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部(院、系、所):文学院
科目代码:723
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解释下列词语:(每题5分,共25分)
1.《古诗十九首》
【分析】考察作品,课本上有完整的论述。可从时间、作者、内容、艺术手法、意义等方面考虑。
【相关真题】举例说明《古诗十九首》所体现的人生哲理(2006简答题)
【参考答案】
(1)时间、作者、意义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这些诗反映了汉末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它标志着五言古诗进入成熟阶段,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作家在诗文中表现对人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索和追求,诗文的日趋整饬华美,预示着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即将到来。
(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①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古诗十九首》的作者绝大多数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们身在他乡,胸怀故土,心系家园,每个人都有无法消释的思乡情结。如《明月何皎皎》的作者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忧愁难眠,揽衣徘徊,深切地感到:“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数是宦游子弟,他们之所以离家在外,为的是能够建功立业,步入仕途。对此,诗人反复予以申诉。如《回车驾言迈》把士人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理想用十分坦率的语言表达出来。游子宦达的成功率很低,多数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作为仕途上的失败者,各种想法也就随之产生,他们要在其他方面寻找慰藉,用以保持心态的平衡。如《驱车上东门》要以美酒华服来消磨人生,同样表露得非常坦率。《古诗十九首》所展示的思妇心态也是复杂多样的。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重在表现思妇独处的精神苦闷,她们担心游子喜新厌旧,担心自己的真情不被对方省察,担心外力离间。
②人生哲理的揭示:a.写永恒与有限的关系。《古诗十九首》和以往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是把人生的短暂写得特别充分,特别突出,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在表现这一主题时,诗人采用两种手法:一是写物长人促,以外物的永恒反衬人生的有限。如《青青陵上栢》把永恒之物和有限的人生相对照。二是写物我同构,外物和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如《行行重行行》和《冉冉孤生竹》都有“思君令人老”之语。“思君令人老”是痛苦的人生体验,抑郁、思念使他们的生命周期缩短,衰老的速度加快。b.写忧郁与欢乐的关系。人的忧和乐相反相成,经常纠缠在一起。《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揭示了忧与乐的这种关系,并提出一种消极的解脱方式——及时行乐:“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来去亲疏的关系。不仅生者与生者相亲,生者与死者疏远,就是在生者之间亦有来去亲疏之异,此亦人情世态之常理。《西北有高楼》等诗篇对此作了形象的表现。
③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一是敏锐的节序感。《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季节的变化特别敏感。诗人以感伤的情调回应季节的变化,不同季节的多种物候都被轻烟薄雾般的愁思所笼罩。萧瑟的秋风固然引起游子的苍凉之感,就是“东风摇百草”的春天,在他们心中产生的也不是欢快喜悦,而是“所遇无故物”的失落和孤独。第二,微妙的空间感。《古诗十九首》所展开的空间方位是多维的,诗人把自己置于不同的空间方位,产生许多微妙的感受。“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这是远距离的心灵沟通,是天涯咫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近距离的感情交流受阻,是咫尺天涯。再者,深切的世态炎凉感。《古诗十九首》的许多作者寓居他乡,饱经忧患,他们需要同情和帮助,对人间冷暖的感受特别深切。如《明月皎夜光》抒写了富贵易交带来的悲伤和怨愤。
(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①起兴发端艺术:《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宛转,反复低徊。许多诗篇都能巧妙地起兴发端,很少一开始就抒情明理。用以起兴发端的有典型事件,也有具体物象。如《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选择的都是采择芳条鲜花以赠情侣的情节。以事件起兴发端的诗篇,往往顺势推衍成一个故事。以具体物象起兴发端的诗篇,则由这些物象构成优美的艺术境界。
②浑然圆融的审美境界:《古诗十九首》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如《凛凛岁云暮》和《明月何皎皎》都是典型的写境,抒情主人公一为思妇,一为游子。《凛凛岁云暮》中思妇在岁暮给远方游子寄去衣被,自己也思绪如潮。《明月何皎皎》则是以夜晚独宿为背景,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基本是写实之作,构成的意境却是如幻如梦,朦胧而又深沉。
③炉火纯青的语言技巧:《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古诗十九首》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用意曲尽而造语新警,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又是浓缩的、积淀已久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2.宫体诗
【分析】考察古代诗歌史上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诗歌样式,课本上有完整的论述。考生应注意,在备考过程中,可以从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四个方面,从纵的方向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关注不同时期出现的新的文学样式,这也是历年来的考试重点。
【参考答案】
(1)含义
所谓宫体诗,是指一种讲求声律、对偶与辞采华美的轻艳靡丽之风,梁代时宫廷贵族不满足于山水的清音,而追求强烈的声色刺激,帮闲的文人们也就不免用诗歌辞赋来满足他们荒淫享乐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趋向腐化堕落已成为必然,产生了宫体诗。宫体诗得名于梁简文帝萧纲,并得到他的大力提倡,环绕在他周围的宫廷文人徐擒、徐陵、庚肩吾等争相创作宫体诗,从而使之极盛一时。因为徐搞、徐陵父子和庚肩吾、庚信父子均以写艳体诗著称,又把这种形式讲究的艳体诗风称为“徐庚体”。
(2)创作特点
