业性报刊迅速崛起,打破传教士垄断中文报刊的局面,出现《申报》、《新闻报》等具有很大影响的商业性报刊。
(2)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发展
①19世纪60年代的商业报纸,以刊载商贸信息、为商业服务为特点,本身并不一定赢利;且多与外文商业报纸联系密切,作为外文报馆的附属出版物。1861年创刊的《上海新报》由英商字林洋行主办。它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创刊时将各种商业信息的传播置于首位,以大部分版面刊载商业信息,且主要为字林洋行的商贸活动服务。该报每期均用大量篇幅,并以专栏形式刊载广告、船期、商业行情。
②19世纪70年代后,办报已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作为贸易中心的上海出现一批以赢利为目的的报纸。这些报刊以其在经营方式、报刊业务、内容拓展诸方面的崭新态势,标志着外人办报高潮的来临。其中,《申报》是最具代表性,且最为成功的。《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伍华德等人合资创办。《申报》以盈利为目的,采取一些措施来吸引读者,提高销量。
a.针对当时订阅报刊者多为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特点,《申报》聘请熟谙中国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的文人学士如蒋芷湘、何桂笙、钱听伯、吴子让等担任主笔或编辑,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b.《申报》采用廉价纸张,压低报价。
c.《申报》重视论说,每期必载一篇,置于首页,涉及新闻观念、自然科学知识、反对传统陋习、提倡封建伦理等许多方面。
d.《申报》注重新闻报道,新闻量多、面广,尤其是社会新闻,已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揭露社会黑暗。
e.《申报》注重新闻时效,早期用快车快船传递信息。1882年1月,该报刊发由驻京记者拍发的一条清廷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专电,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一条由报社记者所发的电讯。
f.《申报》注意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文艺作品成为它的必备栏目。1872年11月,《申报》出版文艺性月刊《瀛寰琐记》,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
g.《申报》的广告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字林洋行出版的《上海新报》在与《申报》的竞争中败北,停刊。
③《申报》后,上海又出现两张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商业报纸。首先是1882年4月2日创刊的《字林沪报》,由字林洋行主办。《字林沪报》仿效《申报》的经营方式,在报业市场站稳脚跟。1893年2月,由英商丹福士等主办的《新闻报》创刊,这是一份在旧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1949年5月方才停刊,先后出版达56年。
4.简述澳门近代报业产生的条件与早期发展情况。
答:中国境内的近代报刊,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的。当时的澳门不仅出版葡文报刊,还同时出版中、英文报刊,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1)澳门近代报业产生的条件
从技术设备、人口条件、社会需求等因素来看,澳门的近代新闻事业似乎在17世纪中后期就应该产生了。1450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发明创造的西方活字印刷术曾深刻地影响了欧洲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时隔100多年后,这种印刷设备被西方传教士带到了中国。澳门是西方活字印刷术最早传入中国的地方。而实际的情况却是,直到19世纪初澳门才出现了第一份近代报刊。这与葡萄牙颁布的两项出版法令有关:1737年颁布了禁止葡萄牙海外属地(各殖民地)出版的法令,1768年开始实行新闻检查制度。出版活动只有在葡萄牙本土才被认为是合法的,海外殖民地不允许有任何出版行为。1820年8月,葡萄牙本土的立宪党人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帝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1821年,葡萄牙新政府通过了新闻自由法案。出版禁令解除后,在本国民主革命的影响下,葡萄牙海外殖民地随即出现了一批报刊。
(2)澳门近代报业早期发展情况
①葡文报刊在澳门的出版
a.葡萄牙的第一份近代报刊《本宫及来自其他国家的新闻专刊》于1641年12月诞生。
1822年9月12日,澳门立宪党的首领巴波沙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其内容主要刊载政府通告和会议记录,也有不少关于葡中官员处理澳门事宜的消息及澳门政情。1823年6月,葡萄牙本土发生了君主复辟,从第54期开始,《蜜蜂华报》便由保守派掌管,一直到1823年12月27日终刊,一共出版了67期。《蜜蜂华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b.执政的保守派于1824年1月31日创办了澳门历史上的第二份葡文报纸《澳门报》。该报以宣传葡萄牙国内保守派的主张为主要内容,1826年12月16日因财政问题而停刊。
c.1833年后,葡文报刊在澳门成批出现,如《澳门钞报》、《帝国澳门人》、《真正爱国者》、《澳门政府公报》等。
总计起来,在鸦片战争前澳门共有12种葡文报刊。这些葡文报刊,由于澳门当局的专制政治和葡国内部的激烈党争,再加上经济上的困难,因而出版时间大多很短。它们所报道的内容,也大多是葡萄牙本国和澳门地方问题,对中国事务很少有兴趣,因而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大。鸦片战争爆发后,这些葡文报刊一般都持中立态度,但也有少数持亲华立场。
②在澳门出版的中、英文报刊
a.《杂闻篇》是马礼逊于1833年4月29日在澳门创办的中国最早的近代中文报刊,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杂闻篇》为不定期刊物,共出版了3期。《杂闻篇》的大部分内容是宣扬基督教信仰的。
b.马礼逊于1833年5月1日创办的《传教者与中国杂报》是中国首份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合刊的报刊。《传教者与中国杂报》各期内容主要有:中国文化知识、宗教知识及教义讨论、各地消息及评论。消息来源地有澳门、香港、广州及其他广东地区、台湾、四川、北京地区以及朝鲜和英国等,采集方式既有报社人员自采的,也有译自其他报刊(如《京报》)、私人信件、政府公文等文件的。《传教者与中国杂报》只出版了4期,因部分内容引起澳门天主教神父的不满,葡澳政府下令取缔该报。
c.1831年6月,澳门东印度公司创办了英文月刊《广州杂志》,该刊是澳门历史上的第一份英语报刊。《广州杂志》内容多涉及文化历史,文章不署名,但均由知名在华外人撰稿。该刊共出5期,从创刊到终刊一直在澳门出版。
5.外报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为什么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居垄断地位?
