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1 复习笔记

一、权力与权利

1.政治权力的概念

政治权力是指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对此概念应作如下理解:

(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2)在一般的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利益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的,也有意识形态上的,或者兼有二者。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2.政治权力的类型

(1)强制性权力

a.概念:强制性权力是存在最为普遍的权力形式。强制性权力是指,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不得不去做。

b.特点:在强制性权力中,“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强制性的威胁一旦发出,一定要让受威胁感到,这种威胁是可信的,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经常使用威胁手段或是总把威胁付诸实施,权利主体就会自拆台脚。威胁只是使强制力成为一种有效的目标或对行动进行遏制,是权力得以生效的保障,这种保障机制只是不得已的最后手段。

(2)功利性权力

a.概念:功利性权力基本上与强制性权力相反,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

b.特点:政治的本质就是给予和索取的关系,政治权利从未被平等地分配过。权力存在的本身就说明一个集体组织中的不平等关系,把统治权力他人的权力赋予某些人,并强迫被统治者必须服从。

(3)操纵性权力

a.概念:操纵性权力并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之上,而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这类权力假设,如果一个人的态度能够被重塑,他就会以别人所希望的方式去作为。

b.特点:实行操纵性权力的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社会化。在罗伯特·达尔看来,操纵性权力主要表现为操纵性说服,认为这种说服丑化了政治形象。但大多数思想家都认为,操纵性说服是实现目的所必需的,无数个政治事件的发生与解释都存在操纵性说服。

(4)人格型权力

a.概念:人格型权力又称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尊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b.特点:具有人格型权力的人并不一定拥有官职,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在现代政治中,来自结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结合在一起的,判明权威与影响力的先后或影响力从何处开始与权威从何处结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有些政治领袖虽然不拥有官职却仍然享有极大的权力。

3.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1)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

(2)在合法性权力中,关键是权威。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

(3)将权力转化为权威,其中的关键是合法性问题。权威以合法性为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一个政权具有了合法性,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权威。实现由合法性向权威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需要从构成合法性的基础中去寻找。

条件之一:合法律性;

条件之二: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政绩的有效性。

条件之三: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

4.权利

权利的主体是公民或人民,国家权力存在的终极价值不在其自身,而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其疆域内人民或公民的基本权利。

(1)公民身份问题:

公民身份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必须在民主政治下才有所谓的“公民”(citizens),君主制和独裁制下没有独立的公民概念。第二,必须存在最低限度的开放社会。同时,公民权利的兴起和保障也依赖于国家,国家不但不能吞噬社会,而且在关键时刻国家要做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保证人。

(2)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根据马歇尔的三种权利说,公民权利包括自由、财产权和司法权等个人自由所必需的基础性权利,与之相对应的机构是法院。政治权利是公民作为政治权力实体的成员或这个实体的选举者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与其相对应的机构是国会和地方议会。社会权利主要包括公民享有的经济福利、社会安全以及依据社会通行标准享受文明生活的权利等一系列权利,教育体制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与之相对应。上述三种权利是分阶段实现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历史阶段看,公民权利主要是指自由基础上的财产权,因而也可以称为经济权利。

我国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据宪法,我国公民的权利主要表现在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等方面。同时,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在享有上述权利的同时,公民要遵纪守法,尤其是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二、法治与民主

1.法律与制度

(1)法律:法是决定人们在社会中应该如何行为的规范、规则或标准。法存在于社会的习惯中,并且以人的意志为支撑点,甚至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法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两种。 在社会主义国家或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中,法律不但指立法机关制订的法,还应该包括执政党的党章和有关规则,因为它们直接规定着党和国家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是主要政治行动者的规范规则。

(2)制度:制度是规范化或定型化的举止、行动或行为原则的载体,长期演化而成,它是支配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关键性领域。简单地说,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而这一套行为规则又可以理解为制度安排。

和法律一样,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就是历史上长期演化而成的一些约束行为的习俗与规则。按照新制度主义的解释,非正式制度主要指文化、道德和意识形态。非正式制度和习惯法有很多交集。这里主要讲正式制度。制度是分层次的,即宏观上的制度结构、中观上的制度安排,以及存在于各种制度中的微观性的“程序”。

2.法治

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也就是说,法治的基本含义是守法,并且这里的法律一定是“良法”,即法治是一种良法被普遍遵守的状态。那么对于法治有三种理解:

