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迁
0.1 复习笔记
一、新制度的建立
1革命的意义
革命使中国真正开始了政治现代化,其意义为:
(1)完成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大业
社会主义革命赶走了外国势力,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真正统一。从政治现代化标准来看,国家的统一或国家权力的统一是政治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革命创造了一个自立性政权,即对外独立、对内统一行政。
(2)实现了道德更新
革命创造了新的、更普遍的道德观念和合法性源泉,新的道德观念是全国性的而非地域性的。在革命中诞生的共产党政权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稳定以及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政治结构。因此,革命创造了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合法性政权。
(3)革命所创立的政治制度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①中国的革命建立了民主集中制,它有效地使革命形成的权力合法化和制度化。共产党通过它的社会联系纽带,成功地联系着群众,了解群众的要求。政府则充当政策输出的角色。这种政治结构上的复杂性有力地保证了共产党的领导。
②在社会层面,各企事业单位有力地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些复杂的政治机制保证了政治功能的灵活性及应付复杂问题的能力。
2统治秩序的确立
政治统治的第一步是以暴力为后盾,建立有利于自己的统治秩序。为了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取得革命胜利以后的中国共产党首先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1)土地改革
1950年冬天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消灭了封建制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地制度的革新,使新政权从根本上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衷心支持,使社会中的大多数底层人物第一次有了主人的感觉。
(2)镇压反革命
1950年10月开始的镇压反革命,重点是土匪(匪首、惯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到1951年10月,在运动中共杀、关、管各类新政权敌对分子300万人,保证了新政权的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3)“三反”和“五反”
①1951年底在共产党内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同时在私营企业里开展了一场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窃国家情报的“五反”运动。
②作用
“三反”、“五反”运动使城市中的工人阶级有了更加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加强了共产党在私人企业中的工会和党组织的建设,为大规模地推行计划经济作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③上述三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是在抗美援朝的大的国际背景下发生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
(4)重建社会道德
①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是新中国反封建斗争的一次深入。
②新政权还采取坚决措施,彻底取缔旧社会遗留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赌博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使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5)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思想
①改革旧的文化教育制度是新政权的必然任务
a.各地军管会立即接管各级学校,在组织上建立共产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和教工组织,在教学上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理论课程,不仅如此,新政权还组建了自己的大学;
b.接管外国势力所办的文化、宗教和传媒机构;
c.改革旧的社会文化事业,建立共产党领导文化事业的组织,使所有作家、文艺工作者都纳入党所领导的协会之中。
②改造知识分子
从1951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使知识分子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制度建设和法律建构
在统治秩序基本确立以后,新政权就立即开始了制度与法律的建构。
(1)政治制度的建构
①在建构正式的政治制度之前,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首先建立了党委会制度和党组制度以加强党对政府的领导。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新中国政府并没有忽视政权合法化的问题。
②关于国家的性质和政治制度
a.国家性质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宪法和相关的组织法确立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宪法表明,新中国的政治统治方式由军事统治转变为文职管理。
(2)经济制度的建构
①1949年建立新的国家的同时,没收了国外企业、官僚资本企业并将之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②1956年,随着对土地、工业、商业所有权改造的完成,新的国家建立了计划管理体制,国家计划委员会成为经济制度中举足轻重的一环。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中央集权制经济。计划经济不仅表现为中央集权制,还直接体现为产权与政权的合一性。
③土地制度改造的完成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体现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制度。
(3)文化制度的建构
①从1954年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其中重点批判了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胡适的学术思想和胡风的文艺思想。
②在经过几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普及和对一系列思想的批判以后,毛泽东认为天下已由大乱达到大治,于是在1956年4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著名的“双百”方针。但是,在一年以后,“双百”方针在反右运动中荡然无存。
4成功的经验
根本经验是党内的团结,党内团结的根本原因在于:
(1)新政权一致认同苏联模式就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因而在如何建设新中国的问题上没有异议。
(2)党内民主。虽然毛泽东是党内核心,但多年战争所形成的战友式的关系使其他领导人还能比较平等地与毛泽东探讨问题。
