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2.1 考点归纳

一、概述

1.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是相对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上古时期而言的,大体上指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40年代马其顿统一希腊以前的100多年,这是希腊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2.古典时期希腊哲学的特点

(1)地域更广阔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是雅典哲学。阿那克萨戈拉第一次把哲学引入雅典,随后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著名哲学家,同时,雅典自由宽松的社会条件吸引了大批外邦哲人,他们一同将希腊哲学推向鼎盛。

(2)内容更丰富

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扩展到了人和社会,社会公正、国家本质、人生意义等问题,正面进入哲学家们的视野。

哲学研究的重心从“自然”意义上的phusis转向了“本性”意义上的phusis。

(3)方法更科学

希腊哲学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主要手段,取代了早期自然哲学的直陈宣称式的方法。哲学家们以修辞学和论辩术为基本工具,在逻辑思辨中澄清概念,讨论问题,建立理论。

二、智者的启蒙

1.智者的简述

(1)智者

智者的含义

a.“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sophist)。

b.“智者”: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公元前5世纪后期)。

智者运动原因

a.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

b.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2)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

智者生活在氏族社会转变为城邦的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们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提出挑战。怀疑主义是他们进行诘难和批判的工具,相对主义则是怀疑的依据和结论。他们认为,一切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被人们奉为规矩的常理都能在论辩中被推翻。

(3)对智者的评价

积极方面

智者对传统观念的批判的范围和影响比早期自然哲学家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更加广泛。智者把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引向社会政治领域,把哲学的主题由原初的“自然”转向人事。智者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具有批判传统的积极意义。

消极方面

这种思想倾向对以往哲学成果具有破坏作用,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否认确定的或惟一的真理标准,智者或者片面夸大感觉的相对性和主观性,把知识归结为因人而异的感觉;或者以自然哲学各派学说的分歧为口实,否认理智的思辨可以达到共同的知识。总之,在智者看来,无论感觉或理智都不能告诉人们确定的真理。

2.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

(1)自然说

主要观点

自然说坚持自然哲学中的本原观念,特指人类本性。认为人应按照自己本性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

代表人物

a.斯拉西马库,认为法律是“弱者,即大多数人”约定而成的,法律是大多数弱者限制少数强者本性的枷锁,它禁止一个人通过强力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然而,出自本性的真理却是:强者应该拥有比弱者更多的东西。强者打击人,弱者遭受打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强权就是公理”的最早表达。

b.希庇阿斯,认为人在本性上没有高低、贵贱、强弱之分。

(2)约定说

主要观点

约定说坚持非自然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

代表人物

a.普罗泰戈拉,著有《事物的本原》,用约定说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代表了民主派的政治观点。柏拉图对他的观点理解为:人为了生存而在共同认可的道德原则之下组成国家,这些原则是人为的,需要通过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通过传授和学习的过程,才能得以维持和延续。

b.克里底亚,著有《西叙福斯》,解释社会约定的过程:最初人生活在无序的野蛮状态,为了向恶人报复,人制定了法律,让正义统治,使暴力屈服。但法律不能阻止人们私下作恶,因此一些更聪明、赋有良好理智的人发明了对神的崇拜,用恐惧和神圣原则阻止人们邪恶的行为和思想。表达了对人为约定的蔑视。

(3)总结

自然说和约定说虽然彼此对立,但它们又都与传统的氏族势力相对立。自然说所要摆脱的约定主要针对落后的习俗,约定说所要约束的本性主要指蒙昧的本能。除此之外,自然说和约定说并无特定的政治归属。

3.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著有《论真理》《论神》《论相反论证》等。

(1)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尺度、逻各斯只存在于人那里,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逻各斯去描述和衡量万物的存在和非存在。事物无客观规定性可言,更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本原,一切均依每个人的立场为转移。