宫体诗创作特点之一表现为题材的娱乐性质。写妇女、男女之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宫体诗人以观赏眼光去处理这方面的题材。创作特点之二是对写实技巧的追求,从咏物走向咏人,把女人当作物来描写,写她们的姿色形貌,细致人微。这种创作风气一直延续到初唐,到 “四杰”和陈子昂手中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3)意义影响
就艺术形式而言,宫体诗仍有其贡献。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承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对唐代律诗的形成起过积极的作用。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说是宫体诗的合集。
3.词“别是一家”
【分析】考察词的理论,书本上略有提及,但没有更为详细的论述。可从内容、创作表现等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
(1)内容
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所谓“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讲究音律,以便“协律”“可歌”。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位。如果说苏轼是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2)李清照的创作成就
李清照的词生动地体现了词 “别是一家”的理论。
①从内容上讲,其前期爱情词多抒发离愁的烦闷但重点在突出夫妻双方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同时,也有常常走向大自然,表达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之词,如《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人生命运的剧变,也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从前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如今变成了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这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②从艺术手法上讲,她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动作细节,典型地表现出年老寡居时独有的生活情态和寂寞心境。她的语言也独具特色。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如《声声慢》开头连用14个叠字,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的心态。
4.拟话本
【分析】考察古典小说的一种样式。书本有完整叙述,答题力求准确完整。
【参考答案】
(1)内容
拟话本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由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应用这一名称,指的是宋元时代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
(2)特点
拟话本的体裁与话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俗。但与话本又有所不同,“近讲史而非空谈,似小说而无捏合”,“故形式仅存,而精采遂逊”(《中国小说史略》)。冯梦龙编选的“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
5.桐城派
【分析】考察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历年来考试的重点,也可以当简答题和论述题考,所以对于文学流派的准备要全面、准确。
【参考答案】
(1)内容
桐城派是清代延续最长、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它发端于清初,兴盛于清中叶,其余绪直到清末民初,几乎与满清一代相始终。因为它的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故以名派。上述三人亦被称为“桐城三祖”,其中方苞是此派始祖,刘大櫆续作开拓,姚鼐集其大成,姚氏之后桐城派声势日大,门庭日广,许多如派者已不是同城人。桐城派在理论上以“义法”为基础,建立起严密、完整的文论体系,契合古文发展的格局。但在思想方面多以程朱理学为指导,在艺术方面有时也失之于枯淡庸弱。桐城派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衍生出一些有各自特色的流派,较为著名的是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的阳湖派和以曾国藩、曾门四大弟子为代表的湘乡派。
(2)桐城派的基本理论
“桐城派”在思想上宗奉程朱理学,在艺术上则继承了明代“唐宋派”古文家的传统,提出了以“义法”为核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的文学理论。方苞论文,标举义法,注重雅洁,力谋程朱之道与唐宋古文的融合、道学家与古文家文论的统一、唐宋派与秦汉派艺术的合流,从而奠定了桐城派理论的基础;刘大奎进而把方苞的理论具体化,主张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并说“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姚鼐则把方、刘二家之说加以融汇、抽象、提高,以“天与人一”、“义与道合”、“意与气相御而为辞”,全面概括了写作古典散文的思想原则与艺术规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战国策》寓言的特点。
【分析】先秦文学一直都是古代文学的考察重点,而诸子百家文学中,更强调对这些作品艺术性的考察。参考书目中对此几乎没有涉及,在准备这类重点内容时,需要考生自己及时的扩展相关知识点的考察范围,力求全面的掌握重难点。
【参考答案】
(1)《战国策》的特点
在先秦散文中,《战国策》最鲜明的特色,是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达意。它又非常善于叙事,常常是叙小事而精妙绝伦。至于它的风格,古人曾概括说:“文之快者每不沈,沈者每不快,《国策》乃沈而快;文之隽者每不雄,雄者每不隽,《国策》乃雄而隽。”又说《国策》之文有两种,“一坚明约束,贾生得之;一沉郁顿挫,司马子长得之”。可见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2)《战国策》中寓言的使用特点
《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如《燕策二》苏代以鹬蚌相争,说赵惠王不应伐燕,以免强秦坐收其利。这类例子《战国策》中俯拾皆是,如“画蛇添足”(《齐策二》)、“狐假虎威”(《楚策一》)、“南辕北辙”(《魏策四》)等等。这些寓言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
2.简述大历诗风的特点。
【分析】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考察热点,从考察单个的著名诗人杜甫、李白,到考察文学流派如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再到考察唐诗不同时期发展的具体情况,不一而足。在这里考察的是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一群诗人,与之前的考点相比,有些偏冷,但书中有详细的论述,这就要求考生对重点考察时期要有非常全面的准备。
