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20新闻实务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复旦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0新闻实务

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微博对记者有何价值。

2.互联网时代新闻深度报道的前景如何。

3.编辑把关具有哪些特点?

4.好的评论选题应该具备的条件。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新闻报道中的“平衡”原则。

2.结合实例论述版面和节目隐性信息的作用。

三、操作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分析新闻稿的特色,并改写为三百字左右的消息。内容为:《欧美经济阵痛波及中国出口商》。

2.根据内容写评论,自拟标题。内容为:《前卫村走上循环型生态致富之路》。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0新闻实务

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微博对记者有何价值。

答:微博对记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消息来源。记者可以从微博上第一时间获取大量报道题材和消息来源,公民微博爆料被广泛转载后比较容易成为主流媒体报道选题和议程,越来越多的“微博事件”不断发生、成为滚动直播的媒介景观。

(2)生产机制。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兴起,正开始深刻改变这种报道机制,让调查性报道的生产体现出更多公众参与、由快到深的“循环”特征,即有学者概括的“碎片化或滚动式”趋势 。促使新闻报道尤其调查报道的生产由记者主导、组织把关变成公众参与、协同传播,由一次刊发、单次传播变成接力赛跑、循环报道。

(3)行业互动。除了明星、草根,新闻人是微博使用的活跃群体,他们不仅在网络上频繁地接受和传播信息,也逐渐利用微博形成了频繁交流、紧密互动的“虚拟共同体”。让原本相对封闭的行业互动变成公开的生产实践,让普通公众更近距离、原生态地了解新闻记者、参与新闻生产、理解新闻环境。

2.互联网时代新闻深度报道的前景如何。

答:随着当前传播环境和传媒生态的快速发展,网络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新的报道方式搭载着深度报道的传播规律横空出世。其出现并非是一种技术带动的偶然,而有其必然性。当深度报道遇上互联网,“强强联合”产生的网络深度报道将为中国深度报道注入鲜活血液,继续开拓广阔天地。相比于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网络深度报道在深度报道的原有存在形态上又有其新的特征,在传播和影响上更彰显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当现今社会由信息时代走向解读时代,网络深度报道发展潜力无限。

(1)从受众角度看,网络媒介的受众都可以成为网络深度报道的潜在受众,这是其它媒介无法超越的数量优势。在网络媒介,受众拥有最容易和便捷的媒介接近性,一台设备和空余时间,受众即可随心所欲地阅读网络深度报道。伴随网络成长,关注国内外大事的年轻受众拥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网络深度报道特有的观察视角以及使命感和责任感,符合着这些受众群体的需求品位。网络的受众本位原则和以此原则进行的版面设置和内容链接,多维度的深度报道也使受众在接受过程中体会自由自主,在满足认知需求的同时,渴望自由的情感需求也得以实现。网络深度报道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快节奏信息时代受众的信息获知效率。网络深度报道在有限时间内不仅向受众提供新闻事件的全面真相,联系背景,科学预测,还可以获知其它受众对此事件的反应,帮助受众寻找自我的匿名支持。

(2)网络深度报道以传媒议程设置和公众议程设置对社会各方面进行监督并及时做出反馈,从而弥补传统媒介因各种因素造成的“时滞”,使公众在情绪集聚满溢甚至崩盘时找到宣泄之处,促使移情得以在“最佳效果跨度内”解决,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公众的传媒信心。如“瓮安事件”的后期处理以及云南“躲猫猫事件”的曝光就是很好的例证。

(3)从资源角度看,网路深度报道的资源获取更加便捷。首先是其载体就是一个充斥海量信息的媒介平台;其次,传播者可以通过调查手段、浏览跟踪发现受众的兴趣点之所在,而在网络媒介火热的各种BBS(电子公告栏),论坛,聊天室可以发现受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从而在进行深度报道时更容易以受众需要为出发点。网站之间的互连互通则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区域、城际间甚至国际间都可以被网络联结成一个自由交流的整体。

3.编辑把关具有哪些特点?

答:(1)“把关人”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3)“把关”编辑把关的特点有: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4.好的评论选题应该具备的条件。

答:好的评论选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富于现实针对性。话题有无现实针对性,是新闻评论社会意义大小的决定性因素。触及现实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力所在,当然选题也要考虑时效性。

(2)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新闻评论的论题以具体集中为好。具体明确的问题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往往能让群众感同身受。大出着眼,要求给新闻评论选定论题时,眼光要高、要远,要善于从当前的宏观形势,从经济、社会、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寻找评论对象。从小处着手,是说论题的切口要小,学会小题大做,一滴水里见太阳,善于从某个小事件中发现背后隐藏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3)适应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浅层次上主要是指适应读者的兴趣、消费能力和知识结构等,深层次上则是指适应读者的利益、文化积淀和人生取向等。

