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五章 “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

5.1 复习笔记

一、孔子的社会思想

1.个人简介

(1)生平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2)主要贡献

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影响很大,在先秦已成为“显学”,之后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是孔子所首创的民间学派。

儒,用于称呼娴习六艺的人士,儒是文武兼通的人才。孔子专门用这种六艺的知识教导人,是中国历史上开民间自由讲学风气的第一人。

孔子的社会思想体现了儒学的一般特征。

继承西周重人事、德治的人道传统,顺应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发展与道德观念的变革,以仁、礼、中庸为主要内容,维护周代礼乐文明,强调“礼治”和“正名”,反对春秋以来由礼到法的变革。因此,其社会思想中既有新的因素,又有旧的成分。

孔子的思想以《论语》为代表。

孔子的思想:

a.他不信神怪,专讲人事;

b.政治上抛弃上古的天道思想,主张人治主义;

c.以伦理为中心,其社会思想、政治主张均从伦理思想出发;

d.主张以和平、折中的方式改革现实的社会体制;

e.孔子在强调理性的同时,更主张让仁爱充满人心,以此克己复礼,作为恢复社会秩序的基础。

2.社会规范思想——“礼治”与“正名”

(1)“礼治”

孔子竭力提倡“礼治”,主张用礼规范人的行为。

孔子所说的“礼”,不但是一种政治原则,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孔子认为周代的“礼”是最完备的,礼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西周以来的等级名分制度。

孔子是从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的高度提倡礼的,当然,孔子也并非固执地崇仰周礼,他知道礼是需要随时代变化而有所改变的,但是礼的根本原则是不能改变的。孔子所欲复之“礼”,在当时社会状况下还是具有保守性的。

(2)“正名”

要想恢复和维护“周礼”,就必须为社会各阶层的人“正名分”,也就是明确社会分工,规定各种社会角色。有了名分做客观标准,刑罚才能得当,社会机制才能正常地运转起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孔子对“正名”的解释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要名实相符。这个名就是名分(社会角色),这个实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各种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孔子的“正名”理论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设计了一个有意义的方案。但社会是阶级的社会,由于他是站在没落的阶级立场上来观察社会的,他看不到当时的社会动荡是一场社会变革,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而以陈旧的周礼来作为管理社会秩序的依据,显然是保守的。

3.论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仁”

(1)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孔子曾说,“克己复礼为仁”,这是他对“仁”的高度概括,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所谓仁,就是克制自己,使礼治得以实行。

(2)我们认为孔子的“仁”,就是社会制定的人与人关系与每个人主动服从“礼”,主动按社会规范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等行为的有机的总和。

(3)孔子的所谓“克己”也是一种人的心理素质的修养,是要把“礼”的规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的过程。

(4)“仁”是孔子提倡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在抽象的“仁”的概念之下,孔子还提出低一层次的道德规范,作为具体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4.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1)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忠恕”

“忠恕”

a.“忠恕”之道,就是一个人要懂得爱护别人。爱人要能够做到遇事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心上,做事能够替别人设身处地想一想;

b.自己想要满足的欲望,也使别人满足这种欲望;

c.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也不要强加于别人。

对“忠恕”之道的评价

a.孔子的这种理想是十分美妙的,如果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都能建立在这样的宗旨上,整个社会关系结构就不会出现失调现象,孔子所面临的一切社会问题也就全都无从发生了。

b.阶级社会里要人们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根本不可能的,孔子的“忠恕”原则,是有阶级性的。

c.孔子提出的“忠恕”原则,虽然比“仁”的理论具体了一个层次,但对于其提出的更低一层次的具体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而言,它仍然是比较抽象的,是一个最基本的宗旨。

(2)“仁”的解释

“仁”在孔子这里并不是不分亲疏贵贱的人类之爱,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兄弟。

孔子针对不同对象提出的对“仁”的解释,是指示各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a.子对父—要“孝”;

b.父对子—要“慈”;

c.弟对兄长—要“悌”;

d.对朋友—要“信”;

e.君对臣—要“礼”;

f.臣对君一要“忠”;

g.统治者对被统治者—要“爱”,要“泛爱众’,要恭、宽、信、敏、惠。

评价

a.孔子提出的各项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准,都是从“己”出发的,自己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就要按这种社会角色所应持的行为标准去与对方交往。

b.社会中任何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都是重要的,要以自己在与对方关系中所处的角色,对对方使用相应的行为准则。

在人际交往的准则中,为什么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孝”和“悌”?

