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核心讲义
一、经济学在《经济生活》教材中的体现与解析
(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
货币不是与商品同时产生的,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1)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2)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①用于交换,②劳动产品。
3.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本质:一般等价物。
(2)职能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货币。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4.比较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异同
(1)货币发展脉络: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2)纸币的优点
①制作成本低;
②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③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5.理解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的原因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发行过多会发生通货膨胀,发行过少会发生通货紧缩。
注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6.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7.了解结算,列举信用卡与支票等信用工具的用途
(1)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账结算。
(2)常用的信用工具是信用卡、支票。
(3)信用卡优点: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4)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8.理解汇率变化的影响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又称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
(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①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不利于外国来华投资;
②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9.知道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
(1)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等。(间接因素)
(2)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直接因素)
10.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11.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2)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不利地位。
(3)这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12.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1)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价格上涨,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
(2)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价格下降,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
13.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14.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5.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6.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如:火车和汽车。
②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如:汽车和汽油。
1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8.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注意: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19.说明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
(1)收入预期: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收入减少或有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2)收入差距:人们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0.区别消费的不同类型
(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消费对象的不同: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3)按消费目的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21.了解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食品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
(3)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恩格尔系数过大,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22.描述不同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消费者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消费是不健康的消费)
(4)求实心理(健康的消费心理)
23.辨析不同消费观,树立正确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二)《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1)原因: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
(2)意义
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
②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明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原因:它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2)意义: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政策: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4.我国的公有制经济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阐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
6.理解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7.了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
(1)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8.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9.了解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1)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能否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10.比较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11.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
①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
②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
③监督机构(监事会)。
(2)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
12.分析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13.说明企业兼并或破产的原因及其作用
(1)在市场经济中,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2)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14.说明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1)诚信经营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公司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15.分析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看,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实现其社会价值,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2)从国家角度看,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6.就业与创业
(1)我国就业的形势严峻:(原因)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对策
①党和政府: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首先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其次扩大就业规模,最后改善就业结构。
②劳动者个人: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17.辨析不同的择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
(2)竞争就业观
(3)职业平等观
(4)多种方式就业观
18.列举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1)劳动者自觉履行义务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2)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3)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4)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加以维护。
19.理解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劳动者享受权利,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20.了解储蓄的作用和主要种类
(1)储蓄存款是一种便捷的投资方式,也是当前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2)银行利息是如何计算的?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利息的计算: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3)主要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21.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1)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
22.股票
(1)投资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2)股票投资的收入:
①股息和红利收入;
②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23.理解建立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意义
对个人来讲,增加了投资渠道;对企业来讲,增加了筹集资金渠道;对社会来讲,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24.债券及其种类
(1)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
(2)我国的债券,根据发行者不同,主要可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①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风险最小,收益最低。
②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③企业债券:是由企业发行的,以其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风险最大,收益最大。
25.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26.商业保险的种类、特点及订立原则
(1)商业保险分为两类:①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等。
(2)保险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3)保险是以“风险”为投资对象的一种投资方式。不仅体现保障功能,还显示出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
27.比较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异同
投资理财方式: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
特点:
(1)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风险最小,收益最低)。
(2)股票——高收益、高风险同在;流通性强。
(3)债券——稳健的投资;流通性较弱。
(4)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三)《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1)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范围:公有制经济中。
(2)对象:个人消费品。
(3)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了解按劳分配的客观必要性及意义
(1)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目前我国几种重要的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中。
(3)按生产要素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劳动、技术、土地、管理、资本、知识)
6.评述建立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1)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3)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7.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8.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制度保证。
(2)提高“两个合理比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
(3)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9.理解提高“两个合理比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
10.了解效率的含义及追求效率的意义
(1)含义: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意义: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11.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1)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性。
注意: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矛盾的不同方面,二者之间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一方面,公平对效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效率提高了,而旧的公平观念仍居于主导地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公平,要以牺牲一定的效率为代价;而为了促进效率,又要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
1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1)含义: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2)作用: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3.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的含义
(1)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1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影响因素。
(2)分配政策。
15.财政收入的来源
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券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6.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
(1)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赤字(收小于支)。
(3)财政盈余(收大于支)。
17.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1)经济建设支出(重点是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是占首位的财政支出)。
(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4)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
(5)债务支出。
18.税收的基本特征
(1)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基本特征: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3)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①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19.税收的本质
物质财富从个人、单位无偿地转让给国家。
20.税收的主要种类
(1)流转税
(2)所得税
(3)资源税
(4)财产税
(5)行为税。
21.了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增值税的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22.说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特征和作用
(1)增值税
①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②优点: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②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③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④优点: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3.区分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
(1)偷税: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
(2)欠税:拖欠税款,超过纳税期限。
(3)骗税: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国家税收的优惠,集中在出口退税。
(4)抗税: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纳税。