(1)第一种理解,即法律至高无上的原则。美国宪法学家戴西根据英国经验系统地论证了法治原则,首先,它意味着正常的法律保障有至高无上或压倒一切的地位,与专制权力的影响相对立,并且排斥专制的存在、特权的存在,乃至政府之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其次,它意味着法律面前的平等,或者说意味着所有阶级平等地服从由普通法庭实施的国家普通法。最后,它可以被当做表达一个事实的公式,即宪法是普通法的结果。这是关于法治的第一种理解,即法律至高无上原则。

(2)第二种理解是,法治概念是正义的另一种表述,尤其是与正当程序相联系。在这种语境下,法治可以理解为人们所遵守的法律应当是正式公布的、明确无误的且不具追溯力的,或者要求法律的实施是公正的不偏不倚的。在这个意义上,法治更多的是法律执行上的程序正义。

(3)在最一般意义上,法治是指有限政府,即受到法律约束和限制的政府。

3.民主

民主是公民表达利益、分配权力和分享福利的过程,以民主为工具而企图最大化实现平等权。表达利益的功能意味着公民可以以个体或组织的形式进行利益表达,分配权力和分享福利意味着“人头”很重要,靠的是选票的多少或力量对比。这些功能的实现意味着,结社、选举和代表起着关键性作用。

尽管各国的民主形式有差异,尽管有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下的民主标签,但相对健全的民主政治一定是法治民主,其他的说法都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们认识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因此中国的民主政治理所当然的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平台的“法治民主”。也就是说,“法治民主”是各种民主制度的内核,是各种形式和各种名称的民主政治的最大公约数。

2.2 课后习题详解

重点问题

1.政治权力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对此概念应作如下理解:

(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但这并不排除半强制力量和非强制力量的作用,因为政治权力的本质包含着生物的因素、经济的因素和心理的因素。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2.政治权力是如何实施的?

答:(1)强制性权力

强制性权力是存在最为普遍的权力形式。在强制性权力中,“可信性”是至关重要的。强制性的威胁一旦发出,一定要让受威胁方感到,这种威胁是可信的,是实际存在的。这样才能保持政治权力的威力。在现代国际政治中,一种强制性权力往往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相互威胁。威胁的目的是改变对方的行为,因而使用威胁必须审慎、适度和可信。行使强制性权力的目标是通过威胁来达到预期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为了实行威胁,如派遣军队。然而,由于可信性对成功运用强制性权力极为重要,有时确实有必要实施强力的威胁。强力和权力不是同义词,但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

(2)功利性权力

功利性权力基本上与强制性权力相反,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作为功利性的政治奖励,主要包括财富、职位、雇佣、荣誉及权力(权力既可以作为手段,也可以作为目的)。政治的本质就是给予与索取的关系。这并不是说权力是平等地分配的,相反,政治权力从未被平等地分配过。权力存在的本身就说明一个集体组织中的不平等关系,把统治(管理)他人的权力赋予某些人,并强迫被统治(管理)者必须服从。

(3)操纵性权力

在前两种权力中,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沟通关系,即权力主体向权力客体明示或暗示了威胁或承诺,以便让权力客体衡量一下自己行为的后果。但是操纵性权力并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之上,而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这种彻底的心理重构是极少见的,但重新塑造人的特殊态度或信仰的现象并不少见。实行操纵性权力的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和社会化。

(4)人格型权力

人格型权力也叫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尊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在日常生活中,一位有影响力的人能够运用其人格的力量去控制他人。具有人格型权力的人并不一定拥有官职,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当然,在现代政治中,来自机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5)合法性权力

合法性权力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belief system)和旨在为人民谋福利和保护人民权利的有限政府来实现。

3.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及合法性权力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1)强制性权力

强制性权力是存在最为普遍的权力形式。强制性权力是指,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不得不去做。

(2)功利性权力

功利性权力基本上与强制性权力相反,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

(3)操纵性权力

操纵性权力并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之上,而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这类权力假设,如果一个人的态度能够被重塑,他就会以别人所希望的方式去作为。

(4)合法性权力

合法性权力又称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尊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4.如何理解权力、权威和合法性之间的关系?

