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3.1 复习笔记

一、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信用的概念

(1)定义: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2)特点:信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方有权取得利息,借方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

(3)信用关系建立的三要素:由借贷双方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价值做相向运动形成的时间差;保证债权债务关系确定的凭据——信用工具。

2.信用是如何产生的

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从商品货币关系看,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起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信用与货币,都以私有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同源的,但不具有逻辑的先后关系。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自身就是一种信用关系的体现。

3.信用形式

信用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在,前者在自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后者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货币借贷成为信用最主要的形式。

二、利息

1.利息的含义

利息的定义有多种多样,一般认为,利息是债权人因出贷货币资金而从债务人处获得的报酬,或利息是债务人为获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花费的代价,是货币资本的“价格”。

2.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对于利息本质的论述,有很多观点,概括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

(1)西方经济学对利息本质的论述

节欲论:利息是节制目前消费欲望的报酬。

时差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这个时间价值用利息弥补。

流动偏好论: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人们让渡流动性偏好需要一定报酬。

(2)马克思的利息本质理论

马克思明确揭示了利息的源泉,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清楚地指出利息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不是一种神秘的东西。

3.收益的资本化

(1)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含义: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是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或将会取得的收入。

表现:利息率成为一个尺度,即如果利润率低于利率,则不应该投资;如果扣除利息,所余利润很低,则说明经营的效益不高。在会计制度中,利息支出列入成本。利润表现为扣除利息的余额。

原因(马克思的观点):首先,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一旦人们忽略借贷过程创造价值这个实质内容,而仅注意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可带来利息这一联系,便会形成货币资本自身天然具有收益性的概念。其次,利息虽然是利润的一部分,但利率同利润率的区别在于利率是一个事先确定的量。人们通常用利率衡量收益,用利息表示收益。最后,利息的历史悠久。

(2)收益资本化的含义与公式

含义: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

资本化的一般公式为:

其中,C为收益;P为本金;r为利率。

正是按照这样的带有规律性的关系,有些本身并不存在一种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相当于多大资本的事物,也可以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甚至有些本来不是资本的东西也因此可视为资本,资本化使本身无价值的事物有了价格。

资本化发挥作用最突出的领域是有价证券价格的形成。

三、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1.债、usury、高利贷

债:我国古代,中性词。

usury:西方,既有中性用法,也有贬义用法。

高利贷:以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并非全然贬义。

2.高利贷的产生

高利贷最早出现于原始公社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发展,并成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3.高利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有三方债权人,两方债务人。

4.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1)利率极高,剥削重。高利贷者受统治者保护和支持,可以自由制定极高的利率水平;需求者借贷不是用于追加资本,而是为了必需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债务负担沉重,难以偿还,也不得不借;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货币数量有限,货币不易获得。

(2)高利贷的利息来源于奴隶或小生产者的全部剩余劳动或一部分必要劳动。

(3)用途、来源的非生产性。

5.高利贷信用的作用

(1)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高利贷有双重作用: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的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提条件的形成。

6.正确诠释“高利贷"

当用“高利贷”泛指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信用关系时,它应包括如下几重含义:

那时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它的利率普遍高于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利率。

它是高利盘剥的手段,成为摧残再生产的消极力量。

它也是经济中的必要因素,对于保持农业再生产、发展商业均有积极作用。

如果我们把“高利贷”视为高利盘剥、敲骨吸髓的等义语,那就不应把它用于概指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信用关系。

四、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1.信用经济

在现代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所以把现代经济又称作“信用经济”。

2.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

一些经济主体收入大于支出,出现盈余,还有一些经济主体收入小于支出产生赤字,余缺调剂,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当然,无论盈余单位、赤字单位、平衡单位都既有债权又有债务。

3.货币资金的供给与货币资金需求的形成

(1)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个人是货币的主要贷出者。个人的货币支出以其收入为度,个人作为整体,通常是盈余部门,是货币的主要贷出者、供给者。

(2)信用关系中的企业

企业从总体上看,既是巨大的货币资金需求者,又是巨大的货币资金供给者:

需求方面:企业创业、扩大经营的资本金需求,临时性、季节性的资金需要,满足生产周期的需要,平衡市场波动所造成的收不抵支等均构成企业借入款项的原因。

供给方面:包括企业的折旧资金、利润盈余、临时性资金富余等。

资金需求方面与资金供给方面两相比较,通常是需求大于供给。

(3)信用关系中的政府

政府的货币需求与供给:需求方面包括国家建设、发展经济、财政转移、对外贸易等;供给方面由财政的实施形成。

财政赤字。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赤字普遍存在且数量可观。在盈余或平衡的预算条件下,因支出先于收入等原因,政府也需不时借入货币。

(4)国际收支中的盈余和赤字

一国来自外国的所有货币收入少于对外国的所有货币支出,有赤字,称为“国际收支逆差”。

一国来自外国的所有货币收入多于对外国的所有货币支出,有盈余,称为“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则盈余是向别国提供信贷的资金来源;国际收支逆差,则该国必须从国外借入资金以平衡赤字。

(5)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信用媒介

个人、企业、政府部门及与其有经济联系的国外部门之间的债权债务绝大多数通过金融机构来完成的。

与非金融单位的异同

作为媒介要聚集资金,从而形成它们的债务;作为媒介要把聚集的资金通过诸如贷款等方式分配出去,从而形成它们的债权。在经营过程中可能是对它们的资金需求大于它们所聚集的资金;也可能是相反。当出现前一种差额时,将驱使它们寻求可以集聚资金的补充来源;反之,它们将设法寻求把集聚起来的多余资金加以运用的途径。这是非金融单位所不具有的一种特殊差额,表现出这类金融机构经营活动所独具的特征。

五、现代信用的形式

1.商业信用

(1)定义:典型的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企业所提供的信用,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另一种表现。

(2)特点:商业信用的主体是企业;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

(3)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存在稳定经济联系的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活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发展。

局限性:规模限制(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度);严格的方向性;时间上的限制。

(4)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定义

商业票据是以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所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它具有四个特点: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其票面必须载明特定的内容:票据名称、金额、付款人、支付日期、发票人签字等;具有不可争辩性;票据具有流动性。

商业票据种类

商业本票(commercial paper):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

商业汇票(commercial bill):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5)商业信用在中国

商业信用这个概念的典型含义是买卖交易中延期支付货款,但在中国的经济术语中它往往泛指一切在企业之间所发生的信用关系。还有一个“强制商业信用”的说法,是指本应支付的货款而拖欠不付这类现象。“强制信用”与一般商业信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商品买方强制拖欠货款的情形下发生的;后者是在商品卖方主动提供,或经买卖双方磋商之下形成的。强制商业信用违背了商品经济下交换与借贷的基本原则,实际是拖欠方对被拖欠方财产的侵犯行为。

2.银行信用

(1)定义

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职能资本家和其他债务人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借贷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2)特点

主体:债权人是货币资本家和银行,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家、国家及其他债务人;

客体: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克服商业信用在规模、数量、方向上的局限性;

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提高和扩大,克服信用能力和作用范围上的局限性;

与产业资本动态不完全一致。

(3)银行信用工具

银行券

支票

金融债券

(4)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定义: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的盈余方和赤字方在金融市场上直接沟通。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的盈余方和赤字方通过金融机构实现资金余缺调剂。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直接融资的优点:供需双方直接联系;有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筹集的资金可长期使用。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双方在资金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限多于间接融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

间接的融资优点:银行、金融机构能集聚巨额资金;间接融资资产、负债多样化、安全性高。

间接的融资局限性: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经营对象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资者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

3.国家信用

(1)定义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而出现的一种信用形式。

(2)形式

国家信用有内债和外债两种形式。国家从国内筹款是内债,从国外筹款是外债。

(3)国家信用工具

公债券:是政府举借债务的借款凭证,发行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国库券:是国家为解决紧急预算支出而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偿还期在一年以内。

(4)国家信用的作用

平衡财政赤字,缓解货币流通,保持物价稳定;

举借内债影响经济增长。

(5)国家信用限度的影响因素

可供财政分配的资源;

实际偿债能力。

4.消费信用

(1)定义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或金融机构,以生活资料为对象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2)消费信用方式

