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简单题(20*7)
1.简述乔姆斯基对人类语言获得的看法。
答: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说,认为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的语法规则,语言获得的过程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实现的。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语音),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1970~1977年美国“人工野孩”吉妮(Genie)的个案研究公布以后,乔姆斯基对其理论补充道,作为言语获得基础的这种先天机制,后天必须及时地暴露于语言的刺激下而被激活,否则就会失败。
2.请简述视崖实验,并说明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答:(1)吉布森和沃克首创的视觉悬崖是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常用的工具。
视觉悬崖实验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儿童的平台,平台两边覆盖着厚玻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布料与玻璃紧贴,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深”、“浅”两侧招呼孩子,诱导其爬向母亲身边。
实验结论是:①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
②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
③9个月以前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
(2)视觉悬崖试验中的自变量为:婴儿的年龄、悬崖深度(“浅”、“深”)。
因变量为:婴儿是否爬过悬崖的行为。
3.什么是评测的晕轮效应,请举例说明。
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比如你一旦觉得你的同学张三比较可爱之后,你就会对他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等都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也就是说对可爱这个特质的高分评价影响你对其他特质的评价,使得对其他特质的评价普遍偏高。俗话说的一白遮百丑,就是晕轮效应的典型例子。
4.请解释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工作中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
答:(1)社会懈怠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2)社会懈怠是由Kerr,Bruun和Harkins等人提出来,认为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从这一点来看,社会懈怠现象的产生与责任分担有关,这并与个人所处的团体情境相关,不同的情境会产生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
①在社会促进情境中,个体是他人影响的唯一目标,所有的社会影响均指向该个体,当在场的他人增加时,社会影响也增加;
②社会懈怠现象发生在团体成员完成团体外他人指定的作业时,每一个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随着团体规模增加,每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随之降低。
(3)由于社会懈怠现象对团体的工作表现有害,Latane认为,如果想要克服社会懈怠现象的话,最好的方式是让大家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及责任。如:
①实行个人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分工,并且工作绩效直接与奖惩制度相联系;
②开展企业,部门内部竞争,在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个人魅力;
③调整更新奖惩制度,制订有关评价个人表现的相关制度。
5.简述维基斯特和麦独弧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答:(1)维基斯特的贡献(略)
(2)麦独孤的贡献: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早期,麦独孤撰写了《社会心理学绪论》,用本能论的观点解释人类个体的行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本能决定着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倾向。在这本书中,他罗列了人类的一系列本能:比如人类的好斗本能使得战争不可避免;而人类的积聚本能使得人们不断地发财致富,积累更多的财富。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仅仅用本能解释人类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尽管人们对本能论有这样那样的批判,但是它的影响却依然存在,许多基于进化的理论在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时都用到了它。
6.哪位心理学家第一个描述外向和内向的心理特征,他是在什么理论框架内提出内外向分类的。
答:瑞士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内—外倾人格类型学说。
(1)荣格认为,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倾人格;而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倾人格。在荣格看来,任何人都具有外倾和内倾这两种特征,但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倾,还是外倾。
①外倾人格的特点是: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快捷、有时轻率。
②内倾人格的特点是: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难。
(2)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这四种基本功能。结合两种心理倾向可以构成8种人格类型:
①外倾思维型,这种人尊重客观规律和伦理法则,不感情用事。
②外倾感情型,这种人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感情用事,容易凭借主观判断来衡量外界事物的价值。
③外倾感觉型,这种人以具体事物为出发点,容易凭借感觉来估量生活的价值,遇事不假思索,随波逐流,但善于应付现实。
④外倾直觉型,这种人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不接受过去的经验,只憧憬未来,容易悲观失望。
⑤内倾思维型,这种人不关心外部价值,以主观观念决定自己的思想,感情冷淡,好独断,偏执,易被人误解。
⑥内倾感情型,这种人情绪稳定,不露声色。
⑦内倾感觉型,这种人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在自己与事物之间常插入自己的感觉;⑧内倾直觉型,这种人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好幻想。
7.简述组织承诺的概念与主要维度。
答:(1)组织承诺的定义
组织承诺指个体认同并参与一个组织的强度。它不同于个人与组织签订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角色方面的合同,而是一种“心理合同”,或“心理契约”。在组织承诺里,个体确定了与组织连接的角度和程度,特别是规定了那些正式合同无法规定的职业角色外的行为。高组织承诺的员工对组织有非常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组织承诺的维度
Meyer与Allen对以前诸多研究者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回顾,在自己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组织承诺的三因素模型。他们将组织承诺定义为“体现员工和组织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状态,隐含了员工对于是否继续留在该组织的决定”。三个因素分别为:
①感情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赖、认同和投入,员工对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忠诚和努力工作,主要是由于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而非物质利益;