答:(1)外报产生的历史条件
18世纪6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对华贸易量的日益增长,更迫切地企图打开中华帝国紧闭的大门,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交流等要求。为了打破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英国率先采用传教、办学、行医以及出版书报等方法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配合其经济和武力侵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跟进,外报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
(2)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居垄断地位的原因
①中外新闻传播发展环境和程度的差别。
a.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以农业小生产为本,商品经济不发达,新闻传播发展迟缓,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直到19世纪,邸报、京报等古代报纸仍然是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处于相对先进的国家制度和文明的社会环境里,受产业革命的推动,迅速实现近代化和大众化,具有先进的办报方法和印刷设备,在报业中运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经营管理方法,报刊面向社会大众,报业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之一。中国古代报纸相形见绌,竞争力低下,同时,国人自办的近代报纸还未出现或形成相当的实力,所以,此时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居垄断地位。
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殖民统治的建立为外报的刊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开拓商品市场与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一批又一批的商人、传教士、政客、冒险者来到东方,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鸦片和各类商品,还有西式的学校、医院和报馆,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观念和宗教意识。这些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的外报,就新闻业务而言,采、写、编、评各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③外报中的中文报刊多为传教士创办,编辑熟悉中国语言文化,报刊迎合中国人的性格和阅读习惯,儒学与宗教结合,大量引介先进的科学知识,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吸引有识之士的目光。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商云集,外文报刊也大量出现。
6.试析近代外报的社会功能。
答: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报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英文报纸,都是外国人办的。整个19世纪,中国的新闻事业基本上是由外国人垄断的。西方人早期在华的办报活动,对中国近代的新闻事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社会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报推动中国报业向近现代化发展
外报打破了政治上的言禁。外报带来了近代意义上的新闻理念、内容、形式,到后来还带来了经营管理和运作理念,如言论自由、公正、客观等现代办报理念和操作经验,为中国报业的近现代化做出了贡献。外报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的报人。外报中的中文商业性报纸多由中国人主持,从宗旨到表现形式都很注意本土化,培养了近代第一批中国的报人,如梁发、黄胜、王韬、钱昕伯等,他们中有些后来在国人自办报纸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外报的瞭望功能——让中国人以世界的眼光审视和改造中国
传媒就像“社会雷达”,能让人、社会机构、国家知悉自己在大环境里的位置和面临的问题、危机,寻求处理的方法,这就是传媒的守望功能。任何社会为了生存都必须及时了解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状况和变化,以便迅速作出必要和适当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众传播系统,使中国具备了近现代化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同时也为之后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直接影响中国的政治
早期一些报刊的创办者、主编、主笔,在鸦片战争期间曾担负军方职务或担任外事活动官员,对中国的政治有过直接的影响。如裨治文曾任美国侵华海军司令的译员和美国使团的重要成员,参与签订《望厦条约》活动。另外,传教士通过制造舆论和提供情报,影响宗主国的对华决策。
(4)文化交流的功能——介绍西方文化
西方的哲学、文化、政治制度、科技知识,最早主要是通过外人报刊介绍进来的,给中国封建社会注入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促进了中国的逐步演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简述早期《申报》对新闻业务的改革。
答: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等创办《申报》,其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不断改进业务,加强了新闻报道,扩充了篇幅,纸张也有所改进,很受读者欢迎,广告为之激增。早期《申报》对新闻业务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1874年《申报》刊出经由丹商大北电报公司海底线路拍来的有关英内阁改组的伦敦电讯,为国内报纸刊出的第一条电报新闻。津沪电报线路1881年12月交付使用后,《申报》立刻利用这条电报线路传递南北各报新闻。
(2)不断拓宽新闻的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
《申报》关于杨乃武被诬与葛华氏通奸并唆使后者谋杀亲夫一案的连续报道达3年之久,使之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一大社会新闻。此外,《申报》还最早刊登国际旅行通讯。
(3)加强报纸言论工作
美查声称,“利”和“义”并不完全对立,办报为了盈利,并不排斥在必要时仗义执言,报纸的言论要“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稼穑之苦”。
(4)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这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该报公开征集竹枝词等文艺类作品,并在版面上特辟文艺类作品的篇幅,以满足当时主要读者群——旧式文人的兴趣与爱好。这一创举为后起的《字林沪报》、《新闻报》所仿效,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河。
(5)刊载新闻图片
1876年后,《申报》开始使用新闻图片。是年8月18日,《申报》在其发表的题为《拿获九龙山匪党》的新闻中,插刊了用木版雕刻的“九龙山匪党”的臂章图样,为《申报》刊出的第一张新闻图片。
(6)成功地兼营其他出版事业
①出版发行各类期刊。申报馆出版发行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此外还在国内率先出版以图画为主的刊物,如《寰瀛画报》和《点石斋画报》。
②兼营书籍出版业务。所印大多是一些颇有价值而濒临灭绝的孤本名著,为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8.简述英国传教士在东南亚出版中文报刊的情况。
答: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最早出现于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
(1)背景
18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力的增强,英国逐渐成为西方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急切地需要拓展海外市场,把势力不断伸向全球。为了打破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在武力征服不具备时机和条件的情况下,便于操作且影响深远的思想征服成为英国的首选良策。