(3)毛泽东个人的作用。在抗美援朝胜利以后,毛泽东的个人威望在党内又得到进一步提高,毛泽东的绝对权威对领导核心的稳定起了关键作用:
①毛泽东对党内的纷争起到了公正的仲裁者的作用;
②毛泽东对不太熟悉的领域比如经济建设方面还能保持谦虚和审慎的态度,这对充分发挥以陈云为代表的经济专家和技术专家的作用很有帮助。
5政治特征
(1)在政治上,确立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政治制度。党的组织不仅在党内建立起来,也在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中建立起来。
(2)在经济上,确立了基于公有产权之上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性地改变了几千年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3)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由于政治上党的组织向基层社会的延伸和经济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以及单位体制的建立,形成了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个人对国家的全面依附关系。
(4)在意识形态上,共产主义理想是整合社会道德的主导政治思想,同时很多人也自觉地以这一新思想要求自己的言行,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
(5)新中国建立起来的政治模式是一个具有高度动员性的、为克服过去100多年社会全面危机的政治体制。这样的政治又被称为全能主义政治,即国家的组织和控制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以进行政治统治。
二、制度的曲折与衰退
1制度的曲折时期
从1957年开始,新中国在制度发展上陷入了曲折时期,其标志是反右运动、“大跃进”中的庐山会议和“大跃进”中的法律虚无主义。
(1)反右运动
①反右运动的国际背景是1956年匈牙利的“十月事件”。1957年春天,毛泽东开展整风运动,批判官僚主义以防“匈牙利事件”在中国重演。要求动员党外人士向共产党提出批评、建议,在对执政党的批评建议中,绝大部分意见是中肯的和积极的,但是有少数人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55.28万人被划为“右派分子”。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酿成了严重的后果:
a.严重侵害了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的公民权利,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打击了广大知识分子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造成国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扭曲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使中国在发展方向上陷于误区。反右派斗争最终使党和国家长期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误区。
②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实际上是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的最初实践。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是我国政治发展陷入曲折历程的开端。
(2)“大跃进”和庐山会议
①“大跃进”
a.“大跃进”的原因
第一,毛泽东对建设速度的不满意;
第二,毛泽东对苏联模式中技术官僚主导方式的不满意;
第三,毛泽东对自己不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实际主导作用的不满意。
b.“大跃进”的后果
“大跃进”把刚走上正规发展道路的中国经济带向崩溃的边缘。“大跃进”的失败实际上也是毛泽东个人的失败,尽管党的其他领导人也有一定的责任。
②庐山会议
1959年8月在庐山召开的纠“左”会议变成了反右和进一步推动“大跃进”的会议,批评“大跃进”的彭德怀等人被定为“反党集团”。
③“大跃进”和庐山会议的政治后果
a.党内民主遭到严重损害,并形成了个人崇拜。
在党的领导核心中以阶级斗争的办法解决意见分歧,破坏了多年来党内上层的民主传统。如果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破坏了社会民主,那么庐山会议则破坏了党内民主。
b.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
c.为“文化大革命”埋下种子。
d.党的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党的“一元化”旗帜下的个人领导,从而形成了邓小平后来深刻批判的种种政治弊端。
(3)法律虚无主义
1959年4月,撤销了国家司法部和监察部,不久又撤销了国务院法制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在急剧萎缩之中,1959年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工作人员被裁减至100多人。
2制度的衰退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进入全面的制度衰退时期。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毛泽东对社会问题判断的失误。
“大跃进”以及随后的三年困难时期使城乡矛盾、就业问题、升学问题空前突出,资源的短缺使有权者具有先天的拥有资源的优势,因此毛泽东认为党内已经形成一个官僚主义阶级,毛泽东要以群众的力量消灭这个新阶级。
②苏联的国内政治变化和中苏冲突使得毛泽东相信中国有可能走苏联式的“变修”道路。
③“文化大革命”是“大跃进”后党内分歧的总爆发,毛泽东希望以革命的手段彻底解决问题。
(2)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发动“文化大革命”,根本原因在于:
①长期的个人崇拜所形成的深厚的群众基础;
②根据我党的决议,是江青文人集团、林彪军事集团的别有用心的支持和利用。
(3)“文化大革命”对政治制度造成的冲击
①由毛泽东支持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开始,全国省市一级掀起了夺权风暴,从而使政府机关陷于瘫痪之中;
②“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虽然名曰在政治局常委会的领导下工作,却是事实上的最高决策机关,凌驾于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之上,从而使我党规定的最高决策机关陷入瘫痪;
③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指示下,造反狂潮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从而使党的领导陷入瘫痪状态;
④红卫兵运动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秩序和法制;
⑤法制被彻底践踏。
(4)文化大革命的后果
①最直接的后果
2亿人受到株连,教育文化事业备受摧残,派系政治无处不在并造成政治分裂,共产党面临合法性危机。
②长远后果
“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行为事实上是民族道德的沦丧,从而造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危机。
3政治特征
(1)制度曲折与衰退的根本原因
①公然鼓吹人治而形成的个人崇拜,使我党失去了纠正领袖个人错误的能力;
②封建主义政治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的影响。
(2)1957年以后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具有下列特征:
