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北师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第一部分 文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气盛言宜

答: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创作主张。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作家的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的“气盛言宜”即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浩然之气”含义接近。

2.《创作家与白日梦》

答:《创作家与白日梦》是弗洛伊德的著作,是精神分析心理学文论重要著作之一。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与普通人的白日梦或幻想非常接近。弗洛伊德发现,白日梦者的幻想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许多相似之处:(1)艺术家与白日梦者一样都不是乐天派;(2)白日梦者的幻想起于现实中不能获得满足的愿望,而艺术创作起于艺术家潜意识领域种种受到压抑的欲望冲动,艺术活动是这种种欲望的替代性满足;(3)白日梦者的幻想与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它游移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而艺术创作也与三种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诗为“活物”

答:诗为“活物”是古代诗学概念。出自明代钟惺的《诗论》:“诗,活物也,游、夏以后,自汉至宋,无不说诗者,不必皆有当于诗,而皆可以说诗。其皆可以说诗者,即在不必皆有当于诗之中。非说诗者之能如是,而诗之为物,不能不如是也。”原是他对《诗经》的作品能被历代不同读者反复研求阅读,新意迭见现象的抽象概括,而其意义也普遍适用于诗歌的接受批评。钟惺认为《诗》是一种流动不居的“活物”。“活”是作品本身的一种客观属性,这不仅是因为诗歌作品意蕴丰富奥邃,还因为诗歌的艺术形式有被断章取义的灵活性。诗之为“活物”,又是读者对作品意蕴的赋予和追加。

4.印象派批评

答:印象派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观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文学批评方法。印象派批评的特点有:(1)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主张批评中的自由心态,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独立品格;(2)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而直觉的介入将使批评见解获得生动性、尖锐性;(3)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将促使文学批评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本质特征,给予美的享受。印象派批评的弊端有:(1)排斥理性因素,很难深入作品内部、对大部头作品做全面分析;(2)过分强调印象,产生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中,鲁迅是怎样论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他与毛泽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有怎样的区别?为什么?

答:文艺与政治同属意识形态范畴,关于二者的关系人们或是出于现实政治利益的考虑或是文学观、政治思想的不同,历来都有不一样的看法。

(1)鲁迅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看法

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鲁迅认为,文艺与政治不可能相安无事,因为冲突很可能是它们的常态。他指出:“我每每觉到文艺和政治时时在冲突之中;文艺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倒有不安于现状的同一。惟政治是要维持现状,自然和不安于现状的文艺处在不同的方向。”马尔克斯曾经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文艺为什么不安于现状。但为了维护政府或政党的利益,政治往往希望社会稳定平安,于是,维持现状就成了政治必须奉行的基本原则。文艺不安于现状,政治却要维持现状,这样,两者的冲突就无法避免了。而在鲁迅看来,文艺与政治的冲突,实际上又是文艺家与政治家的冲突。

(2)毛泽东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看法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有过论述。其基本观点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文艺服从于政治,这里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从此之后,文艺服务于政治、文艺从属于政治成为一项文艺政策。

(3)鲁迅与毛泽东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看法的区别

两人的立场和角度不一样

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鲁迅与毛泽东所持的立场,所取的角度各不相同,故其观点差异很大。鲁迅是从文学家的角度看问题的,所取的是文学家的立场;毛泽东则是从政治家的角度看问题的,所取的是政治家的立场。

两人的观点造成的影响不一样

而由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语境之中,它在当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并且影响了赵树理等人的创作。但能否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显然需要进一步讨论。验之于1949年以后的文艺实践,鲁迅的冲突说更能给人带来启迪。文学不从属于政治,文学有其独立性。

2.简述中国古代“虚静”说的流变过程与其核心思想。

答:中国古代“虚静”说原本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个概念,后被引入文学范畴,遂变成了一个关于艺术构思的术语。

(1)“虚静”说的含义

“虚静”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2)“虚静”说的流变过程

老子关于“虚静”说的论述

早在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道家修养的主旨为“致虚极,守静笃”。他认为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而根源则是最“虚静的”,从而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因此人们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事、无我”的状态,回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老子把“虚静”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还提出了“涤除玄览”观点,他认为只有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虚空,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