(2)过程
1813年,当英国第一位赴华传教士马礼逊的传教活动取得初步进展的时候,英国伦敦布道会派来了一位名叫米怜的年轻传教士,充当马礼逊的助手。米怜向马礼逊建议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建立出版基地。因为马六甲与中国很近,周围地区居住着大量华人,和广州往来方便,将中文宣传品从马六甲运到中国并非难事。1815年,米怜重返马六甲,创建了出版机构英华书院以及印刷所,并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传教的工具。这份中文月刊,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它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该刊初期月印500册,3年后增至1000册,最高发行量达2000册,为非卖品,主要在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散发,每逢广东省县府乡试时被运回国内与宗教书籍一起分送。
1821年12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停刊,共出7卷70多期,累计574页。《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终刊后,正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从事传教活动的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决心继承米怜开创的事业,于1823年7月在巴达维亚创办起《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并自任主编。该刊每月一期,每年一卷,每期8页,木刻竹纸印,内容为宗教、时事、历史及杂俎等。《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出至1826年停刊,共出四卷。
1828年,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出版的第三份中文月刊《天下新闻》(Universal Gazette)在马六甲创刊,主持该刊编务的是英国传教士纪德。该刊用白报纸活字印刷,突破了过去的书本样式,改为散张。虽然是一份宗教性刊物,但其内容包括中外新闻、科学、历史和宗教等各个方面,并以欧洲和中国的新闻报道居多,宗教与道德方面的文章已退居次要地位。1829年,《天下新闻》停刊。
9.《申报》在竞争中战胜《上海新报》的原因有哪些?
答:为了争夺销售市场,同在一个城市中出版的《申报》和《上海新报》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结果《申报》以明显的优势成为后来居上者。《申报》在竞争中取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它满足中国读者的需求,力求适合中国人阅读。
①它聘请中国人担任编辑工作,如总主笔蒋芷湘、钱欣伯、主笔何桂笙等都是有才能的文人,熟悉中国的风土人情和读者心理。
②《上海新报》的历任主编伍德、林乐知、傅兰雅等,虽然也了解中国情况,但毕竟是外国人,不如前者得心应手。
(2)《申报》是一张较为完备的日报,既有新闻、评论,也有文艺作品、广告,上下各阶层人等都可阅读。而《上海新报》主要为新闻,评论极少,并且带有宗教色彩,读者圈子不大。
(3)《申报》重视经营管理,注意争取读者和刊发广告。
①它从创刊之日起,就设立了分工明确的报馆,并制订了《本馆条例》。对于广告、发行也提出了具体办法,还降低成本,廉价销售。
②当时,《上海新报》用进口白报纸,每份零售铜钱30文,而《申报》却用中国产毛太纸,每份售价为8文,两者售价比几近4比1,前者自然难以匹敌。
《申报》的问世,标志着这种每日刊行的、面向社会公众的、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开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介。
10.外报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外报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即中国人民阅读的、也有中国人参与工作的第一批近代报刊。这个“第一批”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外报作为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报刊,对于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使中国人认识近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外报出现后,把西方的报刊观念、办报模式与方法带到了中国。在一些外报上多次出现介绍西方报界情况的文章和新闻。而外报自身的实践,更加具体地明确地回答了什么是近代报刊,它有何功能,以及如何办报等问题。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敏锐地认识并掌握了这一从国外传人的新事物,积极主张国人自行办报。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受到新闻工作的职业训练。
外报是按照西方报刊的体制和方法设立的,在编辑、采访、广告、印刷、发行以及管理等各方面,为中国人办报提供了成套的经验。许多中国人参加外报工作,在那里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成为著名的编辑、记者,也有的成为得力的管理人员。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
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机,都是从国外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一些大报拥有设备完善的印刷厂,可以承印报刊和书籍。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初期,有租用外报印刷设备的,而更多的是仿照外报设立自己的印刷机构。在此后的数十年中,外报逐渐衰落,其设备也以各种方式陆续转移到中国人手里。
总之,外报的实践,在多方面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条件。当然,这些条件不是外国人拱手送给中国人的,而是中国人民在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灾难中,经过艰苦斗争取得的。19世纪70年代出现中国人自办报刊,随后迅速增多,90年代出现高潮。
11.简述鸦片战争前广州英文报刊的出版情况。
答:鸦片战争以前,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英、美等国人士在广州等地出版的英文报刊。从19世纪20年代起,外国人开始在广州出版报刊。这是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一个重要进展。
(1)《广州纪录与行情报》
1827年11月8日,中国境内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纪录与行情报》创刊,初为双周刊,后改为周刊。1828年,该报改名为《广州纪录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由马地臣和马礼逊担任编辑。《广州纪录报》是一张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1833年还出版过广告商情附刊《广州行情周报》,但也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和评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该报在当时影响很大,读者远及南洋、印度及英美一些主要商埠,自1835年起开始接受华人订户。
(2)《广州周报》
1835年9月12日,英国人创办周刊《广州周报》,篇幅较《广州纪录报》为多,为广州另一家颇有影响的英文报纸。该报为英国自由贸易派商人所办,在经济上受到颠地洋行的支持,不断抨击东印度公司垄断对华贸易。
(3)《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
《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是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于1831年7月28日创刊,由美国商人伍德创办并任编辑。1832年4月14日实行改版,改用简称《中国差报》出版,1833年9月底停刊。
(4)《中国丛报》
英文月刊《中国丛报》第一期出版于1832年5月31日,由美国第一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裨治文创办并担任第一任主编。先后在广州、澳门、香港三地出版近20年。该刊大量、详尽地报道与评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地理、历史、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有关宗教的文章却很少。此外,还报道西方传教士、商人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活动的情况,经常讨论对华政策问题,鼓吹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乃至武力侵华。由于刊载资料十分丰富,该刊至今仍为中外学术界高度重视。