①实行人治,个人的权力大于党和法律,党的领导制度被严重破坏,法律制度荡然无存,公民的基本权利被践踏;
②扭曲了国家政权的性质,法西斯主义行为盛行;
③在经济领域,政治挂帅使得经济全面依附于政治,全面为政治服务;
④在意识形态上实行被彻底歪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3)1957年以来,中国政治进入了不正常的时期,而“文化大革命”彻底摧毁了共产党执政以来建立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使中国政治出现了全面的衰退。
三、制度的恢复、建设与新走向
经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制度才开始恢复与发展。我们把1978年以来的政治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和1992年至今。
1从1978年到1991年
鉴于“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在20世纪80年代的最初几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一直在进行新的制度建设。
(1)1978~1979年
①1978年
a.1978年的标志性事件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和确定中国政治方向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从此步入了正确的历史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我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这是经历了十年政治动荡以后我党第一次将经济工作作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角色正在由革命党转向执政党。
b.在经济体制上,安徽个别地区开始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传统的土地制度开始出现松动。
②1979年
a.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979年修改的《选举法》将直接选举的范围由县级扩大到乡一级。
b.在经济上,继续推动土地制度的变革。
(2)1980~1981年
①1980年是政治和经济开始全面改革的一年
a.在经济上,除了全面推动土地制度的变革以外,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b.在政治上,邓小平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标志着邓小平决心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工程;
c.在政治实践上,1980年开始县级以下的人民代表大会的直接选举。
②1981年
a.在意识形态上,批判电影《苦恋》。《苦恋》事实上是一种伤痕文学,主要是揭露人们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苦难历程以及人性的变异。
b.在经济上,由于经济过热,中央开始部分地控制、压缩经济建设规模。
(3)1982~1983年
①1982年
a.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要靠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
b.1982年宪法也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1982年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简称党章)要求党在宪法范围内活动。
②1983年
1983年党内整风并在理论上反对“精神污染”。
(4)1984~1985年
①1984年
a.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经济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开始触及中国经济的根本体制;
b.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第一次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c.中央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在文学艺术界,由于对自由化的消极态度,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继续蔓延。
②1985年
a.1985年经济上收缩和调整,在理论上批评资产阶级自由化。
b.在政治上,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一大批中央委员退休,标志着共产党集体退休制度的正式启动。这是制度化建设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5)1986~1987年
①1986年
a.1986年中共中央公布邓小平在1980年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预示党中央和邓小平决定正式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工程;
b.在思想上,以刘宾雁、方励之和王若望为代表的自由化代表人物对1986年底的全国性的学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②1987年
a.1987年初,胡耀邦因反自由化不力而辞去总书记职务,全国开始大规模地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
b.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1988~1989年
①1988年
开始于1987年底的关于“新权威主义”的讨论在1988年铺天盖地。“新权威主义”的核心是在政治上实行集中管理,在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经济过热诱发的经济短缺和经济双轨制引起的“官倒”腐败使社会矛盾加剧。
②1989年
1989年4月由胡耀邦的逝世引发的震惊中外的政治风波,对党和国家造成重大伤害,我国经济也陷入低潮,严重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1989年政治风波的原因包括:
a.因经济短缺和价格双轨制而造成的以“官倒”为主要特征的腐败加剧,激化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人民反腐败的呼声甚高;
b.在一段时间内,党内少数领导同志在推行经济改革和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坚持建设精神文明和加强党的建设缺乏一贯性,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削弱,使得很多党的干部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警惕不够;
c.由于党的思想工作的放松,到1989年春天各种思潮都粉墨登场,西方国家的思想和政治渗透进一步加强。这样,胡耀邦的逝世就成为这场政治风波的导火线。
(7)1990年~1991年
①1989年的政治风波迫使中央收紧各项政策。经济政策的调整到1991年完成,政治思想工作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空前重视,党在各方面的领导进一步加强。
②收放循环的政治经济关系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终于结束,中国从此走上了比较平稳的发展道路。
(8)如何解释1978年到1991年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循环表现?
