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

一、基本概念

需求  供给  需求定理  供给定理  均衡价格  正常品  低档品  替代品  互补品  供求定理  价格下限  价格上限  恩格尔定律  支持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蛛网定理

答:略。

二、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

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有: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

需求量与商品自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就会减少。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正常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对另外一些商品来说,即低档品,情况恰好相反。这些商品主要是穷人赖以为生的食品,如土豆、面包等等。收入水平提高后,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因为当穷人变得更有钱时,他们将会更多地消费更有营养的食品,而相应地减少对价格低廉且营养较差的食品的消费。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于替代品而言,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对于互补品而言,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2)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供给市场销售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影响供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根据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供给的一般规律: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就会减少。

决定供给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产成本。如果价格不变而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下降,生产者大量供给该商品就有利可图。如果价格不变而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上升,生产者将提供较少的供给;如果生产成本超过了商品的价格,该生产者就会退出该行业。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投入品价格和技术进步。如果工资提高或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就会上升。技术进步,将会降低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品的数量,从而使生产成本下降。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可以引起对相关商品供给的变化。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决定商品供应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它会引起生产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流动和重新分配。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如果生产者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下跌,他会增加现在的供给而减少未来的供给;反之,如果他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上涨,他的供给行为会恰好相反。

技术、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对供给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率而体现的。技术进步、或采取更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会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供给。如果生产率下降,那一定是由于技术退步,或者是由于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出了毛病。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外生变量如政府的政策、资源状况、天气情况、战争等都会对供给产生影响。

2.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答:(1)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

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在原有的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而需求变动是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影响需求量的诸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在图形上它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需求曲线的两种变化情况如图2-16所示,在需求曲线上,移动到表示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从移动到表示需求变动。

图2-16  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

(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由于它并不改变供给函数和供给表,因此在图形上表现为沿着原有供给曲线的移动。而供给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如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生产技术)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的变动。这种变动会改变供给函数和供给表,因此在图形上表现为原有供给曲线的整体移动。

供给曲线的两种变化情况如图2-17所示,移动到表示供给量变动,供给曲线从移动到表示供给变动。

图2-17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动

3.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使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有时又被称作市场出清价格,在这种价格水平下,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等,既不存在过度需求,也不存在过度供给,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需求量是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而下降,而供给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则必定有一个均衡点,在这个均衡点上,其价格和产量既为需求方所接受,也为供给方所接受,由此形成的是均衡价格和产量。如图2-18所示,线是需求曲线,线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点,所以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点对应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

如果价格位于(高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供给。由于大量商品的积压,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向均衡点运动。如果价格位于(低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需求。由于大量商品的抢购,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向均衡点运动。

图2-18  均衡价格的形成

(2)由上分析可以知道,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供求关系中自发形成的,而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就是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市场的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具有的调节市场供求达到一致而使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配置的内在功能。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来说,偏离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从而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如果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平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而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

4.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价格机制理论中的作用?

答:弹性理论是价格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弹性理论在价格机制中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精确地测量需求量和供给量与影响它们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丰富了对市场供求法则的认识,为进一步运用价格理论说明一些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总收益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卖一定商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额,它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即:

,其中,表示总收益,表示价格,表示销售量,这里假定生产者的销售量等于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从公式可以看出,总收益是由价格和需求量两个因素决定的,需求价格弹性恰恰就是测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概念。因此,总收益的变化与需求弹性的大小有关。具体说,主要有两种情况:

如果需求是富于弹性的(),价格下跌提高总收益,价格上涨减少总收益。

如果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下跌减少总收益,价格提高增加总收益。

在市场上,各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存在很大差别,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也随时间、地点和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提高,总收益不一定增加;价格降低,总收益不一定减少。因此,厂商要想制定使总收益最大化的价格,就必须对商品的弹性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与估算。

(2)需求的价格弹性与赋税的归宿问题

政府对许多商品征收消费税,赋税使消费者在购买征税商品时支付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即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现在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减少;同样,赋税使生产者销售该商品时获得的收入减少,这也相当于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增加的支出和生产者在出卖该商品时减少的收入构成政府的税收收入。因此赋税的结果将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共同负担。弹性原理可以解释赋税的归宿问题。赋税的归宿是指赋税最终的经济负担,即赋税是主要由消费者负担,还是由生产者来负担。一般来说,如果相对于供给来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赋税就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如果供给比需求缺乏弹性,那么赋税就向后转嫁给生产者。

(3)需求的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

需求的收入弹性对于分析一国或一个家庭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详细地研究了食物方面的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规律,即食物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比。这就是说,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该规律后来称之为“恩格尔定律”,这意味着食物开支的收入弹性小于0。同大多数经济学定律一样,该定律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才成立的;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价格是假定不变的。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的取值大于0小于1,该系数越是接近于1,表示该家庭越穷;越是接近于0,表示该家庭越富。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既可以反映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又可以反映其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是进行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食物是农业的主要产品,因此,食物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农业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下降。“均衡增长”,即各部门的同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数目不仅会相对减少,而且会绝对减少,人口将从农村流向城市。如果这些调整进行得不够迅速,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就会低于非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

5.运用供求原理解释“丰收悖论”(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答: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它的需求弹性。就供给来说,农产品的产量在很大程度因受气候影响而波动很大。随着农产品供应量的变化,农产品的价格也经常起伏不定,而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又会影响第二年农产品的供应量,使其随之大起大落。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经常起伏波动,说明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弹性很大。就需求而言,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对它的需求弹性很小。如果让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由自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图2-19  丰收悖论