答:权威是与权力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权力是迫使人服从的一种力量,这意味着,无论是个人的权力还是国家的权力,其行使都是以强制力为后盾的,成本很高。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

将权力转化为权威,其中的关键是合法性问题。权威以合法性为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一个政权具有了合法性,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权威。实现由合法性向权威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需要从构成合法性的基础中去寻找。

(1)合法律性

合法律性就是政治权力的制度安排既要符合实体法如宪法,又要符合程序法如有关如何建制政府的组织法。

(2)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政绩的有效性。

(3)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

5.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答: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实现国家的正义,以及为实现正义而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

(1)首先要解决国家权力问题,但是国家权力本身不是目的,国家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其疆域内公民的福祉,即满足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权力”和“权利”应该是政治学研究的最基本范畴。

(2)其次,“自由”与“平等”也是政治学最基本的问题,不过它们更多的是政治哲学话语。

6.如何理解民主的含义与本质?

答:(1)大致说来,民主是公民表达利益、分配权力和分享福利的过程,以民主为工具而企图最大化实现平等权。表达利益的功能意味着公民可以以个体或组织的形式进行利益表达,分配权力和分享福利意味着“人头”很重要,靠的是选票的多少或力量对比。

(2)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已经是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除了保守主义者外,没有几个人去挑战价值观意义上的民主。

7.如何理解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答:(1)导致民主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文化、经济、社会结构、宗教等因素外,一个重要变量就是法治。如前所述,法治是一种约束权力的制度或机制,民主是产生权力的制度,如果没有法治的匡扶,靠民主方式产生的权力同样会产生很多人们不愿意看到的政治现象,产生民主衰败。

(2)比较政治研究发现,尽管各国的民主形式有差异,尽管有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下的民主标签,但相对健全的民主政治一定是法治民主,其他的说法都带有意识形态色彩。

(3)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们认识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因此中国的民主政治理所当然的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平台的“法治民主”。也就是说,“法治民主”是各种民主制度的内核,是各种形式和各种名称的民主政治的最大公约数。

2.3 考研真题详解

一、概念题

1.政治权力[浙江工业大学2012、2008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1、2008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研;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研;燕山大学2010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研]

答: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就既定的社会来看,政治权力是指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常态下往往是大于其他力量并且制约其他力量的社会公共力量。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2.社会公共权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3年研]

答:社会公共权力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权力,就全社会共同体来看,社会公共权力是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社会共同利益为基础的。

只有社会公共权力是政治权力,其他范围和层次上形成的共同力量只是社会或政治力量而不构成政治权力。社会公共权力在原始社会是社会共同体意义上的公共权力,在国家产生后,它表现为国家权力。由于私有制社会中剥削阶级的利益常常冒充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因而剥削阶级政治权力常常以社会公共权力的虚幻形式出现,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公共权力才在本质和形式意义上重新回归全社会的权力。

社会公共权力所具有的特点:

a.普遍性,它作用于全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并在这个范围内普遍有效;

b.至上性,它是社会范围中的最高权力,不允许同样范围和层次上其他同等权力的存在。

二、辨析题

1。政治权力作用过程是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政治后果的过程,所以使用政治权力的成本与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成正比。[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政治权力的作用是指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政治权力主体必然要把政治权力施诸社会和其他政治力量甚至自然界。

(2)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政治权力的作用过程是一个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相应作用后果的过程,这就造成了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问题。一般说来,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与成本成正比关系。但是,在实际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作用成本与收益之比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治权力付出的实际能量、作用层次、作用时间、政治权力客体反作用的能量、方向、时间等等。

综上所述,一般来说,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与使用政治权力的成本成正比,题目中的观点倒置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是错误的。

2.政治权力作用过程是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政治后果的过程,所以使用政治权力的能量与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成正比。[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政治权力的作用是指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政治权力主体必然要把政治权力施诸社会和其他政治力量甚至自然界。

(2)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政治权力的作用过程是一个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相应作用后果的过程,这就造成了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问题。一般说来,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与成本成正比关系。但是,在实际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作用成本与收益之比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治权力付出的实际能量、作用层次、作用时间、政治权力客体反作用的能量、方向、时间等等。

综上所述,使用政治权力的能量制约着政治权力作用成本与收益之比,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这说明政治关系是不平等的。[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政治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它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首要的和基本的,是利益关系,这是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了政治权力关系;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构成了政治权利关系。