普罗泰戈拉的这种相对主义是针对着爱利亚学派的绝对存在的。

普罗泰戈拉看来,爱利亚学派的绝对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证实的思想虚构物,每个人在自己的变化不定的感觉中发现,他自己才是事物存在的惟一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对希腊作为“一”和“尺度”的“逻各斯”的解构。

a.普罗泰戈拉并没有抛弃逻各斯,而是把逻各斯“打碎”成了每个人内心的主观原则,使神圣的“一”变成了世俗的“多”。

b.亚里士多德把他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解为:“实际上是说正在认识或正在感知的人,因为他们有各自的知识或感觉,所以说知识和感觉是对象的尺度。”这是比较全面的看法。

(2)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内容

普罗泰戈拉第一个采用苏格拉底式讨论法,又称“反讥法”。在普罗泰戈拉看来,既然人是万物的尺度,事物就是人所感知的那个样子,那么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都可以提出与任何理论相对立的说法。

评述

普罗泰戈拉的这个方法论原则,不仅是芝诺揭露矛盾的技巧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对苏格拉底辩证法的提出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对后来怀疑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3)社会生成论

内容

在社会产生问题上,普罗泰戈拉持约定论的态度。他认为一切生物是神用土、水及这两种元素的合成物在大地内部创造出来的。

评述

该思想是后世社会契约论的先驱。他认为正义和其他德性是每个人具有的,每人都有参与、发表政治意见的权利,这为城邦民主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受到了苏格拉底的批评。

4.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著有《论非存在或论自然》。

(1)无物存在

设若该物非存在,是指它既存在又非存在,但同一个东西既存在又非存在是矛盾的。

设若该物存在,那么它或是永恒的或是生成的,或者既是永恒的又是生成的。

既存在又非存在也不成立。因为第一、二种可能情况皆不成立,那么,由它们合成的第三种可能情况也不成立。

高尔吉亚由这三个论证得出结论:无物存在。

(2)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认识

人们所思想的东西并不因此而存在。

如若人们所想的东西是真实的存在,那么不存在的东西就不能思想了。

(3)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认识存在要靠感觉,而告诉别人要靠语言。语言和存在是不同的东西,既然存在不能变成语言,即使人们认识了存在,也不能告诉别人。

三、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道德圣贤。为了与“智者”划清界限,他自称“爱智者”(即“哲学家”),把追求智慧当作人生目的。他是西方历史上为理想而殉道的典范。

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后人关于他的思想言行,主要是通过他的两个学生——克塞诺芬尼(勿与爱利亚学派的克塞诺芬尼相混淆)和柏拉图的记载而得知的。学术界一般认为,柏拉图早期的一些对话作品,如《申辩篇》《克力同篇》《斐多篇》《普罗泰戈拉篇》等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而晚期的著作则更多的是借苏格拉底之口来表述自己的思想了。

1.认识你自己

(1)基本内涵

“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句。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

(2)背景

早期自然哲学家

a.批判早期自然哲学家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是错误的。自然哲学家们不关心人自身只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

b.苏格拉底的观点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即“善”。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人们的能力所不及,因而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身,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

智者

a.批判智者

智者们虽注重社会和人生问题,扭转了哲学研究的方向,但却高扬个体,推崇感觉,导致了对普遍、理性和确定性的贬低或否定,走向了诡辩论或怀疑主义,因而不能真正认识自己,更违背了哲学“爱智慧求知识”的初衷。

b.苏格拉底的观点

苏格拉底认为,追求知识不仅是人的本性和使命,还是拯救雅典民主制的方法。智者自称是有智慧的人,而苏格拉底却一向以无知自居。自知自己无知而热爱智慧,才是真正的聪明。

(3)意义

在批判自然哲学家和智者的基础上,苏格拉底开始摒弃感觉高扬理性,使哲学从求胜求智转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识为人的本性,开创了理性主义先河,实现了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2.德性即知识

(1)内容

德性

“德性”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德性是人的本性,但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

知识即德性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他认为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在于他的知识,也就是知识即德性。

(2)影响

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但是将德性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有失偏颇的。同时,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分条件,有知识并不意味着有德性。