【参考答案】
(1)内容
大历诗风是指唐代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就题材内容而言,他们的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然而,在诗的风格情调和写作技巧密切相关的词语色彩和意象构成方面,大历诗歌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2)特点
①暗淡清冷的词语色彩。由于大历诗人多生不逢时之感,意气消沉,受其特定心境和意绪支配的诗歌词语的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在这方面,刘长卿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寒渚一孤雁,夕阳晚千山”(《秋杪干越亭》)“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等。秋风的冷色调与夕阳返照的黄昏,构成了刘长卿诗歌独特的底色,形成凄清、萧索的秋之色调。类似秋风、落叶、夕阳、寒雁等冷色调的词语,在大历诗人的作品中俯首皆是,暗淡清冷的词语色彩,使大历诗整体上给人以凄冷衰飒的印象。
②象征性意象与描述性意象的运用。与词语选择密切相关的是意象的运用。在大历诗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形成了两种意象类型。
a.象征性的意象。象征性的意象在刘长卿的诗里用得较多,意象的运用有强烈的情绪化倾向,刘长卿诗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意象是“青山”,此外,具有隐逸、高洁意蕴的“白云”意象,象征漂泊不定生活的“孤舟”意象,隐喻衰败消沉的“夕阳”意象,以及“芳草”、“落叶”、“沧州”、“寒山”等,在刘长卿诗里的出现频率也相当高,其情绪化的象征隐喻功能,远大于描写性和写实性。象征性意象的特点是富于暗示性,意蕴丰富;但也易形成情绪类 型的固定符号,失去新鲜感。
b.描写性意象。相较而言,其他大历诗人更多地偏爱使用描述性意象,采用白描手法写诗,以求意象的创新。如钱起《湘灵鼓瑟》里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等等,这些诗句,均具有追求精确和具体的写实倾向,往往是从极细微处感受体认,再逼真地描绘出带有清幽韵味的小境界。其意象多由生活中常见的山峰、寒雨、落叶、灯影、蝉声、苍苔等组成,刻画极为精致细巧。
大历诗人的写景更多面向现实物色,甚至连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蚁穴、蜂巢等细琐事物,也成为观察描写对象。他们的眼光能深入到盛唐诗人忽略的细微角落,发现一些前人没有写过的琐细的自然物象和生活小情趣,开辟出新的意境。但一味地采用白描手法作诗而偏重于描述性意象,也会使诗的意境流于狭小。
(3)总结
总之,大历十才子的诗,虽善于运用细微清幽的自然意象,以一、二两联诗句就勾勒出“诗中有画”的优美境界,但往往构不成通篇浑融一气的意境。而且不少诗作过于讲究描写技巧而显雕琢,以至常常有佳句而无佳篇。
三、论述题:(共30分)
鲁迅评价《西游记》:“……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分析】四大名著是历年来的考察重点,这类考题多放在论述题中考察,且喜欢引某个人的一段话,让你结合作品,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要注意一定要结合作品谈,所以答题中要举例子。切记不要硬性地照搬参考书目上的话,一定要结合引文论述。
【参考答案】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既不是直接地抒写现实的生活,又不类于史前的原始神话,在它神幻奇异的故事之中,诙谐滑稽的笔墨之外,蕴涵着某种深意和主旨。
《西游记》的风格是幽默诙谐的,它是一部幽默艺术的精品,充满喜剧艺术精神。胡适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有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把那神话了‘人化’,过了。”(《西游记》考证)。《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是有一定世情情调的,正如鲁迅所说:“又作者票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
(1)极幻与极真的巧妙融合
《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展现出一种奇幻美。这种奇幻美,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表现得那么入情入理。小说中的神魔都写得有人情,通世故。这部小说就在极幻之文中,含有极真之情;在及奇之事中,寓有极真之理。
(2)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做到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所谓物性,就是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以及与之相称的性格,如猪八戒的猪样,而且这些动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本领,具有“神性”。但作者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使他们具充“人性”,猪八戒的偷懒和好色。再如孙悟空,既神通广大,又保持了猴的特征和习性,也具有人的优点和弱点,他就是一只石猴在神化与人化的交叉点上创造出来的“幻中有真”的艺术典型。
(3)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注意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从而给人以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如猪八戒,他不忘情于世俗的享受,但还执着地追求理想;他使乖弄巧,好占便宜,而又纯朴天真,呆得可爱;他贪图安逸,偷徽散漫,而又不畏艰难,勇敢坚强;他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英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显然,《西游记》用多角度、多色调描绘出来的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
(4)戏言寓诸幻笔
《西游记》能“戏言寓诸幻笔”,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这种戏言,有时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无关乎作品主旨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只是为了调节气氛,增加小说的趣味性。比如第四十二回写悟空去问观音借净瓶时,观音要他“脑后救命的毫毛拔一根与我作当”,悟空只是不肯,观音就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这“一毛不拔”就是顺手点缀的“趣话”,给人以轻松的一笑。但有的戏言还是能对刻画性格、褒贬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游戏笔墨也能成为讽刺世态的利器,还有的戏谑文字实际上是将神魔世俗化、人情化的催化剂。如第79回写在比丘国,国丈要用唐僧的心肝为药引,孙悟空变作假唐僧剖心一段,显然,作者在这里是借题发挥,针贬世态。又如第98回写佛祖手下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要人事一段,字里行间,不无对人情世故的针贬。
