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
1《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特点和内容是什么?
答:(1)《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特点
①规定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等级和统一的教学水平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的界定和描述,是科学划分出来的教学等级和每一等级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与水平。因此,规定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等级和统一的教学水平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本质特征。
②注重个体差异性
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学习时间和学习结果的不同,其达成的汉语水平和汉语能力自然不同,相应的教学要求也不一样,据此可以把汉语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是三等五级:即初等水平、中等水平、高等水平;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四级标准、五级标准;初等水平含一级和二级标准,中等水平含三级标准,高等水平含四级和五级标准。
③实用性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对各水平等级的语言内容作出的明确规定与汉语词汇大纲、汉字大纲、汉语语法大纲基本上是对应的,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它注重了与对外汉语教学年级的对应关系,可以直接对学生的专业前、进入专业、专业内的汉语学习提供水平等级的参考;它与汉语水平考试有完整的对应关系,使得教学和教学测评紧密连接,可以较好地监控和反馈我们的教学效果。
(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内容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由三方面组成,即话题内容、语言范围和言语能力。
①“话题内容”
“话题内容”主要描述和规定话题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如日常生活、学习、社交、工作、新闻、职业活动等,分为“最基本”、“基本”、“一般性”和“较高”等层次;
②“语言范围”
“语言范围”主要描述和规定语言知识和语言要素的范围和内容,如语音、汉字、词汇、语法项目等,并分别进行了量化要求,包括字、词、语法项目的等级和数量等;
③“言语能力”
“言语能力”主要是描述和规定在汉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分为“初步的”、“基本的”、“一般性的”、“较高的”等层次要求和对汉语使用的规范性、多样性、得体性的要求,以及对所学汉语的文化背景和语义含义的要求等。
2《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是对汉语语法项目和语法点进行选择和排列,并为这些语法项目和语法点划分等级,形成系列的大纲。《语法大纲》与《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相互对应,是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及课程测试的语法依据。《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
(2)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3)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
(4)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5)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简繁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6)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3《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选词原则有哪些?
答:《词汇与汉字大纲》在筛选词汇时,依据了以下几项具体的原则:
(1)常用性原则,即根据词频统计分析结果选取高频词;
(2)均匀性原则,即根据对词汇在不同语料篇数分布情况的词频统计分析结果,选择使用度较广、使用度较高、分布较均匀的词;
(3)科学性原则,即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采取语义与语用兼顾,侧重语境中的语法功能的词汇切分方法;
(4)规范性原则,即立足于在全国范围内并能在国际上通用,慎重对待方言词、儿化词、轻声词和拼音词的连写分写等问题,注意词的规范化;
(5)实用性原则,即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采用传统的划分词类的方法,同时选进一部分常用的大于词的短语、结构以及成语与习用语等;
(6)联想性原则,通过群体性专家的主题联想、类聚联想、异向联想、同构联想、异构联想、纵向联想等形式添加调整所收入的词汇;
(7)包容性(节省性)原则,即采取等义词包容、缩写词包容、前后缀和类词缀单独统计等方式处理词表和选词;
(8)序列性(等级性)原则,即对词汇进行适当的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