3.“是什么”的问题

(1)内容

苏格拉底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即事物的定义或概念。当他问事物“是什么”,实质是在问其类本质。

(2)意义

从本体论上看,只有普遍性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构成了事物的本质,并且是其存在的根据。

从认识论上看,对于可变的感性事物,人们只能形成意见而不能形成知识,只有认识事物“是什么”即确定、普遍的本质,人们才能形成知识。

从方法论上看,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原则确定了基本形式。

4.助产术

(1)内容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又称“辩证法”。苏格拉底在施行助产术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逐步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犹如产妇经历痛苦产下胎儿。

(2)具体分析

“反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是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以“自知我无知”的心态才有可能接受助产术。

“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逐步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使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这是助产术的精髓,即不把观点强加于人,而是让对方自己去领会。

“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德性的共同性质做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

(3)评价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直接为柏拉图所继承和发展,对哲学及西方整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小苏格拉底学派

苏格拉底死后,他的朋友和弟子们分散到希腊各处,他们在传述和发展苏格拉底哲学的过程中,从不同侧面撷取了苏格拉底的一些思想片断,形成了彼此不同的学术流派。这些流派被通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大致上可分为如下几支:

1.麦加拉派:善即存在

麦加拉派的创始人是欧克里德,重要代表人物是欧布里德。

(1)善即存在。

欧克里德认为善即是存在,它是一种道德实在。善也是不动的。正因为善是不动的一,所以只有思想才能认识,感觉不起作用。

(2)著名辩题

欧布里德为说明感觉事物的虚假性,提出了“说谎者”说、“隐藏者”说、“谷堆”说和“秃头”说等著名论证。

2.昔兰尼派:善即快乐

(1)快乐原则

善就是快乐,寻求快乐是人的本性。即使从不好的行为中产生的快乐也是善的。

“目的”和“幸福”不同,目的是特殊的快乐,幸福则是一切特殊快乐的总和。

肉体的快乐高于灵魂的快乐,所以,他们认为一旦快乐来临,就应尽情享受。

(2)实用倾向

昔兰尼派厌恶抽象思辨,注重实用。

3.犬儒派:善即节欲

学派创始人是安提斯塞尼,代表人物是第欧根尼。“犬儒”标志着他们生活方式的特点。

(1)安提斯塞尼的思想

善是节欲,即节制和禁欲。他认为德性是可传授的,只有德性才高贵。

德性是行为的事,不需要太多的学习。

有智慧者是自我充足的,其他一切善都属于他。智慧是最可靠的。

(2)第欧根尼的思想

第欧根尼认为人应选择与自然本性相符的生活。在生活中,实践能克服一切困难。

第欧根尼声称自己爱自由胜于一切,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智慧者的财产。

第欧根尼主张抛弃音乐、几何学、天文学等的研究,把它们看做是无用的和不必要的。

(3)评述

犬儒派的主张反映了一部分民众对社会的不满和厌倦,以极端的消极手段来表示抗议。其禁欲主义原则被晚期希腊的斯多亚学派继承。

五、柏拉图

柏拉图著有《申辩》《普罗泰戈拉》《会饮》《国家》《斐德罗》、《泰阿泰德》《巴门尼德》《智者》《政治家》《蒂迈欧》《法律》(未完成)等。

1.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1)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

柏拉图的思想是对以前的希腊哲学,包括早期自然哲学、智者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苏格拉底的原则和方法,所做的创造性综合。从苏格拉底那里,他学到了从研究心灵入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原则,学到了反对智者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诡辩的基本立场,也学到了以普遍定义为认识目标的对话方法。

(2)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思想的发展

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但没有明确地规定心灵所能认识的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柏拉图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为他的方法论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他的理念论不但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如此的原因。

(3)柏拉图基本观点

理念型相是独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它就不可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揭示的知识。因此,他在个别的、可感的事物之外设定了一个普遍的、可知的理念领域。他主张理念型相与个体相分离,乃是出于发展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使之完满化的需要。他的理念论综合了本原论和认识论、灵魂观和伦理观以及社会政治学说,是希腊哲学第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2.理念论