庄子关于“虚静”说的论述

庄子在吸收老子“虚静”思想的基础上,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指出要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必须做到“心斋”与“坐忘”,庄子认为“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庄子看来,人要达到“虚静”的境界必须忘了世间万物,忘了自己的存在,远离世俗切利害关系,不受私欲杂念干扰,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道”,达到物我同一达到“物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体会自然,认识自然,创作出真正与自然相通的艺术作品。

陆机关于“虚静”说的论述

最早把“虚静”说引入艺术领域的是西晋文学理论批评家陆机,他在《文赋》中提到“伫中区以玄览”,强调一个好的作品要对外界事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观察,而在这个过程中人要不受外物干扰、思虑清明、心神专一。他所强调的是在创作之前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心境,不受外物和杂念的束缚与干扰,内心清明,心神专一,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审美观照。因此,他认为“虚静”是作者进行创作所必不可少的心态。但是这时陆机没有明确使用“虚静”这个概念,其“虚静说”还停留在思想叙述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刘勰关于“虚静”说的论述

刘勰将之引入了文学批评范畴,用以阐释创作构思的精神形态,“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要求培养酝酿文思首先应排除不必要的心理因素而达到全神灌注的状态。刘勰认为,只有这样,作文时心神才能合乎要求地活跃起来,才会产生作为创作过程心理活动的神思。否则,心乱神驰,躁动不宁,想要作文又为诸多杂念琐事所牵扯,只会造成文思运行的滞涩乃至阻塞,以致于根本无法实际产生神思。虚静于是成为神思发动和运行的关键要素。

(2)“虚静”说的核心思想

创作主体保持心灵和精神自由

“虚静”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所需要的一种态度。创作主体把老庄“虚静”精神吸收到艺术中来,使“虚静”说成为艺术创作思想体系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并渗透到艺术创作的每一个环节。而“虚静”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实现,首先要创造一个能够使创作主体保持心灵和精神自由以及能够使主体以平静的心来观察万物。在艺术创作中达到“虚静”的境界首先要使人的精神静下来,排除来自外界的一切干扰和私心杂念,使心胸能容纳万物,即达到“胸中廓然无一物”的心境。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主体在创作中便能进入“虚静”境界,这时他们所进行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往往便容易达到“化工造物”的境界,笔下才能幻出“奇诡”妙境。

主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凝神境界

在艺术创作中要达到“虚静”的境界,还要求主体能够达到“物我两忘”的凝神境界,这种境界要求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一体”的“神化”境界。元代吴镇在他自题画竹绝句云:“始由笔墨成,渐次忘笔墨,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认为在作画墨戏之前,要“忘笔墨”“忘心手”,这样才能与“造物”相融为一,完全泯灭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界限,达到“虚静”的境界。

老庄所倡导的“虚静”说,可以说是艺术家与万物合一,与自然相融所必备心态,是艺术审美发生的心理前提,是中国艺术生命的根源。艺术家正是从中不断吸取其精华,提高自身的情操,不断摒弃世俗杂念,从而使其艺术创造力获得最大程度地发挥。

三、论述题(25分)

莫言说:“我认为写小说就要坚持原则,绝不向电影和电视剧靠拢,……越是迎合电影、电视写的小说,越不会是好的小说,也未必能迎合导演的目光。”昆德拉认为,小说在今天已日益落入传播媒介之手,它既简化了小说的思想,也简化了小说的精神。

结合以上说法,并结合当下文学与影视交往互动的复杂格局,你认为小说的精神或原则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小说与影视的关系?

答:新媒介时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文本的阅读越来越受到电影、电视等媒介的影响。作家们认为应该坚持文学文本创作的独立性、纯粹性。

(1)小说的精神或原则

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之一,同样需要创作者能“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能为了世俗利益,一味的迎合,丢失了自我的真性情。更不能写毁三观的作品。

莫言和昆德拉的说法均是站在维护小说精神或原则的角度上来看待当前小说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的。他们对此都采取否定的态度。其中,莫言侧重于维护小说原则,而昆德拉则侧重于批判传播媒介对小说的不利影响。二者共同强调了维护小说精神或原则的必要性。

(2)小说与影视的关系

传播媒介是指那些传达、增大、延长人类信息的物理形式。而“大众媒介”或者“大众传播媒介”是20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有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传播途径上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可分为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等。而莫言和昆德拉所说的具体说应该特指电子媒介。不可否认,自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出现之后,文学的传播速度已经空前加快,文学的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

