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及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第一节 西方国际投资理论

一、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Advantage),又称特定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海默首先提出来的。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在后来的著述中对海默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补充,使之成为系统、独立地研究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1.基本思想

在陌生的客地环境中,跨国投资企业在先天不利的条件下(支付额外的学习成本),能战胜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是因为其具有某种垄断优势。主要优势是:

(1)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利用知识优势所形成产品质量性能、品牌包装、外观设计、价格、广告宣传、营销技能等优势。

(2)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拥有的专利和技术秘诀、管理经验及组织技能。

(3)来自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生产能力大、市场面广、专业化水平和联合化水平高等。

2.理论评价

(1)贡献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传统的理论研究间接投资),海默提出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证券投资)的区别。

第二,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市场出发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开拓了新思路。

第三,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来者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2)不足

第一,只是进行经验分析,缺乏动态和实证分析。

第二,虽然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很好的解释力,但却无法解释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益增多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不比发达国家有更强的垄断优势。

第三,不能解释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既是国际贸易理论,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 Vernon)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试图用产品生命周期假说来揭示美国企业二战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规律。

1.理论基础——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V.Posner)于1961年在他的《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来的。它以不同国家之问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解释对外贸易发生的原因。

结论:在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实际上是由于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因技术创新而获得先进技术的垄断地位,该国就会因此而大量地出口技术领先产品。这个理论把技术看成了资源要素之一,对H-O理论的要素进行了补充。

2.基本思想

该理论认为凡是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此期间,产品的创新国在开始时出口这种新产品,但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国逐渐丧失优势,最后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该理论分析了在产品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各国的贸易地位变化过程,从而解释了技术变化对贸易的影响。

3.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要素密集度变化(与H-O理论的结合)

动态的理解: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即使各国仍然拥有原来生产要素的禀赋,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产品要素密集性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国家能够在不同的阶段上具有 比较优势。这种理论使得H-O静态要素比例学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比例学说。

4.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图2-1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如图2-1所示,导入期为;从之前,是新产品的成长阶段(生产逐步标准化);从前后直到是新产品的成熟期,即进入标准化阶段(创新国垄断地位已逐步丧失,出口开始大幅度下降),以后,模仿国开始向创新国出口,创新国逐步退出生产,成为净进口国。

可见,随着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演进,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特点,国际贸易格局相应发生变动,各国的贸易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创新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劳动成本低的欠发达国家最终则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根据该理论,各国应当依据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决定生产区位选择与贸易方向。

2.理论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首次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同时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地位。该理论的特点是:第一,将垄断优势与区位选择结合起来作综合分析,较为全面地阐释了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动态关系。第二,说明企业的比较优势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发展而发生动态变化,旨在启发各国顺应产品生命周期,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跨国生产和国际贸易。该理论还说明,由于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为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企业必须更加重视研究与开发,不断创新。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不足在于:第一,理论的出发点是二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在西欧的直接投资,因此难以解释后起投资国如西欧、日本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规律;第二,无法解释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建立起来以后遍及全球的投资行为,也无法说明非替代出口的投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第三,从目前全球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来看,其中大部分是发生在美国、欧盟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内的双向投资行为,对这一现象该理论无法解释。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是西方学者在建立所谓跨国公司“通论”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过程,即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与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1.基本观点

内部化理论从外部市场不完全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市场不完全,认为市场不完全不仅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存在,在中间产品市场上也同样存在,这里的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这些与知识有关的中间产品由于市场不完全,存在定价困难,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当交易成本过高时,企业就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辟内部市场,将原本通过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转化为内部所属企业间的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

根据内部化理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成内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与协调分工,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其经营产生的影响。同时,在“知识产品”的研发与获得越来越昂贵,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交易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迅速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财富。而且,在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市场环境下,内部交易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内部资金、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调拨,从而保证效益最优化。内部化理论还分析了影响中间产品内部化的四个主要因素,即:

(1)行业因素,主要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以及行业特点等。

(2)区位因素,是指有关区域内社会文化差异、综合投资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特征等。

(3)国别因素,是指有关国家的政治体制、法律架构与财政经济状况等。

(4)企业因素,是指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组织结构、管理水平、生产和销售技术以及企业文化等。

