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填空

1.宫廷燕乐是隋唐时期音乐成就的代表,其代表作品是见诸于许多文学作品中的 

【答案】《霓裳羽衣曲》

【解析】隋唐音乐文化成就以宫廷燕乐为最高代表。当时的宫廷音乐,除典礼、祭祀所用的雅乐之外,还有用于宴享活动的音乐,称为“燕(宴)乐”或“俗乐”。它的主体部分是歌舞大曲,代表作品是成曲于唐天宝年间的《霓裳羽衣曲》。

2.德国作曲家  被认为是贝多芬之后最重要的交响曲作曲家,他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被人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答案】勃拉姆斯

【解析】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了《c小调第一交响曲》,被世人称为“第十号交响曲”。“第十号”是指本曲续接于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响曲”,成为第十首著名交响曲之意。

3.清代戏曲声腔发展最辉煌的成就是  的形成。

【答案】京戏

【解析】清代戏曲声腔剧种发展的大势是由雅而趋俗。昆曲衰落,梆子、皮黄等声腔剧种崛起,结束了传奇时代,开辟了“乱弹”的时代。以南北曲为骨干的曲牌联缀的音乐体制日趋衰微,代之而起的是板式变化体的声腔剧种的广泛流行。清代戏曲声腔发展的最辉煌的成果是京戏的形成。嘉庆、道光间,活跃在北京城里的四个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实力最为强大,剧目和表演各有特长,各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为京戏形成打下基础。

4.西方现代舞的创始人公认为是美国女舞蹈家 

【答案】伊莎多拉·邓肯

【解析】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美国现代舞的先驱人物。她对当时古典芭蕾僵化、刻板的状态不满,寻找理想的舞蹈表现方式。她的艺术特点是从古希腊艺术中寻找灵感,追求自然,和着音乐起舞。邓肯认为舞蹈的本质应该通过人体动作表现人类的精神,用最自由的身体表现最高的智慧。她认为动作来源于人体的“太阳神经丛”。她最著名的代表作有:《马赛曲》《国际歌》《少女死亡之舞》等。邓肯一直被现代舞蹈家们奉为精神领袖,被誉为“现代舞之母”。

5.著名画家倪瓒是  代人。

【答案】

【解析】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倪瓒擅画山水、墨竹,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6.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这一辈子》的导演是 

【答案】石挥

【解析】石挥,20世纪30~40年代从事话剧创作已经有巨大名声,在电影角色创作上也取得出色成就。《我这一辈子》是其编导的杰作。该片是建国前现实主义影片的一种集中展现,该片既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式史述的叙事结构和对比手法,又有《马路天使》的隐喻手法与表现手法,也有《神女》式的省俭场面过渡方式。

7.象征主义戏剧《青鸟》的作者是 

【答案】梅特林克

【解析】比利时戏剧作家梅特林克戏剧的出现,标志着象征主义戏剧流派进入了成熟阶段。其作品主要有《马兰娜公主》《群盲》《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丁泰琪之死》《青鸟》等。1911年,梅特林克凭借《青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8.戏剧史上第一部戏剧理论经典是亚里士多德的 

【答案】《诗学》

【解析】古希腊戏剧是人类戏剧的第一个高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戏剧史上第一部戏剧理论经典。在该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提出,戏剧的本质是通过运用动作来模仿人类的生活。

9.《电影的本性》的作者是 

【答案】克拉考尔

【解析】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是公认的西方写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理论家。《电影的本性》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在书中他建立起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电影理论体系。他认为只有拿着摄影机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和拍摄那些有典型性的偶然世界,才能拍出符合电影本性的影片。

10.小说《金陵十三钗》的作者是 

【答案】严歌苓

【解析】《金陵十三钗》,严歌苓著,描写了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故事。小说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钗”指的是故事中13位侠肝义胆的妓女,把13个风尘女子放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和道德背景之下,进行心灵的剖析和人性的拷问。

二、名词解释

1.法国印象电影

答:印象派电影出现的时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法国电影濒临灭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年代,以路易·德吕克为首,包括阿倍尔·冈斯、谢尔曼·杜拉克、让·爱浦斯坦等人组成了法国电影流派——印象派。印象派电影受印象派绘画影响,其特点是注重营造氛围,追求造型美和视觉效果,而不注重情节,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追求造型美、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其代表作有杜拉克1922年拍的《微笑的布德夫人》、冈斯的《车轮》和《拿破仑传》、莱皮埃的《黄金国》、爱浦斯坦的《红色旅店》等。这些影片都有故事情节,有的还不乏庸俗的趣味,但其中往往有某些场面在造型风格上较有特色,并明显的表现了印象派画家对光的处理办法的影响。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认为是先锋派电影的前奏。