孔子认为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孝悌观念,将影响人的一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保持温良恭俭让的本色。

a.能做到孝悌的人中,是很少有喜欢犯上的,不喜欢犯上而喜欢作乱的人,是不会有的;

b.他认为能做到孝悌的人,就自然会成为忠于君主的人。

(3)对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的评价

孔子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建立在“亲亲”和“尊尊”的原则上的。如果人们都能按孔子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去做,将会出现孔子梦寐以求的那种以奴隶主阶级为尊者的没有社会冲突的太平社会。但实际上,在社会的发展变迁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孔子极为重视社会行为规范的社会管理功能,不过他过分地强调了社会行为规范的功能,把它看作万能的法宝,他看不到阶级斗争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的社会功能,是受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制约的缘故。

5.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的设想

(1)孔子关注贫富不均问题的社会背景

在孔子所处的年代,贫富对立已严重地威胁着旧有的统治和社会秩序。

(2)贫富对立问题的形成原因

孔子认为是人们的利欲之心太强烈的缘故:

社会统治者对财物的欲望太多;

孔子认为人们过分追求财富是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的根源。

(3)解决问题方案

孔子提出了一个“安贫”的解决问题方案:

统治者不必忧虑财富不多,而应忧虑财富不均;不必忧虑人民太少,而应忧虑社会不安定。

因为如果财富平均,就无贫穷可言;如果社会关系和谐,就不觉得人少;如果社会秩序安定,就不会有危难发生。

(4)对“安贫”方案的评价

孔子提出这种构想是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而维护旧有社会结构和秩序的。

他已经接触到了发生社会问题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即财富的不平均,虽然他没有也不能发现贫富不均的问题形成的真正原因,可是他已经认识到社会中经济的不平等是引起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这是很有意义的。

孔子的这种构想主要是针对社会中下层而言的,但在当时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下,在解决各统治集团之间的冲突问题时,也同样适用。

从伦理方面和神学方面论证人们应当“安贫”。

a.伦理方面

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们的共同欲望,要人们安于贫贱是违背人性的,但人是社会的人,追求富贵不能肆无忌惮,不择手段,而应首先遵守社会伦理规范和行为规范。

b.神学方面

孔子从神学迷信的角度提出贫贱与富贵皆由“天命”的说教,认为人的富与贵是天命所定,是不可人为追求的,所以还是安心守自己的本分为好。

安贫说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

a.劝说那些贫贱的人安于现状,不要采用统治者认为不正当的行为去争取富贵,不要和“天命”作对。

b.只要人们都能安于贫贱,即使社会中有悬殊的贫富不均现象,人们也视为理所当然,这样就可避免贫富的对立,统治者的地位才能稳固。

二、孟子的社会思想

1.个人简介

(1)生平背景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孟子出身于平民阶层,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之道的忠实捍卫者。现存《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思想和活动的可靠材料。

(2)主要贡献

孟子捍卫孔子的思想,同时,他极力推崇孔子,称孔子是“集大成者”。

孟子所代表的是封建社会初期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他既赞成封建制度,又反对激进的封建化,而主张以仁、义为标准的渐进的改良,把以暴力进行封建化的思想和行为视为诐行、邪说、淫辞。

2.性善论

(1)孟子所指的“人性”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如果把人性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话,那么孟子的人性,则是指人的社会性:

人的生理欲望从广义上讲也是性的范畴,但人们能否满足这些生理欲望,是由命所决定的,所以君子不把这些叫做“性”。

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就在于人有自觉的道德观念而禽兽没有,只有人的自然性而没有社会性,也就不能算作人了。君子则能强化道德修养,使善的种子一点点长大,很好地体现社会性。

