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行为控制和调节
3.1 内容精讲
第九章 动 机
第一节 动机的基本问题
一、动机的概念和功能
(一)动机的基本概念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性程度来决定的。
二、需要的概念和结构
(一)需要的基本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要求。这种不平衡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需要是个性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二)需要的结构
1.莫瑞的需要理论
莫瑞(Marray)把需要分成五类:原始的需要与从属的需要,集中的需要和弥散的需要,反应性需要与前反应需要,显露的需要与潜伏的需要,效应、过程与活动方式的需要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向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①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②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③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④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高级需要也叫生长需要,它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健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与需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斯洛提出了人和动物共有的低级需要和人类特有的复杂需要。他区分了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层次,但他并没有把他对立起来。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以前,低级需要可以部分满足就可以了。在特殊情况下,个体可以不考虑一些低级的需要而追求精神价值。
(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另外,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不能只靠自动装置来解决。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
三、动机和行为效率
(一)动机与行为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活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也是复杂的。一般来说,良好的动机产生良好的效果,不良的动机产生不良的社会效应。但由于多种中间因素的干扰,这在生活中往往是不一致的。
(二)动机强度
动机是由需要和诱因共同组成的。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动机的强度和力量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动机的强度与目标的价值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动机的力量就越强。另外,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意义。当个人将目标看得十分重要,而且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得更大时,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力量就越强。
动机与价值观也有关。动机是个体行为调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的作用。价值观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和理想等。
(三)动机与工作效率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动机引发和维持活动。但是研究证明,动机的强度与工作效率并不是完全的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呈倒“U”形,即在动机强度为中等水平时,工作的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耶基斯(Yerkes)和多得森(Dodson)的研究发现,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难度最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耶基斯——多得森定律,这个定律在生产管理实践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动机与价值观、意志
(一)动机与价值观
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兴趣、信念和理想等。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认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理想则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二)动机与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动机的作用,它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
第二节 动机理论
动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了,这期间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理论,较著名的有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和认知理论等。
(一)本能理论
美国的麦克杜格尔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他认为人类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并且他还提出了人类有18种本能。
本能论一度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但在一些领域中,这种理论还有一定的地位。
(二)驱力理论
武德沃斯最早提出了行为因果关系的驱力概念。其后赫尔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他认为,要形成学习行为,必须降低需要或由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为了使被强化的习惯产生行动,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诱因,而且必须引起内驱力。
赫尔认为,学习系统首先要有驱力(drive,简称D)。在赫尔看来,当动物处于需要状态时,无论是饥饿、干渴、疼痛,还是其他生理上的问题,都会产生一种动力状态,赫尔称其为“驱力”。驱力会激活并产生行为——不是任何特定的行为,而仅仅是行为。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使动物做出我们要它们做出的各种各样的反应。
其次,学习系统还要有强化。若要使动物驱力得到还原,并学会某种反应以解决生物学意义上的问题,强化是不可或缺的。经过一系列尝试,动物的行为会越来越有效,并能熟练地解决某种环境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动物形成了做出某种反应的习惯(habit,简称H)。
这样,我们就得出了赫尔学习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1)与需要相关的动机状态,赫尔称之为驱力(D);(2)通过强化产生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赫尔称其为习惯(H)。从而也引出了赫尔最基本的假设(Hull,1949):SER=D×H,其中SER表示在刺激S得到反应行为R的潜能大小E,即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是否发生的可能性。
(三)唤醒理论
赫布和柏林提出了唤醒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
唤醒理论提出了三个原理:第一个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研究发现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是一条倒U形曲线;第二个原理是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第三个原理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研究表明,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
(四)诱因理论
由于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
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诱因具有唤醒有机体并指导行为朝向或离开诱因本身。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五)认知理论
1.期待价值理论
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Tolman,1932)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S1—S2)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S1—R—S2)。期待对于个体获得目标非常重要。
2.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的过程。归因是成就动机的决定因素。
海德(Heider,1958)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他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Rotter,1966)。
维纳(Weiner,1971)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维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
维纳还根据研究提出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在成功时会感到满意和自豪,在失败时会感到内疚和羞愧。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产生太突然的情绪反应。
3.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Deci & Ryan,1975)提出的,这一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他们把自我决定看作是人的选择能力,而不是把强化、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看成是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