2.谢铁骊与《早春二月》

答:谢铁骊,江苏淮阴人,是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50位电影艺术家之一,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其代表作有《暴风骤雨》《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海霞》《知音》等。《早春二月》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讲述了对革命感到失望的知识青年萧涧秋应好友陶慕侃之邀来芙蓉镇教书,后因北伐愤然离去的故事。影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反映了他们的苦闷与彷徨。编导谢铁骊在“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中选择这部作品搬上银幕是很有意义的,在电影反映知识分子题材方面填补了一个空白。《早春二月》最大的成就表现在“左”倾文艺思潮喧嚣之时,它在题材上和主题上均有重大突破。

3.山水画

答: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其支科虽仅有山水与屋木(一称界画)两种,但名山大川、风景佳胜、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不但表现了丰富多采的自然美,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它是在中国画历史进程中得到突出发展的画科,在元代以后的画史上具有尤为重要地位。山水画的分类:勾勒设色、金碧辉煌、富于装饰意味者称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纯以水墨描绘者称水墨山水或墨笔山水;以水墨为主的略施淡赭淡青适于表现朝晖夕阳者称浅绛山水或淡着色山水;以水墨勾皴淡色打底并施青绿等敷盖色者称小青绿山水;几无水墨纯以彩色图绘者称没骨山水。

4.气韵生动

答:“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绘画作品应有生命的生气流转和风韵的生动传神,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精神面貌。“气韵生动”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论”之一。原为衡量画中人物形象,后扩至其他题材作品,乃至某一绘画的形式因素。“气韵”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能够表现出物我合一的生动气韵,至今仍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5.景观设计

答:景观设计泛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又称风景或室外设计。它巧妙地结合利用环境中的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创造出融合于自然、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艺术设计门类,但它所蕴含的内容却涉及到美术、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的空间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其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6.音色

答:音色或称音品,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人声和不同的声响都能区分为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振动的速度)的泛音伴随,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甚至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音质”包含声音的音高、音调和音色。

7.象征主义

答: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始于文学,后影响到戏剧、绘画、哲学等领域的艺术思潮。文学中象征派有宣言,有理论,美术中的象征主义只是一种艺术倾向。象征主义艺术家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反对写实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摹写。他们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是不明确的、难以把握的,只能通过象征的手法,用寓意和象征性的而又具体可感的形象来隐喻主题和情感,暗示微妙和神秘的内心世界,通过形象来寻找外在事物与内心世界的对应关系,带有神秘主义色彩。象征主义反映了当时一种不正视现实、向神秘的精神世界寻求灵感和启迪的思想倾向。

8.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答: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的设计理论主要有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和谐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它对于现代设计乃至人类文明创造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育体系至今仍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沿用。

9.新武侠片

答:新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种独特类型,通过镜头化的语言与戏剧化的情节,深入展示了中国武侠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并且通过电影这种世界语言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最具特色的武侠文化,源于中国春秋时期的侠义精神,是贡献于世界电影的特色类型。第一部中国武侠电影,是1925年拍摄的《女侠李飞飞》。从20年代开始尝试后就几乎没有断绝的武侠片走向世界电影类型谱系,并获得普遍认可。为了区别于1928年由《火烧红莲寺》为代表的“神怪武侠片”,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末期胡金铨、张彻拍摄的武侠片,以及九十年代徐克、程小东导演的《黄飞鸿》《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等,均被定义为“新武侠电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使中国武侠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10.网络剧

答:网络剧是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的,通过互联网播放的一类网络连续剧,一般分单元剧和连续剧。网络剧与电视剧的区别主要是播放媒介不同。传统电视剧的播放媒介主要是电视,网络剧的主要播放媒介是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设备。随着时间的发展,网络剧和电视剧同播的现象越来越多,用户可以通过电视及互联网设备观看到最新一集的剧情。

三、简答题

1.以《爸爸去哪儿了?》为例,谈谈真人秀节目拍摄过程中使用多机位的意义和作用。

答:户外真人秀设备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技术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繁杂。《爸爸去哪儿》开辟了户外真人秀多机位拍摄和大制作的先河。

