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目标】
1.掌握心理发展的概念;
2.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掌握少年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4.掌握青年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5.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6.掌握学习准备、关键期的概念;
7.掌握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8.了解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9.掌握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10.掌握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11.掌握影响人格发展的3种社会因素;
12.掌握自我意识的3个发展阶段;
13.掌握智商的概念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14.了解智商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5.了解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16.掌握性格的概念和性格的差异。
【核心讲义】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含义
(1)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
③不平衡性;
④差异性。
2.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
(1)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①乳儿期(0~1岁);
②婴儿期(1~3岁);
③幼儿期(3~6、7岁);
④童年期(6、7岁~11、12岁);
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
⑥青年期(14、15岁~25岁);
⑦成年期(25~65岁);
⑧老年期(65岁以后)。
(2)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①童年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②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2)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1.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单维思维;②思维的不可逆性;③自我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此时儿童的思维有如下特点:①多维思维;②思维的可逆性;③去自我中心;④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认知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普遍性: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
(2)特殊性:不同个体上存在差异。
3.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认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由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学生的行为,教育则要适应于这种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育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1.人格的发展
(1)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培养责任感。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2.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2)自我意识的发展
①生理自我;
②社会自我;
③心理自我。
(3)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①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②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③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3.社会性发展
(1)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①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
②小学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趋势
a.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
b.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的看待问题;
c.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
d.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
e.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2)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①与父母的交往;
②与同伴的交往;
③与教师的交往。
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认知过程的概念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2)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场独立与场依存;
②沉思型与冲动型;
③辐合型与发散型。
(3)智力差异
①智力与智力测量
a.智力的定义
智力是指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b.智力测量
智力测量是指依据智力量表将智力发展水平表示成数字的过程。
智商(IQ)是表明智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概念。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②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故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a.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个体内差异指个人智商分数的构成成分的差异。
b.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等。
(4)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①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②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2.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差异
①性格的特征差异;
②性格的类型差异。
(3)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3.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1)特殊儿童的概念
①广义: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存在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②狭义:仅指盲、聋、弱智、言语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2)特殊儿童的类型
①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140的儿童。
②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70的儿童。
③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④聋、哑、盲儿童。
(3)特殊儿童的教育
①随班就读;
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③普通班加资源教室;
④设置特殊班。
【经典例题详解】
一、选择题
1.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叫( )。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答案】A
【解析】个性又译作人格,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气质是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与速度等方面的特点;能力是作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性格是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2.个体接受、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叫做( )。
A.功能固着
B.定势
C.习惯
D.认知风格
【答案】D
【解析】认知风格指个体接受、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的方式;功能固着是指人看到某件制品时思维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定势指人们由于先前影响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3.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岁以后
【答案】B
【解析】皮亚杰一般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4.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A.性格差异
B.气质差异
C.能力差异
D.兴趣差异
【答案】A
【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即个性差异,而性格在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格差异。
5.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 )。
A.8~9岁
B.9~10岁
C.10~11岁
D.11~12岁
【答案】C
【解析】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在过渡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大约在四年级(10岁~11岁)左右,但由于教育及其他原因,这个关键年龄有一定的伸缩性。
6.个性的核心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答案】A
【解析】性格和个性倾向性联系最密切,也可以说是个性倾向性的表现。因此,性格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
7.威特金提出的性格类型有( )。
A.理智型
B.内倾型
C.场依存型
D.情绪型
【答案】C
【解析】威特金按个体场依存性的不同,把人分成场依存性占优势类型(顺从型)和场独立性占优势类型(独立型)。
8.按照韦克斯勒智商曲线,智力发展优秀指( )。
A.智商>130
B.智商在120~129之间
C.智商>140
D.智商在130~150之间
【答案】B
【解析】按照韦克斯勒智商曲线,智商在130以上属于智力非常优秀,智商在120~129之间属于智力优秀。
9.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答案】A
【解析】稳定性表现在: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许多年龄特征特别是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都是稳定的。
10.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的是( )。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答案】C
【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0~2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11.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答案】A
【解析】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
12.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答案】B
【解析】认识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
13.智商(IQ)等于( )。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答案】A
【解析】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实际年龄是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简称CA。智力年龄是指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简称MA。因为智力测验的题目按年龄分组,据此公式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例智商。
14.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 )。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答案】B
【解析】关于性格差异的特征,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指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
二、填空题
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
【答案】适应性
2.个体自我意识发展中,始于青年初期发展和形成的是( )自我。
【答案】心理
3.小学低、中年级的儿童( )识记发展最为迅速。
【答案】有意
4.一般认为,约10岁或者11岁是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 )期。
【答案】关键
5.少年期是指( )岁的儿童。
【答案】11、12~14、15
6.( )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答案】童年期
7.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是在( )。
【答案】少年期
8.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是在( )。
【答案】3岁左右
9.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个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
【答案】关键期
1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和( )四个阶段。
【答案】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1.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分别为( )、( )和( )。
【答案】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12.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为( )。
【答案】认知过程
13.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是( )。
【答案】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
14.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称为( )。
【答案】场依存
15.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惟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答案】辐合型
16.有些儿童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 )。
【答案】冲动型
17.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
【答案】场依存型