2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3)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5.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
例:在我市某医院工作的王大夫,2011年4月取得工资收入4800元,王大夫4月份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王大夫的应纳税所得额=4800-3500=1300元,王大夫的应纳税额=1300×3%=39元
(四)《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1)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等来实现。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传递供求信息;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1)运用市场规则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参与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3)如果经济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平。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6.加强我国的宏观调控
(1)原因
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②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含义: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目标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增加就业;
③稳定物价;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常用手段
①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②法律手段(立法和司法活动)
③行政手段
(5)关系: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7.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
①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不足: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
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
(2)贸易全球化
(3)资本全球化
1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提高;
③提高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
(2)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稳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②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13.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
(1)地位: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立于l995年;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作用
①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
③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3)基本原则: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14.我国的对外开放
(1)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2)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政治学在《政治生活》教材中的体现与解析
(一)《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最大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1)广泛性
(2)真实性
4.了解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2)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人手;
(3)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5.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7.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2)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8.理解政治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政治自由离不开法律,法律对自由起保障和促进作用。
(2)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0.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1.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
(1)直接选举:直接反映民意,但选举成本较高。
(2)间接选举:便于集中、形成决策,但影响民意的表达。
(3)等额选举:较好地把握选举的规模和结构,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选择。
(4)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12.说明选举方式选择的制约因素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13.明确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正确态度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1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其意义
(1)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意义
①有助于使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使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5.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1)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意义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径,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
②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6.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1)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包括
①批评;
②建议;
③申诉或诉讼;
④指控、告发或揭发;
⑤举报。
(2)渠道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监督听证会
⑤民主评议会
⑥网上评议政府等。
17.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原则
(1)勇于行使监督权。
(2)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18.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
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19.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1)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2)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①是否遵循法律、法规。
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政治生活》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基本职能
(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3)对人民负责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
(1)开设热线电话。
(2)设立信访部门。
(3)发展电子政务。
(4)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4.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1)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①合法行政
②合理行政
③程序正当
④高效便民
⑤诚实守信
⑥权责统一
5.提高政府行政的水平
(1)加强立法工作。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意义:①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③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7.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2)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3)人民政协的监督。
(4)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5)司法机关的监督。
(6)行政系统内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上级政府、监察部门)的监督。
8.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1)政府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们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2)政府权威的体现:①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信誉;③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则止;④有权威的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3)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们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9.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1)来源: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政府工作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权威。
(2)树立政府权威要做到
①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德行操守。
②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与政府权威紧密相连。
③政府切实履行基本职能。
④政府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三个方面: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三)《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大常务委员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由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人大的部分职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由广大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民主选举产生
5.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2)义务:
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③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7.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9.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14.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其中,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15.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6.了解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17.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
(1)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2)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它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20.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1)性质: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1.民主党派的名称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中国民主同盟
(3)中国民主建国会
(4)中国民主促进会
(5)中国农工民主党
(6)中国致公党
(7)九三学社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1)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团结,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2)相互关系: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25.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1)宗教信仰自由。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民主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7.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四)《政治生活》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1.了解国际社会的构成
(1)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三种重要类型的主权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2)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2.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
(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2)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3.国际组织
(1)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与非政府间的,世界性的与区域性的。
(2)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问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4.联合国
(1)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和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集体协作,⑥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⑦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5.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作用: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等。
6.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7.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义性和正当性。
(2)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乖』益和经济利益。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8.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9.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0.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11.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四个保障”,即: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13.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4.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文化学在《文化生活》教材中的体现与解析
(一)《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理解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的内涵: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起来的。
③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2.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文化发展可能超前,也可能滞后。
4.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5.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7.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8.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了解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10.了解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11.探讨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政治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继承与创新
1.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1)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的个性。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了解文化传播的含义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1)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业活动、人类迁移、教育活动。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1)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3)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4)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6.探讨如何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通过中外文化交流,一方面,吸收各国优秀文化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也更加主动地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7.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①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影响: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阻碍人的发展。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就会取代旧的文化形态。