读者成为观众

以印刷媒介作为依托的文学受到电子媒介的挤压,越来越多的“读者”变成了“观众”,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也深受其影响。

小说与电影的互化

电影和电视等电子媒介又常常把存在于印刷媒介中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成为拍摄影视剧的重要资源。所以作家往往会写出一些故事性强、画面感浓、适合改编的文学作品。在这一意义上,作家成了影视生产者的供货商。与此同时,当小说作者参与了影视剧的生产之后,又反过来根据影视剧本写小说,于是便出现了一种“从电影到小说”的逆向生产,小说写作因此渗透了影视剧的思维,并对印刷媒介中的小说写作构成了一种潜在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所以,从这一方面看,电子媒介因其商业化倾向而大大削弱了小说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小说也因过分依赖电子媒介而渐渐失去了其独立性和内在精神。从这方面说,莫言和昆德拉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电子媒介促进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电子媒介也并非一味对小说创作仅有负面影响,其积极方面也应该值得关注。电子媒介以传播面广泛和传播速度迅速为其基本特点,这样就能使作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大众面前广泛流传,而且它以通俗的语言、直接的画面方式将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样就使得小说更易为人接受,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些影视作品升华了小说的内涵

面向大众的影视剧本也不见得思想浅薄,甚至胜过了印刷作品。如《血色浪漫》便是一个影视剧本,其讲述了文革期间一帮革命干部子弟们的生活经历,其无论在叙事角度还是人物塑造上都比80年代出现的某些千篇一律的反思文学要高得多。《亮剑》中塑造的抗战期间一位另类革命英雄形象李云龙,远比那些革命文学中的革命者血肉饱满而富有个性。而且,某些改编后的影视剧本也不见得就比原著差,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其内在精神还是与小说一致的。

总体而言,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绝对不能完全否定之,而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它。至于莫言与昆德拉的担忧,人们应该反思,但绝对不能尽信之。传播媒介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主导者应该是作家本人,而不是小说。作家甘愿迎合商业创作小说,那么传播媒介也就变得庸俗不堪,反之亦然。所以,并不是传播媒介削弱了小说的思想性,而是作家自己丧失了创作精神和原则。

第二部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帕美拉》

答:《帕美拉》是英国18世纪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的代表作。故事写穷苦家庭出生的少女帕梅拉遇到了丧妻后的男主人的追求。他用各种方式引诱她,企图破坏她的贞操。而她则坚决保全清白之身。双方历经多次占有与反占有的交锋后,彼此渐渐产生了真正的爱情。最后男主人终于改邪归正,并与之成婚。此故事折射出对世俗观念的突破,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帕梅拉》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把社会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结合起来,通过有趣的故事使读者得到道德教育。理查森特别注重人物的感情描写,从而产生了现代小说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伤感主义文学。《帕梅拉》称得上是伤感主义文学杰出的代表作。

2.黑色幽默

答: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科马克·麦卡锡等。这一流派影响最大的三部作品是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以及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果戈理《死魂灵》第一部中乞乞科夫所拜访的五个地主的名字和性格特征。

答: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被公认为“自然派”的奠基之作。小说围绕简单的故事情节,巧妙地将19世纪30至40年代俄国城乡社会联接起来,把一个个地主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具有时代特点的俄国上流社会的全景图。

在这幅全景图中,乞乞科夫所拜访的五个地主的名字及其性格特征分别是:

(1)玛尼罗夫是第一个地主

他外表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实际上智力衰退,精神空虚。他从不经营田庄,也不过问农事,饱食终日,耽于幻想。他书房的桌子上摆着一本书,第十四页夹着一张书签,这是他两年前读的,足见其懒散的惰性。

(2)科罗博奇卡是一个愚蠢顽固而又贪财的地主婆

闭塞落后的乡村生活使她封闭、保守、粗鄙、迷信。她拥有80个农奴,苦心经营田庄,拼命集聚财产。乞乞科夫向她收买“死魂灵”,但害怕吃亏,不肯出卖;但当她得知乞乞科夫愿意帮助她推销农产品时,立刻改变态度,大献殷勤。买卖成交后,她又担心受骗上当,连夜赶到省城去探听“死魂灵”价钱,从中可见其品性。

