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兔死狗烹的悲剧
与以往的旧王朝相比,新的王朝富有生机与活力。汉王朝的基业是由一群平民英雄所奠定,战国时代七大强国的旧贵族势力荡然无存。它印证了陈胜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同时,也揭示了“有梦想就有可能”的真理。
我们来看看汉王朝开国元勋们的出身:刘邦在四十八岁之前,顶多就是一个官位低微的泗水亭长;后来担任过宰相的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等人,都出身低微,萧何与曹参只是沛县小官僚,陈平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周勃则是办丧时吹拉弹唱的人。在汉初的大将中,韩信曾经沦落到乞讨度日的地步,英布与彭越是落草为寇的强盗,樊哙则是杀狗的屠夫。
虽然这些平民出身的当权派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变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树立了一种榜样。古代中国社会阶级的界限并不像西方社会那么分明,社会底层的人,通过奋斗,是有出人头地的可能的。汉代开国元勋们从平民中脱颖而出的事实,又影响了帝国之后数百年的人才政策,这是有积极性的一面。
刘邦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这个没读过什么书、有些痞子习气的皇帝,却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智慧。他手下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刘邦往往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他没有旧贵族身上那种死要面子的作风,只要做错的,他都爽快地认错,也不会觉得丢人,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平民出身的新权贵,并没有带来一种民主色彩的新政治制度。但是刘邦的政治眼光比起项羽要高出一筹,他明智地吸取东周与秦帝国衰亡的经验教训,新帝国的政治制度实际上是周制与秦制的折中,即继承了秦始皇开创的皇帝独裁制,行政区以郡县为基础,同时保留了周代时的分封制。但是普通民众并非一无所获。比起秦帝国继承家业的统治者,出身平民的新权贵对民间疾苦的了解要深刻得多。这使得汉初的国家政策以休养民生为主要目标,饱受暴政与战争之苦的平民百姓终于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其下是七位诸侯王:齐王韩信、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以及韩王韩信(注:汉初有两位韩信。一位是大家熟知的大军事家,另一位则是故韩王后裔。为了区分,后者称为韩王信)。这就形成中央政权与地方诸侯两大系统,与周代分封制的区别在于中央政权占据主导地位,朝廷直辖的郡县占全国一半以上的面积。
这种混合型的政治结构只是权宜之计。地方诸侯都是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的功臣,手握重兵。显然,诸侯的存在,对中央政府仍然是个潜在的威胁。刘邦对这些功臣不得不采取安抚的手段,以避免诸侯联手反抗中央政府。同时,他又以种种手段对地方诸侯实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术。
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后,另一场战争就在酝酿之中,这就是中央与诸侯的战争。项羽覆灭后的七个月,燕王臧荼率先反叛,刘邦率军亲征,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平定臧荼之乱。
对刘邦来说,最大的眼中钉,便是楚王韩信。韩信是伟大的军事天才。在汉楚战争中,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屡出奇兵,破魏伐代,灭赵降燕,平定三齐。韩信用兵,重在谋略,出奇制胜,战法不拘一格,时而声东击西,迂回作战,时而置之死地而作战,奇正并用,变化莫测。大汉的江山,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那刘邦为什么却不信任他呢?这并非没有原因。
刘邦的政治天赋,很大一部分,来自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就是人在巨大权力面前,没有忠诚可言。虽然韩信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刘邦不能不怀疑他的忠诚。韩信平定三齐之后,刘邦急需他率兵西进,以解困局。韩信不仅违令不肯出兵相援,反而要挟刘邦立他为王。刘邦为稳住韩信,不得不封他为齐王。
在此过程中,韩信犯下了一个大错。这证明他只是一名伟大的将领,绝非出色的政治家。
当时,韩信手下有一谋士,名为蒯通,对局势洞若观火。为了说服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他故意设置了一个局。他对韩信说:“我曾经学过相人之术。”韩信很有兴趣,问说:“先生是怎么相人的?”蒯通回答道:“看一个人的贵贱在于骨法,看一个人的忧喜在于面容,看一个人的成败在于他的决断心。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韩信问说:“您看我的相如何呢?”蒯通说:“请允许我和你单独谈。”韩信让左右退下,只留下蒯通。蒯通拜谢道:“您的面相,不过是封侯之相,且杀机四伏,但您的背相,贵不可言。”
蒯通在这里使用暗语,“背”暗喻背叛,意思是只要选择背刘邦而独立,则贵不可言。他进一步说明:“如今汉王与项王对峙,难分高下。两大雄主的命运,其实操在您的手心,您倒向哪一方,哪一方便能取得胜利。如今最好的计谋,就是与刘、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凭借你的才能,拥有精锐的士卒,控制强大的齐国,联合燕、赵,呼吁汉楚弭兵,定能得到天下的响应,谁敢不听从您呢?以您的军事与政治影响力,削弱大国与强国的势力,分封诸侯,到时天下都得听从齐国,各路诸侯必定争先恐后前来朝见。这是天赐良机,若不好好把握,必会带来祸害,请您认真考虑。”
在军事上有决断力的韩信,在政治上却优柔寡断。他沉思道:“汉王待我恩重如山,我怎能见利忘义呢?”