2.理论评价

内部化理论从内部市场形成的角度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相比,它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因而在跨国公司理论研究具有相当于“通论”和“一般理论”的地位,大大推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该理论强调了知识产品内部一体化市场的形成,更加符合当今国际生产的现实状况。

内部化理论的不足之处是该理论过分注重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因素,却忽略了对影响企业运作的各种外部因素的分析,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缺乏总体认识,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等宏观因素也缺乏把握。

【例题2.1】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是如何解释在技术授权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存在国际直接投资的?[2011年国际商务硕士]

答:(1)内部化理论的内涵:由于市场本身的不完全属性,造成了企业运营的市场成本过高;与市场交易相比,跨国公司的一些特有优势在公司内部运营更有效率,这称之为内部化优势。

(2)以技术授权作为利用外国市场的战略具有缺陷,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技术授权的市场风险和成本过高:第一,企业拥有宝贵的技术,而转让协议对这种技术不能提供恰当的保护;第二,企业需要严密控制外国公司,以便在这个国家市场份额和利润能够最大化;第三,企业的技术和技能无法通过转让协议而得到明确表述。因此,即便是在技术授权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依然会为了获得内部化优势而进行国际投资。

四、比较优势论(边际产品扩张理论)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 Kojima)在1987年发表的著作《对外贸易论》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依据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实践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与规律作了新的解释。

1.基本观点

小岛清认为,各国的经济条件不同,因此依据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认为,具有垄断优势的美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而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减少了母公司的出口,对本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违背了比较优势,因此属于“贸易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而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集中于那些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工业部门,属于“贸易创造型”投资,这些传统行业很容易在海外找到生产要素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投资地点,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在国内投资,而且东道国由于外来投资项目的收益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东道国购买投资国的产品,也就是创造出了新的贸易。

小岛清进一步分析了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第一,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从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开始的,其目的在于垄断东道国当地市场,不利于东道国经济发展;而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所谓“边际产业”开始的,有利于东道国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第二,日本的中小企业虽然不具备垄断优势,但它们拥有的适用技术在东道国当地具有较强的吸纳性,有利于东道国建立比较优势产业,增加就业和出口,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

归纳起来,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第二,企业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于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建立,两国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引致的贸易中互补,并能更大程度地受益。

2.理论评价

概括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出以下三方面内容:

(1)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

(2)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

(3)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

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无疑是一种冲击。该理论解释了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这一时期以资源导向型、劳动力成本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占主导。该理论也说明了在亚洲出现的以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等为顺序的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即所谓的“雁行模式”。

不足之处有:

(1)分析是以投资国为主体,而不是以企业为主进行研究,这就是假定投资国所有的企业投资动机都是一样的,这种假定显然不符合现实情况。

(2)没有办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投资的现象。

(3)只是反映和解释了20世纪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目前日本和国际投资情况已发生变化,该理论不具有一般意义。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当代西方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著名专家约翰·邓宁在1977年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MN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地分析,因此需要用一种折衷理论将有关理论综合起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1.基本观点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1)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又称垄断优势(Monopolistic Advantage),是指企业所独有的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具体包括: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在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上的优势,前者指对生产设备、厂房、资金、能源及原材料等的垄断优势,后者指在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与商誉、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管理以及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规避各种风险,从而全面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所获得的优势。

邓宁认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具备上述所有权特定优势,但具有这些优势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说,所有权特定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企业仅仅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而不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国内生产出口销售或许可也是企业实现其优势的可行途径。

(2)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是指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但邓宁同样认为,内部化优势和所有权特定优势一样,也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也不一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它也可以在国内扩大生产规模再行出口。

(3)区位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是指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上具有的优势条件。如果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特别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那么这一市场就会对企业的跨国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邓宁认为,在企业具有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两个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又在某一东道国具有区位优势时,该企业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

“三优势”组合表

2.理论评价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实际上是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和对于区位优势因素的考察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跨国公司形成原因的一种理论。由此也可以认识到,促成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不仅是某一种因素单独的影响,而是上述多方面具体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理论渊源上融合了以往各种学说的精华,并加以归纳与总结,使理论更加丰富,较以往的各种理论更全面地解释了企业国际经营的动因,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体系。但是,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过于注重对企业内部要素的研究,忽略了企业所处的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