(2)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但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关系共同构成了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否平等要根据这三种关系综合判断。

综上,凭借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推论政治关系是不平等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

1.政治权力的基础。[燕山大学2011年研]

答:.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1)利益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利益矛盾,而正是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和条件,人们才形成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2)就政治权力来说,共同利益是人们结成特定政治力量的内部基础,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凝结成一定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而政治权力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超过其他政治力量的政治力量,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权威力量。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外部条件,特定群体成员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处理好与其他不同群体之间的横向利益矛盾,而政治权力则是处理这种矛盾的权威性凭藉。同样,特定社会群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处理和协调本群体内成员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即纵向利益矛盾,政治权力则是进行这种处理和协调的权威性手段。

2.政治权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研]

相关试题:

(1)政治权力[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2)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3)权力的基本要素。[深圳大学2012年研]

(4)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西南大学2012年研]

(5)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研]

答:(1)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际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利是权力在政治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是一种政治力量,所要实现的目的与政治相联系。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集聚形成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利主体拥有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在本质上表现为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形式上呈现为特定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具有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多重职能性等特性。

(2)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形成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动员和凝聚有效政治资源的能动过程,也是政治权力主体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的过程。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客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的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它主要是指政治资源,但并不仅限于政治资源。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有:

a.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

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前提,而生产资料则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首要和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以对于生产资料的控制和占有使得自身的力量得到极大强化,从而为自己转变为政治权力的主体创造有利条件。

b.社会财富

社会财富的累积意味着力量的扩大,社会财富的占有意味着力量的拥有,社会财富的控制意味着力量的掌握。社会财富的占有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这两种占有往往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极,占有生产资料常常会导致占有社会财富。

c.暴力

作为政治权力构成要素的暴力包含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暴力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暴力的强弱取决于暴力执行者的能力和素养、暴力组织的严密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暴力工具的技术水平和适用程度等因素。

除此以外,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

主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主要有:

a.能力素质

政治权力主体的能力素质是其智力和体力的总和。个人的能力素质主要有知识水平、品德修养、经验阅历、性格意志、分析判断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动员能力、革新创造能力等。群体的能力素质是构成群体的成员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其主要包括群体的教育水平、心理素养、体能素质、文化传统、成就状况等。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也是使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主观能动的基础。

b.身份资格

个人的身份资格主要指个人的资历、所担任的职位、所具有的威望以及某种血缘关系或法定关系的继承资格等;群体也有其特定的身份资格,主要有群体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社会政治威望和声誉等。

c.理论与策略

理论是政治权力主体关于社会和政治基本状况的分析把握,关于自己所主张和奉行的社会政治目标、实现途径及其相关条件的宏观分析和逻辑阐述;策略是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化对方力量和贯彻自己战略意图的方式。策略是政治权力在具体情况下能否形成、保持和有效运行的关键。

d.政治组织

组织是若干个人的有机集合,组织的力量是一种大于其全体成员力量的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取决于组织基础、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除此之外,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还有已有权力、社会资本等。

3.政治权力的本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政治权力的本质是什么?[中山大学2009年研]

答:(1)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权力。就既定的社会来看,在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社会的共同力量在常态下往往是大于其他力量并且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因此,通常的政治权力即是指这种社会公共力量。其所要实现的社会群体的共同要求,对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实现各自利益的行为的规约,构成了政治权力形成的共同利益基础。

(2)政治权力实际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4.为什么说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研]

答:(1)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其中,人们的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为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人们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都是运用政治权力来实现的,人们的政治参与是通过特定方式对政治权力的影响和作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的。

(2)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作为社会政治组织和制度的总体有机构成,社会政治体系是围绕政治权力凝结而成的,这其中,国家是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和制度构成,政党是执掌、影响或谋求社会公共权力的阶级政治组织和制度构成,而政治社团则是代表不同方面利益,以影响社会公共权力为中心任务的社会政治组织。

(3)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一方面,社会政治文化反映着政治权力的本质、内容、特点、运行和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政治文化依附于社会政治权力,特定的政治文化为特定的社会政治权力服务。

(4)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从一个方面显示着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和发展水平。

