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元《美学》(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编  审美活动论

第1章  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1.1  复习笔记

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一)审美需要

1.人的需要

(1)定义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它不仅是人的一切活动赖以发生的根据和动力,而且也是显示人的实际发展及其所达到的人化程度的一个根本标志。人的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方式是怎样的,人也就是怎样的。

(2)人的需要与人的活动的辩证关系

人的需要与人的活动是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需要是活动的动力,而活动及其所创造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则是直接表征人的需要的物化形式。

需要就是生命体对其存在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定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它表征着机体存在的某种状态。

(3)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的本质区别

人的需要根本上是一种超出了机体限制的社会性需要

动物的需要是直接建立在肉体机能上的,并且处处受到这种肉体机能的限制,人则不同,人的需要本质上是由人自己创造出来的。

人的需要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人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区别与相互渗透,从根本上使人的需要与动物的本能需要区别开来。

人的需要既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力,又是在人的活动中不断生成和不断丰富的;人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是人的需要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2.审美需要

(1)审美需要的定义

审美需要就是在人的劳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随着人的精神能力的发展而逐步生成的,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2)审美需要的显著特征

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根植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审美需要正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

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这种追求具体表现为人类渴望发展自己、肯定自己和全面地表现自己生命活动的需要。

从根本上说,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一种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独特的精神要求。

(3)审美需要的作用和现实基础

审美需要作为人所独有的一种本质力量,不仅能唤起人不断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强烈激情,而且赋予人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意蕴。人总是在自身的有限中实现着无限,在自己的既定现实中创造着未来。这种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正是审美需要之所以可能的一种深刻的现实基础。

(二)审美理想

1.审美需要的定义

审美理想又称美的理想,它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2.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1)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作出的审美判断。审美理想作为一种具有导向性、规范性的观念,本身就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

(2)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审美趣味

1.审美趣味的定义

(1)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审美趣味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因此完整的理解应该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2)审美趣味的两重性决定了我们在承认其个体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防止那种把审美趣味相对化的观点。这就是说,无论审美趣味有多么明显的主观性和个性色彩,它仍然是有好坏高下之分的。在审美问题上那种“趣味无争辩”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

2.审美趣味的健康标准

(1)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作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2)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这是因为审美理想作为主体最高的审美追求,乃是主体进行任何审美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一)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1.审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高级的活动方式之一。

2.审美活动是多样化的。

3.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独立存在着的人类活动,而且它自身还具有十分显著的特征。审美活动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根本上是一种整体性的,因而也就是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

(二)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1)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当下直接性的情境中所展开的一种最具本己性的精神交流与沟通,它既是主体得以能动地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对象能如其所是地呈现自身的一种生动过程。

(2)审美是一种最具本己性的活动,就是说,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它既不是由某种外力所决定、所强制,也不是理智的刻意追求的结果;它既是一种摆脱了肉体必然性对人支配的活动,也是一种摆脱了对“物”的绝对依赖性的活动。

(3)审美活动不仅使人从日常世俗的、受到局限的、操劳繁忙着的存在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自由的生存状态,而且也使对象物从被支配、被肢解、被遮蔽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而以其独有的新颖面貌向人敞亮开来。

(4)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种交往与对话。在审美的世界中,物体不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实物而存在,而是作为具有自身丰富意义的符号对象而存在。人类通过审美活动,通过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等审美形态的观照,与世界自由无碍地交流、对话,融为一体。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1)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

审美活动固然离不开人的自然存在,即生物学、生命生理学结果和功能,如人的视、听等感觉器官及其生理机能,但人凭借这些物质性存在与世界进行审美交流却首先或重要是精神性的。因为它根本上是超越现实功能和物质需求的一种自由的心灵体验。所以审美活动只能定位于精神活动。

(2)审美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精神活动的主体都是一定的个人,然而却并不是任何一种精神活动都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且不说自然科学的研究必须摒弃个人的情感、爱好和趣味,就是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意识、社会观念的生产也必须剔除个人意识中的偶然性和主观性,使个体意识完全与类相同一,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这些精神产品的普遍性。。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1)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就是说,它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无功利性,既具有自律性,又具有他律性,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就恰恰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

(2)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当主体囿于直接的功利目的时,他不可能成为审美主体,客体也不会作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

(3)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人自我构成的手段,而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本体性活动。

(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就是目的本身。

审美活动具有他律性,即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

a. 审美活动是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

b. 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

c. 各种审美形态,如美、崇高、悲剧、喜剧、怪诞、中和、气韵、意境等的历史性生成和演变,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

d. 审美的自觉程度和广阔程度就是人丰富的内在本性在现实中不断生成和在范围上不断扩大的一种人化的尺度。

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一)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1.审美活动的独特性