作为外国侵略者的舆论工具,这些在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一般都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以本国读者为受众对象。就其新闻业务而言,采、写、编、评各方面的水平都较高,是其本国新闻事业发展水平在中国的体现。
12.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的发展情况。
答:鸦片战争后,香港为英国侵略者所占据。此后,由于大量英国移民进入香港,该地区的外国侨民居全国首位,为报刊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并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一个重要基地。自1841至1860年的20年间,据初步统计,香港先后出版的英文报刊有17种,加上中文报刊的数目,超过同时期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出版报刊的总和。但是1861年后,香港报刊发展开始日趋落后,无论是从报纸的数量还是实际影响考察,香港都已不及上海。
(1)英文商业报纷纷出版
香港最早发展起来的是英文商业报纸。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一译《香港公报》)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842年鸦片战争后,大批英文报刊先后问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之友》(The Friend of China)、《香港纪录报》(Hongkong Register)、《德臣报》(China Mail)、《孖剌报》(Daily Press)、《香港电讯报》(Hongkong Telegraph)等。
①《中国之友》于1842年创刊,自第二期与《香港钞报》合并,改名为《中国之友与香港钞报》,1844年恢复本名单独发行。该报最初支持香港政府,后改持反对政府的立场。该报特别注重中国新闻,对太平天国做过较为系统的报道,并对太平军持同情态度,这在香港的外文报刊中是比较少见的,曾引起舆论界的注意。
②1843年《广州纪录报》由澳门迁至香港,更名为《香港纪录报》,该报持反对香港政府的态度,十分重视刊登有关中国的材料,曾将《三国演义》译成英文在报上连载。至1858年停刊。
③《德臣报》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45年创刊,初为周刊,1862年起改为日报,直到1974年停刊。在政治上,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出版机构。
④《孖剌报》是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1857年10月1日创刊。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翌年,因该报所刊评论攻击怡和洋行,赖登被香港法院以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其主编一职改由莫罗继任。莫罗的粤语音译为“孖剌”,因而当时港人把这份英文日报称为《孖剌报》。该报一直出版到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才停刊。
⑤《香港电讯报》创刊于1881年6月15日,每晚出版,星期日休刊,美国人约瑟夫·诺贝尔为创办人,士蔑斯担任主编,因而该报有《士蔑西报》之称。该报经常批评港府官员,以敢言著称,每期销数约4400份。
(2)中文报刊的问世
19世纪50年代后,近代中文报业开始在香港出现,其中英国传教士创办的《遐迩贯珍》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1835年8月1日创刊。该刊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
《遐迩贯珍》虽为传教士所办,但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当前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报道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事情的真实面貌。该刊还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介绍,曾广泛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对中国人开阔视野、了解中国与世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新闻报道业务方面,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还出现了连续报道等新的形式。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附刊《布告篇》,随报发行。《布告篇》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3)中文商业报纸崛起
鸦片战争后,香港成为海外与内地的重要中转站,因而中外贸易率先发展起来并迅速走向繁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中文商业报纸这一不可或缺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
香港最早出现的中文商业报纸,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生的。
①1857年11月3日,由孖刺报馆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创刊,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该报所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行情、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商店职员。1864至1865年前后,《香港船头货价纸》改名《香港中外新报》继续出版,继续以报道商业行情为主,但所刊新闻进一步增多,发行对象从最初的商人扩大为一般市民。
1873年,《香港中外新报》改版为日报,之后又脱离《孖刺报》,成为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出至1919年才停刊。
②1861年8月10日,德臣报馆创办中文附刊《香港新闻》,该报以报道船期、货价为主要内容,也曾刊登过一些关于太平天国的新闻,出至8卷停刊。
③1871年,德臣报馆创办中文版《中外新闻七日报》,逢星期六出版,由广东人陈霭廷主持,以报道中外新闻为主,也有一些评论。1872年4月,该报停刊。
④1871年4月17日,《香港华字日报》创刊,由陈霭廷担任主编,独立负责编务。该报自称其惟一的宗旨是“以世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务报告于侨胞,使民智日开,而益奋其爱国之念”。所刊内容以翻译外报和转载京报为主。1941年12月25日停刊,是香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商业报纸的崛起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这些中文商业报纸多为周三刊、周二刊和日刊,由于刊期缩短和信息时间要求的加快,通讯手段也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从而也进一步促进了新闻编采工作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争取快速出版,中文商业报纸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从而使报纸的版面编排更加丰富多彩。商业报纸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逐渐被排除,使报纸的新闻特性更为凸现。香港中文商业报纸的发展成为了全国的样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13.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的发展情况。
答: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对外开放。由于上海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因而立即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青睐之地,上海逐步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随着上海地位的日渐上升,上海的报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报业中心。