蒯通道:“人心难测。您以为自己对汉王忠诚,汉王就不会加害于您?当年文种、范蠡竭心尽力,复兴越国,越王勾践称霸后,就对功臣痛下杀手了。野兽捕杀完了,还要猎狗干什么呢?兔死狗烹。俗话说,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您如果归附楚,楚王对您不信任;如果归附汉,功高震主。您要选择怎么样的路呢?”
韩信若有所思,含糊地回答道:“先生先不要说了,我考虑一下。”
过了几天后,蒯通见没有回音,又跑去见韩信道:“将军,有智慧的人,行事必然果断,优柔寡断者,事情没有不失败的。不要因小失大,您是有智慧的人,诚然深知这点,可知道却不去做,这是祸害的根源。功难成而易败,时难得而易失。时机稍纵即逝,时不再来。您要想清楚。”
韩信仍犹豫不决地说:“我还是不忍心背叛汉王,况且我战功卓著,汉王怎会夺走我的地盘呢?”
蒯通长叹一口气,料知韩信最后必然败事,他决定远走高飞,装疯卖傻,以避开杀身之祸。
韩信不想背叛汉王刘邦,可是他又打自己的小算盘。这种暧昧的态度,怎么能让刘邦放心呢?
当刘邦追击西楚兵团到固陵,急令韩信来援,韩信又一次抗命,采取沉默不合作的态度,不肯出兵。直到刘邦把陈邑到海边的一大片地盘划给他后,韩信的精锐兵团才出兵相援。
韩信得到了土地,可是在刘邦的心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忠诚的危险人物了。
在韩信兵团的参战下,项羽在垓下会战中惨败,自刎身亡,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宣告结束了。毫不夸张地说,韩信是刘邦能赢得汉楚战争胜利的法宝与利器。
然而,韩信一步步地登上人生的巅峰时,下坡之路已隐然可见。
论打仗,刘邦不如韩信;论玩政治,韩信在刘邦眼中只是个小儿科。
一个计划在刘邦脑袋里形成。击灭项羽之后,途经定陶,刘邦出其不意地闯入韩信兵营,夺走他的印信。这次突然袭击,一下子缴了韩信的兵权,韩信一下子成了光杆司令。不过,考虑到战乱刚平,刘邦并没有借此时机铲除韩信,只是改封他为楚王,迫使其离开老巢齐国。
为了维持大局,刘邦表面上装作信任韩信,其实对他防之又防。
就在这时,韩信又被抓住一个把柄。
项羽死后,原西楚大将钟离眛成为刘邦悬赏捉拿的重点人物。钟离眛与韩信私交不错,逃入楚国,投奔韩信。这件事,被刘邦查出来。他发出文告,敦促韩信将钟离眛捉拿归案。韩信颇欣赏钟离眛的军事才华,抗命不从,私下里把他偷偷藏起来。
很快,一封举报信交到刘邦手上,举报韩信打算谋反。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一件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谋士陈平献上一计,建议刘邦假称前往云梦泽游巡,在陈县接见诸侯王,到时韩信前来,就可以轻松收拾。
刘邦依陈平之计,以巡游为名,率大军兵临楚境。韩信心中大为恐慌,一名亲信建议说:“皇上前来,大概是得知您收留钟离眛的事,只要将钟离眛的人头献上,皇上必定大悦,那就不会出事了。”韩信觉得有道理,事到如今,只能丢车保帅。钟离眛老兄,对不住了,要借你的人头一用。
韩信拎着钟离眛的人头,前往觐见汉高帝刘邦。不料刘邦见韩信自投罗网,陡然变色,喝令卫士将他捆绑起来,装上囚车。韩信一下子沦为阶下囚,高喊道:“常听人家说: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下已经平定,看来我固然该死了。”这时,刘邦才不紧不慢地对他说:“有人告你谋反。”
韩信默然无语,如今身家性命,操诸人手,他后悔自己没听蒯通之劝,现在成为待宰的羔羊,难道这就是命运吗?
