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策划与准备(采访前期)

1.怎样认识新闻采访策划与准备的重要意义?

答:新闻采访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采访前期、采访中期和采访后期。采访前期,即采访的策划与准备阶段。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报道亦然。加之新闻报道是有目的的舆论传播手段,因此,更需要策划与准备。

策划,是指有计划、讲谋略。新闻策划,即对整个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碎、片断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想和规划,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串联起来的过程。

(2)实践证明,成功的新闻报道和有声誉的新闻媒体,无不注重和得益于精心的新闻策划。记者善于从大局出发,观察形势,判别是非,视角独特,抓住要点,体现本质,要“决胜于社门之外”。新闻信息是一种无形的物体,对它的接触、接受及传播,记者需经历一个艰苦而又非凡的感知过程,需要一种超拔的认识能力。实践证明,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怎样及时、敏锐地感知和判别新闻,是新闻采访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记者称职与否的起码条件,也可以说,这是记者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以后所有工序皆无从谈起。

2.新闻敏感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事实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即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这通常称作记者的政治敏感,又称政治洞察力。即当一个或数个新闻事实出现时,记者应马上站在党性原则上,将它们同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编辑部的报道意图联系起来考察,看其对推动当前工作和发展当前形势有何积极、重要意义。

(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即指记者面对新闻事实,要迅速估量出其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

(3)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往往被一般表象,甚至假象遮盖着,如何凭借锐利的新闻眼,着力挖掘出这些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是新闻敏感的又一内容。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必须有相当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要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还应具有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新闻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新闻追踪能力。

(4)迅速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5)迅速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这是指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势和本质作出科学分析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素质,是一种见微知著的能力。

3.新闻价值的主要要素是什么?

答:一般说来,新闻价值应含有下述五个因素:

(1)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动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特质。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也是核心因素,记者要掌握新闻价值,首先应当抓住这一因素。重要性包括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等要求和内容。

(2)显著性,是指新闻人物和事件具有引人注目的特质。很显然,这是指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有非同寻常之处,即这些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比一般人要高,这些事发生的场合及性质非一般事可比,否则,就构不成新闻价值。

(3)时新性,是指新闻发生的根据具有确定新闻事实的最起码的特质。有些教材把新闻价值的这一因素只是解释为时间性,这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的。时新性因素应当理解为两层意思:时间性,即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才有新闻价值,也就是说,新闻的发生与发表之问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新鲜性,即新闻题材新鲜感强。

(4)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令人关切的特质。这种接近主要是指地理、职业、年龄、心理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一般情况下,离受众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他所关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这是因为,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强度、对比差异、时新、趣味等因素刺激外,求近心理也是一种重要心理定势。

(5)趣味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引人喜闻乐见的特质。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一般都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的基础和试金石。因此,在他们看来,衡量新闻价值的真正要素,乃是趣味性。有时为了追求刺激性、趣味性,不惜让低级、黄色的新闻充斥版面。我们也讲趣味性,特别是随着这几年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情趣横生的新闻报道也日见增多,但我们所倡导的趣味性的原则是健康、高尚,有趣不俗,有益无害,决非污染社会及人的灵魂的庸俗、低级的趣味。

4.怎样认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答:认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

(1)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具体关系

新近发生的某个事实能否报道,一要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要看其是否符合新闻政策,两者兼备,就报道,缺一,就不报道,两者之间应当相辅相成,互为制约。

(2)分析以往的有些新闻报道,有两种不良倾向值得我们注意

这两种不良倾向包括:偏重新闻政策,忽略新闻价值;只求新闻价值,不顾新闻政策。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应是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结晶,失去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合乎要求的新闻报道。当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发生矛盾时,在我国目前的一般情况下,应当服从新闻政策;如果新闻政策有缺陷,则通过一切可行办法,力促有关部门进行修订。总之,服从科学,又服从纪律,两者辩证统一。

5.什么是新闻线索?它的获取渠道有哪些?