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报业开始起步。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上海报业后来居上,至19世纪90年代,上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报业中心。
(1)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
与香港报业的发展道路一样,上海也是先出现外文报纸,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中国之友》、《文汇报》等。
①《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1850年8月3日创办的周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出版发行。该报初创时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1856年之后,随着商业广告的日益增多,北华捷报馆开始增出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新闻》(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自1859年起,《北华捷报》被英国驻沪领事馆指定为公署文告发布机关,得到上海工部局的资助和优先刊载工部局文告和付费广告的特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出版综合性日报《字林西报》,《北华捷报》转而成为《字林西报》的星期附刊继续出版,其地位与影响日益下降。
②《字林西报》创刊于1864年,其前身是《北华捷报》的广告日刊《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字林西报》在创刊后虽然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注重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该报在中国偏远地区都聘有自己的通讯员,还曾一度独享刊登英国路透社电讯的特权。该报对言论也十分重视,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外关系发表意见,但是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也日渐扩大,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③《中国之友》于1842年在香港创刊,1863年迁到广州出版,1866年又从广州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晚报。该报1869年改名为《中国之友及船期杂志》继续出版,不久后停刊。
④《文汇报》1879创刊,上海的主要晚报之一,也是国内最先使用煤气引擎轮转机印刷的报纸。《文汇报》后并入美国人主办的《大美晚报》,该报对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为清廷所不满。
此外,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德国、日本、葡萄牙等也开始在上海办起了本国文字的报纸。第一家德文报纸是1886年10月1日创办的《德文新报》,为德国在华的言论机关。第一家日文报纸是1890年6月5日创刊的《上海新报》。
至90年代,上海英文报界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闻》和《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2)中文宗教性报刊创办
上海中文报刊的出版,其头功属于外国传教士,正是这些外国传教士率先来到上海创办中文宗教性报刊。
①上海最早问世的中文宗教性报刊是1857年1月26日创刊的《六合丛谈》,该报由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中国近代著名报人王韬曾参加过报纸的编辑工作。在内容上,《六合丛谈》刊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
②19世纪60年代后,中文宗教性报刊在上海继续扩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万国公报》。该刊的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5日创刊,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1874年9月5日,该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万国公报》,内容也改以时事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条约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减少了有关宗教教义的宣传。对中国时政的评论尤为加强,并极力宣传英美等国的通商、传教活动之有益中国。从《中国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的变化,使该刊的读者对象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该刊也逐渐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
③除《万国公报》外,这一时期出版的英美基督教会或传教士主办的重要报刊还有:《格致汇编》、《成童画报》、《中西教会报》等,由法国人在华创办的天主教会出版的中文报刊,主要有《益闻录》、《圣心报》等。
(3)中文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大量倾销,作为中外贸易主要集散地的上海,迫切需要一种中文报刊为外商的产品做广告。于是由外商创办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应运而生。这些中文商业性报刊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刚兴起不久就成为上海报业的主流。其中,问世最早的是《上海新报》,影响最大的是《申报》以及《字林沪报》、《新闻报》,这三家报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①《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日报,1861年11月19日创刊,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在内容方面,广告、船期、行情等商业信息占多数。所刊新闻大多译自沪、港等地出版的外文报纸,有时也摘登一些《京报》信息。另辟有《苏省日报》专栏,刊登“辕门抄”发布的江苏政界消息。
《上海新报》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上海新报》初创时,正值太平军席卷江南、意欲进军上海之际。为了满足上海市民、特别是慑于太平天国运动而纷纷逃入上海租界避难的江南一带的财主、乡绅了解太平天国最近动态的需求,该报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很受读者重视。偶尔也刊登一点有关言论,持反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政治态度。它是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在编辑业务上,《上海新报》自1870年3月24日起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用头号字排标题,4号字排正文。1872年,《上海新报》被新创办的《申报》挤垮。
②《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后逐渐发展为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该报由英商美査创办,初为两日刊,出至第5期起改为日刊,星期日休刊。美査创办《申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申报》聘用了解中国读者的中国文人担任主笔,重视论说、新闻报道和副刊性文字,讲究时效性,兼营书籍出版业务,在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也十分得法,很快就挤垮了《上海新报》,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大报。《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申报》成了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
③《字林沪报》创刊于1882年,由字林洋行出版,日出对开4张。为了便于同《申报》竞争,《字林沪报》自创刊日起免费送报七天。该报所刊新闻,最初大半译自《字林西报》。1885年5月20日,《字林沪报》刊出征稿启事,加强新闻报道。为了吸引读者,《字林沪报》曾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并于1897年11月24日创办我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消闲报》,此外还刊有《花团锦簇楼诗》等杂著。1895年,《字林沪报》出版晚刊《夜报》,为中国最早的中文晚报之一,但不数日即停刊。1900年春,由于销路不好,英文字林西报馆将《字林西报》转售给日本东亚同文会,后者将其改名为《同文沪报》继续出版。