审美活动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客体,以客体为依归,而是指向主体的深层生命,以客体为中介而达到对生命的注解,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2.审美活动的性质

从性质上说,审美活动就是实现人的特殊的精神价值的活动。

(二)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

1.审美活动与其他的价值活动一样,都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1)其实质是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

(2)在这种价值关系中,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

(3)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既是客体对象被人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

2.审美活动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不存在永恒价值。不仅美、丑、悲、喜、崇高、滑稽等价值形态依条件的转变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各审美形态的内涵及其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也必然会不断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三)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1.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

(1)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他所看重的绝不是对象的物质功利性和有限的实际用途,而是对象的精神意义,是对象令人精神愉悦的特性。

(2)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主体既是从生活世界中暂时地退出,又是向生活世界更深地突进。

2.审美活动所追寻的并非是一般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3.审美活动的追求

(1)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价值,内在地包含着“真”,因而它与认识活动相联系,但它却不像认识活动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又超越现实而追求理想的真,即人的“应有之真”。

(2)审美活动追求理想,内在地包含着“善”,因而它与道德活动相联系,但它却不像道德活动主要着眼于既定的现实关系,而是以其内蕴着的否定性的批判力量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召唤人们去创造更完美的现实关系。

(3)审美活动追寻完满的人生,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因而它与宗教活动相联系。但它却不像宗教活动那样通过对现存世界的根本否定,而是以对主体存在的充分肯定为前提,以对人的价值的高扬为旨趣,创造一个个性丰满、生命充盈的人的世界。

四、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一)审美活动的性质

1.审美作为人类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存在于人类丰富的现实生活中。

2.审美的需要就内在于人类特殊的生命活动中,审美活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审美活动最能昭示人的本质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现实地存在着的一种存在方式。

(二)审美存在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内在相关性

1.人的存在

(1)人的存在的特殊性质

人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性的、生成性的存在,就是说,人的本质并不是被预先给定的,也不是某种僵死的和凝固的实体性的东西。

人处在存在与非存在的两极之间,就是说人能够始终向着未来开放自己,向着可能性去存在。

(2)人的存在的方式

人是在实践地对待世界的过程中,在对给定的东西(自然的和自身的)的否定过程中不断肯定着自己、再生产着自己,并从而不断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新的规定性。因此,人不仅依靠自己的劳动自己生成了自己,而且也依靠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创造着自己的本质。

人是通过对自然的改变,在他所创造的生活世界中来表现自己的。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包含着受动与能动、限制与创造的动态的历史过程,人的本质就表现为不断从自在向自为转化、由自发向自由跃升的无限的生成状态。

(3)人的存在的根本特征

人的存在的根本特征是对某种僵化的规定性的不断突破,是对某种封闭的已然状态的不断扬弃。人根本上是一种开放性的、可能性的、超越性的存在。

2.审美活动与人的存在之间的联系

(1)联系

审美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特点的一种活动方式

a.只有在审美中,人所独有的本质力量才能最充分地显露出来;

b.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作为与动物根本不同的完整意义上的人而自由地实现着自己;

c.只有在审美中,人才能把现实与理想、内在与外在、个人与社会完全统一起来,从而充分体验到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尊严和价值。

审美活动是以比较纯粹的形式集中表现着为人所专有的一些本质属性,它可以说是一种深蕴着饱满人性意味和丰富情感内容的人的真正的存在方式。

3.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从人的存在意义上说,日常生活是每个现实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一种最普通、最寻常的存在方式。日常的生活世界在给人以稳定感和居家感的同时,也消磨着人的创新意识和忧患情怀,它使人最终融合到一种平均化的生活状态中。

审美活动则使人从平凡、琐屑的世界中超拔出来。这是因为审美活动具有如前所说的开放性、可能性、超越性,它是一种面向未来、富于创造性的活动。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异化劳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一种扭曲和蜕变。在异化劳动中,人不是自由地表现自己的生命,而是用摧残生命的方法来维持生命,人本身的力量对人说来,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

审美活动符合人追求自由的本性,使人从片面走向完整、从单一走向丰富,从被肢解的实际人生中找回已经失落了的本真世界。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人都是处在一种现实的存在之中,亦即人都是处在与世界所构成的功利性的关系之中。现实生活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都是不充分、不全面的,它在实现人的自由本性和理想追求方面都是受到限制的。

审美活动使人暂时摆脱了种种现实的功利关系,进入了理想的、超越的存在状态,人的本质力量不再受到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因而与对象世界的关系达到全面、充分的自由与和谐。在审美活动中人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人的本质力量也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