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7小时高清视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一、课程的类型

(一)根据课程的任务

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二)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三)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二、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一)普及性

(二)基础性

(三)发展性

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答案】D

【解析】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2.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答案】C

【解析】三级课程分别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新中国历次课程改革概述

1.第一次课程改革

1949年12月

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2.第二次课程改革

20世纪50年代

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苏联的痕迹仍很明显;课程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致使教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3.第三次课程改革

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4.第四次课程改革

5.第五次课程改革

6.第六次课程改革

7.第七次课程改革

8.1999年至今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是生成性、开放性、发展性和广泛性。改革内容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课程范围和领域。

(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第一,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第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三)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

(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以学生为本的趋势

(五)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训练与应用:

小明喜欢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但是被老师叫起来后,常常回答不出来。王老师针对这个情况与小明做了个约定:会的问题就举右手,不会的问题举左手。渐渐地,小明举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个案例体现了(  )。

A.以学生为本

B.回归生活

C.主动学习

D.个性创新

【答案】A

【解析】案例中的王老师没有批评小明,而是与他做了约定,促进小明的发展。这体现了王老师“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