②持续承诺,指员工对离开组织所带来的损失的认知,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多年投入所换来的待遇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内的一种承诺;
③规范承诺,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受到了长期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内的承诺。
二、论述题(40*2)
1.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偏差有哪些,请分别进行解释。
答:(1)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知觉常常包括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等。
(2)社会知觉偏差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性,人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们的影响降低,但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存在。这些偏差包括:
①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
②负晕轮效应,与晕轮效应相对,也叫做扫帚星效应,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
③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3)正性偏差发生原因的解释
①Matlin提出的“极快乐原则”,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包围的时候,便觉得愉快。即使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们依然会依照美好的经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有利的评价。
②仅仅限于人们对人的评价,Sears指出,人们对所评定的他人有一种相似感,因此人们对人的评价要比对其他物体的评价更宽容。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作较好的评价,所以对人作评价也比较高。
2.论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并针对下面偷药的例子,依据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三个阶段进行相应的解释。
A母亲得了重病,治病的药很贵A没有凑够钱,于是A找到药的制造者希望他可以便宜卖给自己或者以后还给他,但是制造者坚决反对,A感到很绝望,决定闯进制造者的实验室给母亲偷药,他应该这样做吗?
答:(1)科尔伯格采用开放式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为两个阶段。这六个阶段依照次序进展,不能超越,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最高水平。
①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阶段2:功利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认为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
②习俗水平(9~15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此水平也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3: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又称为“好孩子”定向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
阶段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要尊重法律权威,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
③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该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此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订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
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当个体达到这个阶段,他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
(2)当被试处于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以及后习俗水平三者不同的习俗水平时,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我们可以对被试的行为做出如下判断:
①如果被试的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时,则被试会认为偷窃会带来的惩罚而判断A不应该这么做;
②如果被试的道德水平习俗水平时,则被试会认为偷窃是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而认为A不能为其母亲偷药。
③如果被试的道德水平后习俗水平时,则被试会认为A为母亲偷药虽然违反了法律但是确实情有可原的,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A应该为其母亲偷药。
三、实验设计题(40*2)
1.某研究者进行一项认知行为对焦虑心理的治疗的疗效研究,要求采用双盲程序和控制安慰剂效应,他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答:根据题意,该实验设计具体如下:
(1)研究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焦虑心理的治疗是否具有显著作用。
(2)研究方法:
①自变量:被试焦虑水平(高焦虑组、低焦虑组);是否接受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组、安慰剂组)。
②因变量:被试焦虑水平。
③实验处理:2(高、低焦虑组)×2(认知行为治疗组、安慰剂组)双因素试验设计,其中有四组实验处理。
④试验控制:采用双盲程序,四种实验处理随机与主试匹配,避免治疗师或主试的期望效应。
(3)研究程序:
①前测:采用焦虑量表根据得分筛选出高、低焦虑水平的被试。
②实验过程:告知被试参加一个培训项目,四组被试分别接受相应的实验处理,被试和治疗师均不知道实验的真正目的。
③后测:治疗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再次测量被试的焦虑水平。
(4)数据处理:该实验为2×2双因素试验设计,分析两个自变量的主效应以及相互相互作用。
2.员工进入组织需要适应过程,让员工更好更快地适应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双赢。请依据现场干预研究的实施规则,设计一个可行的现场干预研究的实施方案。
答:略。
2012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简答(每题20分)
1.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的意义
2.言语发展阶段及特点
3.社会交换理论简述
4.说明言语先天性的证据
5.人格类型说和维度说的异同
6.图式的含义及类别
7.人格特质论的起源及新近展
8.基本归因偏差及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论述(每题25分)
1.论述几种情绪的重要理论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举例说明基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功能的共同影响
三、研究设计(每题30分)
1.设计一项研究验证时代变迁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2.设计一个研究方案,考察员工每天的通勤状况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并说明主要的理论依据。
3.题目中是一个对拖延行为进行行为干预的效果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并重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