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典型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属于(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双重干扰
D.新旧干扰
【答案】B
【解析】干扰可分前摄干扰与倒摄干扰两种。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2.老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说
B.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C.形式练习说
D.相同要素说
【答案】B
【解析】认知结构的迁移观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
3.学生学习完平行四边形后再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对学习长方形的影响是(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A
【解析】①根据迁移的影响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如果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为逆向迁移。②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负迁移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题目中的迁移为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积极的影响。
4.学生背诵课文时常常是开头、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出错。这主要是由于(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缺乏提取中介
D.既有前摄抑制也有倒摄抑制
【答案】D
【解析】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的内容对之后学习内容的抑制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抑制作用。学生背诵课文,开头部分容易记住,是由于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结尾部分容易记住,是由于只受前摄抑制影响;中间部分由于既受前摄抑制的影响,也受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容易出错。
5.大量类似习题反复练习,易使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难以找到新的方法。这主要是由于( )。
A.迁移的作用
B.定势的作用
C.情绪的作用
D.原型启发
【答案】B
【解析】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当应用定势解决相类似的问题时,定势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应用定势解决新问题时,定势会对问题解决产生阻碍作用,使人思维僵化,难以找到新的方法。大量类似习题反复练习,有利于学生同类问题的解决,但是不利于新问题的解决,就是因为定势的作用。
二、填空题
1.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以将迁移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正迁移;负迁移
2.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身体活动,这种迁移属于________。
【答案】一般迁移
3.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或________。
【答案】知识结构
三、名词解释
1.迁移
答:迁移是指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2.学习定势
答: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又可以成为消极迁移的心理背景。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必要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对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如通过言语暗示,启发学生从定势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一些消极的影响。
四、论述题
请你系统论述学习的迁移理论。
答: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生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迁移的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说、认知结构说以及三维模式说。
(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它主张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这一理论认为,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如注意、意志、记忆等组成的整体,每一种官能都是独立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得到增强和发展,迁移就是心智的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某些学科可能具有训练某一或某些官能的特殊价值。因此,教育的目的仅在于训练和改进心理官能,而学习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
这一观点在欧洲盛行了200多年,后来受到了实验研究的挑战,如詹姆斯和桑代克的实验。
(2)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同要素说。他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时,才有可能进行迁移;两种情境相同的因素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解释了迁移现象中的一些事实,对迁移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对当时的教育实践起过积极作用,使学校脱离了形式训练说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开始重视应用学科,教学内容也开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相同要素说具有一定局限性,它从联结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相同元素也就是相同联结,学习的迁移不过是相同联结的转移而已,未能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在训练。
(3)概括说
贾德所提出的概括说认为,两种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贾德以“水下击靶”实验论证了概括化理论。他认为概括化的知识是迁移的本质,知识概括化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这一理论解释了原理、法则等概括化知识在迁移中的作用,涉及到较高级的认知领域中的迁移问题,为迁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关系说
在迁移概括说的基础上,格式塔心理学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迁移的发生不在于有多少共同因素或掌握了多少原则,而在于能否突然发现两种学习情境中的要素之间或原理之间的关系,即学生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才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关系说强调个体对关系的“顿悟”是获得迁移的真正本质。
(5)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说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他认为当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影响时,就产生了迁移。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过去经验对当前学习的影响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认知结构的特征发生影响的,这些特征是指学生在一定知识领域内认知的组织特性,如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和包容性等。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清晰度、稳定性、概括性和包容性高,迁移发生的可能性就大。这说明迁移的发生不仅是由于前后两种学习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还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
(6)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奥斯古德在总结了配对联想学习中的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迁移的三维模式,即“迁移与倒摄曲面”,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若先后两个材料刺激相同,反应也相同,则会出现最大的正迁移;第二,若先后两个材料刺激相同,反应由相似到不同至对抗,则迁移由正到负,以至最大的负迁移;第三,若先后两个材料的反应不同或对抗,刺激由不同到相同,负迁移由最小到最大;第四,若先后两个材料刺激不同,反应由相同到不同,以至对抗,迁移效果都是零。由于奥斯古德的这一模式只是对配对联想学习的迁移规律的总结,因此只适用于机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