④《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2月17日。该报初为中外合资性质,后公司逐渐解体,全部股权归英商丹福士所有。著名报人蔡尔康任主笔,专撰该报论说达半年之久,后因办报意见不合而离去。1899年11月4日,丹福士因经济拮据宣告破产,时任上海南洋公学校长的美国人福开森买下《新闻报》,聘汪汉溪任总理。
《新闻报》一创刊,就同已经出版了二十多年的《申报》展开竞争。该报采取低于《申报》价格的推销办法。在广告业务上,《新闻报》出版之初,上海各剧场海报都只登于《申报》一家,《新闻报》派人前往主动兜揽,遭到拒绝,乃故意乱排海报,以假乱真,造成混乱,迫使各剧场主动送刊广告。1893年12月,《新闻报》开始出版画报单页,用随报附送石印画报的办法争取读者,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正是在此基础上,《新闻报》于1894年4月创刊《新闻报馆画报》。1894年,即《新闻报》出版一年后,发行数字已由初创时的300份增加到3000份,仅次于《申报》而位居第二。
至19世纪90年代,无论是中文报刊还是外文报刊,上海都已超过香港、广州、澳门等中国近代报业的发源地,取代香港成为全国报业的中心。
三、论述题
1.综合分析外国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
答:近代报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它与封建邸报不同之处在于记者和编辑有独立撰稿权,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这一点体现了近代报刊的民主主义观念,却为专制独裁的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容忍。如果不是外国传教士在进入中国时将近代报刊也带来中国的话,在严厉的封建统治之下是不可能产生近代报刊的。
外国传教士在华办报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总的来说就是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先进的办报形式的传入
当外国传教士在19世纪初到中国时,他们所掌握的办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华出版的外文报刊在形式上与欧美最先进的报刊并没有多少区别。
(2)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培养
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外报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外国传教士在华办报活动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外报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
(3)石印和铅印技术的传入
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传教士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英华书院于1843年从马六甲迁来香港,是中国第一家拥有中文铅字设备的印刷机构。石印技术在鸦片战争前夕引入我国。铅印和石印技术的引进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试评述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在华外报的历史地位及社会影响。
答:在近代中国,伴随着西方殖民者对华侵略活动的不断扩张,西方传教士也纷纷接踵而来,从事旨在传播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其传教方式可分为直接传教和间接传教两种。在间接传教中,创办报刊是传播迅速、影响较广的一种传教方式。19世纪活跃于中国报坛的传教士所办报刊,无疑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工具,但它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在华外报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鸦片战争前后来华的外国人情况十分复杂,其中有许多怀着侵略的野心,也有一些纯粹出于传教目的,还有的想寻找发财的机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
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前的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积极地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鸦片战争以后,有些外报对西方殖民者统治下的印度大加赞扬,鼓吹中国应走印度的道路,其殖民主义的立场十分明显。许多在华外报的主办人更是直接投入到侵华活动中去。郭士立就曾为英国侵略军充当向导,在英军侵占舟山时,还直接担任当地的行政长官。马儒翰是当时有关中英不平等条约的实际起草者,郭士立则是该条约的中文翻译者。后来的《南京条约》,仅是在这些起草文的基础上增删了一些字眼而已。麦都思曾担任英国侵略军的翻译,是上海工部局董事会董事。裨治文担任过侵华美军司令的翻译,参与签订《望厦条约》的活动。像这样的人物,他们所办的报刊自然是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总目标服务的。
同样是外国人办的报纸,英文报纸要比中文报纸的侵略性更强、反华言论更露骨;葡文报纸与英文报纸也不一样,葡文报纸对中国事务较少关注,一般能保持中立。即使同是英国人办的英文报纸,也有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
(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18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则停滞不前。清政府为了遏制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禁止传教、严格限制通商,致使中外文化交流隔绝,阻碍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其结果只能是使中国越来越落后。当闭关政策被打破时,中西文化交流得以恢复,对中国来说并非坏事。
在华外报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就把自然科学知识向中国读者作了通俗化的介绍。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实用科技方面的介绍越来越多。还介绍了一些新的科技发明,如轮船、火车、电灯、电话、电报、照相、千里镜、显微镜等。尽管办报的西方人士刊登这些科技知识有其多种用意,但是,将西方有用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介绍到中国来,客观上改变了中国的固有文化。之后,随着新科学、新技术的引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外报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实际上,外报所宣传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大大超过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介绍。它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报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它与封建邸报不同之处在于记者和编辑有独立撰稿权,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这一点体现了近代报刊的民主主义观念,却为专制独裁的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容忍。如果不是西方殖民者在强行进入中国时将近代报刊也带来中国的话,在严厉的封建统治之下是不可能产生近代报刊的。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外报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外人在华办报活动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外报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如王韬、钱昕伯、蔡尔康等。无一不是在外报的办报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1827年广州出版的《广州纪录报》是用英文铅字印刷机印制的。鸦片战争后,英华书院于1843年从马六甲迁来香港,是中国第一家拥有中文铅字设备的印刷机构。1853年创刊的《遐迩贯珍》,就是用英华书院铅印设备印刷的。石印技术在鸦片战争前夕引入我国,1838年创刊的《各国消息》就是石印出版的,当时在广州已有石印机3架。铅印和石印技术的引进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3.从1815年到1911年,作为近代报刊的外报,同邸报、京报等中国古代报纸,并存了将近一个世纪。试论述外报与中国古代报纸的不同之处。