(4)选题差异化。差异化战略给受众提供的评论产品是有个性的、有特色的。只有凸显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媒介市场上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所在。当然差异化的前提是真正有评论价值的选题差异化,不能为差异化而差异化。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新闻报道中的“平衡”原则。

答:媒体是以传播信息为要务的大众传播工具,不论传媒发展和演化出多少功能,都不能弱化其最基本的功能——传播信息。为确保信息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报道的平衡原是不可或缺的。

(1)当前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失衡现象主要有三种表现:

报道的过度偏向:“一边倒”

今天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整个社会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同时不同利益群体各自的利益诉求也呈现多元化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及时而准确地反映社会的不同呼声及需求已势在必行。可是,媒体却常常视而不见: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和看法的反映往往只有一个声音,于是便出现“多元社会一个声音”的失衡报道——注重一面之词的“一边倒”的新闻占据媒体。当前媒体在新闻报道时的过度偏向,使得新闻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整个社会的正常需要,导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公众在信息资源享有上的不公平。“一边倒”的报道,使得媒体报道所制造的社会幻像遮蔽了实际存在的诸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不仅损害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也误导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其实,意见和利益的公开表达,多种意见和多元利益的畅通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对不同阶层生活画面反映的过度扭曲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倾向性调整,我国社会的整体人群出现了急剧分化的趋势,这种深刻的变化给作为以反映社会现实变动为己任的媒体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如何合理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从媒体近年的报道应对来看,情况并不能让人感到满意,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媒体对于不同阶层生活画面反映的过度扭曲。

娱乐化消解着新闻报道本身的严肃性和启示意义

媒体的娱乐化不仅表现在娱乐类节目在数量上的过度扩张,还表现在新闻类节目的娱乐化包装上,尤其是严肃的新闻以娱乐为导向报道出来。现在的媒体报道中,许多严肃的新闻常常被处理成了娱乐,比如腐败官员的曝光,还有杀人、强奸等刑事案件……一次次都逃脱不了变成茶余饭后的娱乐材料。过于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一些方面会导致新闻事件本身的严肃性和启示意义的丧失,如此则无疑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了。

(2)报道中平衡原则被打破往往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的宣传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习惯于站在政府立场上,扮演政府领导的角色。此种情况下,报道的宣传味过浓当然无法避免。比如在灾害报道中对灾害发生过程中更有新闻价值的受众更感兴趣的内容置之不理,却非要突出救灾英雄和领导;做正面的报道时,硬要把成就的取得完全归于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类似情况的存在,不一而足。其实,新闻和宣传在出发点、归宿、传播的方式和要求等方面都有着巨大差别。然而,多少年来对新闻报道中的“鲜明的立场”的要求至今仍束缚着记者,导致其在新闻报道中时时不忘从宣传的角度来采写新闻。

媒体的商业化炒作。在现实媒体的运行中,媒体在经济压力下往往对报道对象的某一方面做夸大性的报道,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比如媒体在电影《无极》公演之前的报道,便几乎是各家媒体都说好,一片叫好声,听不到一点不同的声音。当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导致的我国新闻工作者平衡理念的长期缺失也是造成新闻报道失衡的重要原因。

(3)处理报道失衡的对策

拓宽采集新闻的信源渠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一俗语所昭示的真知同样适用于新闻报道。通过对于多个新闻源的使用和交代,媒体一方面可以表明新闻事实是有根据的,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同时,还可以通过集纳各方信息,兼顾矛盾各方,防止新闻报道的一面倒,为实现每一篇新闻报道的平衡奠定良好的信源基础。

把握好单篇报道的平衡,但不排斥倾向性。就把握好单篇报道的平衡这一提法,学界和业界早已达成共识。如何操作好?当然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如多侧面呈现固定采访对象的意见,多了解不同采访对象针对同一个事件的意见,等等。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达到平衡,都只不过是一种技巧。“但实际上平衡是一种道德责任,不能够用秒表或直尺来衡量”。所以,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中保持平衡的意识并有意为之才是最重要的。

重视新闻报道的整体平衡。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向人们呈现一副现实社会的真实图景:既不一边倒,也不是歌舞升平的媒体幻像。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从整个现实出发,决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也要注意各类报道议题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报道价值取向的适当平衡,当然也不能忽视媒体各类功能之间的协调,避免使某一方面的功能出现过度的膨胀。

制度保证。我国媒体生存的现时生态环境决定了其运行过程中会常常受到来自相关部门制定的特殊规则的制约。不可否认,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媒体发展的传统决定的,也是媒体应该面对和自觉遵守的。但是,媒体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小系统,它的发展和运行有着自己特有的运行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则不可避免地导致媒体新闻报道的失衡,所以破解我国新闻报道失衡难题的制度性因素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结合实例论述版面和节目隐性信息的作用。

答:报纸版面是一个信息载体。它不仅传播显性信息,也传播隐性信息。显性信息是由版面的文字和图像呈现的信息;隐性信息则是通过版面的编排设计传递的信息。隐性信息按其功能划分,主要有评价性信息、情感性信息和启示性信息。