第二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升官图》
【分析】考察对文学作品的熟悉程度。可以从创作时间、作者、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
抗战胜利后创作的《升官图》(1945年写的三幕讽刺喜剧)是陈白尘讽刺喜剧的主要代表作。剧作通过两个流氓强盗的梦境,展开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官场现形记”,最后让历史的真正主人——觉醒了的人民群众登场,当众表演了“历史的审判”。剧作借鉴并揉合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中国传统戏曲中丑角戏的经验,在喜剧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胆而合理的夸张,荒诞而又真实的情节,使作品成为梦境与现实、荒诞与真实的统一,收到了“假中有真”、“情伪毕露”的艺术效果。
2.《回春之曲》
【分析】又是考察文学作品。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考察的作品都是作家的代表作,有时考察单篇作品,有时考察文集类作品,在准备的时候要力求全面。
【参考答案】
田汉于1935年创作的三幕话剧。作品通过高维汉与梅娘的爱情故事,从知识青年恋爱生活的角度,反映抗日救亡的主题。爱国与爱情两条线索有机结合。热烈歌颂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斗争精神,有力抨击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高维汉、梅娘等人物性格鲜明。剧情构思带传奇性。穿插歌曲,抒情气氛浓郁。田汉在剧中发挥了抒情性强的优势,追求一种诗意化的境界,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情感,时而缠绵悱恻,时而雄浑激烈,并配以几首情真意切的歌曲,增添了全剧的艺术感染力。徐悲鸿称赞它是“情文并茂的好诗。”《回春之曲》是融会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使田汉早期的诗意性的浪漫风格与政治内容的需要完美地结合,标志着田汉艺术创作的新发展。
3.《人·兽·鬼》
【分析】考察作家文集,可从创作时间、作者、代表篇目、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
《人·兽·鬼》为钱钟书孤岛时期写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篇。大多以留学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为描写对象来揭露人性的弱点。其中,《灵感》以荒诞的形式嘲讽那些只顾赚钱而粗制滥造的所谓“作家”,独出心裁,颇有新意。但结尾处情节流于滑稽,减损了讽刺的力量。《上帝的梦》通过上帝所造的一男一女写了人性的自私和贪心,又通过上帝在是否造人问题上的两难处境,表现了人生难以达到理想境界的见解。小说形式虽类似神话却蕴含深刻哲理,缺点是开头写的过于冗长。《猫》通过写上流家庭的生活和纷争,来揭示女主人公爱默的虚荣和脆弱。《纪念》写一位自恃清高,内心脆弱的苦闷女性的一段婚外恋,揭示了她既想寻求刺激,又希望不违背为妻之道的复杂心理。在艺术上,小说叙述不蔓不枝,语言生动活泼。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十分成功。
4.《在其香居茶馆里》
【参考答案】
《在其香居茶馆里》是沙汀的短篇代表作,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发表于1940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其香居茶馆里》围绕兵役问题,通过描写一个边远小镇中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矛盾,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揭示了其内部尔虞我诈的肮脏内幕,说明了其反动统治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命运。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正是抗战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党当局不顾民族存亡的大义,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企图将中国引向黑暗,以维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强行推行兵役制,到处抓丁拉夫,表面上是为了抗日,实际上是为扩充反革命势力,强化法西斯统治,并借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在其香居茶馆里》正是以其现实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和尖锐的讽刺性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新文学的建设方面,胡适和周作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分析】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要掌握的重点作家如鲁迅、郭沫若外,胡适和周作人的文艺理论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关于这道题,首先要注意审题,因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他们不仅在文艺理论方面有建树,在创作等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所以对他们二人的理解务必做到全面、深刻。
【参考答案】
文学革命是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发生的一场全方位的文学变革运动,就整体而言,是理论先行,即先有舆论倡导,后有创作实践。最初的理论思考集中在为文学革命寻找根据,证明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当时的先驱者的一种共识,就是坚信文学革命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白话文必定取代文言文的正宗地位。而这些“共识”理论化,并形成可以被接受的概念而加以推广的,还是胡适。他的理论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的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这两者相辅相成,筑起胡适的文学思想的基本结构。
胡适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念出发,提倡白话文学。他指出:“以近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而要改良中国文学,提倡用白话作文,他认为当从“八事”入手。其关键是从语言形式肯定白话文学,以此作为摆脱旧文学,创建新文学的突破口。后来,胡适又发表《建设中的文学革命论》,更明确地标示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以此来造就言文一致的统一的“国语”,取替往昔言文脱节的状况,以此作为实现思想启蒙和建立统一的现代民主国家的必要条件。胡适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特殊意义,白话文运动由文学改革的范围向整个社会全方位推进,这也是文学革命在短时期内大获胜利的原因之一。