(1)柏拉图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赫拉克利特派,熟知该派的“一切皆变,无物常住”的思想,以及克拉底鲁将这一思想推至极端而导致的“语言无法表述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具体事物“摹仿”数目的观点;

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不变不动的以及思维与存在相同一的观点;

对柏拉图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去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

(2)理念的含义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为“理念”(idea或eidos),“理念”不是指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而是指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即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

(3)柏拉图的“理念”与苏格拉底的“定义”的关系

柏拉图的“理念”与苏格拉底的“定义”虽然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是二者之间却也存在两点根本性的区别:

苏格拉底主要把寻求一般定义的工作局限于精神生活的范围内,他探讨的是关于美、美德、正义、善、勇敢等等的普遍本质;而柏拉图则把理念扩大到世界的一切方面。

苏格拉底虽然通过一般定义来探寻关于事物的普遍本质,但是他并没有把普遍本质与个别事物截然分离开来;柏拉图则将普遍概念(理念)实体化和客观化,不仅将其看作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实在本体,而且将其看作是独立于人的头脑的客观精神。

(4)“分离说”

即个别事物与普遍概念之间的二元分离。

面对着普遍与个别、一与多、不变不动的理念与流动变化的可感事物之间的二元分离,柏拉图将前者作为后者存在的根据,用自身同一的理念来说明形态各异的具体事物。在他看来,可感事物正是通过“摹仿”或“分有”理念而获得其实在性的。

(5)“理念世界”分类

“理念世界”由低到高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自然物的理念,如石头、马和人的理念,这是最低层次的理念;

人造物的理念,如桌子、椅子和床的理念,它们构成了各种人工制品摹仿的“原型”;

数学意义上的理念,如方、圆、三角形、大于、小于等;

范畴意义上的理念,如存在与非存在、静止与运动、同与异等;

道德和审美领域的理念,如美、勇敢、节制、正义等;

“善”的理念,这是最高的理念,它构成了各种理念由以派生的终极根据,同时也是所有理念——以及作为各种理念的“摹本”的感性事物——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

“理念世界”中的各种理念构成了可感事物摹仿和分有的原型;所有的理念又都追求着“善”的理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众多感性事物趋向于它们的理念,较低级的理念趋向于较高级的理念,所有的事物和理念都趋向于“善”的理念的秩序井然的世界模式和本体论体系。

3.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即可感世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即可知世界。

(1)本体论方面

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即现象。

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则一切都将失去存在。

(2)知识论方面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对象,一个是可知对象。存在是知识的对象,不存在作为空无,是无知的对象,而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事物则是意见的对象。

(3)喻证

“日喻”

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化为世界的本原,用太阳比喻善。他认为善是一个理念,并且是最高的理念。它是安排、规定这一领域秩序的外在准则和原因,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

“线喻”

“线喻”即线段之喻:将一条线分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是可见世界,另一部分是可知世界;一部分是较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

a.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

b.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

c.与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

“洞喻”

“洞喻”即洞穴之喻,它将洞穴比做可见世界,火光比做太阳,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做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

评述

通过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完成了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从中获得认识。

4.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1)回忆说

内容

a.人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它只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但灵魂附着于躯体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遗忘了一切。

b.只有经过合适的学习和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但不是所有的灵魂都能回忆起它们,只有少数人保持着回忆的能力。

形式

灵魂对理念的回忆,分为突发与渐进两种形式。突发形式表现为疯狂;渐进形式表现为理性的进展。

评述

柏拉图的回忆说第一次提出了先验论的问题,近代哲学中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论与康德的批判哲学,都与此密切相关。

(2)灵魂转向说

猜想的对象是影像,由此产生的是人们的偏见和成见。

相信的对象是具体事物,由此产生的是感性认识,因其对象的变动不居,所以感性认识也不具有可靠性和确实性。

推论的对象是数理理念,它的特点是先设定一些不证自明的假设,然后由假设开始,通过逻辑推理达到答案。

理智的对象是伦理方面的理念,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可感事物的帮助,通过一系列的步骤,从理念开始,最后下降到理念而终止。