综上,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5.政治权力在施诸社会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政治权力有哪些基本特征?[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政治权力是在特定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力量,又是以力量强制约束实现和规范利益要求的方式,因此,特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与以力量强制约束实现和规范利益要求的方式,共同凝结了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可知作为特定政治力量的政治权力在施诸社会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基本特点是:

(1)主体利益性

社会关系在现实形态上体现为人们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因此,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政治权力的性质必然现实地表现为该权力主体的利益性。

(2)强制约束性

政治权力即强制约束力,因此,强制约束性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

(3)专属排他性

在既定的范围和层次上,政治权力具有专属性。因此,在政治权力形成后,凡是其作用和运行的领域、范围和事务,都具有专属性的特点。同时,专属意味着排他,政治权力对于自己的力量和能量具有专有性,对其作用的领域、范围和相关事务具有专属性,因而排斥其他力量的同等作用。

(4)扩张延展性

政治权力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权力,也是与其他实际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中的政治权力,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力量相互作用的发展,政治权力内在地具有扩张延展性。

(5)多重职能性

从政治权力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基础可知,实现共同利益并且协调规范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的基本职能。如果从共同利益的公共性的多重含义理解,这两方面的职能实际都是政治权力的公共职能。由于这些职能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为多方面的任务和要求,所以,政治权力具有多重职能性。

6.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年研]

答:(1)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力量相互作用的发展,政治权力内在地具有膨胀、扩展的特点。

(2)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主要体现在:

政治权力在其作用范围方面的扩展。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就会在内在扩展性的驱使下,最大可能地扩展其作用范围。

政治权力在其作用层次方面的扩展。政治权力的扩展性驱使政治权力在纵向上的运动,形成政治权力在权力层级方面的扩展,通常,政治权力势将从较低层级向着较高层级扩展运动。

政治权力在其利益含量方面的扩展。政治权力趋于在其作用的既定范围和层级上,具有更多的利益含量,以强化自己的权力力量,同时,提高权力的效用。

由此可见,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就会成为支配性的能动力量,在其内在的扩展性驱使下,政治权力自发地趋向扩展。因此,为了使政治权力按照公共利益的要求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制约。

7.简述政治权力的类型。[四川大学2010年研]

答: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的类型有:

(1)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划分

依照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主体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政治权力、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2)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组织类型划分

社会公共权力

a.普遍性。作用于全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并在这个范围内普遍有效;

b.至上性。社会范围中的最高权力,不允许同样范围和层次上其他同等权力的存在。

执政党权力

特定阶级或者阶层的政治组织的政治权力,其形成的基础是特定阶级和阶层的共同利益。

(3)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层级划分

中央权力。特定政治权力主体内部最高层次上的权力,是同一政治权力中的核心部分。

地方权力。特定政治权力主体体系内部次级层次的的权力,是按照政治地域的划分而形成的权力。

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在相互对应关系中形成的,一般说来上级权力层次高于下级权力,作用范围大于下级权力并处于对下级权力的统率和领导地位上,而下级权力则正好相反。

(4)按照政治权力的功能划分

立法权。社会公共权力中制定、修改或废止法规、法案的权力。

行政权。社会公共权力中实施法案、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的权力。

司法权。社会公共权力中实施法律并以此为标准规范社会生活的权力。

8.简述政治权力关系的类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研]

答:政治权力关系是指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力之间的联系。按照不同标准,政治权力关系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主要是互相否定或互相对立的关系。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之间也可能存在妥协或协调关系。

(2)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本质上,执政党的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是一致的。但就全社会的范围和层次来说,社会公共权力是政治权力,执政党力量是社会政治力量。由此,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的关系,实际上是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政治力量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3)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

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是由地方权力的两重性引起的。从政治关系的社会利益基础上来讲,地方权力是特定地方和区域共同利益的代表者和权力体现,就此而言,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是社会共同利益与各地方区域不同利益之间关系在政治权力关系上的体现。

(4)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

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功能性划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显示的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横向权力关系。

9.简述政治权力的压力方式。[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1)政治权力的压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和心理氛围,以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自己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政治后果,从而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做出行为选择,进而达到政治权力主体对于政治权力客体的既定要求和目的。

(2)政治权力以压力方式行使时,实际利用的是政治权力的势能作用,政治权力以自己所具有的强制力,造成对于权力客体的强势心理压力而达到权力主体的目的,因此,政治权力的压力方式,实际是政治权力借助于政治权力客体对其是否按照权力意志行为后果的心理预期而发生的潜在作用方式。