第二,为了强化“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胡适一方面加紧评介西方的文学思潮理论,同时又在继承中找根据,这就导致了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重估。1923年,胡适提出“整理国故“,主张对过去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的清理,吸收精华,弃其糟粕,他把这工作也看作是新文化与文学建设的一部分。他写有《白话文学史》(上卷)和关于《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的考证论著,都是对传统文学现代化阐释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在新文学的思想内容与方法上,胡适重视宣扬个性主义,主张采用写实主义。这些主张引发了“五四”后一、二年间的“问题小说”与“社会问题剧”的创作热潮。
第四,胡适在《谈新诗》等著述中提出过“诗体解放”说,认为新诗要摆脱旧诗词曲的束缚,不但要用白话,还应不拘格律,向自由诗发展。他还有意输入与借鉴西洋诗体,以蜕变出中国特点的新诗体,包括用语体散文来写的完全“解放”的体式。
如果说胡适侧重从语言、形式方面为文学革命寻找突破口,那么周作人更多地思考与探讨新文学的思想建设。他的理论主张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的提出。
在《人的文学》这篇文章中,周作人提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因此,“人的文学”又被他称为“人道主义文学”。他明确指出,他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接着,他又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周作人指出,平民文学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状况,忠实地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这些理论中,周作人明确地把思想革命的要求与文学革命的要求结合了起来,对文学革命的思想基础进行了更高、更具理论涵括力的理论概括,把文学现代性与“人学”现代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新文学明确了与旧文学在基本的思想原则上的歧义。
第二,“自己的园地”的文学观的提出。
周作人以“自己的园地”作比喻,主张依照个性,表现自己的情思的文学。由此,他针对当时文坛上出现的“人生派”和“艺术派”的分野,提出“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后来,他又推崇“即兴言志”的创作心态,强调尊重文学的独立性与维护自由表达思想见解的文学原则。
第三,对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确认。
周作人在《美文》中将那种以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性的散文视为美文,并把它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位置。这实际上阐明了艺术性散文的文类品格。周作人不但自己写有一手别有韵味的散文,主要是小品文,而且常作散文批评,强调好散文需具备饶有“趣味”的内容,“平淡自然”的气质,追求能引发读者体味思索的“涩味”与“简单味”。
此外,周作人还提出“批评宽容原则”,以尊重创作个性的自由抒发。
总之,胡适与周作人都是“五四”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大家,他们的理论都为文学革命的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简述王蒙《春之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分析】还是要求结合作品分析艺术特色,注意一定要举例子,并且将王蒙早期小说的特征回答出来。
【参考答案】
《春之声》是王蒙于1979年写的短篇小说。它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从困难中露出希望,冷峻中透出暖色,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它热忱地表现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大地出现的新的希望和转机,揭示出一个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主题。同时,它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春之声》是新时期文学中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
(2)放射状结构
与运用意识流手法一致,小说还采用了“放射性结构”,有力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纵笔所向,今昔中外、乡风城貌,了无拘牵,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意识”便开始流动了。小说主要写时空切换中,外界世界作用于主人公内心所引起的联想和心理状态,采撷特定时段的人文景观,语言结构独特,意象鲜明,反映主人公为祖国命运忧喜悲欢,渴望祖国人民走进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望。小说开始,“咣”车厢门关上,主人公进入闷罐子车这个特定环境,开始了他的感受、联想和回忆。“咣”车厢门打开,到站了,上下乘客,引进新的人物,引发新的事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又因此展开。车厢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直到主人公到站,小说结束。“咣”语义的延伸和相互关联,系连了一个完整事件的始终,也构拟了清晰可感的时间序列。
总之,王蒙《春之声》是一部采用类似西方“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连同他的《夜之眼》、《布礼》、《蝴蝶》等小说,充分体现了他在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派创作手法方面的努力。虽然他的写作实验被称为“伪意识流”,但是他对80年代的小说创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六、论述题(25分)
请结合胡适、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穆旦等人的诗歌创作,简要描述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历程的基本轨迹。
【分析】这一题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结合具体作家的创作,对整个新诗的发展有个很深的认识。可以根据时间段,分别论述新诗发展的各个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特征,从而呈现出新诗发展的基本轨迹。
【参考答案】
(1)初创期
现代新诗在20世纪初刚出现时都称为“白话诗”。
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的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被看作是现代最早出现的“白话诗”。
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鸽子》、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沈尹默的《月夜》等,被看作是现代第一批白话新诗。(刘半农和沈尹默后来创作的歌谣化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和散文化的《三弦》,则被看作是他们的诗歌代表作)。