(1)版面空间,由于读者注意的先后和强弱的不同,形成了重要与次要的区别。稿件安排在靠前的位置,或者标题采用大字、宽栏、线条、底纹,或者题文全部加以围框,则说明稿件内容重要,反之则说明内容次要。这就在无形中向读者传递了评价性信息。

评价性信息可以说每个版面都存在,只是清晰度和正确性有所不同。清晰度的不同容易理解,关于正确性的不同,可以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新华社曾在90年代初发表过一篇新闻,报道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脱氧核糖核酸新结构,专家认为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又一重大发现,引来北京科学界一片欢腾,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也给予高度评价。许多报纸对此十分重视,作为头版头条或二条加以突出处理,暗示新闻重要;但有一张主要面向知识界和科技界的报纸,却将它安排在头版末尾(俗称“报屁股”)的位置,给人的感觉是新闻并不十分重要。如果说前者传递了正确的评价性信息,那么后者就是传递了不正确的评价性信息。

(2)版面元素,诸如活字、线条、色彩等,不是单纯的印刷符号,由于人们生活感受的泛化,它们也被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比如在一个版面上,“劳模欢聚京城”的标题用红色色块或隶体字,会给人喜悦或温馨的感觉;而“假货坑害顾客”的标题用黑色色块或黑体字,则会给人愤怒或严肃的感觉。这实际上是向读者传递了情感性信息。

情感性信息同样存在于每个版面,区别也只是清晰度和正确性的不同。上海有一张报纸曾发表两篇新闻:一篇是对王军霞的独家专访,题为《快乐的“东方神鹿”》;另一篇是报道比利时出动战机遣返近千个肇事的球迷,题为《足球流氓终显形》,两篇新闻的标题都用了红色大字。前者是令人兴奋的好事,标题用红色是恰当的,传递了正确的情感性信息;而后者是令人气愤的坏事,标题用红色就不妥当了,传递了不正确的情感性信息。

(3)版面上同类信息组合在一起,有时还会产生稿件本身没有的启示性信息。《解放日报》要闻版曾经刊登两篇报道:一篇反映因犯受贿罪而被判刑的原上菱冰箱厂厂长薛尚礼,在告别大墙生活后受聘上菱集团总工程师;另一篇反映原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项目审批处干部贲德厚,因索贿受贿被依法逮捕。两篇报道集中编排在一起,不管编者是否有意,客观上向读者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薛尚礼重新被委以重任,只是说明要敢于启用悔过自新的能人,而并不意味着对干部的索贿受贿可以从轻处理。这就有利于及时消除第一篇报道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版面的隐性信息是报纸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早期报纸的版面,标题无长短,字号无大小,字体无区别,栏宽无差异,组合无主次,既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又难以显示编辑的意图,隐性信息量极少。

三、操作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分析新闻稿的特色,并改写为三百字左右的消息。内容为:《欧美经济阵痛波及中国出口商》。

答:略。

2.根据内容写评论,自拟标题。内容为:《前卫村走上循环型生态致富之路》。

答:生态文明——启示世界发展的新理念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表明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为人类共同的未来作出实实在在的新贡献。

仅以植树造林和治理荒漠化为例,数字显示,近十年是中国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多的十年,森林面积达到1.96亿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达到616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近十年来,中国不断增加投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生态工程。

中国在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方面的成绩,得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的关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副执秘曼苏尔·恩戴耶对新华社记者说:“过去十年中,中国在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领域取得重大进步。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已营造了一种对沙地和退化土地不离不弃的商业文化。”

如今,中国已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这意味着中国民众消耗自然资源的方式需要做出改变。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表明中国决心避免让经济发展理念与生态系统状况时常出现对立的局面。中国希望建立一种文化,即在同一生态系统内将已消耗的自然资源以某种再生方式加以弥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鉴于中国的资源条件、行为能力和重要地位,我希望到2020年,中国能成为土地恢复与整治领域的全球先锋。另外,中国近年来在防治荒漠化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知识,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与其他同样遭遇土地退化问题的国家分享。

植树造林与防治荒漠化,仅仅是中国近十年来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方面。推进节能减排、提倡循环经济、厉行资源节约……近十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这引起世界关注。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中国政府把相关环保措施纳入到十二五规划,甚至可能继续纳入到随后的五年规划之中,让人感到非常鼓舞和振奋”。

中国将在生态文明的道路上进行经济实践等方面的转变,我认为所有人都会带着极大的兴趣予以观察。”图尔明说,“如果生态文明在中国行得通,其他国家也许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所以生态文明的概念也许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样有价值。”

每个国家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兼顾发展和环保的道路,而同时每个国家的实践又都在丰富整个世界的环保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协调的问题,不只是中国独有,其他许多国家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它们也许可以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