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833社会心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
1.社会化(socialization)
答: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一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2.自我服务偏差(self serving)
答:自我服务偏差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
3.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答:可用性启发是指人们在对一件事物感知的过程中,习惯于用已有的简单的概念或者是记忆片段来做出评价,而倾向于相信原有的概念就是正确的。
4.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答:群体极化是指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的现象。
5.内隐自尊(implicit self-esteem)
答:内隐自尊是指人自发的无意识的对自己评价倾向。
6.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
答: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
7.亲社会行为(proscial behavior)
答: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8.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9.社会力场(social force field)
答:社会力场指他人或周围人的影响力。
10.习得无助(1earned helplessness)
答:习得无助是指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二、简述(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观点:
(1)社会交换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分化与伙伴群体关系、对抗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社区成员之间间接的联系与亲密依恋关系等的基础。
(2)社会的微观结构起源于个体期待社会报酬而发生的交换。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彼此需要。
(3)社会吸引过程导致社会交换过程。互相提供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继续交往。
(4)社会交往中义务不平等就会使一方获得权力,而另一方失去社会独立性。
2.社会心理学实验中误差的控制
答:在社会心理学实验中主要有两种误差,分别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中误差控制主要有如下方法:
(1)消除法,即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措施,消除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的各种环境刺激等额外因素。比如双盲实验,就是在被试和主试都对实验的目的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这种实验通过控制主试和被试对实验的了解知情,而消除了来自主试和被试的额外影响。
(2)恒定法,对于某些不能消除或很难消除的额外变量,我们可以采取恒定的方法,即保持额外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相对恒定的水平,排除额外因素的变动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比如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实验施测过程的物理环境保持一致,主试态度言行保持一致等都是用恒定法来减小额外因素的影响。
(3)随机取样法,是平衡被试间个体差异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
(4)等组匹配法,根据被试的某些方面的特质或行为表现,将被试认为的划分为具有相同特质的若干组,是各组被试的特质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是同质的。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间的个体差异。
(5)抵消平衡法,适用于那些既不能被消除,也无法恒定的额外因素,比如实验材料呈现的顺序、空间误差、习惯误差、疲劳效应等。
(6)统计控制法,针对某些未能有效控制的额外变量,可以采用提出极端数据、统计学校正等统计控制方法来进行。选择合适的仪器,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等也能使实验中误差得到有效控制。
3.社会知觉偏差产生的原因
答:社会认知偏差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社会知觉偏差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归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它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观测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2)认知启发。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
4.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定向的价值观。
答:价值观,是为一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用以评价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根本观点。价值观在无形中支配着人的行为,人们往往基于此对世界作出好与坏、对与错、可望与不可望的判断。一民族的价值观是该民族文化或日基本的生存方式的核心,因此,价值观往往突出地表现出不同文化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直有人试图从跨文化的立场出发,对不同文化的主要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以情境为中心的中国家庭,培养了中国人一种向-C-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在人际关系中的基本表现是相互依赖。它使中国人能够轻松自如地在向心的中国宗族结构和“人之间关系完全调和”这一理想的框架内满足其社交、安全和地位的需要。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自己的社会沟通状况,谈谈如何改善人们的社会沟通能力
答: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所谓改善沟通能力是主要表现在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和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
(1)减少沟通障碍
①物理环境障碍。物理障碍是指人们所处的沟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启示在与人沟通中要增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②地位障碍。社会地位不同的人通常具有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造成沟通的困难。减少地位障碍主要是通过交流相互了解各自职位的性质以及进行换位思考。