1919年2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周作人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这年10月,胡适的《论新诗》被看作是最权威的新诗理论,朱自清称之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这年,郭沫若开始陆续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新诗。
1920年1月,新诗社编辑出版的《新诗集(第1集)》(内收胡适、刘半农、周作人、康白情、郭沫若等15人的102首作品)是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这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是现代第一部个人新诗集。从此,胡适被看作是“白话新诗第一人”。这年的重要诗集还有郭沫若、宗白华、田汉(寿昌)三人的诗合集《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和许德邻编选的《分类白话诗》(崇文出版社)。这年1月,郭沫若的《凤凰涅盘》等重要作品开始陆续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沈玄庐的《十五娘》被朱自清称为“新文学中第一首叙事诗”。这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歌谣会是白话诗人们进行的新诗“歌谣化”努力的开始,主要收获有刘半农的《瓦釜集》和《扬鞭集》中的部分作品,以及刘大白的《卖布谣》、《田主来》等。
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一方面把新诗运动的“诗体解放”推到了极致,另一方面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体现,被看作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1922年1月,叶圣陶、刘延陵、朱自清、俞平伯等以“中国新诗社”名义创办的《诗》月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刊物。这年3月,上海亚东书局在这年出版的俞平伯的《冬夜》和康白情的《草儿》,被看作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新诗集。这年4月,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汪静之四人在杭州组成现代第一个专门的诗社:“湖畔诗社”,同时还自己出版了诗合集《湖畔》,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湖畔诗人”。这年6月,文学研究会的朱自清、周作人等8人因出版诗合集《雪朝》(商务印书馆)而被看作是一个“准诗歌流派”,称为“《雪朝》诗人群”。这年8月,汪静之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蕙的风》被看作是现代第一部爱情诗集,因其在爱情表现上的大胆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年,冰心开始陆续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小诗。这年发表的重要诗论还有郑振铎的《论散文诗》和周作人的《论小诗》,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北社编辑的《新诗年选(1919)》和徐玉诺的《将来之花园》等。
(2)探索期
1922年以后,白话新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基本上取代了文言旧诗在文坛上的霸主地位,但新诗的“白话化”或“散文化”的倾向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此,从1923年起,新诗的艺术问题或称诗化问题成为大家努力的方向。
1923年1月和5月,冰心的两部小诗集《繁星》和《春水》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和新潮社出版,同年10月,宗白华的小诗集《流云》由亚东出版社出版,再加上周作人对日本“俳句”的介绍,郑振铎翻译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的影响,以及徐玉诺等人的对于小诗的热衷,由此造成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小诗的流行既给新诗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也促进了新诗艺术的进步。这年3月,朱自清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抒情长诗《毁灭》,曾引起诗坛的轰动,被看作是新文学中的《离骚》和《七发》,是“新诗运动以来,利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技巧的第一首长诗”。这年9月,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红烛》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这年7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陆志苇的《渡河》,已很注意诗的节奏和押韵,被朱自清称为“徐志摩氏等新格律诗运动的前驱”。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郭沫若的诗文集《星空》,发表的重要诗论主要有成仿吾的《诗之防御战》、闻一多的《〈女神〉之时代精神》和《〈女神〉之地方色彩》、邓中夏的《贡献于新诗人之前》等。
1924年12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踪迹》(诗文集),收有《毁灭》等,是朱自清诗歌最有代表的作品集。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刘大白的《旧梦》等。
1925年1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的蒋光慈的《新梦》,是现代文学史最早出现的“无产阶级诗歌”,是诗人留俄三年的精神记录,主要歌颂俄国的十月革命。这年8月,徐志摩自费排印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上海中华书局代印),卞之琳认为,徐志摩最可读的诗大多出自于此。这年11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是他于1923年从德国柏林将手稿寄给周作人后,编入“新潮社丛书”的。《微雨》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象征派诗歌的产生。朱自清说,“他要表现的是‘对于生命欲揶揄和神秘及悲哀的美丽’。讲究用比喻,有‘诗怪’之称”。20年代象征派诗歌的重要诗人还有王独清(《圣母像前》,1927)、穆木天(《旅心》)、冯乃超(《红纱灯》,1928)等。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王统照的《童心》、梁宗岱的《晚祷》等。