德西等人认为,人们形成了解释信息的不同因果取向:个人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个人取向是指个体把自己知觉为行为的原因,又叫做自主取向;非个人取向是指个体的行为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又叫做控制取向。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人们需要的认识,并且涉及选择行为,这种行为在于满足人的需要,而非自我决定行为,不是真正的选择,它们受外在刺激的控制,或者是无动机的。这样,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类行为区分为两大类: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
德西认为,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都是动机的来源,而且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侵占和相互干扰,也可能联合起来产生多重动机。自我决定的心理标志在于灵活地控制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我决定时,人们自由选择行动,而不是被迫或受到强制,并且这种选择是基于对有机体需要的一种认识,和对外在事件的一种灵活解释。自我决定也涉及对环境或结果的控制,也会受到环境力量的支持或阻止。
4.自我功效理论
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了自我功效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如相信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就会取得好的成绩。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已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因此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5.成就目标理论
20世纪80年代,尼科尔斯(Nicholls)和德韦克(Dweck)等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提出了以目标结构为核心的目标理论。一般认为,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目标表征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和理由。
成就目标理论认为,不同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比如有的个体会将成就情境看作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并把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发展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另一些个体则将成就情境看作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和测量,他们关心怎样证明自己的能力,避免失败。
在过去20年里,成就目标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掌握目标,个体认为成功就是掌握和提高,往往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表现;另一种是成绩目标,个体认为取得好名次,赢了才是成功,倾向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根据常模标准评价自身的表现。已有的研究发现,掌握目标与积极的动机过程和结果相关联,如选择适当的挑战性任务,使用深层加工策略等;而成绩目标定向的个体在成就活动中往往焦虑水平较高,有时不敢接受挑战性任务,有时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两种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行为模式。
第三节 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一)生理性动机
1.饥饿
这是由体内缺乏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紧张不安,甚至是饿的折磨和苦楚,从而形成个体内在的紧张压力,并使个体产生求食的活动。
引起饥饿除了某些外周的原因以外,还可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的功能有关。20世纪50年代中期,生理学家们用电刺激法和局部毁损法,在实验动物的下丘脑中发现了所谓“饥饿中枢”和“厌食中枢”。当“饥饿中枢”受到电刺激时,动物的食欲与食量均明显上升,在进食两个月后,体重能增加一倍;相反,当“厌食中枢”受到电刺激时,动物的食欲与食量会明显下降。
神经性厌食症是由节食不当所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其主要症状是体重急剧下降,患者对食物极度厌恶,神经性厌食症无生理上的病因,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
2.渴
这是由体内水分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它能推动有机体产生找水的活动。和饥饿的动机相比较,渴具有更强的驱动力。一个人可以几天不吃食物,但不能几天不喝水。当体内失水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性
这是人和动物比较强有力的一种动机或驱力。它的产生是以性的需要为基础的。性驱力和饥、渴驱力不一样,它不是个体生存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性驱力与个体的性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已证明,在婴幼儿身上虽存在某种性驱力,但强烈的性驱力只发生在性成熟的有机体身上。
由于人是社会的实体,由性驱力所推动的人的行为常常是个体间的行为。因此,人的性驱力往往带有社会的性质,这和动物的性驱力是不同的。研究证明社会生活环境对人类性驱力有巨大的影响。
4.睡眠
由于机体疲劳产生睡眠需要而引起的动机叫睡眠动机或睡眠驱力。它使个体由活动状态趋于休息,这和其他动机总是推动机体趋向活动是不同的。研究证明,睡眠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一个人的睡眠被剥夺,那么,只需几天时间,人就不能忍受,以致出现精神错乱。
(二)社会性动机
1.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的发生常常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兴趣指向具体的活动时叫做爱好。
人的认识兴趣在个体发育中出现得很早,它最初表现为个体对环境的探究活动。婴儿出生后,对环境中出现的新事物,即有惊奇和兴奋的反应。年龄稍大的儿童对新玩具,一般表现为注视、抚摸、摇晃、敲打甚至毁坏等。正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具有的定向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了人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与爱好。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如对看电影、小说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它和当前认识的客体只有间接的关系,如研究者对实验结果的兴趣,就是间接兴趣。间接兴趣在自觉组织的劳动中占重要地位,因而应该注意它的形成和培养。
兴趣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Krapp,1992)。个体兴趣是指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Schiefele,1983),它与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情境兴趣是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它持续的时间较短,对个体的知识、偏好系统产生影响,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
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成就动机对个体的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在学校里,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成绩可能较好,名次较高;在事业上,成就动机高的职工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麦克兰德(McClel1and,1955)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而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做出决策。
人们的成就动机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家庭的特点与生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有人发现,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予奖励,将有利于孩子的成就动机的发展;如果孩子被迫进行活动,其行为结果也得不到奖赏,这样就不可能发展高度的成就动机。他们虽然也会参与活动,但不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因此,发展独立性是培养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的成就动机还推动人们去争取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在团体中受到尊重,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等,因而它和权力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3.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在权力动机的支配下,人们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并有成为某一群体的领导者的愿望。高权力动机者,经常表现为对社会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在讨论问题时总是试图以自己的观点、看法去说服别人,在群体中希望处于领导地位,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健谈,好争论。
从个体行为的目标上,权力动机可以分为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前者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利益,在行为上表现为表现自己、树立个人威望和追求物质财富;而后者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他人,在行为上表现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个人的知识、观念等方式影响他人。
4.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这种需要促使人们结交朋友,找寻支持,参加某个团体并在其中活动,因而成为交往的动机。当这种动机促使人们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人们会感到安全、有依靠,增加了生活和活动的勇气;相反,人们会因孤独、寂寞而产生焦虑和痛苦。
二、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原始的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们以人的本能的需要为基础。习得动机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或者说,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
