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尤努斯“中国行”
2006年10月13日,穆罕默德·尤努斯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让这位兼具银行家和经济学家身份的孟加拉人闻名世界。尤努斯被誉为“穷人的银行家”“小额贷款之父”,自1983年起,他所创立的格莱珉银行以独特的小额贷款模式帮助全球数百万人摆脱了贫困。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尤努斯和“格莱珉模式”在中国金融界引发热议,一周后的10月21日,尤努斯受邀访华,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小额信贷国际研讨会”。尤努斯在会上向中国人推介了“格莱珉模式”:“这是一种成熟的扶贫金融模式,主要瞄准最贫困的农户,并以贫困家庭中的妇女作为主要目标客户。我们为她们提供无抵押的小额短期贷款,可以按周期还款,整贷零还。授信以五人小组为单位,以保证相互监督,如小组中有人逾期未能偿款,则整个小组都要受到处罚。另外,借款发放和偿付通过每周一次的‘中心会议’公开进行。”尤努斯说,在贷款过程中格莱珉银行还会向借款人传播致富信息和科技知识,从而提高借款人的经营能力。
尤努斯的“中国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随后北京大学聘请他担任名誉教授,并邀请他到北大讲课,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吴晓灵也会见了尤努斯。不久,全国各地更是陡然兴起了60多家“乡村银行”。尤努斯的到来也深刻影响着马云和致力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对生意人而言,资金就像血液,差一点便生死攸关。在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几年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愈发凸显,然而,受制于自身的信用缺失以及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特点,小微企业融资始终存在巨大的“麦克米伦缺口”。由小微企业集聚的阿里巴巴来填补这个缺口,看起来更加顺理成章,但前提是他们能够甄选出阿里巴巴平台和淘宝网上信用良好的小微商家,并为之提供贷款支持。本质上,这是一项面向特定客户的银行业务,而在当下,银行业依然是准入门槛极高的行业,这件事情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
江湖救急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金融业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有其自身的运作逻辑,并与国家经济息息相关。银行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一环,货币银行学的经典理论告诉我们,银行是经营信用的,它作为债务人吸收公众的存款,同时又作为债权人把吸收的存款贷给需要的人,在公众的眼里,它威严而不失偏颇;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银行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信用评估、授信和风险计量管理办法,也是由于这套系统,作为商业机构的银行逐渐偏向了大而不倒的企业,偏向财务报表完整好看的上市公司,偏向拥有充足抵押品和资金实力强大的贷款人,因而不同类型的客户所获得的差别待遇也变得一目了然。“晴天送伞,雨天收回”,在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脑海中,这成为挥之不去的印象。
生意的起伏就像天气的晴雨是生意人的日常,不过,一旦遭遇狂风骤雨,资金链断裂、银行抽贷……各种“压力测试”便接踵而至。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次集中的映射。欧美经济急剧恶化,外贸需求骤然收窄。一石激起千层浪,危机以最快的速度蔓延至国内: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订单流失、应收账款收不回、库存无法变现、融资举步维艰等各种矛盾同时迸发,如泰山压顶,众多出口型中小企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触及生死线。
企业家魏开发的经历就是当时中国小微企业集体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从2007年年底开始,他经营的利谦家纺欧美订单锐减。摆在企业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转做内销;要么转向日韩市场。可是不同市场有着不同的产品定位,包括规格、设计和面料等都要彻底改变,这些都需要大把投入,资金从哪里来?
向商业银行贷款,抵押是少不了的,像利谦家纺这样的小企业,连一份像样的财务报表都拿不出来,对于银行的征信标准更是难以企及。困顿之际,阿里巴巴的一则通告引起了魏开发的注意,他隐约记得,通告上说,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小企业主可以不用任何抵押物,仅凭企业之间的互相担保即可获得贷款。这像是黑暗之中的一线曙光,魏开发邀请了同处一个工业园区的倪山工艺有限公司和雨诗漫家纺有限公司两家同行企业,他们境遇相似、诉求一致,共同组成了“网络联贷联保联合体”,一起在阿里巴巴网站上提交了申请。两天之后,他们收到了140万元的“网络联保贷款”的批复函。
这笔让魏开发重获新生的贷款正是当年由阿里巴巴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合作,向会员企业提供的网络联保贷款。一度在银行四处碰壁的魏开发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但他又庆幸自己多年以来兢兢业业、诚实守信地经营着的事业没有功亏一篑,他记得通告上写着,“所有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积累了3年信用且没有不良记录的‘诚信通’会员都能享受到这款贷款服务。”原来,这是真的!