不过,刘邦仍然不敢贸然杀死韩信。韩信带兵打仗那么多年,又当过齐王、楚王,势力盘根错节,若操之过急,说不定将引发大规模兵变。经过反复权衡,刘邦决定赦免韩信,但裭夺他的封国与王号,降爵为淮阴侯。
从王到侯,韩信被剥夺了实权,郁郁不得志,陷入一种无言的悲愤之中。他不仅没有吸取教训,低调做人等待时机,反而处处表现其内心深处不满的情绪。有一次,他去拜会樊哙,樊哙对他颇为尊重,还称他为“大王”,韩信出门后却慨叹说:“没想到我现在居然与屠狗的樊哙为伍。”
更要命的是,韩信仍在汉高帝刘邦面前抢风头。有一次,刘邦问他:“你看我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回答说:“陛下最多能带十万兵。”刘邦再问:“那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自信地答道:“臣用兵是多多益善。”刘邦哈哈笑道:“你说自己是多多益善,那怎么被我抓住了呢?”韩信只得尴尬地解嘲说:“陛下虽然不能带兵,可是会驭将,所以我被陛下抓了。”
对于用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刘邦当然是放心不下。如今天下太平,你能带兵打仗,你想打谁呢?失落的韩信也有自己的打算。
韩信有一个挚友陈豨,两人来往密切。陈豨被任命为巨鹿太守,临行前,特来向韩信辞行。韩信拉着他的手,在庭院里漫步,突然仰天长叹道:“我可以跟你说些心里话吗?”陈豨一听大为惊讶,赶紧说:“将军有何指示,请说。”
韩信对陈豨说道:“您所镇守的地方,拥有天下最精锐的部队。皇上现在信任你,可是如果有人说你想反叛,谣言要是多几次,皇帝不信也信了,到时你要怎么办呢?”韩信所说的,正是当年自己的遭遇。伴君如伴虎,陈豨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陈豨一听怔住了,请教道:“将军,您说要怎么办呢?”
韩信在陈豨耳旁密语道:“若发生这样的事,您就起兵自立,我暗中在内策应,如此则天下可图。”陈豨知道刘邦称帝以来,一直在扫除异己,便拜谢道:“我一定谨记将军的教诲。”
汉高帝十年(前197),陈豨果然被逼叛变。刘邦率军队亲征陈豨叛军,并派人召韩信随军出征。韩信推托身体有病,不肯前往。
其实在陈豨起兵时,韩信就秘密与之取得联系,告知他:“老弟你起兵造反,我将助你一臂之力。”韩信不愧是个厉害的角色,他与家臣伪造了一份圣旨,打算释放囚徒与奴隶,以此组建一支军队,进攻皇宫,发动政变,铲除吕后与太子。
这个计划需要陈豨在军事部署上做出配合。韩信派人送密信给陈豨,只等陈豨回复,就可以发动政变,控制皇宫。偏偏这时发生了一个意外,改写了故事的结局。韩信有一名随从,不知犯了什么事,被韩信关于牢里,准备处决。这名随从的弟弟写了一封信,交给吕后,告密韩信要造反,并把其阴谋供出。
吕后大惊失色,急召萧何入宫商量。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他对韩信的才能最为了解。不过事易时移了,今天他却要置韩信于死地。萧何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假称陈豨已经战败身亡,要求各级官员前往宫中祝贺。
韩信一听这个消息,心中狐疑,决定静观其变,声称卧病在床,不能前去宫中。此时,萧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差人带话给韩信:“您虽然生病,可还是勉强去一下好。”
即使韩信不相信别人,也没有理由不相信萧何。没有萧何,就没有他的飞黄腾达。既然萧相国都说话了,他不能不买这个人情吧。
当他一脚踏入长乐宫时,就意识到了末日的到来。埋伏在一旁的甲士一拥而上,把他绑得结结实实。他没有见到萧何,只见到吕后冰冷的目光。这个铁娘子比她的丈夫更加雷厉风行,更加冷酷无情,无须审判,无须证据,直接下达处决令。