(3)灵魂学说

关于灵魂的本性及其与物体的关系

a.灵魂的本性

柏拉图从灵魂与运动的关系来规定灵魂的本性。他认为从外面获得运动的事物是没有灵魂的,自身内即有运动的事物才具有灵魂,因此,自我运动即是灵魂。

b.灵魂与物体的关系

灵魂先于物体,物体是第二位的、后生的。灵魂是统治者,物体是被统治者;物体在有益和有害的双重意义上反作用于灵魂。

灵魂的构成和等级

a.灵魂的构成

第一,头脑是理性灵魂的居处,它位居全身顶端,指挥全身。

第二,胸部是激情灵魂所在地,置于理性之下并受其指挥。

第三,腹部则是欲望灵魂的居所,受理性和激情制约。

b.灵魂的等级

第一,从广义讲,世界灵魂最高,是神的影像和第一个创造物。

第二,是人的灵魂,具有理性。

第三,是动物灵魂,虽无理性,却有欲望和激情。

第四,是植物灵魂,只有欲望。

灵魂回忆说和灵魂不朽说

a.回忆说论证

既然学习就是回忆,“我们必定是从某个先前状态获得我们现在回忆起的东西。但是如果灵魂在进入人体之前不存在,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命题也证明了灵魂是不朽的”。

b.运动说论证

凡是具有永恒运动的事物都是不朽的,只有自我运动才能永不停止运动。靠他物的运动不可能永恒,而灵魂就是自我运动,因此,灵魂必然是没有生成的、永恒不朽的。

c.神圣性论证

按希腊人的流行观念,灵魂具有认识神圣事物的能力。任何神圣的事物都是不朽的,所以,灵魂本身也应当是不朽的,否则就无法认识。

评述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对后来的西方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灵魂能动说、等级说直接影响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灵魂回忆说是先验论哲学的最早表述;灵魂不朽说不仅是宗教神学的支柱性理论,也是伦理学倡导道德生活的必要前提。

5.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

(1)对理念论的反思

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

柏拉图坚信伦理型相,如正当、善型相的存在,但对物理型相,如人、水、火的型相的存在有所怀疑,最后否认秽物有相应的型相。

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

a.如果理念被许多同名事物整个分有,就导致理念自身的分裂,破坏了理念的单一性。

b.如果理念被事物部分分有,把同一理念分解为很多部分,就违背了理念的完整性。

c.在分有“大于”“小于”“等于”等理念时,也会出现矛盾的结论。

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

个别事物类似理念,理念也就类似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同一个理念的结果。第一个理念和事物类似是共同分有了第二个理念。如果理念与分有它的事物类似,就会引出新的理念而且是永无止境的。

关于理念、神和人们的关系问题

a.自身存在的理念,是不为人们所认知的。

b.如果神是最完美的主人,具有最精确的知识,那么,他作为主人不能统治人们,他的知识不涉及人或人的世界的任何事情。

(2)对理念论的修正

八组假言推论

a.如若是孤立的“一”,“一”不是一切。

b.如若是和“存在”相结合的“一”,“一”是一切。

c.如若是和“存在”相结合的“一”,“其他的”是一切。

d.如若是孤立的“一”,“其他的”不是一切。

e.如若“一”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是一切。

f.如若“一”是绝对的不存在,“一”不是一切。

g.如若“一”是相对的不存在,“其他的”是一切。

h.如若“一”是绝对的不存在,“其他的”不是一切。

通种论

柏拉图选择了存在、不存在、运动、静止、相同、相异这六个最普遍的理念作为代表来讨论。由于这些最普遍的理念外延最大,在逻辑上被称为“种”,所以,哲学史上把柏拉图关于这些理念关系的研究称作“通种论”。

