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展览内容
筹划展览前,策展团队在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少年宫及其他公共场合中对展览目标观众群体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根据抽样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反馈,撰写展览大纲。展览单元目标基于观众群体的分类习惯,依据动物栖息地及生活习性,按照“地上跑的动物”“水里游的动物”“天上飞的动物”的分类模式,使用动物生态空间的层次划分,将展览前三个单元分割为“陆地”“水中”“天空”。基于许多动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早已脱离其原栖息地生存环境,进入人类的生活,并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对展览的第四单元进行归类时,单独将这些动物抽离出来,组建成了“家园”这个单元。展览第五单元则从山西博物院院藏的国宝重器兽形觥出发,着重研究历史中动物纹饰的组合及动物形状的符号化这两个结构,尝试与目标观众群体一起探讨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先民如何以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动物形象作为文化与艺术的创作基础。这一单元辅以多种模式的趣味互动装置进行主题交互理解,并成为本展览一个开放式的结束区域,呼应展览的一个重要主题——文物不再仅仅是缅怀深厚历史的丰碑,而同时也是启发儿童创造未来的基石,使得文物真正地活起来。
(一)“猴年马月”:沉浸式的动物园体验感
我们基于目标观众的特点,更换了常规的展览叙述语言模式。通过深入挖掘展出文物的信息,根据儿童群体的信息接收特点及功能需求,将这些信息进行重组,打造出一个最会讲故事的展览。
如前文所说,展览开幕恰逢中国农历中的“猴年马月”。我们将展厅入口模拟搭建成动物园大门,让参观者步入展厅前先酝酿情绪;通过发放小猴和小马头套,使儿童观众代入到整个展览的故事氛围之中,这种身份代入感也令观展体验沉浸度得以提升。
图13 展厅门口
人们常以“猴年马月”一词来形容一件事遥遥无期,但实际上,“猴年马月”所形容的时间并不久远,它每12年就会出现一次。古代人们习惯用十二生肖纪年、纪月,每隔12年便是一个轮回。我国农历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60组年号,人们再把十二生肖和年号结合,便出现了2016丙申年是猴年的说法。而生肖纪月,则是从正月开始,按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的顺序记录月份,因此农历第五个月份便是马月。所以,2016年的6月5日(芒种)至7月3日(小暑前夕)便是猴年马月了。而在展览的入口处,便用清铜奔马、清石湾窑雄猴子、清猴子卧马、明白玉松猴等能够构建起“猴年马月”故事的文物作为展览的引首。同时,以相关的积木搭建展品作为辅助背景,让虚拟动画中逃离动物园的猴子与马一来到文物动物园便看到文物动物园中的“猴子与马”,拉开参观“文物动物园”的序幕。
(二)第一单元:陆地
从第一单元开始,我们沿展线将文物、辅助展品、场景复原、多媒体等与展览故事线巧妙融合,在参观流线上设置背景音乐、视频、动画,以及开展互动游戏、多媒体拓印体验站、树洞问答等参与项目,鼓励儿童在参观中互动学习,带着问题做游戏,全方位感受展览并获取知识。
图14 展览实景·第一单元:陆地
图15 展览实景细节·第一单元:陆地
这一单元我们还特别突出“动物去哪了”等环保主题,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参与动物和环境保护,探究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一千年前,中国的陆地上生活着很多动物,其中包括大象、犀牛和貘等。但如今它们在逐渐减少,我们只能在动物园看到它们,甚至只能通过书籍资料了解它们。犀牛在我国是一种“活”在文学、艺术品拍卖会或博物馆中的动物,即使偶尔在动物园遇到,也必定是舶来的物种。你可以在“心有灵犀一点通”或“犀牛望月”等词句中找到它,却永远不会在实际野外见到它的身影。过去,人类出于制药或收藏等目的,无节制地杀戮犀牛,只是为了获取犀牛角。在半个多世纪前,一头犀牛在云南的南部被人类捕获,人类无情地将犀牛角从正在垂死呻吟的犀牛的鼻子上锯了下来,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在中国看到过野生犀牛。