1926年4月1日,由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创刊,标志着“新格律诗”运动的开始,也标志着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前期新月派”的正式形成。同年5月,闻一多的《诗的格律》在《诗镌》上发表,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试图通过格律化的努力建立“中国式”的新诗。以《晨报副刊•诗镌》为中心,集中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主要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于赓虞等。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李金发的《为幸福而歌》、刘大白的《邮吻》、于赓虞的《晨曦之前》等。
1927年诗坛上的两件大事,是冯至的《昨日之歌》和鲁迅的《野草》先后于4月和7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冯至曾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虽然是在郭沫若的《女神》影响下开始诗歌创作的,但却表现出与《女神》不同的艺术特色,以“半格律体”和幽婉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节 制”的美,特别是诗集中的4首“堪称独步”的抒情性叙事诗《吹箫人》、《帷幔》、《蚕马》和《寺门之外》,成为了现代叙事诗的经典。鲁迅是现代散文诗的鼻祖,他在1919年发表的散文诗《自言自语》、《古城》等,被看作是现代散文诗最早出现的精品。《野草》既是他的第一部散文诗集,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散文诗集,同时,既被看作是“独语体”散文的代表,也被看作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和“从‘孤独的个体’的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哲学”。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蒋光慈的《哀中国》、韦丛芜的《君山》、李金发的《食客与凶年》、朱湘的《草莽集》、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汪静之的《寂寞的国》,以及王独清的《圣母像前》等。
(3)成熟期
有了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有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再有了冯至的抒情诗和鲁迅的散文诗,中国新诗可以骄傲地说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诗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大众化”(非诗化)的革命诗歌的活跃,一是“贵族化”(纯诗化)的现代派诗歌的崛起。1928年1月,闻一多的第二部诗集《死水》由新月书店出版,这是标志着当时诗歌艺术艺术水平的重要诗集。这年2月和3月,郭沫若的《前茅》和《恢复》先后由创造社出版,则代表着一个无产阶级诗歌运动的开始。这年8月,戴望舒的《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的发表,又标志着一个现代大诗人的“横空出世”,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30年代的现代派被看作是“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派演变而成的,而《雨巷》则被看作是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势。这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成为“后期新月派”形成的标志,这年12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在《新月》上的发表,也被看作是当时诗坛的一个重要收获。
1929年4月,戴望舒的《我的记忆》由上海水沫书店出版,是这年诗坛上最重要的事件。特别是诗集中的《我的记忆》一诗,既被看作是戴望舒诗歌艺术探索上的一次转折和自己风格形成的开始,也被看作是现代派诗歌的起点。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胡也频的《也频诗选》、冯至的《北游及其它》,以及刘大白的《卖布谣》等。
1931年,是新月派最后辉煌的一年,这年1月,徐志摩主编的《诗刊》创刊,梁实秋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著名的《新诗的格调及其它》,陈梦家则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了《梦家诗集》。这年8月,徐志摩还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诗集,也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猛虎集》。这年9月,陈梦家编选的《新月诗选》出版,收入了18名新月诗人的作品,其中还包括林徽因、沈从文等京派作家的作品,给新月派诗歌作了一个总结,预示着新月派的结束,而这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空难中逝世,则正式宣告了新月派的终结。在这年去世的重要诗人殷夫,他被看作是“红色鼓动诗”的创造者,继承了蒋光慈开创的政治抒情诗和郭沫若开创的无产阶级诗歌的传统,是30年代最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这年2月7日,他与柔石、胡也频等左翼青年作家一起,*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他生前编辑的诗集《孩儿塔》也因此未能出版。鲁迅曾为他的这个诗集作序《白莽作〈孩儿塔〉序》,对他的诗给予了高度评价。
也许是巧合,新月派刚刚在1931年谢幕,现代派就在1932年登场。1932年5月,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创刊,宣告了现代派的正式亮相,“现代派”也因此刊物而得名。在这年正式亮相的还有“中国诗歌会”,这年9月,由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国诗歌会,以诗歌大众化为主张,是一个以新月派和现代派作为对立面而成立的诗歌社团,也被看作是继殷夫之后最重要的左翼诗歌力量,也是当时无产阶级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33年诗坛上最重要的事件是这年7月臧克家的第一部诗集《烙印》的出版。这部由闻一多作序的自费出版的诗集,一面世就引起了文坛的关注,茅盾甚至认为“在目今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臧克家的诗在形式上主要受新月派的影响,而在内容上则主要表现乡土的生活和中国农民精神上的“坚忍主义”,被看作是30年代乡土诗歌的代表。这年的重要事件还有林庚的《夜》、戴望舒的《望舒草》等诗集和中国诗歌会的刊物《新诗歌》的出版,以及茅盾的《徐志摩论》等的发表。
1934年诗坛上最重要的事件是艾青的出现。这年5月,他于前一年在狱中写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在《春光》月刊上,立即引起人们的注目,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而大家从艾青吹奏的这支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来的芦笛声中,人们也看到了西方象征派大诗人凡尔哈仑和波特莱尔的影响。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臧克家的长诗《罪恶的黑手》、蒲风的《茫茫夜》、朱湘的《石门集》等。