赊销:分期付款、信用卡;

消费贷款:买方信贷、卖方信贷。

(3)消费信用利弊

消费信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消费信用对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然,消费信用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消费信用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态,促使物价上涨,促成虚假的繁荣,等等。

(4)我国的消费信用

发展慢、规模小。

种类: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出国留学贷款、个人质押信用贷款、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不限用途贷款等。

六、国际信用

1.定义

国际信用是信用活动极为活跃的领域。如果说,信用体现着用于借贷的资本运动,那么国际信用则体现着国与国之间的资本流动。

2.资本输出与国际资本流动

国与国之间资本流动的早期形式是资本输出(export of capital)。资本输出是指存在资本相对过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的殖民地国家所进行的单边的跨国投资。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几十年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人们普遍采用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的词语来代替资本输出的说法。国际资本流动是当今国际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代替宗主国向殖民地、附属国单边的资本输出,国际资本流动所概括的则是资本在国际之间的多边相互流动。

3.国际信用的形式

(1)国外商业性借贷

资金输出者与使用者之间构成借贷双方。其具体形式包括出口信贷、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补偿贸易、政府贷款等。

(2)国外直接投资

这是一国资本直接投资于另一国企业,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或享有部分所有权的一种资本流动形式。形式有股权式(欧洲债券、外国债券)、契约式合营、独资经营几种。

4.国际信用的特征

国际信用有四大特征:规模大;风险大;复杂性;方向上的不对称性。

5.我国国际信用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闭关锁国的政策下,我国取消了除银行信用以外的所有信用形式,坚持“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方针,禁绝国际资本以任何方式流出入。改革开放以后,对待国际信用,从全盘否定、排斥转向适度地发展和利用。对于不同形式的国际信用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对外国直接投资实行鼓励政策,对外债规模严格控制,积极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防范国际资本流动冲击。

七、信用缺失与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

1.守信与失信

(1)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侧面。借贷双方彼此遵守依信用而建立的契约,是守信;借贷双方或任何一方不遵守依信用而建立的契约,是失信。

(2)失信并不等于蓄意赖账,蓄意赖账只是失信行为中的一种。除去赖账,还有种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失信行为的产生。

(3)就经济过程中所有信用行为的整体来看,守信与失信这两个侧面总是相互伴随而存在的。从逻辑上说,守信是信用范畴的支撑;不能守信,必然威胁信用范畴本身的存在。至于失信,如果持续地、大量地存在,信用联系就会受到阻碍。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信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

2.维护信用机制的发展

(1)经济生活本身必然发展应对失信、维护守信的机制。守信机制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的权衡,是对失信成本的约束。

(2)失信成本的趋升和制度化约束的加强。

(3)对于不可抗拒原因所导致的失信,有种种分散风险的机制。

(4)对于失信的连锁反应也不断形成防范机制。

(5)有关约束信用经济行为的法制建设和道德规范日臻完备。

3.我国当前的“信用缺失”与信用秩序重建

(1)失信行为严重地破坏了信用联系,不遵守承诺的坏风气也扩展到借贷关系之外。

(2)在计划经济中,信用只是资源配置的辅助性手段,自然形成轻视信用运作的观念;体制转轨的种种困难,削弱了保证正常守信秩序的基础条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关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建立市场经济信用秩序的经济根基。

(4)“重建诚信”是覆盖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全面课题,它强调诚信作为行为规范,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性建设。

八、资金流量分析

1.定义

资金流量分析是指把国民经济划分为几个部门,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的行为。

2.模型依据的恒等式

Y=C+I+X-M或Y-C-I-X+M=0

其中,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X为出口;M为进口。

3.资金流量模型

模型中的F指资金的盈余或赤字,这是从通过信用调剂的资金流动角度所考察的差额,通常称为“金融盈余”或“金融赤字”。根据上面的分析,经常的、大量的赤字是出现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通常也是资金的需求者。国外部门的F或为正,或为负;个人部门的F则多为正;金融部门的F则有正有负。一个部门的债权必然在另一个或另几个部门中有对应的等额;反之,一个部门的债务也必然在另一个或另几个部门中有对应的等额债务。所以,各部门的F相加应该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