我们知道,在银行业,由于债务人无力清偿贷款而造成的信贷风险,一直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难题,也是因此,各商业银行都在竭尽所能地对贷款人的抵押物和各项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以避免不良贷款的发生。而阿里巴巴所提供的无须任何抵押物的纯信用贷款,又是如何保证安全性的呢?胡晓明回忆说,“对提出申请的企业,阿里巴巴会对其在网络交易时留存的铺货记录、产品被浏览记录、被询问记录、成交记录等上万个数据进行核查。然后,将企业在阿里商业信用数据库中积累的信用记录交给银行,由银行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这种区别于传统金融风控方式的突破是由于技术的发展让大数据的普遍应用成为可能,如同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描述的那样,“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同时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此外,这也是尤努斯联保模式的本土化吸收。因为组成“联贷联保联合体”的企业都是同类企业、上下游企业、兄弟企业或者关联企业,彼此同处一个圈子里,三家企业一起申请联保贷款,企业间首先要规避来自对方的风险,所以这就解决了以往银行在贷款过程中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当然,网络联保贷款模式并非万无一失,因此惩戒机制依旧不可或缺,阿里巴巴于是祭出了一招“网络封杀”的狠手。按照阿里贷款的协议,如有企业联合体逾期不还款将被曝光在“阿里巴巴欠款企业信息公告”上,其商友也会收到相关企业的违约通告邮件——遭到阿里巴巴封杀无异于断送了“经济生命”,它们将无法继续在阿里巴巴这个平台上立足,在行业中恶名昭著,这样的失信成本是轻易承受不起的。
网络联保模式得以推行,既借鉴了尤努斯“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的联保经验,也赶上了国内金融业逐步开放的东风。
2007年6月,阿里巴巴与中国建设银行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举行了“e贷通”的首次放贷发布,阿里巴巴平台上的4家网商凭借“网络诚信度”获得了120万元的贷款。而中国建设银行拟定了多达42万字的《阿里巴巴网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操作规定》,也获得银监会的批准。
此后,阿里巴巴的“联保贷款”被《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中央电视台节目先后报道,成为当时金融创新的代表。
监管层的肯定、中小企业的赞许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的不俗成绩,激发着阿里人的奋斗热忱。
“经过2008年的试点,阿里巴巴认为联保贷款可容忍的信用风险门槛还可放低。”“我们理应覆盖更多更小的企业,包括尝试发放几十万元额度的贷款。甚至将来这类贷款将成为主流。”胡晓明很清楚,阿里巴巴和小企业的利益是牢牢捆绑在一起的,只有它们发展得好,阿里巴巴的整个商业生态系统才能更稳定。
我们自己干
初见胡晓明,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个性鲜明且颇有几分帅气的中年人,从他一头的板寸、文艺气质的围巾打扮,依稀可以辨出那个十几年前加入阿里巴巴的鲜衣怒马少年郎。胡晓明生于1970年,浙江大学金融学科班出身,2005年加入阿里巴巴。在此之前,曾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公司及个人金融业务、小微企业融资、网络信用体系等业务方面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从经历来看,懂金融、懂运营是胡晓明最大的优势。
在胡晓明的身上,你很难看到那种体制内金融从业者的腔调,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在国有银行‘服役’10年,一直有个梦想,一定要在33岁之前离开,为此自降薪酬来到股份制银行,干了6个多月,发现工作依然机械重复,甚至2小时就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一次机缘巧合,参加了与支付宝的项目谈判,谈了一段时间,项目没有谈成,倒把自己给谈出去了。为什么加入阿里巴巴?我喜欢激情。”
胡晓明一开始供职于支付宝,他用四年时间见证了世界最强支付系统的诞生。毋庸置疑,精通金融领域,又熟悉阿里巴巴生态的他,可以说是负责操盘网络联保贷款项目的最佳人选。
事实上,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仅在当时,全国就有3700万家中小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做生意。累积多年的经营信息,清晰地记载了这些企业的商务运行轨迹,确保阿里巴巴有足够的能力帮助银行控制风险。
胡晓明也是心气甚高,他说,“尤努斯‘乡村银行’的概念给我们奠定了理论基础。阿里巴巴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的网络联保又比乡村银行更多地利用了互联网技术,融入了可量化的信用模型,是对尤努斯模式的超越。”