1935年是现代派诗歌继续活跃的一年,这年10月,戴望舒主编的《现代诗风》创刊,虽然只出版了一期,却扩大了现代派诗歌的影响,这年12月,还出版了另一位重要的现代派诗人卞之琳的第二部诗集《鱼目集》。此外,还有田间的《未明集》和蒲风的《六月流火》面世。
1936年和1937年被看作是现代派诗歌创作的极盛期,同时,也因为“国防诗歌”口号的提出而使诗歌大众化运动达到高潮。在现代派方面,在1936年3月,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位现代派诗人出版了著名的诗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卞之琳的《数行集》;这年10月,以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戴望舒为编委的《新诗》月刊创刊,大壮了现代派的声威;在随后的四个月内,又有徐迟的《二十岁人》、艾青的《大堰河》、戴望舒的《望舒诗稿》等重要诗集出版。在国防诗歌方面,1936年10月,由全国14个诗歌团体组成的“中国诗歌作者协会”的机关刊物《诗歌杂志》创刊,同时,蒲风的《钢铁的歌唱》作为“国防诗歌”丛书之一由诗歌出版社出版,1937年,又有蒲风主编的《中国诗坛》创刊。此外,田间在1936年7月还出版了他的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
(4)深化期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这时开始的“八年抗战”和随后进行的三年内战,使中国一直处于动荡的战争时期,所有的文学创作也都打上了战时的烙印,因此,从这时起的12年的文学,现代文学又通称为“40年代文学”。在这时期的诗坛上,最为重要的两个诗派,就是以现实主义为特征的“七月诗派”和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九叶诗派”。
1937年抗战爆发后对诗坛影响最大的事件是这年9月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的创刊。《七月》虽然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但以诗歌影响最大。这个刊物上发表诗歌的有艾青、田间等30多位诗人,他们大多是“初来者”,在风格上也多受艾青、田间的影响,形成了一个风格相近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也是40年代最大的一个诗派。同时,由原中国诗歌会成员穆木天和蒋锡金主编和以原中国诗歌会成员为主要作者的《时调》半月刊,于这年11月1日在武汉的创刊,对于提倡群众性的诗歌朗诵运动,产生过较大影响。
1938年几乎所有的诗歌作品都与抗战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诗歌活动是这年8月由延安战歌社和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延安发起的街头诗运动。这年发表的重要作品有田间的《给战斗者》、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长诗)、《我爱这土地》和柯仲平的《边区自卫队》(长诗)等,出版的主要诗集有郭沫若的《战声集》、高兰的《高兰朗诵诗集》等。
1939年的重要作品主要有艾青最有代表性的诗集《北方》、邹荻帆的《尘土集》,以及柯仲平的长诗《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等。这时的昆明,在大后方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大”里,聚集着不少著名的诗人,如朱自清、闻一多、卞之琳、李广田等,围绕在这些老诗人身边的是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等一大批新诗人,形成了一个特殊诗歌氛围。
1940年的主要收获是卞之琳的《慰劳信集》和艾青的《旷野》,此外还有臧克家的《淮上吟》和邹荻帆的长诗《木厂》。
1941年和这以后的几年中,都是“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的诗人最为活跃的时期。1941年7月在桂林创刊的《诗创作》由于有延安诗人的投稿,曾产生过较大影响。10月和11月,由邹荻帆、曾卓、绿原、冀汸等七月派诗人编辑的《诗垦地》丛刊和由艾青主编的《诗刊》先后在大后方的重庆创刊,年轻的现代派诗人徐迟也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诗集《最强音》。此外,还有艾青著名的诗歌理论经典《诗论》。
1942年,邹荻帆等人创办的《诗垦地》在重庆的《国民公报》上又开辟了一个副刊,而七月派的许多重要诗人都开始陆续推出自己的诗集,胡风有《为祖国而歌》、阿垄有《无弦琴》、冀汸有《跃动的夜》、绿原有《童话》等。现代诗派最重要的收获则是冯至的《十四行集》和卞之琳的《十年诗草》。此外,力扬在这年发表的长篇叙事诗《射虎者及其家族》也曾有较大影响。
1943年前后,桂林几乎成为了诗歌的出产中心,在前一年集中出版了胡风、阿垄、冀汸、绿原和冯至、卞之琳等人的诗集后,这年又推出了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臧克家的《泥土的歌》、鲁藜的《醒来的时候》和田间的旧作《给战斗者》等。在重庆还出版了孙望、常任侠编辑的大型诗选《现代中国诗选》。这年面世的重要诗论还有朱光潜的《诗论》和闻一多的《时代的鼓手》。
1944年的重要收获是冯文炳(废名)的《谈新诗》和李广田的《诗的艺术》两部诗论集,这年出版的主要诗集则有废名、开元的《水边》、路易斯的《出发》、力扬的《我底竖琴》、曾卓的《门》,以及臧克家的《十年诗选》等。
1945年的重要收获主要集中在穆旦和何其芳两人身上,穆旦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探险队》,而何其芳则出版了代表着他不同风格的两部诗集《预言》和《夜歌》。
1946年出现的两部重要诗集,一是解放区民歌运动的代表作、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一是国统区讽刺诗的代表作、袁水拍以“马凡陀”的笔名创作的《马凡陀的山歌》。此外,还有杜运燮的《诗四十首》、臧克家的《宝贝儿》、任钧的《任钧诗选》、冯雪峰的《灵山歌》等。
1947年在诗坛上最重要的事件是臧克家与曹辛之等人在上海组成“星群”出版社,并以“丛书”的形式出版了《诗创造》月刊,还出版有《创造诗丛》12种,包括有七月派的苏金伞、九叶派的杭约赫(曹辛之)、唐湜等人的诗集。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穆旦自费出版的代表作《穆旦诗集》、田间的叙事长诗《她也要杀人》、张志民的叙事诗《死不着》等。此外,还有朱自清的论文集《新诗杂谈》等。
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群”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这年也是九叶诗派大丰收的一年,他们相继出版的诗集主要有辛笛的《手掌集》、穆旦的《旗》、陈敬容的《盈盈集》、唐祈的《诗第一册》,出版的诗论和诗论集还有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和唐湜的《诗的新生代》等。此外,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戴望舒的《灾难的岁月》、郭沫若的《蜩螗集》、绿原的《又是一个起点》、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续集,以及闻一多编选的《现代诗钞》等。
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前出版的主要诗集,一是九叶派诗人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和郑敏的《诗集(1942~1947)》,一是解放区民歌运动的另一部代表作、阮章竞的叙事长诗《漳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