三、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人的动机有一部分发生在意识的水平,即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同时,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他们的行为动机是无意识的。另外,在成人身上也有无意识的或没有清楚意识到的动机。
四、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人在外界的要求和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内在动机是指由于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第四节 意志行动
一、意志和意志行动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和坚持性。意志可以看成是人类特有的高层次动机。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一般包括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
二、意志的品质
(一)独立性
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人不屈于周围人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二)果断性
果断性是表现为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依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这些决定。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对问题情境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洞察问题的是非真伪。
(三)坚定性
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具有坚定性的人,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
(四)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它表现为意志行动的全过程中,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三、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一)冲突的含义
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冲突总是伴随着某种情绪状态,如紧张、焦躁、烦恼、心神不定等。当问题特别重要,而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又都具有充分的理由时,这种特殊的冲突状态就会更深刻、更持久。
(二)冲突的分类
1.双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出现双趋型冲突。
2.双避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双避冲突。双避型冲突常常由于人们接受了其中一种目标而得到解决。
3.趋避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趋避冲突,常常出现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解决这种冲突需要较多的思考,从而耗费较长的时间。
四、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一)挫折的含义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包含着三个方面,一是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如学生由于考试过于紧张没有正常发挥而高考落榜。二是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第三是挫折行为,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等。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的交互作用便构成心理挫折。
(二)挫折情境的形成
挫折情境就是使目标不能实现的各种阻碍和干扰的因素。挫折情境是产生挫折的原因。人的任何挫折都与所处的情境有关。挫折情境形成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
主观因素也可称之为内部因素,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理上的某些缺陷或疾病带来的限制,使个体不能胜任某些工作或从事某些活动,因而无法实现预定的目标等。心理因素方面主要是个体过高的志向水平或不适当的自我估计。另外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某些人格特征也可能导致挫折。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指个体无法克服的自然条件的限制,比如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社会环境也会导致挫折的产生,比如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的限制而受到挫折。
(三)挫折反应
1.情绪性反应
情绪性反应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着的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它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或特定的行为反应。情绪反应的形式很多,一般有攻击、冷漠、退化、固执、幻想、逃避、自戕等。攻击是情绪反应中最常见的,是个体遭受挫折后发泄愤怒情绪的过激行为。有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以动作、表情、文字等方式将愤怒直接发泄到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上,这称之为直接攻击,如一个人无缘无故地受到别人的责骂,此时他可能进行直接攻击。有时由于不能直接攻击引起挫折的对象或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攻击时,便把愤怒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这样的攻击称之为转向攻击。还有的人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或悲观失望,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自我折磨或自我虐待。
冷漠是与攻击行为相反的另一种行为反应,指个体遭受挫折而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它一般表现在长期遭受挫折,或处境十分艰险又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长期遭受疾病折磨的人,在病情无法挽回时,反而对自己的生命看得十分淡漠,并会安慰别人不要难过。
退化是指个体受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当个体受挫折时,可能失去理智,不能控制自己,而出现一些简单、幼稚的态度和行为。
人们在遭受到挫折后,还可能表现出固执、幻想、逃避和自戕等行为反应。
2.理智性反应
理智性反应实质上是一种意志行动的表现,即当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克服各种困难,排除阻碍,毫不动摇地朝预定目标前进。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都是科学家在经历过多次失败后,仍坚持不懈地努力,而最终获得成功的。
理智性反应不仅表现在坚持目标,继续努力,还表现在个体能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挫折或问题,适时地调整目标、改变目标或降低目标以实现最终目标。
3.个性的变化
持续的挫折或重大的挫折不仅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而且某些行为反应还会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个体相应的习惯和某些突出的个性特点,甚至会影响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如挫折使某些人缺乏主动性、冷漠无情,使另一些人则粗暴凶狠、好攻击等。
(四)怎样增强挫折承受力
增强挫折承受力是培养良好意志行为的重要方面。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是一些重要的因素:
1.正确对待挫折
首先承认挫折的客观存在,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它。任何挫折都具有两重性,挫折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它促使人为了改变境况而奋斗,能磨练性格和意志,增强创造能力和智慧,使人对生活、对人生认识得更加深刻、更加成熟。同时,遭受挫折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也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挫折。
2.改善挫折情境
挫折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首先应预防挫折的发生,即对一件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做出正确的估价。挫折发生之后,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的程度。另一种办法是暂时离开挫折情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或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折者以同情、支持和温暖。
3.总结经验教训
善于总结失败和挫折中的教训,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积极态度冷静地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及时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发现自己的弱点,力争改进。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振作精神,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4.调节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在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标准。要使个体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又不至于受到挫折,就要提出适合个体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后,如果有几个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向他们倾诉自己的心里话,便能使自己从挫折中解脱出来,内心的紧张也会逐渐减弱。同时,还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重新振作精神,战胜困难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