(1)多机位增强体验感

做真人秀的核心趋势是增强体验感。《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运用了40多台机位,72小时不间断拍摄,第二季拍摄规模又有所增加。如今户外真人秀的制作阵仗愈加庞大,《奔跑吧兄弟》剧组使用了100余台DV设备以及40余台GoPro,湖南卫视第四季度推出的真人秀《一年级》使用了120余台机位。多机位使用的目的即实时记录,多角度捕捉真人秀嘉宾的各种情绪与行为,从而让观众沉浸于节目中。

(2)多机位提高拍摄效率

多机位拍摄避免了节目拍摄过程中出现意外阻碍拍摄进程,克服单机位NG的缺点。单机位在遇到现场突发状况时,被摄对象需要按照拍摄脚本重复拍摄,一个动作的表现,通常需要重复好几遍才能营造出多机位的效果,因而更容易出错,影响拍摄效率。而多机位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节目中明星嘉宾的动作进行拍摄,假如一个镜头不能用,还有其他机位更多的镜头可供选择,节目基本上一次性录完,大大提高了拍摄和制作的效率。

(3)全方位多角度捕捉细节

多机位拍摄可以对现场嘉宾的动作、表情、言语等细节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捕捉,甚至可以捕捉到偶然发生的精彩瞬间,从非常规的角度对明星隐私进行窥探,满足了观众收视的猎奇心理,也增强了节目整体的趣味性,使观众能够保持对本节目很好的收视黏性。

(4)多机位会增加制作成本

多机位记录拍摄必然使综艺节目的成片比急剧增加。一般综艺节目时长仅90分钟左右,但户外真人秀一个机位一天的拍摄量就有8到10小时。如何管理海量素材,统筹各个镜头,从几百个小时素材中剪出一档精彩的节目,给节目制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

2.简述“叙事蒙太奇”的含义及其类型。

答:叙事蒙太奇是将镜头按照事件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因果关系组接在一起,它能连接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叙事蒙太奇最为常见的类型,包括线性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

(1)线性蒙太奇

线性蒙太奇指按照事件逻辑顺序连续叙事。

(2)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指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情节线索并列出现,分别叙述,而又最终统一于同一主题。

(3)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指同一时间内的若干条线索齐头并进,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相互推进,交替频繁,最终汇合在一起。

(4)重复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指影片中有一定寓意的镜头或场面等在影片中特定的位置一再出现,造成强调、呼应、对比、渲染等效果。

四、论述题

电视艺术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并做分析。

答:电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兼容。由于科学与艺术的兼容,使得电视艺术具有了特殊的传播媒介和表现形式,形成了独特的电视艺术语言,构成了特有的美学形态,如多机拍摄、现场编辑、同期完成,创造出了《舞蹈》《梦界》等优秀的电视艺术片。电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是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是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最初的最基本的动因。20世纪上半叶,通过无线电波的方式实现了声画传播,这种最初只是应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技术却给20世纪后半叶人们的审美娱乐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在这样一个新的技术平台上,从新闻信息的传播开始,逐步发展到传播各种现成的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文学等,它为人们观赏这些艺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电视以其鲜明的声画合一的语言、以独特的时空综合的形式构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电视艺术,构成了人们新的审美娱乐对象。

(2)电视艺术的创造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

就艺术创造的具体表达而言,电视艺术的创造确实表现出对于特定的技术手段和有表现力的声画符号的依赖。电视作为一种声画艺术的创造,离不开基本的摄影、录音乃至编辑、制作等种种必要的设备和技术,为了追求“逼真”的视听艺术的效果,需要讲究严格的技术规范和具体的技术要求。但是,艺术的追求本质上不是僵硬的技术规范所能体现的,它必然还有着更多的情感和趣味的尺度与要求,而后者才是更为根本的。

(3)适应电视制作与传播技术的特性影响着电视艺术创造的类型化生产

就艺术的社会生产体制而言,适应电视制作与传播技术的特性,电视艺术的创造也明显地表现出类型化生产的特点。电视节目的定时、批量的制作,既在形态上带来了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和类型化,更在创作方法上形成一种操作化和程序化的特点。然而,这种生产体制上的特点是否能够真正促进电视艺术的创造,还需要假以时日,靠实践来检验。

总之,在电视艺术的创作中,技术既延展了艺术的创造技能,却又不免遏制了艺术的思维和想象;技术既扩大了艺术在大众传播环境里的活动范围,又主动地把大众日常生活引入艺术活动。就像丹尼尔·贝尔所说的,“过去,艺术是一种经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艺术。”事实上,电视创作对技术的迷信势必造成对于艺术本性的扼杀,甚至以技术的眼光来抵消审美的判断,造成电视艺术本性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