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7.2 课后习题详解

1.托尔曼认知——目的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实际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答:(1)托尔曼认知——目的说的主要内容

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

a.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一切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的的,即总是设法获得某些事物和避免某些事物。他认为,尽管需要有刺激的存在才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目的,但是只有“目的”才使行为达到完整和获得意义。有机体为了达到未来的目的,必然要对未来的目的有所期待,当前的行为是受主体对未来行为结果的期待所支配的。

b.期待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指个体根据已有经验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是一种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关于目标的认知观念。托尔曼认为,学习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期待,完全是认知性的。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

托尔曼认为,有机体在到达目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个体只有认知这些环境条件,才能克服困难,到达目的。这种对环境条件的认知是到达目的的手段和途径。行为不是对一种刺激的反应,而是对某种刺激模式的认知。有机体学习的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应,而是学习到达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2)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托尔曼的期待和认知地图是学习理论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个体只有在对未来的学习目标产生期待时,才有可能发生实际的学习行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使其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产生一种积极的期待,而不是“单刀直入主题”。

认知地图即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结构,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良好的认知地图的构建。

2.请阐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其教学阶段理论的关系。

答:(1)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包含信息流和控制结构这两个组成部分。

信息流是指信息从一个假设的结构流到另一个假设结构中去的过程。它的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以及检索提取信息四个阶段。

除信息流之外还包含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组成的控制结构。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因为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教师给予的反馈才会具有强化作用。执行控制即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认知策略,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由此可见,期望事项与控制结构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加涅的教学阶段理论

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每一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他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效果的评定者,而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教师严格按照这八个阶段逐步完成的。

(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阶段理论的关系

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作出反应为止。教学程序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在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确定之后,它们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目标的适当顺序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3.班都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如何看待学习过程和学习条件的?

答:(1)班都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他认为,该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如果人们对榜样行为的重要特征不加以注意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知觉。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有:榜样行为的特性、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点。

保持过程。使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表征。如果人们只注意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而不能把这种示范以符号编码的形式保存下来,那么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就不会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示范信息的保持主要依赖于两种符号系统: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在儿童发展早期,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他们的言语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言语编码就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保存形式。同时,动作的演练也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记忆支柱。

动作再现过程。是把符号性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把它经过编码后良好地保持在记忆中,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因此,动作再现过程决定那些已经习得的动作转变为行为表现的范围和程度。班都拉认为,个体对榜样行为的再现过程可以划分成: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和监控,以及在信息反馈基础上的精练。在大多数日常学习中,人们通常是通过榜样作用大致掌握新的行为,然后根据自我矫正的调整,才逐渐熟练掌握这种技能。

班都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班都拉特别强调替代强化及自我强化的作用,实质是强调学习中的认知性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2)班都拉认为,由于大量因素影响观察者学习,因此即使提出最引人注目的榜样,也不会使观察者产生相同的行为。如果要使观察者最终表现出与榜样相匹配的反应,就要反复示范榜样行为,指导他们如何去再现这种行为,并当他们失败时从客观上给予指点,当他们成功时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