③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主要指我们对某些人的不接纳,比如当价值观出现很大差异时我们不能对对方的理解,甚至存在排斥心理,这样造成沟通不良。
(2)利用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借助于非语词符号,如姿势、动作、表情、接触及非语词的声音和空间距离等实现的沟通。人与人的交流少不了非言语行为,我们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会被对方察觉而被解释为某种意思。非言语行为对言语行为存在补充和辅助作用,甚至有些时候非言语行为才能够真正暴露交流者内心的想法。作为信息传播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减少下意识的动作并且要了解接受信息者非言语行为的意思,这样可以进行有效沟通,并能发现对方的细微想法、理解对方,提高了沟通效果。
(3)加强反馈
反馈的作用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过程。在沟通过程中,沟通的每一方都在不断地将信息回送另一方,反馈可以告诉信息发送者信息接受者接受和理解每一信息的状态。如果反馈显示信息接受者接受并理解了信息,这种反馈为正反馈。保持对别人包括直接的语词反馈在内的各种反馈信息足够的敏感,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信息和符号选择,也是提高沟通准确性的不可缺少的途径。
2.依据人际吸引的原理,分析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人。
答: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怎样才能被人接纳和喜爱是一个古老而有生命力的问题。如何提高你的人际吸引力,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诚信
一个人的哪些品质决定他是否受人喜爱?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真诚是其中最重要的特质。在人际关系实验中,研究者给出一些形容人品质的形容词,让受试者按其人际吸引力的高低排序。结果发现,在评价最高的8个词中,与诚信相关的占了6个,它们分别是:真诚、诚实、忠诚、真实、值得依赖、可靠,而被评价最差的词语是说谎和欺骗。在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中,人类对安全感的需要,仅次于对生理的需求。真诚的人总能给人安全感,因此也是人们决定是否喜欢一个人的首要标准。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很严重,造成信任危机,影响社会发展,扰乱生活秩序。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都会互相试探,判断对方的品质与爱好。
(2)赞美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的内心深处最殷切的期望,就是获得赞赏。”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只发挥了不到一半的才能,而鼓励与赞美可以激发人的另一半潜能。人有很多人因为得不到肯定与鼓励而心灰意冷。一位慷慨的老板年年组织员工旅游,今年却突然取消了,原因并非财务危机,而是他觉得没意义,“每年都花一大笔钱,却从没有人跟我 说一句„玩得很开心,谢谢老板‟之类的话。”在赞美对方时要注意首先,夸奖要对路。比如明明是面如锅底的包大人,就不要夸人家肤如凝脂。其次,夸奖要发自内心。最后,夸奖不要流于表面。
(3)面子
面子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现象。从心理学角度看,体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受到尊重与得到认可需要”。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面子就是维护他的自尊。其实,给面子这样的行为不仅能带来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符合社会心理学中的“互惠原则”。在职场中,尤其要学会给人面子。
(4)忍让
一般来讲,社交中产生矛盾时,双方可能都有责任,因此,当事人都应该主动“礼让三分”,从自身找原因。忍让和宽容还能让时间和事实来说话,因为很多事情经过冷处理,可以摆脱无原则的纠缠和不必要的争吵。在群体中,情绪管控能力好的人做出忍让,能换来对方的主动让步,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5)距离
霍尔将人际间的距离分为4种。最近的“亲密距离”为50厘米,这仅供关系最密切的伙伴之间;朋友间的“个人距离”为50厘米—1米;最远的“公众距离”则是陌生人间的。中国人的隐私意识不强,常会无意间或被迫闯入他人的亲密距离,比如地铁中,人们就不得不与陌生人共享亲密距离。保持距离,对他人是尊重,对自己是保护。
注意交往中的细节,培养自己良好的个人品质,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人。
四、案例分析(每小题20分,共40分)
1.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后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小悦悦在一周后不幸离世;此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试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悦悦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和避免类似事件的对策。
答:本案例涉及到的是群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单独时表现的行为,与他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因为群体心理存在的结果。在案例中小悦悦被两车压碾,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是一种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案例中18名路人路过视而不见,大家总认为其他人会处理这件事,并且认为很多人都有责任去帮助小悦悦,降低自己的罪恶感、羞耻感,认为自己不帮助也没有关系,自己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付出行为的可能性也就小了。
避免类似事件的对策如下:(1)促进“责任凝聚”。试图避免或解决“责任分散”现象,应当促成“责任凝聚”。内聚力促进了团队内的沟通,并能逐步形成共有的价值观,更能加强团队每个成员对集体的责任感。
(2)增加责任明确性。分工明确,增加个人的责任。当他人需要紧急帮助而路人或者能及时给与帮助的人未进行施救,应该予以一定的惩罚。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可以有效降低责任扩散现象。 (3)提供榜样的示范作用。研究表明,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行政人员在榜样的示范作用下,都会增加自己的责任感,从而减少“责任分散效应”的出现。在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上进行宣传,并号召其他人向这些先进模范人物学习。 (4)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 道德和责任发生直接的关系,道德高的公民,其社会责任感要比道德低的公民要高。道德高尚,他能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会随意推脱自己的责任,当然也不容易造成“责任分散”。
在注重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时候,社会道德规范的建立也不可忽视,这样可以快速持久减少责任分散现象的出现,避免类似这样事件的出现。
2.近些年来,有些社会民众落入非法传销组织后其心理状况和社会态度发生急剧变化。试依据态度形成与转变心理机制等社会心理学原理分析如何转变传销者的态度?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