18.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
【答案】发散型
19.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称为( )。
【答案】场独立型
20.在认知风格中,与沉思型相对的认知风格是( )。
【答案】冲动型
三、名词解释
1.个性差异
答:个性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它主要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个性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是否具有某方面的特点,而且也表现为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正是由于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才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也才形成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和无限多样性。
2.性格
答:性格是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性格和个性倾向性联系最密切,也可以说它是个性倾向性的表现。因此,性格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个性的性格特征,可以根据其对现实的态度、自觉调节自己行动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分为以下几方面:①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②性格的意志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四、简答题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个体的心理发展虽各有不同,但具有某些共同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顺序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地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续性、累积性。在连续发展的过程中,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比如感知能力最先发展,其次是运动、言语等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最晚。
(2)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的质变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变,且各阶段之间不能彼此互换。
(3)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不同的个体其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但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
(4)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的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也不同。比如1岁至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2.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答: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认识成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二是情感成分,个体对自己的自我体验;三是意志成分,属于对自己的控制。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因而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低,其人格发展主要受外部因素的制约。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青年的人格发展较多地受到自我意识的调节。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若个体自认为品德高尚,就会在生活中自觉维护真理和正义,拒绝自以为不正义的事情。反之,个体自认为能力差,解决问题时就会优柔寡断,稍遇障碍便停滞不前。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个体的自我调控筛选环境对自身的影响,他们主动接受环境的积极影响,拒绝环境的消极影响。同时,个体的自我调控制约人格发展目标的确定,并影响人格发展目标能否最终实现。
3.简述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占优势。到中年级,有意识记逐渐赶上和超过无意识记而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识记材料时,多采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表现出较强的机械识记的能力。到中高年级,小学生逐渐学会从材料的意义、逻辑关系方面识记学习材料,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学生记忆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对具体词的记忆,而对具体词的记忆效果又高于记忆抽象的词,具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地位。
4.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答: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如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1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行动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做出一定的评价。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到少年期时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通过对自我的发现,产生独立的愿望,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5.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加强。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进行评价。
(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抽象性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不多。
(4)整个小学时期,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其抽象概括性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在迅速发展。
(5)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此外,小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6.简述安排特殊教育环境的主要形式。
答:特殊儿童的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在安排特殊教育环境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
(2)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做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向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
(4)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
五、论述题
1.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教育意义。
答:(1)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2)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教育意义
①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
②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儿童的成长状态,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教育儿童,只会给儿童带来压力和挫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扼杀了儿童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
③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个体认知方式而非年龄为标准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速率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同样年龄的儿童其认知水平并不是一定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④皮亚杰很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使儿童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会激发儿童进行思考,因为同伴间地位平等,儿童不会简单地接受对方的想法,而试图通过比较、权衡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对儿童的去自我中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常扮演权威的角色,儿童会养成被动接受“正确”答案的习惯,丧失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给予,同时应多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
2.试评埃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理论。
答: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自我同一性理论是埃里克森重要的理论之一。
(1)自我同一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自我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内部状态。这种同一性是指自己能意识到自我与他人相互区别而存在,以及能够认识到自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自我同一性包括四个方面:
①个体性:指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感。个体以一种不同的、独立的实体而存在。
②整体性和整合感:指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的潜意识整合作用。成长中的儿童有许多零碎的自我表象,健康的自我能把零碎的表象整合为一种有意义的整体。
③一致性和连续性:指潜意识追求的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感受到的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
④社会团结感:指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情感,使个体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在埃里克森看来,真正的同一性必须由青少年自己在其他事件中,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在各行各业里找到的适合自己的职业或角色进行结合。
(2)对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评价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分析如下:
①埃里克森将人在发展中的心理结构的中心从弗洛伊德的本我上转到了自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第一,自我不再仅仅是弗洛伊德“本我的雇佣”,而是人格中的独立成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
第二,自我概念不再是防御性质的,而是自主的和具有适应性的。
第三,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相对于弗洛伊德更为理智、开放和积极。他把诸如信任、希望、意志、自主性、勤奋、同一性、忠诚、爱、创造、关心、智慧等品质都赋予自我,认为具有这些品质的自我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问题,决定个人的命运。
第四,埃里克森将社会因素看作是自我的一种潜在的力量源泉,是帮助人们处理内部冲突和迎接外部挑战的力量,认为个人可以通过奋斗而主宰命运,人们能够借助于自我的力量来发展组织个人的生活,保证个体生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从而建立自我同一性,顺利地实现人生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的积极过渡。
这些观点显然赋予了个体更多的能动力量与控制力量,使人们更倾向于以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及社会。正因为它赋予了自我以更多的意义,并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从而真正形成了自我心理学。
②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埃里克森人格理论还未得到实验证据的支持,存在着一个信度和效度的问题。
第二,尽管埃里克森一再强调自我的重要性,但仍将本我作为人格力量的根源,即认为先天因素决定后天因素,这使他在生物决定论与社会环境决定论中徘徊不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格理论的清晰性,也使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带有了明显的生物学化特点。
第三,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历史分析法”也明显缺乏客观的依据,而更多地依赖于“训练有素的主观判断”,故存在着精确性的问题。
总之,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虽然还不能得到实验证据的支持,也存在界定不清等问题,但他的理论建构于社会文化下,将人的心理结构中心从弗洛伊德的本我上转到了自我上来,是对早期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人格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西方心理学家对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3.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答:人格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给予婴儿适当的、稳定的与不间断的关切、照顾、哺育与抚摸,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而可信赖的地方。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的独立探索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性格;。反之,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使之产生一种羞耻感。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遇到的问题耐心听取,细心回答,对儿童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妥善的处理,则儿童不仅发展了主动性,还能培养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儿童就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有时,当儿童的主动性与别人的主动性产生冲突时,也有可能引发内疚感。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此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他们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埃里克森的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