(3)政治权力的压力方式常常存在于具有不同程度冲突性甚至对抗性的利益之间。但是,政治权力的压力方式作用具有有效的范围,这一范围一般取决于政治权力客体对于政治权力采用压力方式所指示的政治后果的可能性的认知预期和对于该后果的承担能力。

(4)政治权力施行压力的具体方式如政治警告、政治恐怖、政治戒严、政治威慑等。

10.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是什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4年研]

相关试题:

(1)政治权力作用方式中包括哪些关系?举例说明之。[中山大学2012年研]

(2)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研]

(3)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是什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年研]

答: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其所要实现的社会群体的共同要求,对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实现各自利益的行为的规约,构成了政治权力形成的共同利益基础。

(1)政治权力作用的基本特点

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在现实生活中,政治权力总是对特定的政治权力客体发生作用,以实现其特定的目标,特定政治权力客体规定了政治权力作用的特定指向。

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政治权力的作用过程是一个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相应作用后果的过程,这就造成了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问题。一般说来,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与成本成正比关系。

政治权力具有双刃剑的效用。政治权力可能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成员形成符合公共之善的作用,也可能按照特殊的权力执掌者的特殊利益要求启动运用政治权力,形成侵害甚至破坏特定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共价值的恶的作用。

政治权力作用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政治权力作用往往施加于其作用范围内的全体成员,涉及这些成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政治权力的作用常常对于社会和历史具有深远而长期的影响,而且其作用影响难以收回。

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常常呈现多方面力量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政治权力的作用在实际政治生活和社会过程中常常会呈现与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的一种合力作用。

(2)在政治权力实施和运行过程中,政治权力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指令方式。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为。指令方式通常发生于根本利益一致的权力关系中,尤其是同一政治权力主体内上下层次之间的权力关系中。

压力方式。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和心理氛围,以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自己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政治后果,从而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做出行为选择,进而达到政治权力主体对于政治权力客体的既定要求和目的。

规约方式。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借助于某种政治和社会规范或规则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政治权力的规约方式通常用于具有共同利益的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力的规约方式通常在社会政治有序和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有效运用。

说服方式。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客体思想的和心理的沟通,进而贯彻自己的意图。说服方式的运用基础在于政治权力主体与政治权力客体之间具有特定意义的共同利益。

奖酬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行为。政治权力用以进行的奖酬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或是社会身份性的。

处罚方式。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逾矩行为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规约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处罚方式是以政治权力对于政治权力客体或者社会成员相关利益的减少甚至剥夺为特点的。

暴力方式。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段实施政治权力。暴力方式一般见诸根本对立的利益关系和政治权力关系之中,包括暴力镇压、武装起义、军事政变、政治暗杀等。

11.政治权力的作用是什么?[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研]

答:政治权力既是社会政治关系的核心内容,又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治关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1)从政治关系来看:

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政治权力主体的成员通过凝结成为特定的强制性力量,维护和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

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法定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政治权利的确认和实现都离不开政治权力的作用。

(2)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

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人们的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为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人们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是运用政治权力实现的;人们的政治参与是通过特定方式对政治权力的影响和作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

社会政治体系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国家是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和制度构成;政党是执掌、影响或谋求社会公共权力的阶级政治组织和制度构成;而政治社团则是代表不同方面利益,以影响社会公共权力为中心任务的社会政治组织。

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社会政治文化反映着政治权力的本质、内容、特点、运行和发展状况;政治文化依附于社会政治权力,特定的政治文化为特定的社会政治权力服务。

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显示着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和发展水平。

(3)从社会生活来看:

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从而与每个社会成员有着切身联系,并且在利益意义和层次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

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够极大地推动、阻碍乃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

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政治权力是凌驾于社会或特定组织之上的巨大力量,因此,它的特定性质、组织构成、运行方式、规则规范不仅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而且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12.政治权利有哪些特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3年研]

答:政治权利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政治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个人政治权利和集体政治权利。政治权利的特性包括:

(1)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共同利益和政治权力具有强烈的阶级特性,由此决定了政治权利具有相应的阶级特性,因此,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不同阶级特性的政治权利。政治权利的这些阶级特性,是其根本特性。

