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教育研究的意义和过程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

可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1人类活动的层次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本能水平、经验水平和有意识的反思活动。其中,有意识的反思是指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对活动的特点、过程和规律进行理性的分析,属于研究性质。

2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

教育研究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要求,这充分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

3教育活动的发展

教育活动是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在我国也已有3千年的历史。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剧,教育的变革也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1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1)教师专业化的提法越来越普遍化;

(2)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具备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

(3)教师教育研究的意识和研究能力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

2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1)传统的教育

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知识传授、行为训练;

班级授课制具有非针对性、去个性化的弊端。

(2)现代教育

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儿童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有教育的智慧,更需要有对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突破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

3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1)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要求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需要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探索和研究。

(2)了解和熟悉教育研究的方法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高效率的必要条件。

二、教育研究的过程

(一)教育研究的步骤

从科学方法的一致性和研究过程提供的要素看,可分为5个步骤:

1确定问题;

2查阅文献;

3收集资料;

4分析资料;

5推导结论。

(二)教育研究的效度

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和结论的普遍性。效度同时包含两个概念,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1内在效度

(1)概念

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2)举例

内在效度较好

假设一位体育教师要研究两种不同的练习方案对初二年级男生体育技能测试成绩产生影响的情况。这个教师计划用上午时间,并且可以随机在每个班级指定28个男生。他将这两种训练方案分别运用到两个班级中,时间同为16个星期。最后,由他本人负责对两个班进行同样的体育技能测试。这个研究的整个计划如图1-1所示:

图1-1  有内在效度的假设性研究的总体研究计划

这个研究具有较好的内在效度。因为,如果两个班的体育技能测试成绩有差异,譬如说,2班的均数比l班高,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解释这个结果,并得出方案2比方案1更有效的结论。不论结果怎样,都可以较有把握地得出解释,因为总的来看,两个班级之间惟一不同的是练习方案。

  内在效度缺乏

这一研究是关于不同类型的教材对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学习有什么不同影响。现抽出3位教师参与研究,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教学;其中两名教师每人教4个班的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一名教师教3个班。其中有一所学校的班级是按照能力分班的。碰巧,参与研究的这个学校的这名教师教的是能力高的班级。每位教师使用1种教材,试用教材的时间为9周。教师们使用不同的材料,并且没有教师使用超过一种以外的材料。9周后,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成绩测试,每位教师使用他(她)自己出的试卷。整个研究计划如图1-2所示。这样,这个研究就缺乏内在效度,因为结果不能被解释。

图1-2  缺乏内在效度的假设性研究

2外在效度

(1)概念

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外在效度依赖于特定研究工作的条件及目的。

(2)举例

例子

某一地区有5所小学,进行一项关于学生家长们对学校的课程质量、管理效果、纪律等看法的调查。事先形成了一个结构良好的电话交谈的条目细则,并且有足够条目覆盖住家长关心的学校特征。在每所小学有25个学生家长被随机选出并进行交谈,对于那些找不到或不愿意交谈的,有一个随机取代的规定程序。交谈结束后125个交谈者中只有6个父母因找不到而被重新替代。

解释

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被推广的人群是那些孩子们在这5所小学就读的父母们。按照这种调查进行的方式和完成的交谈的数目,这个结果能很有把握地推广到这些人群中去。这项调查研究具有高的或是说好的外在效度。但如果把这项研究结果推广到其他学校系统的其他小学中就不会有多少意义。如果要这样做,需要逻辑基础,如以这些学校小学生的父母与其他学区小学的学生的父母的相似性比较为条件,即要证明不同地区孩子父母的情况是相似的。  

  (3)内外效度的平衡

研究的效度只是一个度的问题,事实上也不可能得到纯粹的内在或外在效度。旨在提高内在效度的企图可能降低外在效度,反之亦然。研究者需要求得一种平衡,使某一结果得到合理的解释,又具有某种程度的推广价值。

(三)教育研究的信度

   1.内在信度

(1)概念

内在信度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2)举例

如果使用多个人收集资料,内在信度的问题便是:收集人之间能达成一致吗?如果对教师行为进行研究,使用课堂观察方法收集资料,内在信度的问题便是:两个或更多的观察者在看待同一教师的表现时,能达成一致意见吗?这可称之为观察者之间的协同程度。如果缺乏内在信度,资料仅是收集者的一个函数,即随观察者眼光的不同,观察的结果不同,这就不能反映真实发生的情况。

