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一般来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分的觉知。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重要的作用:①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②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③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正是通过意识,我们分析因果关系,想像现在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用我们预期的目标来指引行为。
二、意识研究的重要性
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意识曾经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心理的结构、构成心理和意识内容的元素,以及把各元素组合为意识内容的基本规则。20世纪初,行为主义兴起。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以人们外部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把意识完全排除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心理学家重新将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恢复了对意识的研究。除认知心理学本身对意识的研究之外,很多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推动了意识研究的发展。1929年,汉斯·伯格(Hans Berger)发明了脑电图仪,为心理学家研究意识提供了新的手段。人们可以通过纪录脑部生理电流的变化,来探讨人脑的内部过程。60年代,斯佩里(Sperry)关于裂脑人的研究也大大促进了对意识的研究和思考。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在吸毒、催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后,充分肯定了个体的潜能和价值,个体被视为是独一无二的,可以通过意识执行其意志和愿望,意识经验因而受到特别重视。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将人的认知过程、神经机制以及病理学的临床发现结合起来,从而提供了一种综合的视角,对推动意识研究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近30年来,对意识的研究吸引了众多心理学家的兴趣,并作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当前对意识的探讨依然是开放性的,并将伴随人类知识的更新而不断深化。
三、什么是无意识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于意识中。如果将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常见的无意识包括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和盲视等。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与梦
(一)睡眠
当代心理学研究已大大加深了我们对睡眠的理解。当一个人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其大脑的生理电活动会发生复杂的变化。通过精确测量这些脑电的变化并绘成相应的脑电图(EEG),可以很好地了解和揭示睡眠的本质。研究显示,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β波。β波的相对频率较高,每秒钟14到30个周期,波幅较小。而在安静和休息状态时,β波则由α波取代。α波的相对频率较低,每秒8到13个周期,波幅稍大。在睡眠状态时,脑电则主要是△波,△波的频率更低而波幅更大。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动眼睡眠阶段。
睡眠的功能存在不同的解释。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而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能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
(二)梦
长期以来,对梦的功能的解释一直存在分歧。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示,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心理学观点认为,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认知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便成为梦境。
二、催眠
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催眠过程一般采取这样的步骤:首先,让被催眠的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把外界的干扰减少到最小;然后催眠师要求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事情,如想像中的风景,表的滴答声等,催眠师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或暗示被试的感受和体验,如“放松”,“你现在感觉非常舒适”等;这样被试就慢慢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这时候被试会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作一些动作或事情,并对催眠者的描述信以为真。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后好像是睡着了,但并不是睡眠,这时的脑电纪录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是一样的。在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师的指示或指引下进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由于个体间易受暗示的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有些人比较容易被催眠,而有些人则不易被催眠。
对催眠存在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催眠只是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的一种特殊关系,是由于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产生。另一种观点认为催眠时将意识的执行和监督功能分开了,或者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监控。
现在催眠已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催眠一般不会立即得到明显的效果,需要配合其他的心理治疗进行。
三、白日梦与幻想
每个人都有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时候。比如做数学作业时想起了昨天的一件事情,随之沉浸在想像之中,这种现象叫白日梦,程度严重时称为幻想。
在很大程度上,白日梦是以个体的记忆或想像的内容为基础自发产生的。既然记忆主要依赖于我们过去的经历,所以经历过的事件对白日梦的内容有重要影响。白日梦是思维的产物,是意识的产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控性。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
一、注意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如果说,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那么,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大,紧张度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这时候,他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就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负启动现象揭示了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复杂作用。在目标重复条件下识别探测刺激的目标字母比在控制条件下的字母要快,而在忽略重复条件下,识别目标字母则比识别控制条件下的字母要慢。前者是启动效应,后者是负启动效应。
2.整合功能。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发生在注意状态下。在前注意状态下,人们只能对事物的个别特征进行初步加工;在注意状态下,人才能对个别特征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
3.维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这时被选定的对象或信息居于意识的中心,非常清晰,并容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
4.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认识活动中,而且体现在各种行为中。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三)负启动
负启动现象揭示了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复杂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在目标重复条件下识别探测刺激的目标字母比在控制条件下的字母要快,而在忽略重复条件下,识别目标字母则比识别控制条件下的字母要慢。前者是正启动效应,否则是负启动效应。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我们可以将注意分成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
(一)不随意注意
1.什么是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时,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不随意注意也可理解为一种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的水平较低。
2.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等都可能引起不随意注意。其中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最重要的原因。所谓新异性是指刺激物的异乎寻常的特性。强度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又一重要的因素。环境中出现的强烈刺激,会不由自主地引起我们的注意。有时候,物理强度微弱但对比强度大的刺激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在静止的背景上各种运动着的物体,也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不随意注意还和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也可以称为刺激物的意义性,即刺激物的客观特性对主体生活的意义。由于意义性的作用,某些在物理强度上异常微弱的刺激,也能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的作用。它既可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上被动地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二)随意注意
1.什么是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如果说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那么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因此,在种系发展上,随意注意出现得较晚。
2.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对兴趣的依从性。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对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能够维持人们稳定而集中的注意。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还和活动是否正确组织有关。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他能全神贯注地工作。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