(3)诺兹德辽夫是一个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粗暴放荡、蛮横无礼的恶棍,是一个地主恶少式的人物。

(4)索巴凯维奇是一个貌如狗熊、粗野、狡猾、贪婪吝啬的农奴主。他从外貌到内心都充满了动物性,没有任何高尚的精神需要,没有理想、热情。

(5)泼留希金是一个猥琐贪婪、吝啬到几乎病态的守财奴和吸血鬼

强烈的积聚财产的欲望使他一天到晚为财产的积累而奔波。由于贪婪他完全变成了财富的奴隶,受物质支配,变成了一个异化了的人。其吝啬得惊人,拥有上千农奴,却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穿得像乞丐一般,以致乞乞科夫初次见到他时,把他当成一个穷老婆子。

总之,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可以说是俄国农奴制度崩溃时期农奴主阶级的衰亡的历史,通过对封建贵族农奴主形象的描写,揭示了专制农奴不可避免的崩溃的趋势。

2.如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理解“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关系?

答: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这个定义包含了对比较文学学科内容的宏观与微观的界定。宏观比较文学的界定是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的比较研究。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理解“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关系:

(1)“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联系

“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研究是宏观比较文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这是因为对某一民族文学或国民文学的特性的概括与研究,必须依赖于宏观比较。用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对某国文学的民族特性或国民特性加以提炼与概括,是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作为两个概念,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有时是叠合的

当“民族”与“国家”两者叠合的时候,或者说在单一民族所构成的国家中,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两者具有同一性。例如,在欧洲的那些“民族国家”中,法兰西民族文学就是法国文学,德意志民族文学就是德国文学;在亚洲,大和民族的文学就是日本国民的文学。而在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中,例如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民族文学小于国民文学;相反,当一个民族分成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时候,民族文学大于国民文学,例如,朝鲜民族的文学,包含了今天的韩国、朝鲜以及中国境内的朝鲜族的文学,阿拉伯民族文学,则包含了二十多个阿拉伯国家的文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都是两回事。

(2)“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区别

“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性质不同

民族文学是以“民族”为依据来界定的文学单位,在数量上,指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史及作家作品的总和;在质量上,则指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特质的作家作品。

国民文学是以“国家”为依据界定的文学单位,在数量上指的是某个国家作家作品的总和,在质量上指的是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特质的作家作品。

“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地位有所不同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一般而言,在古代文学、中古文学的比较研究中,多以民族文学作为基本单位,而在近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中,应该使用国民文学这一概念,并以国民文学为基本单位。

3.怎样认识印度文学的特征?

答:印度文学是印度古典梵语文学和10世纪前后发展起来的各地方语言文学的总称。印度文学以丰富多彩著称于世,其特征具体表现为:

(1)文艺内容泛神化

富有神话色彩

印度文艺整体上体现为泛宗教化,在内容上则表现为泛神化,即其文艺作品的内容在整体上富有神话色彩,将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神话化。如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吠陀本集》收录的是关于诸神的颂赞、祭神祈祷和祭神仪式方面的诗歌,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吠陀教的经典。印度两大史诗主人公是化身下凡的天神。

化身观念是文学作品的情节构思的主要依据

从宗教过渡到文学的桥梁,即文艺内容泛神化的途径来源于印度人对“化身”的信仰,即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神的化身与表现。通过这种观念,神可以成为人,神的化身就成了文学形象。如印度两大史诗中,化身观念是它们的情节构思的主要依据。《摩诃婆罗多》中,毗湿奴的化身“黑天”是真正主角;《罗摩衍那》中,毗湿奴又化身为主人公“罗摩”,经历一番人间坎坷。而在《往事书》中,化身观念几乎比比皆是。可见,化身观念极大丰富了印度文艺的想象力。另外,化身一般是神化为人,但人也可以化为神。这就形成了印度文学的另一种倾向,即将凡人神化。典型的例子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本是一位王子,后来在众多佛教文献中成为了佛。天神化身为人乃至化身为动物,使人和动物变得神圣;凡人被神化,使凡人带上了神圣的光环。就在这人与神的双向运动中,印度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泛神化、泛宗教化的性质,使得印度文学成为了一种寻求神圣、追求神圣的文学。