2008年前后,网络联保贷款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阿里巴巴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以及各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相继展开合作。
“我们只做100万元以下的贷款,100万元以上的让银行去接。我们要当直升机,不是波音,直升机飞得更低,载重量大,更贴近草根。”胡晓明这番话再次明确了“都江堰项目”的初衷,一心一意服务小企业,为它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
2009年,马云与阿里金融创业团队
按照银监会和央行的最新标准,授信额度在1000万元以内的都可以称为小微贷款,而按照马云的初衷,阿里巴巴要重点服务的是100万元以内的贷款需求,面对的人群,几乎可以说是小微里的小微。这群人长期游离于传统金融体系的边缘,用草根来形容并不为过。但是积少成多,他们的资金需求早就汇聚成了一片汪洋大海。阿里巴巴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模式去突破它。
平静的海面暗流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里巴巴与几家银行的合作面临调整。“2007年到2008年像是一个蜜月期,到了2009年年底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所喜欢和想要服务的客户,以及我们想要实现的信贷模式和银行的传统信贷风险理念有所不同。”
虽然才刚刚推行了一年,但胡晓明的阿里金融团队已经形成了大数据风控理念,试图利用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进行风险评估,达到控制小微信贷风险的目的。然而,首先,在十年前,银行业还无法完全接受大数据风控理念,它们对于阿里巴巴提供的信用数据也将信将疑,于是坚持贷款一定要有担保,成为最低的要求;其次,银行对阿里巴巴提供的小微企业名单并不认同,它们按照一贯的逻辑,只愿意针对其中的头部客户放贷;再次,银行还是习惯线下尽职调查,认为风险评估必须线上线下联动。
无论如何,业务的出发点和立场不一致,导致大家的初衷和价值立场相背离,嫌隙越来越大。
胡晓明曾经几次三番与合作的银行沟通,结果均不了了之。“仿佛拳头打到了一团棉花上,那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无力感,但无力感解决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今回想起来,胡晓明依然很不甘心。因为,即使对方团队也很努力,也希望打开新局面,可是那时候银行业的体制机制、信贷文化仍有其惯性。
又一次,胡晓明带着团队再度从北京与银行的会面中铩羽而归,他思来想去,开弓没有回头箭,是时候做出决断了。
第二天一早,胡晓明把整个团队召集到办公室的休息区,众人看到,他快步走来,噌的一下直接跳到乒乓球桌上。他看着团队伙伴,把脚用力一跺,大声说道:“大家听好了,从今往后,小微信贷事业我们自己干!”
这一刻之后,闲置许久的乒乓球桌也完成了使命。
牧羊犬——梦开始的地方
2009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第十个年头,阿里巴巴、网易、搜狐、新浪、腾讯、百度等一大批互联网上市公司先后迎来了10岁的生日。
9月10日,阿里巴巴10岁生日这天,杭州黄龙体育馆内聚集了两万多名阿里员工、家属及客户。这一天,年过不惑的马云以白发鸡冠装的朋克形象闪亮登场,一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令万众瞩目,销魂夺魄。这成为阿里巴巴步入下一个时代的标志,这一天,身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宣布,阿里巴巴18位创始人已经集体递交辞职信,辞去创始人的身份,重新竞聘上岗。年轻的阿里巴巴将从此告别创始人时代,进入合伙人时代,而阿里巴巴所坚持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原则也将在新的商业时代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一天,马云正式提出“打造服务1000万小微企业的新商业文明生态,提供1亿就业机会,服务10亿消费者”的宏大目标。这既是阿里巴巴对过去10年的一场告别,也是对未来已来的一次畅想,随之而来的是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大文娱等一系列新的业务版图的一一破局。
同一年,胡晓明领衔筹建阿里巴巴集团信用金融部(简称“阿里金融”),专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他撸起袖子“自己干”起来。然而很快胡晓明便发现,这个刚刚组建的阿里金融,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壳,没有产品、没有技术人员、没有系统,也没有专业的金融从业人员。
自己没有的就去借。胡晓明对于这一经历记忆深刻。他曾亲自在阿里巴巴各个部门刷脸,到处请人吃饭,寄希望于跨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在2015年中国创客大会上,他就分享了在内部“乞讨”的经历:“那时候经常找这个借一个开发人员,跟那个借一个数据分析人员,借一个UED人员……不断在内部进行游说。”半年以后,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传开一句话:“防火、防盗、防孙权(胡晓明的花名)”。
