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1 考点精讲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在幼儿园,有不同的年龄班,小班(3~4岁左右)的孩子明显地不同于中班(4~5岁左右)的孩子,与大班(5~6岁左右)孩子的心理水平就更不相同。这表明,幼儿时期心理的发展也显示出阶段性特征。

2.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幼儿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接触,他们不能够离开实物来理解事物。

(2)表象活跃

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但5~6岁幼儿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3.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1)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

认识过程中的无意性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表现于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像等心理活动之中。幼儿的记忆也是以无意性为主。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或专门地去记住一些东西,而是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记住。

(2)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

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性还表现在幼儿的心理活动易受情绪的影响。幼儿在情绪愉快的状态下,一般能够接受任务,坚持活动的时间也比较长,任务完成情况也比较好。

(3)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中期开始,已能初步按成人的要求做事,到了5~6岁时,幼儿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4.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

(1)由情感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

幼儿的情绪情感比较容易变化,而且不能自觉地加以控制。就幼儿来说,年龄小的孩子情感变化比较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5~6岁的孩子情绪情感逐渐稳定。

(2)由情感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朝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发展

幼儿是纯真的,他们的情绪情感大部分是表露在外的,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年龄较小的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常表现得比较冲动。

5.幼儿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1)出现了初步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兴趣爱好

幼儿初期,兴趣还不够稳定,易于变化,在随后的二三年中,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特点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

(2)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质特点

幼儿出生时就已表现出一定的气质差别,到了幼儿期,这种气质特点表现更为突出,稳定性也逐渐增强。

(3)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点

幼儿在活动与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对人、对事和对物的态度以及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新生儿期(0~1月)

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

a.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许多本能,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它们是不学而能的。如:吸吮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等;

b.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即用以应答外界环境刺激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

a.条件反射的出现,使儿童获得了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需要的新机制。无条件反射只是本能活动、生理活动,而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心理的发生。

b.孩子从新生儿期开始,就在各种生活活动中学习,发展各种心理能力。正因为如此,从孩子出生时起,就要注意对他的教育。

注意的出现

a.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的集中。

b.感知觉是低级的心理过程,儿童出生后就有感知觉。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味觉。新生儿的嗅觉,比味觉稍有逊色。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c.注意的出现,表明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对外界的刺激,会作出选择性反映,他注意某些东西,同时不注意另外的东西。人生最初的这种选择性反映,正是人的心理对客观世界有能动性反映的原始表现。

人际交往的开端

孩子从出生时开始,就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这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新生儿和别人的交往,是通过情绪和表情来实现的。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孩子逐渐和母亲用“眼睛对话”,或称眼神交流。因此,从小就要重视孩子和成人交往的需要。在新生儿期,以至1岁前,孩子主要的交往对象是亲人。

(2)婴儿早期(1~6月)

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满月以后,婴儿不仅能用眼睛盯着在他面前的东西,视线追随着物体移动,而且会主动寻找视听的目标。3个月的婴儿,会积极地用眼睛寻找成人,还会主动寻找成人手里摇动着的玩具。2~3月以后,婴儿对声音的反应也比以前积极,他听见说话声或铃声时,会把身体和头转过去,用眼睛寻找声源。

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a.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够抓住所看见的东西;

b.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c.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婴儿早期。孩子刚出生时,动作是混乱的,到2~3个月时,手偶然碰到被子或别的东西时,他去抚摸或拍拍它;3~4个月时,会被动地抓住东西;大约4个月时,婴儿看见挂在眼前的玩具,喜欢伸手去抓,但手的动作还不能同视线协调起来;4~5个月以后,手眼协调的动作发生了。

主动找人

婴儿早期的孩子,往往主动发起和别人交往。

a.满月以后,哭常常是婴儿最初社会性交往需要的表现;

b.2个月婴儿的笑,已经较多摆脱了生理性作用,具有明显的情绪交往性质;

c.从3个月开始,婴儿会咯咯地笑出声音,他不但会用哭声招惹成人的注意,也会用笑来吸引人,喜欢别人和他玩。亲子游戏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开发孩子的智力,如视、听能力、注意力,还有助于发展身体和四肢的动作能力。

开始认生

认生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

a.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即能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能够清楚地记得不同的人脸;

b.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对人的依恋和对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

(3)婴儿晚期(6~12月)

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儿童身体粗大动作的发展,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生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婴儿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受大脑——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支配的。大脑皮层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

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从半岁到1岁,儿童的手日益灵活,其中最重要的是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即指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而且活动时采取对立的方向,而不是五指一把抓,五指分工动作和眼手协调动作是同时发展的。除了五指分工动作以外,半岁以后,手的动作的发展还表现在双手配合,摆弄物体,重复连锁动作等。

