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钦《机械设计》(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在零件强度设计中,当载荷作用次数次时,可按________条件进行设计计算,而当载荷作用次数>次时,则应当按________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国防科技大学2002研]

【答案】静强度;疲劳强度

【解析】当载荷的作用次数次,零件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为静强度不够。因此,设计时需要按静强度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当载荷的作用次数次,零件发生破坏的原因是疲劳强度不够。因此,设计时需要按疲劳强度条件进行设计计算。

2.变应力可由_______产生,变应力特性可用________等五个参数中的任意两个来描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研]

【答案】变载荷或静载荷;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幅、应力循环特征

二、选择题

1.由试验知,有效应力集中,绝对尺寸,表面质量和表面强化只对零件的________有影响。[中南大学2005研]

A.应力幅

B.平均应力

C.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答案】A

【解析】有效应力集中,绝对尺寸,表面质量和表面强化只对零件的应力幅有影响。

2.受稳定径向载荷的一转轴,轴截面产生的弯曲应力为________应力。[武汉理工大学2004研]

A.静

B.对称循环变

C.脉动循环变

D.非对称循环变

【答案】B

【解析】轴截面的弯矩是不变的,但随着轴的转动,拉压应力的方向却会变化。所以对于一点来说,轴截面的弯曲应力是正负变化的,故为对称循环变应力。

3.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系数与________等因素有关。[华东理工大学2005研]

A.零件的应力集中、加工方法、过载

B.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应力集中、加载状态

C.零件的表面状态、绝对尺寸、应力集中

D.零件的材料、热处理方法、绝对尺寸

【答案】C

【解析】影响疲劳极限的因素:应力集中、绝对尺寸、表面状态。

4.两圆柱体沿母线相压,载荷为F时,最大接触应力为,若载荷增大到2F时,最大接触应力变为________。[大连理工大学2001研]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最大接触应力可按赫兹(Hertz)公式计算,有

当载荷由F增大到2F时,由代数的运算可知,最大接触应力变为

三、判断题

1.根据原动机额定功率计算出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称为计算载荷,用此载荷代入材料力学公式计算出的应力称为计算应力。[大连理工大学2002研]

【答案】

【解析】由原动机标牌功率计算出来的载荷称为理论载荷或名义载荷,不是计算载荷。

2.在循环变应力作用下的断裂通常是疲劳断裂。[北京理工大学2004研]

【答案】

四、简答题

何谓应力集中?对零件的静强度、疲劳强度影响是否相同?[东北大学2003研]

答:在零件截面几何形状突然变化处(如过渡圆角、键槽、螺纹),常产生很大的局部应力。该局部应力远大于名义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由试验得知,应力集中对零件的静强度没有影响,对零件的疲劳强度影响较大,其程度常用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来表征。

五、计算题

1.已知一零件的最大工作应力为=180MPa,最小工作应力为=-80MPa,则在极限应力简图中,该应力点M与原点O的连线OM与横坐标的夹角为多大?[华东理工大学2005研]

解:该应力点M的坐标是(),易知

设OM与横坐标的夹角是。因此可得

2.已知某零件材料的=320MPa,=650MPa, =580MPa,零件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1.5。试:

(1)绘制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比例尺

(2)判断在下述情况下零件是否安全:(a)=240MPa,应力循环特性r=0;(b)=100MPa,=250MPa。

(3)在(a)、(b)两种情况下,如果判断是安全的,则要求计算其在工作应力循环特性r=C时零件的安全系数。[上海大学2005研]

解:(1)要得到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首先应确定几个关键点的坐标如下:

如图1-8所示,与纵轴交点A(0,),即(0,213.33);与横轴交点C(,0),即(650,0);曲线经过的另一点D(),即(290,193.33)。将三点标在坐标平面内,连接点A、D,并延长与过点C且与横轴正方向成135°角的直线相交预点G。折线ADGC即为零件的极限应力曲线。

图2-1

(2)分析如下:

(a)根据,可知。将此点标在图中,可见其位于安全区域中,故在此情况下工作,零件安全。

(b)将点(100,250)标在图中,可见位于安全区域之外,故在此情况下工作,零件不安全。

(3)在(a)情况下,零件是安全的,故此时零件的安全系数为

3.请在图2-2中标出 。[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图2-2

解:(1)为脉动循环应力时的扭转疲劳极限,即

(2)为对称循环应力时的扭转疲劳极限,即

(3)为抗扭屈服极限,即 ,且为最大时。

如图2-3所示。

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