答:从1815年到1911年,作为近代报刊的外报,同邸报、京报等中国古代报纸,并存了将近一个世纪。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外报和邸报、京报等中国古代报纸的基本功能是相同的。但从根本上说,两者是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闻传播工具,在许多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
(1)在办报思想上,每一家外报都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并公之于世。
①如米怜写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申报》发表的《本馆告白》和《申江新报缘起》,都就办报的目的、方法、内容以及其他有关问题,向读者作了说明。
②中国古代报纸,找不出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办报方针的文章。邸报刊载的是可以抄传的官方文书,而这不过是朝廷有关官员的一项工作;刻印与发行京报,也只是报房用以谋利的手段,至于它的宣传目的、社会作用,报房主人是不用考虑的。
(2)在内容和版式上,外报逐渐形成以新闻、评论、文艺作品(副刊)、广告为基本内容的格局,而邸报、京报始终以官方文书为基本内容。
早期的外报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为《察世俗》、《东西洋考》等,以刊载文章为主,也有新闻报道;另一类,如《各国消息》等,以刊载新闻为主,或只刊载新闻。在19世纪40~60年代的外报上,新闻报道和广告日益增多,插图也屡有出现。在70年代以后,随着日报的兴起,插图和广告更多,大多数外报都刊载文艺作品。1897年,《字林沪报》附出《消闲报》创刊,成为最早的中文报纸副刊。早期外报大多数为书册式,70年代创刊的日报改为单页式。简单的标题和粗略的分栏,是早期日报版面的一个特点。起初只有“选录京报”、“中外新闻”、“近日杂报”一类栏目式综合标题。当然,版式、插图、副刊,这些都是邸报、京报等中国古代报纸所没有的。
(3)在机构设置与专业分工上,外报的报馆是独立的机构,办报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
①报馆内部有明确的分工,从出报到营销能有序地运作。从最早的外报起,就有专门的编辑工作人员,他们除了处理稿件外,还要制作标题、设计版面。由于采访新闻的需要,专做外勤的“访事人”(访员)也应运而生。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新闻传播媒介的社会作用,也由此日益显露出来。报馆内部设有编辑部门、经理部门等,采写、编辑、校对、印刷、发行、广告等都有相应的工作制度,有的报馆还有成文的章程与条例。财力雄厚的报馆,还成为产业中心,以出报为主,同时出版期刊与图书,甚至兴办文教事业与工商企业。
②邸报运作属官方行为,没有专设的办报机构;刊行京报的报房只是出版与销售的商业机构,没有专业的编辑人员。
(4)在新闻传输和印刷技术上,当邸报、京报还在手抄、木刻活字(或胶泥活字)印刷的时候,外报已经利用近代科学技术传输稿件和排印报纸。
①首批中文近代报刊是木板雕印的,但很快就出现了石印和铅印。1834年美国传教士将一套汉文木刻活字送往美国波士顿,复制成铅铸活字后送回中国。1838年法国传教士也在巴黎复制了一套汉文铅字。19世纪50年代,外国人办的印书馆又制成电镀汉文字模和以24盘常用字为中心的元宝式字架。这些成果,逐渐为各报所采用。最初用手摇印刷机,每小时印数百张,用中国生产的连史纸,单面印刷。《上海新报》首先采用国外进口的自报纸,两面印刷。而首先采用煤气印刷机的是《文汇报》。石印技术在30年代传人中国,1838年创刊的《各国消息》就是石印的。从80年代初开始,中文各报陆续采用电报传输新闻稿,加强了时效性。至于外文报刊,从开头就用铅字排印,印刷和纸张都优于中文报刊。
(5)在传播范围和效果上,邸报传递的是官方文书,主要在官吏中传播,范围很小,发布者不需要考虑效果和市场问题;京报主要在北京发行,数量也不会很多,报房主人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普通商品投向市场,不会重视其传播效果和影响。
外报面向社会发行,办报者有明确的读者观念和市场意识,他们努力使报刊满足读者的需求,强化传播效果,扩大销售市场。
上述各方面的情况说明,外报是与中国古代报纸有着不同特点的近代报刊,产生这些不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时代前进了,物质生产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进步了,人们对新闻传播的需求提高了。虽然近代报刊与古代报纸长期并存,但前者取代后者已是必然趋势。
4.1840年到1860年外国在中国办报活动主要在香港,1860年后从香港转移到上海,上海的新闻事业迅速发展,从以“港”为中心转移到以“沪”为中心的原因是什么。
答:鸦片战争后,香港为英国侵略者所占据。此后,由于大量英国移民进入香港,该地区的外国侨民居全国首位,为报刊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并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一个重要基地。自1841至1860年的20年间,据初步统计,香港先后出版的英文报刊有17种,加上中文报刊的数目,超过同时期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出版报刊的总和。但是1861年后,香港报刊发展开始日趋落后,无论是从报纸的数量还是实际影响考察,香港都已不及上海。
香港地处中国的最南端,离中国腹地较远,香港外报在华的影响有限。随着外国殖民势力的扩张,外人在华办报中心北移到上海。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对外开放。由于上海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因而立即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青睐之地,上海逐步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随着上海地位的日渐上升,上海的报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报业中心。
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报业开始起步。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上海报业后来居上,至19世纪90年代,上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报业中心。
5.简述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上海商业报纸的发展。
答: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对外开放。由于上海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因而立即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青睐之地,上海逐步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随着上海地位的日渐上升,上海的报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报业中心。
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报业开始起步。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上海报业后来居上,至19世纪90年代,上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报业中心。
(1)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
与香港报业的发展道路一样,上海也是先出现外文报纸,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中国之友》、《文汇报》等。
①《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1850年8月3日创办的周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出版发行。该报初创时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1856年之后,随着商业广告的日益增多,北华捷报馆开始增出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新闻》(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自1859年起,《北华捷报》被英国驻沪领事馆指定为公署文告发布机关,得到上海工部局的资助和优先刊载工部局文告和付费广告的特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出版综合性日报《字林西报》,《北华捷报》转而成为《字林西报》的星期附刊继续出版,其地位与影响日益下降。