一般情况下,大象是只能够在动物园或马戏团里才能见到的动物,它们多为人所驯养。当今中国只有在云南的南部才有少量野生的大象出没。但其实在古代,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能够见到大象。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古代的寓言故事“曹冲称象”,曹冲利用船给大象称重的地点经专家实地考证,就在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的岗村一带。而在今天,根本不会有野生的大象在那里生活。
(三)第二单元:水中
说完了陆地上的动物,接下来我们看看水里的动物。中国海岸线漫长,江河湖泊众多,许多动物得以在这里繁衍生息。我们的先民在与水生动物的接触中,创造了大量的水生动物艺术形象,并赋予其别样的内涵。
鱼有着强大的繁殖能力以及群游的习性,所以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原始居民都会有鱼崇拜,而鱼在中华文化中也逐渐衍生出祥瑞吉兆的寓意。另外,鱼也常常出现在古人的诗句中。在第二单元的展览设计中,我们用地面上绘制的小鱼图案和动物足迹引导观众参观,在展厅中央仿造河岸水陆两栖动物的家园,将文物放置于虚拟的自然环境中,营造沉浸式的参观氛围。还摆放让小朋友眼前一亮的由积木搭建的、对应文物造型的动物模型,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图16 展览实景·第二单元:水中
这一部分还重点突出了蟾蜍——先民心目中代表着吉祥神圣的灵物。由于蟾蜍有冬眠的习性,深秋以后,它们就钻入水底的泥里,不食不动,如死亡一般,直至次年2—3月间复苏,又到静水中产下大量的卵。上古先民对蟾蜍这种“死而复苏”又有旺盛繁殖能力的天性,予以深深的崇拜。在1972年的陕西省临潼县姜寨,就出土了古代人使用的蟾纹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35厘米,西安半坡博物馆馆藏),除了画着一些鱼儿外,还绘有一只体态浑圆肥硕、扁头、背带麻点、四肢伏地的大蟾蜍。古代彩陶盆上绘制蟾蜍纹十分常见,这是上古先民对蟾蜍冬眠习性崇拜的表现。后来,古人将月的圆缺周期变化与蟾蜍的冬眠习性联系起来,将月影形状想象成蟾蜍的样子,把月的周期变化看作蟾蜍“死而复苏”的过程,“蟾宫秋月”的意象由此形成。
图17 展览实景细节·第二单元:水中
(四)第三单元:空中
我们用白云和鸟巢来装饰空中部分,围绕来自山西博物院的明星展品鸮卣——“愤怒的小鸟”开发出一系列互动多媒体游戏。“愤怒的小鸟”是一款流行已久的游戏。在游戏中,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小猪们,红色小鸟将自己弹射出去,像炮弹一样去攻击小猪们的堡垒。游戏迷们发现,“愤怒的小鸟”与一群千年前展翅飞翔在天空的鸟儿格外地相像,商代的鸮遂被认为是“愤怒的小鸟”的原型。展馆中的互动装置有“鸮卣机器人”,具有讲故事和游戏互动功能,还有电子版的“带我回家”动画、鸮卣动画,拓印和在树洞听故事等。通过看、摸、听、玩等多元化的展览信息传达方式,综合调动儿童感官,激发其学习、探索热情。
针对家长设计的说明牌和阅读卡则能够进一步促进家长对展览内容的阅读和理解。如庄子在《逍遥游》里描述鲲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古人看到鸟儿在空中飞翔,对自由心生向往,赋予飞鸟多重的象征意义,从鹊桥相会到驾鹤仙游,飞鸟在天与地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桥梁……古代先民看到小鸟飞翔,通过诗词歌赋记录这些大自然画面,寄予自己的遐思,寄托人类对于天空的美好想象。
图18 展览实景·第三单元:空中
图19 展览实景细节·第三单元:空中
(五)第四单元:家园
这一单元重点讲述人类和被人类驯养的动物间发生的故事,从“六畜兴旺”讲到“市井繁华”。从古诗句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日之夕矣,牛羊下来”,“高人鬻骆放柳枝,豪士骏马换蛾眉”中可以看出,许多动物生活在人类的家园中,成为人类家园中的一员,一起创造并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图20 展览实景·第四单元:家园
图21 展览实景细节·第四单元:家园
(六)第五单元:变形
除了以许多真实存在的动物为原型,动物形文物里还有很多经过艺术加工的新产物。它们多是几种动物的结合或是某种动物的变形。最后一个单元落脚在“变形”,鼓励儿童通过观察,体会展品创意。
藏品兽形觥,觥为酒器,流行于商代中期到西周中期。在觥体四壁和圈足内均饰有商代晚期极为流行的内卷角大兽面纹,其独特之处在于卷角处还设计有两条小龙纹。细看此兽张口露齿,目光坚定,形态极为凶猛,唇上饰有蛇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可称得上文物中的“变形金刚”。
图22 展览实景·第五单元:变形
图23 展览实景细节·第五单元: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