(2)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4)教育方式的变革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无限的文化财富。
(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2.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1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15.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6.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如何面对传统文化)
(1)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①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就会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固守传统否定创新就会导致“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
17.评述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的作用
(1)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在此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8.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倾向。
(2)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即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19.了解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内在要求
(1)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三)《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的表现:汉字和史学典籍。
(2)博大精深的表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地位: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2)含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民族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4)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主要措施)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四)《政治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要求
(1)内涵: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发展要求
①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
态度:落后文化是文化的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态度:必须坚持抵制,依法取缔。
(3)如何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国家:发展大众文化,规范市场。
②个人:提高判断力,拒绝污染。
③社会:奏响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1)对待传统文化要“取之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对待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抵制“全盘西化”。
4.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3)必要性与重要性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②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
③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所具有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⑤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和谐社会。
(4)如何建设: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6.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2)主要内容:
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②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③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8.了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①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②基本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①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基本要求: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①原因: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
②基本要求: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9.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五爱)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四个基本)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两个树立)。
1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1)爱国守法
(2)明礼诚信
(3)团结友爱
(4)勤俭自强
(5)敬业奉献
1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3)我们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重在行动。
四、哲学在《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的体现与解析
(一)《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离不开生活)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生活离不开哲学)
①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抽象。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2)评价
①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8.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2)评价
①进步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②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9.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人具有能动作用。
(2)评价: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0.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1.主观唯心主义
(1)含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代表言论:“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
12.客观唯心主义
(1)含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代表言论:“理生万物”,“上帝创造世界”。
1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4.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1)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3)辩证法、形而上学要么和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和唯心主义结合(交织在一起)。
15.哲学与时代精神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16.哲学的作用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反作用于时代)。
(1)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3)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精髓: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主题: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科学发展观。
(二)《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4.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2)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
(1)规律的含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和普遍性。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造福于人类。
6.意识的起源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7.意识的生理基础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8.意识的内容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注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9.意识能动性的作用与表现
(1)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表现: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改变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0.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理论依据: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含义: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3)要求
①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12.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3.真理的含义与特点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的特点: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③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14.真理与谬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15.认识的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的阻碍作用。
16.认识的特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7.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1)从认识的主体看,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人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3)因此,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8.认识的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19.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1)原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
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②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理论评析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三)《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比较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
明确两者的根本分歧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手;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2)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4.联系的普遍性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注意:并非任意两个具体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5.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根据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6.联系的多样性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7.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联系: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方法论要求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8.系统的基本特征及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9.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10.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
(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
①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1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联系: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方法论要求: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4.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含义: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关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7.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找出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18.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2)方法论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9.比较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4)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1)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2)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一个矛盾中存在两个方面,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这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2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5.辩证的否定的含义及其实质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2)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3)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6.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外因作用的结果,是外力、主观强加于事物的。
(2)否定和肯定都是绝对的,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3)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中断,不是“扬弃”。
27.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8.创新的社会作用
(1)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2)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9.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认识世界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6.发展的实现方式
(1)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0.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12.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3.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4.人的价值的内涵及其评价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15.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1)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的判断称为事实判断。
(2)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称为价值判断。
16.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1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8.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的原因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19.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1)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0.懂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1)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2)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3)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21.明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3)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22.明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我们强调在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这种个性应该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23.懂得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4.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25.理解人的价值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2)在当代中国,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有了坚定的正确的方向,从而在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