(2)如何培养道德品质

孟子认为,善良是人的天性,就像人生而有四肢一样,这些道德品质的种子就是“仁”、“义”、“礼”、“智”的“善端”。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仁义礼智这些东西都不是外界强加给人的,而是人类所固有,可以发扬光大,用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3)社会上多小人的原因

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致;

由于本人不“专心致志”地学习社会规范的缘故。

(4)对孟子“人性善”的评价

孟子关于人性的论述,其中有些是可取的,但从根本上说,却犯有不可忽视的错误。

伦理道德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产物,并非是人类生而就有的。

人生而就有的,是人类学习运用这些伦理道德的生理机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才形成的。

人们的伦理道德等社会规范,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在阶级社会里,人类没有一个超阶级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也只是他所代表的阶级的伦理道德。

3.论社会交往准则

(1)内容

“怀仁义以相接”。

孟子主张,人际交往应以仁义之心与人相处。仁义问题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关系社会兴衰、国家存亡的大事。

必须“与人为善”。

孟子的“善”,就是仁、义、礼、智。他主张在人际交往中,双方都应共同遵守“善”。把别人的“善”看作自己的善,也把自己的“善”看作别人的“善”,并且乐于学习别人的善行而成为自己的善行。

不与人结仇,不说别人的坏话。

孟子主张,不要与别人结怨,又提出,与人交往,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

(2)评价

孟子的处世原则是圆滑的,而且从根本上是自私的。

他提倡社会交往要“怀仁义以相接”,反对“怀利以相接”,但从第二点和第三点可以看到,其“仁义”的背后,尽是些自己的私利。因此,孟子的社会交往原则是从自利自私出发的。

这种社会交往原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他反对说别人的坏话,和别人结怨仇,实际上是欺骗被统治阶级,要他们停止反抗斗争。

4.论社会分工

(1)内容

孟子认为,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必须有社会分工,才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存。

维持人们的物质生活,必须有生产劳动方面的社会分工。

在阶级社会里,必须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分工,才能完成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还是从事“仁义”的“君子”,都是在“食功”,其根据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2)对孟子社会分工论的评价

孟子的这一社会分工理论,如果用在没有阶级对抗的社会,是无可非议的,但它是出现在阶级对抗激烈的战国时代,就须另当别论了。所以说,孟子的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理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5.对社会问题的考察及社会管理方案

(1)孟子关心的社会问题

人们都在极力地争利、求富,而不顾礼义。

战争与灾荒问题。

严重的贫富不均问题。

社会冲突问题。

(2)社会管理方案

孟子设计的解决社会问题,治理社会的方案就是“仁政”。“仁政”的内容主要有:

“不忍人之心”与“推恩”。

政治领袖的不忍之心是仁政的社会心理基础,这和他的性善论相联系。因为人都有侧隐之心,都不忍心看到别人受危难困苦,所以就能“推恩”于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养心”、“寡欲”。

孟子提倡“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的人,因为追求少,争斗少,所以得以生存的可能性就多,虽然也有受人残害而不得生存者,但为数极少。

“反求诸己”。

孟子认为,行仁政必须从当政者自己做起。如果仁政不能行于社会,不能抱怨百姓,责任就在当政者自己。

“明人伦”。

孟子推崇仁义的价值,认为行仁义者是“人伦之至”的人。行仁政应顺应这种社会需求,设庠序学校,教育人们“明人伦”,让人们以仁义为共同遵守的道德和行为的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也就和谐了。

6.理想中的小康社会模式

孟子代表地主阶级的中下阶层设计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即小康社会。孟子的理想社会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讲求“仁义”的社会。

孟子所理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仁者担任社会统治者,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都以“仁”和“义”作为行为规范来维系。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2)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省刑罚,薄税敛,而民有恒产的社会。

孟子一方面看到了私有财产对社会秩序安定的效用,一方面是从安定社会秩序的角度为私有制辩护。

(3)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实行井田制的社会。

井田制是王田制下的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名义上属于公家的,实为王侯所有。私田是农民从农村公社领取的份地,但不是私产。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

(4)孟子的理想社会,是由一个个足衣足食的小康之家构成的小康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日用品都能得到满足,百姓养家糊口、生老病死基本上没有什么遗憾,可以过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样的小康社会是由无数个小康家庭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