  2.外在信度

(1)概念

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

(2)要求

为保证可重复性,研究中必须包括对研究过程和条件的充分界定,不同研究所需界定的方面可能不一样。

   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一个必要的保证,一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如果一项研究是不可靠的,我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释结果,并将它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条件中去。

(四)教育研究的种类

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1)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

(2)应用研究

概念

应用研究是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

⑵举例——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应用研究的一种,它是由教师或行政官员来操作的,以帮助地方学校决策和教师改进教学的方法。行动研究强调其对基层的日常问题的解决。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基本概念

定性研究:用文字来描述现象。

定量研究: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

(2)联系与区别

联系

a.绝对的、纯粹的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很少,二者是相互支持的;

b.任何一项研究在总体上必定有一个界定,要么是定性的,要么是定量的。

c.研究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定性定量的连续统一体。

区别

a.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定性研究从属于自然主义;

b.定量研究更重视结果,定性研究更注重过程。

c.定量研究比定性研究更强调理论基础。

d.定量研究者比定性研究者更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

e.二者研究目的不同:定量研究则旨在确定关系、影响、原因,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现象。

3准实验研究

(1)准实验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实验变量;

(2)研究中被试被“自然”地分配组别,比如班级(成员进哪个组是自我选择的)。

4调查研究

(1)调查研究涉及教育、心理、社会变量中的事件、分布和关系;

(2)调查研究中的变量是现有自然情境中的变量。有些调查只局限于现状,有些则试图确定变量之间发生的关系和影响。后一种称为同溯研究。

5文献研究

(1)文献是记录已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把人类知识用文字、符号、声像和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所有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从中获得某一结论的方法就是文献分析法。

(2)教育研究人员常倾向于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应用逻辑推理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

6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某些共同特点或发展规律的方法。

7实地研究

(1)实地研究是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对特定的文化作深入的、解析性的描述。教育的实地研究是提供对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的确切描述的过程。

(2)实地研究依赖于对研究现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或解释。它发生在自然的过程中,重视过程,旨在获得整体画面,经常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向和结论假设。

(五)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图1-3是活动序列模型的流程图,它描绘了不同研究活动的大致情况。

图1-3  进行一项研究的一般活动的序列模型以及这一活动与现有知识的关系

1确定研究问题

(1)它是研究过程的初始活动。问题必须能体现出特定的意义,才能产生假设;

(2)在确定需要的资料前,应首先确定变量,界定变量的使用条件;

(3)可以通过阅读文献获得与所研究的问题或使用的方法有关的信息,了解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及发现的价值。

2收集资料

(1)收集资料前,必须明确测量的手段;

(2)如果论述中要包含数据,研究者应组织好对数据的说明;

(3)如果在使用实地研究的方法,研究者是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

(4)测量的手段是成就测验和问卷之类的方法。

(5)如果研究的手段得到了改进,必须在大规模收集资料之前试行,然后,必须对资料进行集中、编码,并为分析做准备。

3分析

(1)进行分析后,就能得出结果,同时组织和综合了数据阐述。

(2)经过对资料的总结、加工并进行抽象概括,得到论述和验证假设所需要的信息。

4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

  (1)撰写研究报告

是将研究结果归结为新的知识和理论,以及和已有理论相结合的途径;

准备研究报告,需要反复进行。

  (2)得出结论

最终的得出结论和启发性,是研究的目的;

要得出结论需要解释、综合、洞察,有一定难度。

   5.建议

(1)要弄清楚研究进行的领域。

  (2)要明确研究的外在效度(内在效度应先确定好),讨论结果的普遍性,善于根据逻辑来扩展外在效度。

  (3)要集中注意结果的意义。

  (4)如果包含的理论已经存在或者是新的理论已经产生,要清楚地表明结果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

  (5)要寻求研究结果与其他相似研究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且解释这些相似结果在这个领域内扩展研究的外在效度。

  (6)要寻求研究结果与其他相似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弄清可能导致不一致的原因。

  (7)要明晰达到结果的推理环节

  (8)尽可能注明本研究未解决的问题,以便将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并提供下一步合理地逻辑延伸的知识。

(9)总结结果,得出结论要反映出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