答:(1)新闻线索的定义

新闻线索,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完整的新闻事实,不能现成地拿来构成新闻报道。它比较简略,没有细节,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断或概况,它只是将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在记者的头脑之中。

(2)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

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

这些方面一般都概括和预示着:当前政治形势、经济建设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情况和问题;政策动向和新的任务等。这些都直接预示着一个时期内即将发生的重要事情,是记者采写新闻的重要、可靠依据。

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大凡会议,一般是与会者汇总各方面的情况、问题、建议等而聚在一起讨论;简报,一般都是基层单位工作情况的简单汇报。会议和简报里含有大量重要、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记者只要留意,是会如愿以偿的。

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

记者看东西,听东西,都应当与一般人不同,无论到哪里,不管接触什么人和事,都必须从“能否出新闻”这一角度,去认真看一看、听一听。“目不斜视、耳不他闻”,从采访这一角度来说是与新闻记者无缘的,因为它无益于记者感觉能力的提高。

通过记者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

记者日常所接触的有些材料,常常看上去小而零碎,暂时派不上用场,但如果把他们悉心存放和积累起来,并密切注意事物的发展,随着刺激物强度的不断增加,说不定到了某个时候,便能触发记者产生感觉,从这些积累的材料中提取新闻线索。

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

相比较而言,这是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不管怎么说,一个记者接触社会的面总是有限的,加之凭空而降的机缘实在太少,而受众、亲友则遍布或生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直接参与社会生活,记者若是密切同他们的交往与联系,那么,触角就多,如此,感受新闻线索的机会就多,感觉能力也就越强。因此,记者应同各界人士广泛地建立私人友谊,私交是一种非常神秘的武器,能常使记者有意外的收获,甚至可使记者一举成名。

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如今可谓是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博客、微博为媒体的信息传播设置了无数议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通过自媒体发布新闻和意见的今天,海量的信息和线索每时每刻都在滚滚而来,使新闻报道的视野和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空前地得到拓展,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6.平时准备与临时准备各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1)平时准备的主要内容

理论的准备

即记者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掌握基本理论,熟练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政策的准备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除了熟悉党和政府的总方针、总政策外,对一个时期的现行政策,特别是自己分工负责报道的所在战线、行业的具体政策,更应学习、领会和掌握。

情况的准备

记者工作不能单打一,要搞“立体作业”,同一个时间里,记者应该既有正在写的稿件,又有若干报道线索正待采访,又要密切注意本行业新发生的情况。”

知识的准备

具体而言,平时的知识积累与准备如何,采访时会直接产生如下功效: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有助于避免犯知识性错误。

(2)临时准备

临时准备又称专题准备或专项准备,具体的准备内容包括:

收集新闻事件的相关资料,打有准备的仗

毫无准备,仓促上阵,很可能陷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尴尬、被动局面。相反,再艰巨的采访任务,精心准备了,相关材料收集了,便可完成得很好。

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

采访突破口能否选准,直接依赖记者对采访对象特定的心理差异有准确的判断,而这一判断又直接取决于记者对采访对象基本情况的熟悉和研究程度。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通常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经历、学历、特长、兴趣及有关各类文字材料等。

拟定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

因为活动意识、目的等只是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要使采访活动顺利进行并实现预定目的,就必须使记者主观愿望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在进入目的的真正实现阶段之前,必须制定达到目的的行动步骤、途径和方法。

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项目还应包括行装、笔墨纸张等方面的准备。

7.怎样认识知识准备与采访功效的关系?

答:记者是博学多识,还是知识贫乏,采访中往往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正如著名记者范长江在《怎样学做新闻记者》一文中所说:“新闻工作之所以可贵,是因为知识广博。”具体而言,平时的知识积累与准备如何,采访时会直接产生如下功效:

(1)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记者与采访对象若要迅速有效地谈到一块,恐怕并不完全取决于采访的经验、方法之类,常常起关键作用的,则看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职业所涉及的知识有否积累和准备。

(2)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记者若是知识功底扎实或准备充分,那么,采访对象所述的材料,哪些有价值,哪些无价值,就不难作出判断。否则,就容易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要么搞拣到篮里都是菜;要么让有价值的材料失之交臂。

(3)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欲使新闻主题得到深刻揭示,方法固然不少,但记者知识准备充分,看问题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则深刻揭示新闻主题就显得更为有效。

(4)有助于避免犯知识性错误。有些记者由于对相关知识不掌握,又想当然,因而常常导致采访中闹笑话,或是报道中出现常识性错误。

8.在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采访对象各有哪些访前心理?