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韩信,被处死在长乐宫的钟寺。韩信最后的一句话是:“我真后悔没有听蒯通的话,今天居然死于妇道人家之手,这难道是天意吗?”曾经落魄受尽人世沧桑,也曾经横戈立马、笑傲江湖,最后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凄凉下场。这就是韩信苦涩的悲剧人生,也折射出权力斗争的冷酷与血腥。
韩信之死,使汉高帝刘邦如释重负,他清除了最大的威胁。剪灭韩信的同时,刘邦仍不遗余力对异姓诸侯实施各个击破。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受到朝廷的怀疑,叛降匈奴。公元前198年,赵王张敖被控谋反,废王为侯。七个异姓诸侯王,只剩下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燕王卢绾(原燕王臧荼败亡后,以卢绾为燕王)与长沙王吴芮。其中刘邦最惮忌的,便是彭越与英布。
彭越在汉楚战争中的贡献,仅次于韩信。
早在汉王二年(前205),刘邦便封彭越为魏相国。随着彭越的战功越来越大,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成为诸侯王,拥有自己的地盘。公元前202年,刘邦为围歼项羽,命令彭越出兵。不想彭越竟与韩信一样,抗命不从,借此讨价还价。刘邦不得不做出让步,封彭越为梁王,彭越这才出兵,参加歼灭项羽的最后一役。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能永保荣华富贵。
高帝十年(前197),陈豨起兵反叛。汉高祖御驾亲征,派人传话给彭越,命令他率部参战。彭越称病不往,为了敷衍皇帝,他象征性地派一名将领前去。刘邦大发雷霆,派特使前往梁国,斥责彭越的傲慢无礼。
彭越诚惶诚恐,准备前去见刘邦,亲自谢罪。他的心腹之将扈辄劝道:“大王这一去,恐怕是有去无回。”彭越心头一震,扈辄又道:“不如起兵造反!”一向雷厉风行的彭越,与韩信犯了同样的毛病,自认为功劳大,又没有犯严重的过错,拒绝起兵造反,索性又称病,躲在家里。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与韩信事件如出一辙,有人告密了。告密者是彭越手下的一名官员,他向刘邦举报:彭越准备谋反!刘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派人将他捉拿,囚车押往洛阳囚禁。
不过,刘邦心里还念及彭越的功劳,决定免其一死,贬为庶人,流放到蜀地。彭越的命运与韩信惊人地相似,一转眼之间,就从云层高处重重地摔了下来。如果彭越就此一去,倒也可能在荒山僻岭了却残生。不幸的是,他在途中,遇到英雄的克星吕后。彭越见到吕后,痛哭流涕,为自己申冤。
吕后假装同情彭越的遭遇,答应带他去见刘邦。彭越感激涕零,认为事情或能出现转机。不料吕后见了刘邦,就委婉地批评他放虎归山:“彭越乃是壮士,把他流放到蜀地,是自留后患,不如杀了他,斩草除根。臣妾已经把彭越带回来了。”刘邦如梦初醒,可是皇帝的赦令已下,不好更改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吕后找来一名彭越的随从,收买加恐吓,让他告彭越再次想谋反。司法官员们装模作样地调查一番后,又一次确认彭越谋反的罪行。彭越此时才明白“最毒妇人心”,他一生纵横战场,不想却死于一妇人之手。英雄如此下场,岂能甘心?
继韩信之后,彭越也遭到屠三族的悲惨下场,他的尸体被剁为肉酱,分发到各诸侯国,刘邦以此残忍手段警示各诸侯王:这就是谋反者的下场!
