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及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新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

一、新贸易理论简介

依据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上的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供给或需求条件不同的国家之间,而且国家间的差异性越大,它们之间的贸易基础就越雄厚。另外,贸易型态属于产业间贸易。但是,现实中国际贸易更多的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在经历了20余年的沉寂之后,终于出现了一次大的突破。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以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核心支柱),对国际贸易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1.新贸易理论的共同特征

(1)市场结构不是完全竞争,而是完全垄断、寡头垄断、或垄断性竞争。产品的同质化被取消,差异化是研究重点。

(2)规模经济理论被普遍接受。

(3)都强调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4)总体上支持自由贸易,但并非无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

 

2.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1)国际贸易中有一些战略性部门,具有较高的利润和强大的正外部性。这些部门并非传统的贸易理论所说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而是存在 规模报酬递增或规模经济。

(2)但是通常这样的部门研发成本都很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仅凭私人资本进入这样的领域很困难,而且即使进入之后维持高额的垄断利润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3)因此,为了帮助本国企业和行业获得竞争优势,增强本国的国家竞争力,政府应该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进行保护,通过补贴鼓励出口,用关税限制进口,以此获得更大的贸易利润,即垄断租金。 

 

3.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1)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点

新贸易理论是在传统贸易理论基础上的发展,继承了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等思想;另外,两者都认为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是有利的。

(2)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同点

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

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

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

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

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20世纪60年代后才较为普遍使用的概念,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而言的,指的是两国之间在同类产品中发生的进出口,也称为重叠贸易(overlapping trade)。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

2.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2)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也有标准技术。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3.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区别

表1-3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区别

4.产业内贸易的基本论点和形成机制

(1)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使同一产业的产品呈现出复杂的产品系列。

(2)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每一个企业不会去生产完整系列的产品,而是生产某种具有专业化特点的产品,所以产业内贸易以差异化产品为主要特征。

(3)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使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变得更加复杂化。

5.产业内贸易的量度

产业内贸易的量度一般用格鲁伯和劳埃德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称G-L指数,来衡量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产业的出口和进口总值。衡量的是产业中双向贸易的程度,其值介于0和1之间。等于0意味着一国在该产业是纯进口或纯出口;等于1意味着一国在该产业的进口和出口值刚好相等。0<<1表明一国在该产业同时发生进出口。的值越接近1,表明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就越高。

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公式为:

另一个度量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是巴拉萨指数:

式中,B为巴拉萨指数。

6.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产业内贸易理论考虑了以前贸易理论的不足与优点,认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并非只为获得资源上的比较优势,还为获取规模经济。由于它所解释的两种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同一产业的产品之间的贸易比重增大)是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因此更贴近实际,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都很重要,是目前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突破在于其分析框架从完全竞争市场转向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且,该理论不仅从供给的方面进行了论述,更从需求的角度进行了考察。

尽管它采用了不完全竞争、异质性产品、需求偏好相似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概念和思想来分析和研究产业内贸易现象,但它的说服力仍显不足,静态分析说服有力,动态优势说服力稍差。该理论在政策措施上赞同动态化的建议。

产业内贸易模型众多而繁杂,并且它们之间很不相同。一般来说,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在这些模型中,虽然都有可能推断出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但是这些模型都不能预测哪一个国家会出口哪一种(或几种)产品。

(2)由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一般涉及产品的差异性、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规模经济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等,所建立的模型要适用于不同的条件就相当困难,因此无论是经验研究、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者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是一个篮子,里边装了许多相互没有太多联系的模型,且这种模型比产业间贸易模型多得多,故在政策方面,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具有统一的、明确的结论。

(3)尽管产业内贸易理论比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更贴近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的多元化和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等因素使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很多模型显得过于理想化与简单化,多数模型只能解释产业内贸易中的很小一部分,不能做出更一般的解释。

【例题1.3】下述4个例子中,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还是规模经济?为什么?[2011年国际商务硕士]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2)英特尔生产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

(3)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小轿车;

(4)中国是电视机的主要出口国。

答:(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决定这一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原因在于:加拿大的森林资源丰富,是木材加工和造纸工业的原料。

(2)英特尔生产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决定这一贸易模式的主要是规模经济。原因在于:CPU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其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扩大生产规模能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3)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小轿车,决定这一贸易模式的主要是规模经济。原因在于: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小轿车,这属于产业内贸易,即对于同类产品的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就在于规模经济。

(4)中国是电视机的主要出口国,决定这一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原因在于:电视机生产属于资金密集以及劳动力密集产业,因此拥有人口红利资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资金优势的中国在该产业具备比较优势。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

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提出的。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取决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出口只是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延伸。企业不可能去生产一个国内不存在扩大需求的产品。

(2)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国家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大的高档商品的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则以低档商品的消费为主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构或偏好相似程度的指标。

(3)如果两国之间都有共同需求品质的情形,称存在重叠需求。两国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重叠的部分越大。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的商品,两国均可进口和出口。

1.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观点

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若是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也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图1-4 重叠需求理论的图形解释

图1-4中,横轴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所需的商品越高档,其品质等级就越高。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中的线表示。