答:(1)从性质内容上看,采访对象的访前心理分类

先期性心理

先期性心理是指采访对象对新闻事业、新闻单位、新闻记者及新闻采访活动的观念。这一观念是构成采访对象访前心理活动的基础。先期性心理通常由采访对象对新闻记者的信任、尊重、爱戴和对记者职业的神秘感、好奇心等所具体组成。

临访性心理

临访性心理是指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请求后的心理,通常也称作采访对象临访期间的原始心理。这一心理一般主要由采访对象对自己在某一新闻事件中所处的“新闻位置”(即中心人物、边缘人物、局内人物、局外人物、新闻素材提供人物、新闻素材佐证人物等)和临访心境组成。采访对象对“新闻位置”的认识如何,在采访中直接起着加剧或减弱其情绪程度、心理活动内容的广泛程度和接受采访意愿的积极程度等作用;采访对象由于工作、学习、生活、身体等因素引起的心境的好坏,会使其情绪分为顺境和逆境,会感染采访对象对一切的体验和活动,以致直接影响采访活动效益。

(2)从表现形式上看,采访对象的访问心理分类

积极配合型

积极配合型,即采访对象积极按照记者的要求提供素材,显得十分主动热情。究其动机,或出于对新闻事业和记者工作的支持,或出于对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需要,或感到个人能够名利双收、实现自我,或纯粹为了交友求知的需要。

一般协作型

一般协作型,即采访对象公事公办,不冷不热,采访活动平静无高潮。究其原因,或是认为记者要了解的事与己无关,出于礼貌与工作关系才接待一下,或可能对记者的作风及做法有看法,但因是上级委派来的,不得不接待,表现出敷衍、漫不经心的态度。

蓄意应付型

蓄意应付型,即采访对象根本不愿意接待记者,态度冷漠生硬,拒不回答或故意讲错,甚至与记者唇枪舌剑,挖苦嘲讽记者。究其原因,或可能是怕记者批评揭露,故力图掩饰自己的错误、劣迹与违法乱纪行为,或与记者早有矛盾,成见颇深,因而拒不配合。

9.传统媒体应当从哪些方面借力网络传播?

答:传统媒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借力网络传播:

(1)有效强化从网上获取新闻线索的意识

随着网民的不断增加和微博传播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线人和“自媒体”,他们通过网络论坛发帖、写博客和微博,每时每刻都在提供大量且有价值的新闻资源,特别是微博传播呈蔓延式传播形态,其核心在于转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这就无疑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借力途径。因为微博的特征之一是遵循“微”原则,每条字数在百字左右,加之其他的天然属性,就决定其信息披露有不完整、不充分的缺陷,所以,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将其作为新闻线索,从中选择更有价值的信息,然后通过自己的采写手段予以加工处理。这应当成为现今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意识,即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从业者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手段的更新,更应是意识和理念的提升。

(2)积极注入网络元素

相比较而言,网络语言个性突出,更具有直观性、通俗性等特性,若是运用得当,符合汉语言的表达规范,能使新闻报道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也常常能使新闻标题更加吸引眼球。近些年来,包括党报在内的我国传统媒体为了使得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时代,在话语体系的建构上着力寻求突破和创新,甚至解放思想,大胆追逐潮流。

(3)善于采用网络内容

在传统媒体的采编业务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吸收、整合网络传播内容,以丰富自己的报道形式和内容,这已日益成为一个趋向。

10.传统媒体采用网络内容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答:传统媒体采用网络内容的方式主要是以下两种:

(1)将网络内容引用为自己稿件的新闻根据。如上海《青年报》2011年5月6日刊登的《常德官方称:市长看望赵本山是对文化名人的敬重》一文的开头便写道:“近日,民航资源网发布的一则名为《遭遇雷雨,赵本山商务包机紧急备降常德机场》的消息引发多方关注。”然后再将本报记者采集的相关事实陈述其后。

(2)将网络内容引用为自己稿件的新闻背景。如上海《青年报》2011年5月6日刊登的又一篇消息《本报记者专访“五道杠”黄艺博的父亲》中,记者则几乎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引用了近几天里黄艺博父母微博上的详细内容,通过这些背景材料的衬托,让受众对黄艺博及其父母有了全面、客观、真实的了解。

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传播内容的相互引用上,相信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