印度文艺的泛神化,一方面为文艺发展提供了巨大驱动力,使得印度文学注重内心体验,具有强烈的传奇性和浓烈的宗教情感。另一方面,文艺成为宗教的诠释,使得作品主题和题材单一,出现了大量的说教性作品。从而淡化了文学的个性色彩。

(2)文艺形象泛众生化

“众生”是印度宗教的一个重要概念,泛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特别是人和诸种动物。印度文学不像其他国家的文学一样,表现为人的文学。而是在独特的宗教观影响下,从神话史诗时代开始,就将众生形象留在文学中,从而体现为泛众生化。

文艺形象泛众生化与印度人独特的生活环境有关。森林孕育了他们的文明。他们长期生活在森林中,在周围动植物共存中,产生了众生平等的观念。而这种观念运用于文艺中:

a.表现为将动物作为与人平等的形象来加以展现,表达一种人与其他众生等量齐观、一视同仁的思想。如两大史诗中,人、动物、神与魔共同登台,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众生世界。

b.表现为用众生的形体来规范人体美学,规范艺术表现。如在佛经文学中,佛陀之美是面如莲花,身如雄狮等。

c.表现为神的形象泛众生化。印度宗教属于偶像崇拜。在很多宗教性艺术作品中,神被偶像化为众生的某种形象或某种特性。

(3)文艺形式泛音乐化

文艺形式泛音乐化是指文学作品在语言、情节、结构布局上,普遍存在与音乐作品相类似的某些特征:

在印度文学中,吟咏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传承方式和接受方式。《吠陀》《往事书》等都是可以吟唱的。

文学样式都是使用诗体。

主题音调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具有复沓的特点。

总之,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其宗教发达,种族复杂,语言众多的特色环境使得印度文学具备独特的民族历史和宗教色彩,并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论述题(20分)

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左拉《萌芽》的历史意义。

答:(1)《萌芽》简介

《萌芽》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小说,内容是描写煤矿工人为了反抗资本家的剥削而进行的斗争。《萌芽》中所描写的罢工,是有了阶级觉悟的工人的集体行动,带有一定的政治斗争的性质。作家真实地表现了罢工工人们的团结、信任和为共同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工人们的这次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毕竟使资产阶级领教了无产阶级的愤怒力量。小说的结尾不是悲观的,而是充满信心的。左拉相信工人阶级的正义事业将来一定会开花结果的。

(2)《萌芽》的历史意义

《萌芽》是一部在艺术上有着很高成就的作品。作者对工人生活条件、井下劳动和罢工斗争的描写是十分真实的。作家把粗犷和细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雄浑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致入微的描绘。

第一次在文学上生动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小说生动地再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尖锐斗争。小说以煤矿工人作为主人公,描写了他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组织的罢工。通过展现工人们恶劣的工作条件和非人的生活环境,小说揭示了罢工的经济、政治原因,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小说第一次正面描写了工人的集体罢工

小说描写了2500名矿工在普鲁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在国际工人联合会领导和支持下自觉组织起来,进行罢工。他们破坏矿场、包围煤矿公司,同政府派来镇压的军警展开浴血奋战,虽然最后难逃失败的结局,但工人的觉悟和能力在斗争中都得到提高,在先进思想的武装下他们对未来充满坚定信念,以自己的斗争唤起了全法国的工人。

作品展现了工人阶级的集体力量

小说赞美了他们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和英勇搏斗的精神小说描写煤矿工人和家属们团结一致,跟资本家、公贼和军警作斗争,并联合其它矿山的工人,共同组织罢工。在斗争中,他们一边罢工,一边开展互相救济的工作,显示出训练有素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社会主义精神。

小说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小说以“萌芽”为题,意为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他们的力量将像破土的种子一样茁壮成长,摧毁剥削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一个更加公正、美好的世界。

总之,《萌芽》是法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描写工人运动的杰作,是一份献给无产阶级的厚礼。它对工人生活具体而准确的描写,生动再现了工人运动壮阔的历史场景。小说在结构上的严密布局和节奏上的沉稳有力,加以描写上的雄浑气势,都使《萌芽》具有一种古代史诗的特点。左拉注重运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强调对比、生理因素和动物本能,使得《萌芽》极具自然主义文学特点,从而成为自然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