划分法

划分是辩证法的途径,划分则是由高到低的下降。划分法的实质是二分法,即将一个总的东西划分为二,再将其中的一个划分为二,一直这样二分下去,直到所需的定义。

四类存在

a.是无定,即没有界限或规定的东西。

b.是有定,即有规定和定量。

c.是前两类的混合,即给没有限制的东西加以尺度或确定的量的限制,使变动的东西进入存在,成为和谐。

d.是原因,即使混合得以产生的产生者。

评述

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反映了他中后期思想的发展。他不仅克服了巴门尼德等人把存在与不存在绝对对立起来的僵化观念,而且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探讨了作为一般和抽象存在的范畴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存在与不存在、相同与相异等范畴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推动了辩证思维的发展。

6.摹仿创世论

(1)摹仿创世论基本前提

整个宇宙不是永恒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

创造者在创造宇宙时,必以某个东西为范型。

(2)摹仿创世论内容

神创造出世界灵魂。它是弥漫于世界并在内部推动形体运动的力量,由同和异两个部分构成,按相反方向做圆周运动,它是神的影像,同时也是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的中介,其职责是使事物受理念支配。

神用全部材料按一定比例和几何结构创造出天体,它在数量上只是一个,呈圆球形。神在创世的同时也创造了时间,所以,可感世界的一切都发生在时间之中。神接着创造了各种动物,它们按居住领域被分成四类,天上的神、空气中的有翼动物、水栖动物和陆地动物。

神创造出人,首先是人的理性灵魂,接着是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然后再创造人的肉体。人是大宇宙的缩小,身体各部分都合乎目的而具有完满性。由于人独具理性灵魂,所以人为万物之灵。

(3)评述

柏拉图的摹仿创世论,是后来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重要来源之一。

7.政治学说—理想国

(1)内容

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

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

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己,努力劳动。

(2)其他观点

柏拉图认为私有制是一切灾难的主要祸根,他主张实行平均主义式的共产主义原则。

实行优生优育,按照不同年龄进行严格的不同科目的教育。

关于如何实现理想国方案,柏拉图认为要实现哲学和政治的联姻,产生“哲学王”。

(3)意义

虽然他的政治理想由于不切实际而无法实现,但是他的思想却很有特色,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8.影响

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的哲学,是以分离为实质的本体论、以善为最高原则的目的论、以神为终极原因的宇宙论、以理性灵魂为核心的人性论、以辩证法为工具的方法论而建构起来的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虽绵延2000多年,至今不衰。

六、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各门科学的奠基人。由于他常常与学生们一边散步一边教学,他的学派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博学、最深邃的思想巨擘,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作品经过历代弟子和学者们的整理编纂而汇集为《亚里士多德全集》20多卷,其中最主要的著作有《形而上学》《工具篇》《物理学》《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1.对理念论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理念作为事物的形式、实体或共相只能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而不能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

(2)人们用来论证理念存在的方法都站不住脚,它们或者是缺乏必然性的推论,或者推出了一些没有与之对应的东西的形式或理念,更为严重的是,将具体事物与理念相分离必然会导致“第三者”的出现,而为了说明这个“第三者”与具体事物和理念的各自相似性,又必须设定一个新的“第三者”,这样就会陷入“第三者”概念的无限倒退。

(3)“分有”只能是对“实体”的分有,因为只有“实体”才具有形式或理念。至于“摹仿”,更是无稽之谈。

(4)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理念对于感性事物没有任何意义,它既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也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

2.第一哲学及存在论

(1)哲学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理解为一切科学的总汇,它由三大部分组成:

理论科学,理论科学又分为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物理学或自然科学,以及作为方法论的逻辑学。

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艺术。

(2)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宗旨和对象

基本宗旨:阐明事物的一般原因和原理。

对象:不是特殊的存在物,而是存在本身或“作为存在的存在”。

第一哲学与第二哲学(即物理学或自然科学)的区别

后者研究特殊的存在物,前者则研究存在本身。

(3)“本体论”