(2)政治权利具有主体的相对个体性。政治权利的相对个体性,是指政治权利属于相对共同利益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政治权利,而且政治权利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相对共同利益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权利实现。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公共性和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性,经过政治权利形成的矛盾运动,转化为政治权利主体的相对个体政治资格。

(3)政治权利具有法定规范性。作为社会成员的法定政治资格,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规定着政治权力和社会成员进行政治行为、从事政治活动和承担政治义务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因而政治权利具有规范性的特点。政治权利的规范性,导源于政治权利主体所处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非市场实现性,也是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在政治权利主体法定政治资格上的转化。

(4)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在法定范围之内自由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资格,因而它具有权利主体自主性的特点。政治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是由该权利主体所处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单一性转化而来的,也是政治权力的专属排他性在政治权利主体法定资格上的转化。

(5)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有机构成,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一切政治权利内含的两个方面。政治权利的权利义务统一性,肇始于共同利益的相对独立性,也是政治权力的扩展性在政治权利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结果。

(6)政治权利具有自由价值性。作为主张和实现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政治权利具有特定的公共价值含义。政治权利的特定基本价值,是政治权利主体在法定范围内进行政治生活的自由。政治权利内含的这一基本价值,是共同利益多重价值中的特定价值在主张和要求共同利益的特定主体资格中的体现,也是政治权力多重职能性在政治权利资格上的转化体现。

四、论述题

1.试分析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武汉大学2009年研]

答:政治权力的关系是指不同类型政治权力之间的联系。

(1)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因而相互之间具有历史发展的否定性;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之间也可能存在妥协或协调关系。

(2)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执政党的权力,是指特定社会政治生活中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的权力。从本质上来讲,执政党的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是一致的。但由于社会公共权力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权力,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力量凝结,而执政党作为统治阶级或阶层的核心组织,其构成成员范围要小于社会成员。因此,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的关系,实际上是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政治力量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3)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

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是特定社会的政治权力与该社会中特定地方区域的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在政治学中,论及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关系,一般是以特定社会和国家的中央权力与次级层次的权力如省、州级的权力为分析对象的。

(4)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

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功能性划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显示的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横向权力关系。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之间关系的构成状态取决于社会公共权力的基本社会属性和政治权力的组织构成方式。

2.结合社会历史实际,论述政治权力的作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3年研]

答:政治权力实际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其所要实现的社会群体的共同要求,对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实现各自利益的行为的规约,构成了政治权力形成的共同利益基础。政治权力具有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和多重职能性。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有客观构成要素和主观构成要素,客观构成要素包括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社会财富和暴力。主观构成要素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政治组织。

政治权力既是社会政治关系的核心内容,又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对于政治关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其作用主要包括:

(1)从政治关系来看

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藉。政治权力主体的成员为了实现自己利益而凝结成为特定的强制性力量,通过这种力量,他们一方面维护自己利益赖以形成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另一方面,他们获取特定的社会资源,来直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

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法定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形成关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和要求,这种主张和要求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以后,成为道德意义上的权利,而道德权利只有得到政治权力确认以后,才能成为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政治资格即法定的政治权利。

(2)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如果说利益是政治生活的基础、动力和目标,那么,政治权力则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

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其中,人们的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为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人们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都是运用政治权力来实现的。

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作为社会政治组织和制度的总体有机构成,社会政治体系是围绕政治权力凝结而成的,这其中,国家是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和制度构成,政党是执掌、影响或谋求社会公共权力的阶级政治组织和制度构成,而政治社团则是代表不同方面利益,以影响社会公共权力为中心任务的社会政治组织。

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一方面,社会政治文化反映着政治权力的本质、内容、特点、运行和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政治文化依附于社会政治权力,特定的政治文化为特定的社会政治权力服务。

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从一个方面显示着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和发展水平。

(3)从社会生活来看

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从而与每个社会成员有着切身联系,并且在利益意义和层次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

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够极大地推动、阻碍乃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由于政治权力在全社会或特定范围内具有巨大渗透力,政治权力不仅是思想文化生活的构成素材和内容,而且影响甚至支配着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式。

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政治权力是凌驾于社会或特定组织之上的巨大力量,因此,它的特定性质、组织构成、运行方式、规则规范不仅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而且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