言语开始萌芽

a.满半岁以后,婴儿喜欢发出各种声音。这时的声音和以前不同,音节比较清楚。这阶段的孩子喜欢自己嘟嘟囔囔。

b.7个月的孩子会分别用不同的声音招呼别人;9~10个月的婴儿开始主动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示不同的意思;将近1岁的孩子,会甩单词招呼别人。但这个阶段孩子所说出的词,还是比较少的。

依恋关系发展

出生后第二个半年,孩子开始用“前语言”方式和亲人交往,这是没有真正形成的语言。这种前语言交往方式,表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种交往,使亲子之间有了相互了解的萌芽。

a.孩子能够理解亲人所说的一些词,做出亲人所期待的反应;

b.孩子的“前语言”发声和他的动作(特别是发声和手势相结合),使亲人开始理解他的要求。再加上孩子和亲人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相处,亲子之间的感情日益加深,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4)先学前期(1~3岁)

学会直立行走

1~2岁时独立行走还不自如的生理原因:

a.头重脚轻;

b.骨骼肌肉比较嫩弱;

c.脊柱的弯曲没有完全形成;

d.两腿和身体动作不协调。

使用工具

a.1岁以后,孩子逐渐能够准确地拿各种东西;1岁半左右的孩子,会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即是把物体当作工具来使用的开端;2岁半以后,孩子能够自己用小毛巾洗脸,拿起笔来画画。

b.孩子学习使用工具要经历一个长过程,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要十分重视安全问题,1~3岁的孩子,会做出各种危险动作,因此需要十分关心孩子的安全。

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

人类所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开始真正形成的。人类典型的认识活动是思维,思维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这时孩子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要结合具体事物给他讲道理,应注意为他树立正确的榜样。

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a.孩子进入第二个年头,不像1岁前那么顺从,特别是2~3岁时,他有了自己的主意,这是孩子出现独立性的表现;

b.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它表明,儿童心理具备了人类的一切特点: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用语言交际,能进行思维和想像,有了自我意识;

c.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认真的教育,成人是否注重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技巧,对这个年龄孩子的发展都很重要。

2.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学前初期(3~4岁)

生活范围扩大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幼儿园。新的环境对幼儿最大的影响是: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有更多老师、同伴的新环境。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幼儿心理上的许多变化,使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认识依靠行动

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他们的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3~4岁的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或自己说话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他们的注意也与动作联系在一起。

情绪作用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的影响,易冲动。教师要善于理解、引导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

爱模仿

3~4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大。模仿是这一时期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他人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由于他们爱模仿,所以在这个年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非常重要,他们常常是在幼儿的模仿下形成和巩固下来的。

(2)学前中期(4~5岁)

活泼好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这一特点在幼儿中期表现尤为突出。4~5岁的幼儿总是处于不停的活动中,他们明显地比3~4岁孩子能动、能说、能跑。幼儿中期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新鲜,动作灵活,思维活跃。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活动积极性极高,时刻处于活动状态,不知疲倦,正因为如此,他们更能表现出童趣。

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在幼儿中期表现最为典型。这时期的孩子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很形象的和很具体的。

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a.4~5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则。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能初步遵守集体活动规则。在游戏中,他们已能理解一些游戏规则,与他人合作游戏时,初步能遵守游戏规则,在一定的要求下能做到不破坏游戏规则。

b.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合作游戏的开展和游戏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a.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4岁左右是幼儿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不但爱玩而且也会玩。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因此,中班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都可以在幼儿的参与下共同制定。一旦定下来,他们能够自己分工,安排角色。

b.由于幼儿中期能够遵守一定的规则,所以这个时期幼儿的合作水平也开始提高。他们在共同的游戏中逐渐开始结成一定的同伴关系,初步学习与他人相处,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学前晚期(5~6岁)

好问好学

幼儿的好奇心都很强,但5岁以后幼儿的好奇心和以前明显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事物的兴趣。5~6岁的孩子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非常喜欢智力活动。强烈的求知欲、好问好学是这个时期幼儿非常明显的特征。

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已能够对事物进行分类,能对事物的关系做出判断并正确排出顺序,有了初步的序的概念。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能初步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也能够对事物做出简单的因果判断。

开始掌握认识方法

5~6岁的幼儿已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或是思维、想像等,都有了一定的方法。

个性初具雏形

5~6岁的幼儿已对事物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他们爱憎的态度比较明确,看问题也开始有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其个性已经开始形成,但可塑性还相当大,环境和教育都对其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

三、有关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1.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或危机期

(1)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

2.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1)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期和心理发展本身的状态有关,同时也与心理的整体发展有关。

3.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1)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又时刻都在变化,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