含义

“本体论”就是关于“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科学。

“存在”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主要有两种意义:偶然的属性(偶性)和必然的本质,即范畴。除此以外,他还提到另外两种含义:确实性,说一件事“存在”(“是”),是肯定它是真的而不是假的;潜在性,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现实的存在,但却是潜在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的核心”

即作为存在学说的核心的实体学说,实体是一切存在的类别中最根本的一种。形而上学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归结为、甚至等同于“实体是什么”的问题。

(4)实体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也可以被称为实体哲学。实体哲学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三个:

实体是什么?对该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亚里士多德的狭义的“实体学说”。

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对该问题的回答导致了“四因说”。

实体是如何生成的?对该问题的回答则形成了“潜能与现实”的理论。

3.实体的定义

(1)实体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对实体下了一个基本的定义:“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2)实体的特点

实体是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普遍的东西;

实体不同于属性,它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

实体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没有一个实体比另一个实体更是实体;

实体是变中之不变。

所有上述规定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从人们的说话方式即语言语法中引出来的,亚里士多德相信语言的逻各斯与存在的事物有相同的结构,因而他的本体论与他的逻辑学一开始就有一种密切的内在联系。

4.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因说”是对古希腊各种本原学说的一种理论概括。他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形式因与质料因的关系:

(1)“四因”可以归结为形式因与质料因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因。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因此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质料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的因素。

(2)由于任何个别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因此质料、形式都是实体。但是相比之下,形式由于代表一个实体的个别性,因而比具有“无定形”的普遍性的质料更是实体。所以真正的实体就是形式。

(3)事物的形式与质料又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的事物是形式的东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

(4)至于形式和质料的结合方式,亚里士多德诉之于目的论。对于自然产生的东西,形式就是目的,质料是被动的可能性,形式是主动的现实性。

5.潜能与实现(现实)

亚里士多德立足于目的论,提出了潜能与实现(又译“现实”)的学说,以说明万物生成的根据。

(1)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实体或个别事物都处于从潜在状态(“潜能”)到实现的运动过程中,潜能与实现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潜能之为潜能,仅在于它还没有实现或完成。

(2)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潜能向实现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运动。

(3)运动既不同于单纯的潜能,也不同于完全的实现,但是作为实现的形式正是吸引作为潜能的质料向自身运动的动力。运动是正在进行的实现过程,现实则是已经完成了的运动结果。

(4)实现或现实既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已经完成的过程,现实不仅是引起运动的动力,而且也是运动所要实现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对于事物的运动发展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进行阐发的,他对宇宙万物的结构的解释持一种有机论的立场。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长期以来成为自然哲学中片面机械论的中和剂,同时也是神学的重要支柱。

6.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也如同本体论一样,表现出一种折中与调和的特点。

(1)承认对于第一实体或个别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感觉发生的源泉。认识的顺序是从感觉经过记忆、经验而上升到科学技术和哲学的认识。

(2)感觉只能感受事物的形式而不能把握其实质,更不能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感觉当它尚未被外在的对象刺激时,只是一种潜在的认识能力;只有内在地包含着普遍概念的理性灵魂的思维活动,才是现实的认识。

(3)普遍知识就其根本而言是先验的。

7.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他创建了范畴表和谓词表,提出了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确定了判断的定义和分类,制定了演绎三段论推理的主要格式和规则,并且说明了演绎与归纳的关系。

(1)亚里士多德把逻辑形式和规律看作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形式和规律在主观思维中的反映,把主谓判断看作是客观世界中个别事物与一般概念(属和种)之间的关系,或者实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

(2)亚里士多德把谓词分为两大类:

属于定义的部分,是对事物本质的规定;

不属于定义的部分,仅仅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

根据谓词所表述的内容又将谓词细分为五类:种、属差、定义、属性(专有性质)和偶性(非专有性质)。

所有的谓词都是对主词的规定,从客观存在的角度来说都是对事物的本质或性质的表述,因此谓词必须依存于主词(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不能独立地存在。