阿里金融创建者胡晓明
班子终于搭好了,下一步就要推出开局性的产品。他首先看到了淘宝商家们普遍存在的需求——快速回款。有过淘宝购物经验的人都知道,为了保证买家和卖家双方的权益,淘宝从一开始就设定了由支付宝提供担保交易的服务规则,买家确认收货后,卖家才会收到货款,如果买家迟迟不予确认,系统将延期支付。这给平台上的卖家带来了资金上的压力,众所周知,淘宝平台上的卖家大多资金有限,如果能有一个办法帮助他们缩短回款的周期,将大大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并快速投入再生产。胡晓明想到了通过应收账款融资的办法来为卖家们解决这个问题:“买断”淘宝网担保交易中没有确认收货的订单,为淘宝商家提供快速回款的金融服务,从而使商家可以更快地把资金投入到采购等经营行为中去,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这种业务模式的风险也相对较小。阿里金融第一代互联网产品——订单贷款由此产生,项目代号“牧羊犬”,意为高效敏捷助力阿里生态平台上的小微商家。
牧羊犬项目团队筹备初期人手奇缺,几个技术人员中有的甚至是应届毕业生,有的则来自外包公司,于是胡晓明只好向阿里云的创始人王坚博士“借人”,由阿里云帮忙承建,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虽缺少资源,但阿里团队向来不缺的是旺盛的士气,几个核心骨干作风更是“彪悍”,那段时间基本是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高级技术专家林水镜就是项目的核心成员之一,他记得有一回信贷管理系统项目组的同事刘国鹏在完成财务系统发布后,清晨5点44分就给胡晓明发短信汇报,让胡晓明大为感动,当天上午,他给阿里金融全体成员群发了邮件:
“我们的背后有这么一支团队在奋斗、在工作,而且是默默地。如果不是我走的时候为鼓励他们说‘给我发一个短信通知我一声’,我想项目组也不会打扰我,他们一定会默默地发布、再默默地一路往前,尽管没有鲜花、没有喝彩,但他们还是会继续义无反顾地前进,朴实地前进!感谢你们,所有技术团队的同学!尽管我不能一一打上你们的名字,但我会向项目组要所有人的名单。”
艰苦的岁月往往给人留下更加难以磨灭的记忆。那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好像也格外得多。网商银行HRG王大海回忆,“某次胡晓明正在给大家上课,一位同学在那睡觉。胡晓明把他摇醒了,问,你昨晚上干吗去了。他说我通宵啊。胡晓明说,好,你接着睡,然后回去继续讲。就是有这么一群做事干脆又可爱的人,一路打磨,一路成长,成了今天的中流砥柱。”关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王大海还专门撰文《光荣与梦想(续篇)》,记录下每一个值得留存的片段。
就这样一连几个月的疯狂作业,2010年4月11日凌晨1点28分,牧羊犬项目终于发布。凌晨1点29分,第一名客户陈辉申贷,三分钟后获贷成功,金额1368.17元。
今日想来,牧羊犬项目孵化出的淘宝订单贷款产品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物。这是业界首次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没有任何线下手续,完全在线上将客户的商业场景与金融服务无缝对接,实现了全自动的资产估值、贷款发放、还款流程,冠以中国首个互联网信贷产品之名并不为过。
当时,面向小微企业、面向农村的公益贷款项目很多,但大多还是以“人盯人”“互相保”的传统模式来运作,尤努斯模式在中国的项目落地刚刚开始,在全国范围以互联网技术去做迭代和落地的,除了阿里巴巴再无其他。
牧羊犬项目发布后,几位项目组成员正式从阿里云转入当时的阿里金融,组织层面完成了技术团队的会师。业务上,受阿里信用贷款的启发,产品代号“2001”的淘宝信用贷款也成功推出。
淘宝信用贷款开创性地采用了预授信模式,淘宝商户登录贷款首页就可以看到额度,而且不需要预先报名、申请、审批的流程,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产品体验让客户大呼过瘾。
预授信模式的出现,为之后网商银行的“310模式”奠定了基础。这款产品上线后,用户好评如潮,业务疯狂增长,阿里人大感惊讶,他们意识到,以大数据模型的方法,将客户的经营历史、行为记录、交易数据结合起来,进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实现“信用等于财富”的理想并非不可能。
2011年7月,阿里金融团队齐云山悟道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写道:“如果没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贸易网络,而要相信陌生人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今天之所以有全球贸易网络,正是因为我们相信一些虚拟实体,例如美元、联邦储备银行,还有企业的商标。而在部落社会里,如果两个陌生人想要交易,往往还得先借助共同的神明、传说中的祖先或图腾动物建立信任。”21世纪人们早已不能指望相互的信任建立于祖先或神明崇拜,所谓熟人社会的天然默契也无从谈起,因此,用互联网手段塑造网商的信用体系成了应有之义。
2010年,金融危机硝烟未散,中国经济已率先复苏,事情正在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