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虚词
(一)之
1.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
如: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
(2)作指示代词,多表近指。译为:这,此。
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伐颛臾》)
2.作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不译。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定语后置标志,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译。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译。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3.作动词
译为:到……去。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二)其
1.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如: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作主谓短语的小主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近指时译为“这(些)”)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6)指示代词,表示近指。译为“这”、“这个”、“这些”
如:有蒋氏者,专利其三世矣。(《捕蛇者说》)
2.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与句末语气助词配合,可译为“一定”、“大概”、“难道”等或省去。
如: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加强祈使语气,《伶官传序》)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加强揣测语气,《师说》)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愚公移山》)
3.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4.作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三)者
1.作助词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或不译。
如: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如: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3)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中表示判断,常与“也”呼应,构成“……者……也”的判断句式,不译。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如: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6)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作语气助词
(1)用于句中表提顿或判断,不译。
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2)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的”或不译。
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3)用于陈述句末表陈述结束。译为“的”或不译。
如: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解牛》)
(四)所
1.作名词
处所,地方。
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作助词
(1)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事、物,翻译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与介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目的、方法或工具、条件等。译为“从……地方(时间)”、“……的原因”、“(用来)……的方法”、“用……作工具”。
如:①是吾剑之所从坠。(表地点)(《吕氏春秋·察今》)
②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原因)(《出师表》)
(3)用于数词后,表示约数。译为“上下、左右”。
如:从弟子女十人所。(《西门豹治邺》)
3.固定结构,“所”与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1)“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目的,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所谓”:所说的。
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4)“所在”:①到处。②所在之处,处所。
如: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5)“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五)诸
1.作兼词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如: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2.作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如: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3.作介词
相当于“于”。
如: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庄子·逍遥游》)
4.作形容词。译为“众”“多”。
如:诸人皆惧而起。(《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
(六)焉
1.作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译为“在其中、从这里、在这里、在那里、从那里”。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作代词
(1)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第三人称),相当于“之”,译作“他”或“它”。
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用在动词前,代处所、人、事,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用在动词前,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哪里”、“怎么”。
如: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4.作助词
(1)作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如: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3)作形容词、副词、名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地”或不译。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七)则
1.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表前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情理上的紧密联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情况,译为“假使”“如果”;用在后一个分句,表假设或推断的结果,译为“就”“那就”“那么”“就”“便”。
如:①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如果,《鱼我所欲也》)
②为之,则难者亦易矣。(那么,《为学》)
(3)表示并列关系。常以“则……则……”格式出现,表示两相对照的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如: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如:非死则猝尔。(《捕蛇者说》)
2.作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便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如:及诸河,皆在舟中矣。(《殽之战》)
3.作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如:论语六则。
(2)法则
如:以身作则。
4.作动词,效法
(1)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5.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如:居则曰:“不吾知也!”
(2)“则是”。译为“只当是”
如: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3)“则则”。赞叹的声音。
如:连呼则则。
(八)而
1.作连词
(1)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
(4)表示并列,一般不译。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5)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6)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作代词
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
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作动词
通“如”,好像,如同。
如: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2)“而后”:才,方才;然后。
如: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3)“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如:①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4)“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九)于
1.作介词
(1)表动作行为的趋向、所自,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译为“向、给、到、从、自”。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
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3)与其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介宾短语,表示补充说明。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在句中作补语。译为“向,对,对于,由于”,或不译。
如: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4)表示被动。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译为“被”。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5)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比较。引进比较对象时译为“与,跟,同,和”。表比较时译为“比”。
如: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6)比
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
2.固定结构——于是
(1)作连词,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的“于是”相同。
如: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2)作介宾短语,放在句中或句末,相当于“于此”。视语境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在这……”、“从这……”、“在……上”、“在……方面”等。
如: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③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3)表被动。“见……于”
如: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十)以
1.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方式。译为“拿、用、把”。
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表示凭借)。译为“凭,靠”、“凭着、凭借”。
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与“与”相同。译为“与、跟、同、对、和(带领、率领)”。
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如: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
(5)表示原因。译为“因,因为,由于”。
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论事的标准或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用(凭)……的身份、按(以)……(论)”。
如: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2.作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不译。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而”“来”“用来”等。
如: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
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4)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地”、“着”,或不译。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6)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致”“从而”。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7)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复句前一分句开头。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吕氏春秋》)
3.助词
(1)表示时间、方位、范围等助词。“以”连接“东”“西”“南”“北”“前”“后”“上”“下”“来”“往”等表示方位、处所、时间的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可不译。
如: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时间)(《出师表》)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表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表范围)(表范围)(《后汉书•张衡传》)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如: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4.实词用法
(1)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2)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如: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5.固定结构
(1)“以为”:认为是,把……当作(看作)。把……作为(制成)。
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2)“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3)“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如: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6.通假
(1)通“已”,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通“已”,止
如: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十一)且
1.作连词
(1)表递进关系,译为:①而且,并且;②况且,再说。
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2)转折关系,然而,但是。
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让步关系,(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尚且,还。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如: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作副词
(1)将,将要,将近。
如: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
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3.固定结构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且如”:就像
如: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十二)乃
1.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的紧接。译为“于是、就”。
如: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译为“才、这才”。
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表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译为“却、竟然、居然”。
如: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
(4)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5)表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
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作代词
(1)你,你的。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2)他们的。
如: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呼应风从。
(3)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固定结构
(1)“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乃尔”:译为“这样”。
如: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十三)何
1.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宾语,译为“什么”或“哪里”。
如: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
(2)单独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可译为“为什么”。
如: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3)作定语,译为“什么”、“为什么”、“哪”。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作疑问副词
(1)用在形容词后,表程度深,可译为“多么”。
如: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2)用在句首,常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为什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固定结构
(1)“何如”:怎么样,怎样。
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2)“无何”:不久,没多久。
如: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3)“何其”:多么。
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歌》)
(4)“何以”:拿什么、凭什么。
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十四)若
1.作代词
(1)表第二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2.作副词
用在动词前,表不肯定,译为“像、好像、似乎”。
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3.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4.作助词
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的”“然”。
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5.固定结构:至于,至
“至若”、“若夫”、“若何”、“若干”、“若定”: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起话题,引起论述。近似“要说那”、“像那”“如果说到”的意思。有时不译。
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6.作动词
译为“像、好像、似乎”。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十五)为
1.作动词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判断词
表示:“是”。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作介词(wèi)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如: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如: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4)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趋向。可译为“当”“到”等。
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作助词
句末语气词(读wèi),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疑问或反诘。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么”、“吗”。
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六)因
1.作介词
(1)表示依据、凭借。译为“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
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2)表示经由、条件。译为“通过,经由”。
如: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如: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2.作连词
(1)表示承接上文,后面说的是情况导致的结果。译为“于是、就、便、因而”。
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3.实词用法
(1)作名词,机缘,缘由。
如: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2)作动词,
①承袭,沿袭。
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根据
如: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十七)与
1.作介词
(1)引进共同活动的人。译为“和,跟,同”。
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受益者)。译为“给,替,为”。
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引进比较的对象。和,跟,和……比较。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2.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跟,同”。
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悬赏纳谏》)
(2)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表选择。常用“与其”跟“宁”、“毋宁”、“孰若”、“岂若”等配合。译为“与其……宁可(哪如、宁肯)……”。
如: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3.作语气助词,通“欤”。
如: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
4.作动词
(1)给予,授予
如:生三人,公与之母。(《勾践灭吴》)
(2)结交、亲附
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3)对付
如: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如: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如:吾与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