如图2-19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农民丰收使产品的供给曲线由的位置向左平移至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下降为。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产量增加的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2-19中矩形的面积之差。

6.什么是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的实例给予说明。

答: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可以用“供求定理”来概括:

(1)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因此,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第四,供给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

因此,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而与均衡数量呈同方向变动。

7.分析价格管制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当政府认为某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对买者或卖者不公平时,通常会实施价格控制政策,即通过规定价格的上限或下限来干预某种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1)价格下限与过剩

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价格下限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在西方国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和农民的特殊利益,价格下限经常被用于农产品的价格上。它有时也被用于要素的价格上,如最低工资法。最低限价必然会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问题。如图2-20所示,分别代表市场供求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代表最低限价。由于高于

,需求量为,而供给量为,过剩量为

图2-20  价格下限与过剩

价格下限实行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政府如何处理过剩的农产品。政府按收购农产品,对于剩余农产品,政府要么储存起来,要么销往国外。为了减少储存开支,政府也会采取限制种植面积,使供给曲线左移到均衡价格等于支持价格为止。但这样会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2)价格上限与短缺

价格上限,是指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如政府为了增加贫民的福利,经常采取房租限价政策,规定房租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标准。再如,对垄断公用事业的价格管制也通常采取最高限价政策。最高限价会造成供给短缺和过度需求。如图2-21所示,某商品由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为Pe,但政府认为这个价格水平过高,规定了一个最高限价位于之下。由于政府规定的价格水平低于均衡价格,需求量为,供求量为,短缺量为

图2-21  价格上限与短缺

由于价格被限制在,不能上升,从而不能通过价格上升减少过度需求,因而出现该商品供给的短缺。解决短缺的办法是:第一,排队;第二,实行配给制。但是这两种办法仍不能消除过度需求,必然导致黑市交易的出现和利用价格上限和均衡价格的差额进行投机活动。另外,供给短缺又会造成卖方市场,使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变坏。

西方经济学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分析旨在证明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完美性。但在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会完全听任由市场供求竞争自动形成价格。当自由竞争价格机制所产生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严重后果超过了由某种商品的短缺或过剩所导致的经济问题时,政府一定会采取干涉价格政策。越是有关公共福利的产品,就越是如此。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有助于对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理解。

8.什么是恩格尔定律?分析该定律所具有的经济意义。

答:恩格尔定律是指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规律,即食物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比,也就是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

用恩格尔系数的方法去表达定律,即是:

格尔系数的取值大于0小于1,该系数越是接近于1,表示该家庭越穷;越是接近于0,表示该家庭越富。

恩格尔定律的经济意义在于:它既可以反映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又可以反映其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是进行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食物是农业的主要产品,因此,食物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农业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下降。“均衡增长”,即各部门的同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数目不仅会相对减少,而且会绝对减少,人口将从农村流向城市。如果这些调整进行得不够迅速,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就会低于非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

9.运用蛛网定理解释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政策。

答:蛛网定理适用于这样一类商品市场,即生产所需的时间较长,其产量依据销售时的预期价格,而实际市场价格则取决于销售时的供应量。供给和需求由于时间间隔而分离,因此经济变量所属的时间必须明确地表示出来。具体来说,蛛网定理的基本假定是:

(1)所生产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生产决策一旦确定之后,不到下一个周期是不能改变的。

(2)从需求函数来看,本期的需求量决定于本期的价格。以分别代表本期的价格和本期的需求量,则需求函数为:

(3)从供给函数看,本期的产量是上一期价格的函数,即:

一般来说,农产品的供给弹性要大于需求弹性。就供给来说,农产品的产量在很大程度因受气候影响而波动很大。随着农产品供应量的变化,农产品的价格也经常起伏不定,而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又会影响第二年农产品的供应量,使其随之大起大落。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经常起伏波动,说明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弹性很大。就需求而言,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对它的需求弹性很小。而这意味着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如此,价格和产量波动幅度逐渐加剧,形成一个向外扩张的蛛网,越来越背离均衡点。所以,农产品的蛛网往往是发散的。

于是,农产品价格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的情况下,经常发生蛛网型波动,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政府运用支持价格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可以消除或减轻农产品在市场上经常出现的这种蛛网型波动的现象。

三、计算题

1.根据统计研究结果,1998年美国小麦生产的供给曲线为:。对美国生产的小麦的需求曲线为:。式中,价格是以美元/蒲式耳为单位来计算的;数量是以百万蒲式耳/年为单位的。

(1)该年每蒲式耳小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小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

(2)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3)假设干旱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小麦的价格上涨至每蒲式耳3美元,计算需求量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解:(1)供给等于需求时候的价格即使均衡价格,即:

解得:均衡价格(美元/蒲式耳),均衡产量(百万蒲式耳/年)。

(2)根据需求弹性公式和需求曲线方程可得得,即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3。

根据供给弹性公式和供给曲线方程得,即小麦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22。

(3)将现在的价格代入需求方程可得此时的需求量为2395,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

2.假设各种价格水平上对照相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如下表:

(1)画出照相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2)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和在100~12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3)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

解:(1)相机的供求曲线如图2-22所示:

图2-22  相机的供求曲线

(2)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公式可得:

80~10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100~12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3)根据供给价格弹性弧弹性公式:,可得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