①政治与经济的共振性
在没有实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中,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是基于公有权之上的孪生兄弟,经济波动会带来政治上的波动,而政治上的问题又会引发经济波动。
②发展方向上的争论
虽然改革是一个大方向,但是中国向何处去?不同的思想观念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因而意识形态争论使得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钟摆现象。
③外源突发性事件的影响
由于政治体制的敏感性和制度的相似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事态直接影响着我党的决策,尽管这些事态和我国的政治与经济没有直接的联系。
2从1992年至今
(1)观念的转变
①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基础的中共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2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个精辟论断,使共产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摆脱了“改革要问姓什么”的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羁绊。
②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的核心是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在实践中,由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经济发展中也突破了“姓公姓私”的束缚。
③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把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④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针对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建设什么类型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问题而提出来的。
⑤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的一个亮点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意味着,当中国这样的巨型国家在经济上崛起之后,立国价值适时地提上议事日程。
(2)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①1998年大部制改革将政府的40个部门减少到29个,这是中国政治改革的标志性事件,因为行政改革大大刺激了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形成必然带来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和一定程度的社会自主性。
②到新世纪,中国又提出建设现代的大部门制政府。
③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政治体制上由20世纪80年代的党政分开改革转变为加强党的建设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其背景则是强烈的危机意识,认识到党受到一系列重大挑战,比如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利益意识的变化。
④中共十四大以来的政治发展表明,中国已经步入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导向的政治时期,政治改革在很大意义上是指行政体制的改革。
3政治特征
(1)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特征
①在党政关系方面,20世纪80年代强调党政分开,90年代以来强调党如何执政。80年代一直在讨论党政不分问题,其集大成之作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所设计的党政分开的蓝图。但是,1989年政治风波以及1991年苏联共产党的垮台都给党政如何分开提出了新课题。在理论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不再是党政分开的问题,而是党如何执政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党加强了对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和社会团体的领导。
②在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鉴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期的“诸侯经济”制约了我国统一市场的形成,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央的权威,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的经济政策。同时在政治上通过“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加强地方党政干部思想上的统一认识,加强对地方党政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③在经济走向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经济走向并不明确,因而经济制度在激烈的意识形态争论中改革和前进。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从此,中国没有争论地走向市场经济。宪法的修改记录了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前进历程。
④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的紧张与冲突转变为90年代的相对缓和与和谐。
⑤在意识形态方面,朝更加理性和合理化的方向推进。在20世纪80年代,意识形态不时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既有极左也有极右,这样,意识形态就成了关于对与错、好与坏的争论。这种争论反映在政治生活中,就是经济政策的钟摆。经历了十几年的争论以后,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终于终止了这种有碍经济发展的争论。
(2)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以来的政治模式
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共产党的领导,在经济上正在倾向自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优势与问题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中国现行的政治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回避的问题。
(1)优势
①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党管干部原则能够保证全党和政府官员把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自中共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共中央的战略就是经济发展优先。从比较政治学而言,这一战略选择是正确的。中国在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在推动政治改革,这对保证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现实的中国而言,民生毕竟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现行的政治模式正是这种战略选择的必然反映。
②技术专家型政治家能够保证中国的战略选择的实施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是由革命家向技术专家过渡的一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人类政治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技术专家治国,所有的政治局常委都有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背景,毕业于工程专业。他们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经济发展问题上。
(2)存在的问题
①腐败问题
中国严重的腐败就在于制约权力的机制不健全。如果官员只对上负责而无视其辖区内民众的要求,就必然会滥用权力。因此,建立完善的对官员和权力的制约制度,不仅要有党、政府和人大的渠道,还应该有权力的主人,即民众的渠道,否则,滥用权力和无视民众利益的腐败就不可能得到治理。
②农民与基层政府的矛盾
农民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稳定。因此,应该建立让农民参与的政治机制,建立起民主合作的体制,即让农民有机会影响地方干部的任免,让农民有机会影响关系到他们自身利益的决策。
③社会公正问题
a.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权力体制与市场的适应性越来越强,结果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官商勾结和官商同盟,这一点在地方政治中尤其突出。这样,国家垄断的资源越来越多,比如大型国有企业和矿产、地产企业的垄断利益越来越显著。
b.由于市场经济和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以及社会的自主性,表达利益的愿望更加自主和强烈,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感知更为突出。因此,一方面是发展越来越快,得到好处的人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对社会现状不满的人也更有意愿去表达利益诉求,让人更强烈地感知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产品,即社会不公正。
c.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共产党要致力解决的,中共十四大以来的所有政治报告都涉及社会不公正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中国的政治发展更加平稳、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