看到了彭越的肉酱,淮南王英布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恐惧。
英布也是秦末汉初的风云人物。他跟刘邦、韩信、彭越等人一样,出身于布衣,秦末起义爆发后,他聚众起兵,后来投靠项梁,成为其手下一名悍将。英布作战勇敢,胆略过人,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鹿之战中,英布作为楚军先锋,率先渡河作战,为大败秦军立下汗马功劳。在历次大战中,项羽总是以英布为先锋,英布也不负重望,每战必胜。秦灭亡后,英布被封为九江王。
英雄的共同特色是不愿受他人约束,韩信如此,彭越如此,英布也如此。
齐楚战争、楚汉战争爆发后,项羽多次命令九江王英布率部参战,英布每每称病不往。项羽气坏了,多次派人严厉批评英布。对于诸侯争霸战,英布想置身事外,保住自己的地盘就行。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要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
汉王三年(前204),刘邦派说客随何前往九江,争取说服英布脱离西楚霸王。随何向英布详细剖析时局,认为项羽虽强,实际上已经众叛亲离,大失人心。他建议英布看清时局,发兵反楚,到时必可裂地封王。在随何的游说下,英布终于背叛项羽,归附刘邦。之后,英布参加了一系列对楚战役,包括垓下之战。战后,他被封为淮南王。
楚汉战争结束了,但另一场战争悄然上演,这便是中央与诸侯之战。眼看韩信与彭越相继被诛杀,英布怎能不如坐针毡呢?这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即使你自己认为坐得正,行得端,也无法防止有人在背后插上一刀。韩信不是遭告密吗?彭越不是遭告密吗?只要咬定你谋反,那就百口莫辩了,司法官员自然会网罗罪证,无中生有。
又一名告密者出现了。
淮南国中大夫贲赫举报英布准备谋反,刘邦派人前往调查事实。英布大为恐慌,彭越的下场历历在目,自己如不先下手为强,只能坐以待毙。就是死,也要像英雄一样死在沙场,怎么能像韩信、彭越死得那么窝囊呢?事到如今,不能不反了。
英布起兵叛乱。可以说,英布的叛乱,完全是出于恐惧的自保。在英布看来,自项羽死后,能够与自己抗衡的人只有三个人:刘邦、韩信、彭越。韩信与彭越已死,刘邦老迈,势必不能亲征,至于其他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不足为虑。
出乎英布预料的是,年过六十的刘邦还保留着英雄本色,又一次御驾亲征。在刘邦到来之前,英布挥师东击荆楚,屡战屡胜,兵威极盛。对他来说,最好的战略是向北发展,攻齐取鲁,传檄燕赵,占据东方半壁江山,与朝廷分庭抗礼。但英布没有席卷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英布裹足不前,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两军在蕲县遭遇,刘邦责问道:“你为什么要叛变?”英布答得爽快:“老子也想当皇帝罢了。”刘邦听了大怒,臭骂了一阵后,两军开始血腥厮杀。汉军兵多将广,明显占优势,英布军队抵挡不住,渡过淮河南撤。汉军苦苦追击,英布的军队伤亡惨重,最后只剩下一百多人。
天地苍茫,要逃往何方呢?英布是长沙王吴臣的姐夫,便前往投奔。吴臣不好拒绝,又不敢背叛刘邦,怎么办呢?他决定借刀杀人,假意安排英布逃到南越避难,路经番阳时,唆使番阳人将其杀死。英布不想像韩信、彭越那样束手就擒,可最后还是没有逃脱覆灭的命运。
彭越死后,燕王卢绾也走上叛反之路,兵败后逃往匈奴。在七个异姓诸侯国中,只有长沙王由于地处偏僻,得以保全下来,成为异姓封王中硕果仅存者。
刘邦用七年的时间,削平异姓诸侯的势力。这些开国功臣,多数以悲剧下场告终,这也是汉高祖刘邦最为后人所诟病的事,同时也给后世的专制者树立了一个坏榜样。但是撇开个人恩怨与私欲,隐约可以看到背后深层的原因在于二元政治结构的冲突。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就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即由分封诸侯制转变为帝王集权专制。集权制与分封制水火不容,地方诸侯既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又有独立的军队,这无疑是君主专制的一大障碍。从深层分析,刘邦杀戮诸王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帝王专制与分封诸侯制新旧两种制度的斗争。自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并起,群雄争霸,战争烽火持续数百年。可以说,诸侯制的弊端是很明显的,是国内战争的一大祸源,专制主义因而兴起。从历史角度说,在经历数百年战乱后,人心思定,秦汉之际的专制制度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刘邦并没有承认变乱的原因在于中央政权集权制与地方诸侯分封制的矛盾,他只是认为异姓诸侯靠不住。因此,在扫灭异姓诸王的同时,刘邦大封同姓诸王,前后有荆王、代王、齐王、楚王、赵王、淮南王、吴王、燕王等。这些诸侯国作为拱卫汉帝国的重要力量,皆出于皇族,皇帝专制制度得以进一步地巩固。不过,日后的历史证明,即使是同姓诸王,也仍然是国家动乱与战争的一大诱因。
在长达两千年的专制时代,各个王朝都解不开一个死结。一旦地方势力式微,皇帝权力无限放大时,权力的腐败便由上而下滋生,最终导致官逼民反的大起义,或者被外族乘虚而入。而一旦地方势力过于强大,中央权力被架空,又容易陷入内战的混乱之中。这个死结,就是专制政治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