是在A、B收入水平下消费的典型的加工深度,它们之间的交叉区域便是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也是贸易的基础。图1-4说明,在一定的国际价格水平下,收入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需求发生重叠,因而易于产生贸易。

 

2.对偏好相似理论的简要评价

林德将需求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需求在国际贸易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可谓独树一帜。同时,林德还认为,H-O理论只适用于初级产品的贸易,而不适用于工业制成品贸易。

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它部分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其开展国际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偏好相似理论则相反,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越有扩大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这可能更贴近国际贸易实际。因此,它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补充。

四、规模经济理论(从供给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

1.规模经济的基本含义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或者规模报酬是描述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投入与产出关系的一个概念。它建立在两个重要前提之上:一是公司投入要素的比例不变;二是投入品的价格不变。以此为前提生产函数显示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是平均成本下降。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是:

(1)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下降;

(2)随着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细,劳动生产率提高。

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种。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如图1-5所示。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由于同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在信息收集、运输、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成本会降低。

图1-5 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

2.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和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该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个微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正好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而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则在于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造能力。

问题的提成:

国家的竞争的优势从何而来?行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与所在国有否某种必然联系?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的兴衰的根本在于国家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

1.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在批判和继承原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被称为“国家钻石模型”(state diamond model)。该理论认为,国家是企业或者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企业或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体现,或者说,国家竞争优势最终以特定产业作为载体而表现出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撑产业因素,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以及两个辅助因素:机遇和政府,如图1-6所示。波特认为这六个因素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这形成一个类似钻石分子结构的菱形结构。由于钻石结构是一个互相增强的系统,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互相加强的利益,从而构成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来源。

图1-6 钻石理论模型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或基础要素)是一国先天拥有的或者只需要简单的投资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高级要素是通过长期投资或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要素,如实物资本(包括通信设施、研究设施等)、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知识等。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的真正的竞争优势,不是天然取得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大量投资、创新和升级所取得的高级生产要素的结果。一个国家要以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要素和专业性要素。

(2)需求因素

企业的投资、生产和销售活动总是首先着眼于本国市场的需求,所以国内市场需求的状况和特征将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发生:

第一是市场的全球性。如果本国市场是国际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那么,国内企业就会更加关注国际需求状况,并且具有更强的满足国际需求的能力。如果本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比较大,那么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本国企业就更容易具有规模优势。

第二是本国市场需求的层次。如果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层次较高,并且本国消费者比较挑剔,国内企业就将面临较大的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的压力,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是本国需求的超前性,或者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速度。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较大的超前性,那么,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

第四是国内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国内市场规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激励厂商投资、再投资的动力,因而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大优势;另一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所带来的丰富机会也可能导致厂商丧失向海外拓展的动力,这就形成不利于国际竞争的因素。

(3)相关和支撑产业因素

相关和支撑产业即国内是否存在有国际竞争力的供货商和相关支撑产业。任何一个企业,产品竞争力依赖于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

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产业聚集。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的、在技术上和人才上互相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所形成的产业聚集,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种地理上的相对集中加剧了同业之间的竞争,缩短了相互之间的沟通渠道,不断进行创新和观念交流,并不断扩大可以共享的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研究力量,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竞争力的自加强机制。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体中的企业最好全部由国内企业组成,特别是由本地企业组成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产业发展链条,这样所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才是稳定的、可靠的。

(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

该因素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发展战略和竞争状况。波特认为,一国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决定了行业竞争优势。

(5)政府

关于政府的作用,波特认为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第一,通过补贴、教育投资、信贷安排和税收政策,发挥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刺激和提升国内市场需要、促进竞争优势的增强;通过实施有关产品性能、产品安全和环境影响的严格标准,影响国内需求的性质,迫使公司提高质量、提升技术、满足消费者和社会的要求。第三,通过运用金融市场规范、税收政策、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手段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

在波特的理论中,他极力赋予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竞争力提高和经济繁荣的进程中以新的、建设性的和可行的作用。就政府职能而言,政府应为有效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是自身也作为一个实体去直接参与竞争。

(6)机遇

在一般情况下,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这些偶然性事件或机会能够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因为这些机遇会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带来新的竞争空间,使得原来的竞争者优势丧失,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

四个基本变量加上政府和机遇构成了一个动态系统。表示国家优势“钻石”系统的四个变量是自增强的、相互影响的。一个因素的结果总是取决于其他因素的状态。每个因素视其他因素的状态而定。“钻石”系统性质的效果是国家及竞争优势影响的四个方面相互作用,使群体变成大于其部分的总和(即1+1大于2的效果),它放大和加速了要素创造的过程。

2.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理论

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简要评价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可提供具有一定的前瞻和预测。

虽然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解释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竞争方面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他的理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这表现在竞争优势理论中对产业的选择是基于已经存在的产业而言的,是对已结构化或未完全结构化产业进行的选择,这样使企业在所选择的产业中取得领先地位是相当困难的。在一个已经结构化的产业中,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因为产业结构化程度越高,产业内的竞争强度就越大,企业选择的余地也越小,并且边际产出递减。此外,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过多地强调了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而对政府在当代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把政府的作用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因素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