(3)十范畴表

亚里士多德在对客观存在进行归纳和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十范畴表,它们是对谓词以及谓词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最高或最普遍的分类,也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内容。这十个范畴是:

a.实体(如“人”或“马”),最基本的范畴;

b.数量(如“二尺长”或“三尺长”);

c.性质(如“白色的”);

d.关系(如“二倍”“一半”“大于”);

e.地点(如“在市场上”“在吕克昂”);

f.时间(如“昨天”“去年”);

g.姿态(如“坐着”“躺着”);

h.状态(如“穿鞋的”“武装的”);

i.动作(如“切割”“烧灼”);

j.遭受(如“被刺”“被烧灼”)等。

这十个范畴(后来又增添了五个)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实体范畴是最基本的范畴,它构成了其他一切范畴的主体、基础和中心,其他范畴都是对实体的述说,必须依赖于实体而存在。

亚里士多德不仅把范畴当作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把它看作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和最普遍的联系。把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统一起来,辩证地表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4)判断的分类

在判断理论上,亚里士多德对判断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质”的判断即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量”的判断即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关系”的判断即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模态”判断即实然的、必然的和可能的判断。

(5)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对演绎三段论推理法则的制定,使逻辑具有了精密量化的特点,因而成为了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形式化工具。

定义:“三段论是一种论说,在其中某些东西被肯定了,另外一个东西就必然由于这些基本的东西而成立。”

基本形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这三个判断中每个判断都有一个词与另一判断中的一个词辗转重叠,因而共同表达了三个词之间的这样一种必然关系,即如果最后的词包含在中间的词里,中间的词又被第一个词所包含(或排斥),那么“最先和最后的词就必定借一个完全的三段论式而发生关系”。这称之为三段论的“第一格”。第一格是检验三段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三段论是否能得出真理,还取决于大小前提的真实性。

辩证三段论和归纳三段论

a.辩证三段论:是要通过两个截然相反的三段论互相辩难来推翻对方的前提,以考验三段论前提的真实性,其作用是批判(这里已包含有康德“先验辩证论”的先声)。

b.归纳三段论:是通过对感性知觉的处理来获得真实的前提,以便为一切学术研究建立可靠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把三段论的证明的确定性追溯到三条逻辑公理:

a.矛盾律(或“不矛盾律”):“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b.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之间不能有居中者”。

c.同一律:“一切真实的(事物)必在任何方面其自身始终如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些公理是凭直观即可确认的,用不着证明。这就是形式逻辑的最高原则。

8.伦理学

(1)美德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反对苏格拉底把美德仅仅等同于知识的观点,而主张有两种美德:

心智方面的,即知德,主要是指一种沉思的生活,它以理性沉思活动本身作为目标,对思想加以思想,并从这种活动中获得悠闲自适而且持久不变的愉悦,这是一种最高的幸福。

道德方面的,即行德。

(2)“中庸”学说

在谈到道德方面的美德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的“中庸”学说。他指出,人的灵魂包括三个部分,即激情、官能和性格状况。激情和官能都谈不上是美德,只有性格状况才存在美德和恶行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能以一种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态度来对待激情,这就是美德。关于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说明:

“居间者”是相对于不同主体而言的,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平均数,必须针对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判断。

美德作为一种中庸之道,是与“过度与不足”这两端相对立的,因此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极端。

中庸既非不足中的中庸,亦非过度中的中庸,某些由于不足和过度而导致的恶行本身并不存在一个中庸的问题,而美德作为一种与过度和不足相对立的极端,本身也不存在过度和不足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学说也表现在他的政治学思想中,他既反对少数寡头的专制制度,也反对平民掌权的民主政治。他认为贫富悬殊和强弱对立是导致各种政变和暴乱的根本原因,一个理想的城邦社会应该由中产阶级来当政。

9.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总体看法

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脉络来看,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对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之中的希腊经验性的自然哲学与理性思辨的逻各斯学说这二者的综合。

(1)超越了古希腊两派哲学之间的思想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集以往一切思想之大成的形而上学体系;

(2)其哲学体系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表现出折中动摇的特点,自身潜藏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