②《字林西报》创刊于1864年,其前身是《北华捷报》的广告日刊《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字林西报》在创刊后虽然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注重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该报在中国偏远地区都聘有自己的通讯员,还曾一度独享刊登英国路透社电讯的特权。该报对言论也十分重视,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外关系发表意见,但是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也日渐扩大,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③《中国之友》于1842年在香港创刊,1863年迁到广州出版,1866年又从广州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晚报。该报1869年改名为《中国之友及船期杂志》继续出版,不久后停刊。
④《文汇报》1879创刊,上海的主要晚报之一,也是国内最先使用煤气引擎轮转机印刷的报纸。《文汇报》后并入美国人主办的《大美晚报》,该报对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为清廷所不满。
此外,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德国、日本、葡萄牙等也开始在上海办起了本国文字的报纸。第一家德文报纸是1886年10月1日创办的《德文新报》,为德国在华的言论机关。第一家日文报纸是1890年6月5日创刊的《上海新报》。
至90年代,上海英文报界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闻》和《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2)中文宗教性报刊创办
上海中文报刊的出版,其头功属于外国传教士,正是这些外国传教士率先来到上海创办中文宗教性报刊。
①上海最早问世的中文宗教性报刊是1857年1月26日创刊的《六合丛谈》,该报由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中国近代著名报人王韬曾参加过报纸的编辑工作。在内容上,《六合丛谈》刊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
②19世纪60年代后,中文宗教性报刊在上海继续扩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万国公报》。该刊的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5日创刊,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1874年9月5日,该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万国公报》,内容也改以时事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条约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减少了有关宗教教义的宣传。对中国时政的评论尤为加强,并极力宣传英美等国的通商、传教活动之有益中国。从《中国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的变化,使该刊的读者对象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该刊也逐渐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
③除《万国公报》外,这一时期出版的英美基督教会或传教士主办的重要报刊还有:《格致汇编》、《成童画报》、《中西教会报》等,由法国人在华创办的天主教会出版的中文报刊,主要有《益闻录》、《圣心报》等。
(3)中文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大量倾销,作为中外贸易主要集散地的上海,迫切需要一种中文报刊为外商的产品做广告。于是由外商创办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应运而生。这些中文商业性报刊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刚兴起不久就成为上海报业的主流。其中,问世最早的是《上海新报》,影响最大的是《申报》以及《字林沪报》、《新闻报》,这三家报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①《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日报,1861年11月19日创刊,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在内容方面,广告、船期、行情等商业信息占多数。所刊新闻大多译自沪、港等地出版的外文报纸,有时也摘登一些《京报》信息。另辟有《苏省日报》专栏,刊登“辕门抄”发布的江苏政界消息。
《上海新报》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上海新报》初创时,正值太平军席卷江南、意欲进军上海之际。为了满足上海市民、特别是慑于太平天国运动而纷纷逃入上海租界避难的江南一带的财主、乡绅了解太平天国最近动态的需求,该报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很受读者重视。偶尔也刊登一点有关言论,持反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政治态度。它是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在编辑业务上,《上海新报》自1870年3月24日起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用头号字排标题,4号字排正文。1872年,《上海新报》被新创办的《申报》挤垮。
②《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后逐渐发展为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该报由英商美査创办,初为两日刊,出至第5期起改为日刊,星期日休刊。美査创办《申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申报》聘用了解中国读者的中国文人担任主笔,重视论说、新闻报道和副刊性文字,讲究时效性,兼营书籍出版业务,在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也十分得法,很快就挤垮了《上海新报》,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大报。《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申报》成了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
③《字林沪报》创刊于1882年,由字林洋行出版,日出对开4张。为了便于同《申报》竞争,《字林沪报》自创刊日起免费送报七天。该报所刊新闻,最初大半译自《字林西报》。1885年5月20日,《字林沪报》刊出征稿启事,加强新闻报道。为了吸引读者,《字林沪报》曾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并于1897年11月24日创办我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消闲报》,此外还刊有《花团锦簇楼诗》等杂著。1895年,《字林沪报》出版晚刊《夜报》,为中国最早的中文晚报之一,但不数日即停刊。1900年春,由于销路不好,英文字林西报馆将《字林西报》转售给日本东亚同文会,后者将其改名为《同文沪报》继续出版。
④《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2月17日。该报初为中外合资性质,后公司逐渐解体,全部股权归英商丹福士所有。著名报人蔡尔康任主笔,专撰该报论说达半年之久,后因办报意见不合而离去。1899年11月4日,丹福士因经济拮据宣告破产,时任上海南洋公学校长的美国人福开森买下《新闻报》,聘汪汉溪任总理。
《新闻报》一创刊,就同已经出版了二十多年的《申报》展开竞争。该报采取低于《申报》价格的推销办法。在广告业务上,《新闻报》出版之初,上海各剧场海报都只登于《申报》一家,《新闻报》派人前往主动兜揽,遭到拒绝,于是故意乱排海报,以假乱真,造成混乱,迫使各剧场主动送刊广告。1893年12月,《新闻报》开始出版画报单页,用随报附送石印画报的办法争取读者,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正是在此基础上,《新闻报》于1894年4月创刊《新闻报馆画报》。1894年,即《新闻报》出版一年后,发行数字已由初创时的300份增加到3000份,仅次于《申报》而位居第二。
至19世纪90年代,无论是中文报刊还是外文报刊,上海都已超过香港、广州、澳门等中国近代报业的发源地,取代香港成为全国报业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