(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随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
(5)对人格的依从性。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比较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三)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比方说,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当我们完成各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或动作技能的时候,我们要设法增进对这种活动的了解,让自己逐渐喜爱它,并且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这种活动中,这样才能在随意后注意的状态下,使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
1.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对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可以揭示人们如何有效地选择一类刺激而忽略另一类刺激,选择的具体过程等。
2.持续性注意
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注意动摇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它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3.分配性注意
分配性注意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分配注意或注意分配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注意分配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相联系,也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
第四节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认知理论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由神经系统不同层次、不同脑区的协同活动来完成的。
(一)朝向反射
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是注意的最初级的生理机制,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朝向反射就不会发生了。朝向反射常常伴随着身体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动物感官的感受性,能动员全身能量资源以应付个体面临的活动任务。
(二)脑干网状结构
脑干网状结构是指从脊髓上端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网状结构的神经细胞形状很复杂,大小也不等,它们的轴突较长,侧枝也较多。因此,一个神经元可以和周围的许多神经元形成突触,一处受到刺激就可以引起周围细胞的广泛的兴奋。
网状结构具有激活和维持功能。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号,一部分沿感觉传导通路(特异通路),直接到达相应的皮层感觉区,另一部分通过感觉通路上的侧枝先进入网状结构,然后由网状结构释放一种冲击性脉冲,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大区域,从而使大脑产生一般性的兴奋水平和觉醒水平,使皮层功能普遍得到增强。
(三)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附近的皮层和有关的皮层下组织构成的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它既是调节皮层紧张性的结构,又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结构。研究表明,在边缘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神经元,它们不对特殊通道的刺激作反应,而对刺激的每一变化作反应。因此,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这些细胞就会活动起来,而对已经习惯了的刺激不再进行反应。这些神经元也叫“注意神经元”。它们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是保证有机体实现精确选择的行为方式的重要器官。这些组织的失调,将引起整个行为选择的破坏。
(四)大脑皮层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调节、控制的作用,而且是主动地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
在选择性注意的产生中,大脑额叶有重要作用。额叶对动物和人的行为具有控制和计划的作用。用动物进行的实验表明,去额叶的动物,有目的的选择性行为将出现严重障碍,它们表现出不能抑制无关刺激的干扰。对大脑额叶严重损伤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也表明,这种病人不能将注意集中在所接受的言语指令上,也不能抑制对任何附加刺激物的反应。这些病人在没有干扰的条件下能做某些事情,但只要环境中出现任何新的刺激或存在任何干扰作用,如有外人走进病房或病房中有人在说话,他们就会停止原来进行的工作,把视线转向外来者或说话人的方向。由于注意高度分散,使他们无法完成有目的的行为。
人脑额叶直接参与由言语指示所引起的激活状态。它通过与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下行联系,不仅能够维持网状结构的紧张度,而且能够对外周感受器产生抑制性的影响。额叶损伤的病人表现出对新异刺激和环境干扰的过分敏感,可能与额叶丧失了对皮下组织的抑制作用有关。
随着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脑磁图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于神经心理学研究,人们对注意的神经机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证据。注意需要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①认知对象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②丘脑神经元,其功能是提高大脑的激活水平;③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选择被注意的对象,从而提高相应脑区的激活水平和持续时间。这三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的形式结合起来,是产生注意现象的生理基础。
二、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选择性注意的理论
心理学家们对注意的选择功能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解释了注意的选择作用的实质,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
1.过滤器理论
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注意的选择作用,是由彻里(Cherry,1953)的双耳分听实验开始的。1958年,布罗德本特(Broadbent)根据一系列的双耳分听实验结果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理论。他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获得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这种机制的外面。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通过的信息完全通过,没有通过的信息就完全丧失了。这种理论有时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2.衰减器理论
1960年,格雷(Gray)等人通过双耳分别实验证实来自非追随耳的部分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特瑞斯曼(Treisman,1964)提出了衰减器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输入刺激大约要经过三类加工:第一类是刺激的物理特征的加工或分析,对于言语材料来说,就是其声学特征,如声高、声强等;第二类加工是决定这些刺激是不是语言材料,如果是的话,将其整合为音节和单词;第三类加工是识别这些单词并理解其意义。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完成这三类加工,当进入感觉器官的各种信息可以彼此区分、不至于互相混淆时,对无关信息(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才停止,而对被追随信息的加工则继续下去。衰减器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衰减器理论与过滤器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但两者又有共同的地方:①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滤装置加以调节;②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3.后期选择理论
多伊奇等人(Deutsch & Deutsch,1963)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后期选择理论,后由洛尔曼(Normen,1968)加以完善。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①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知觉水平上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衰减作用不是在知觉分析之前发生的;②个体用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来检验从外界直接输入的信息,当直接输入的信息与记忆存储的信息相关时,这种相关的外部信息才受到选择,因此,选择作用具有很大的主动性;③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存储的信息不同,作出的反应也不同。
4.多阶段选择理论
约翰斯顿和海因兹(Johnston & Heinz,1978)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该理论的两个主要假设是:①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②选择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并提出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所带来的难题。
(二)资源分配理论
1.认知资源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同时,该理论还认为,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控制的,这样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资源量部分地决定于个体的唤起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个体的唤起水平越高,相应的认知资源就越多;超过了这个范围,唤起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资源的减少。分配到刺激的资源的量由认知系统的分配方略来控制,这一方略通常决定于刺激的特异性及个体当前的意向等。
2.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谢夫林等人提出双加工理论。他们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我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通常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的平衡和织毛衣),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