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目录
导论:秩序的符号化
存在与生存。存在的共同体:神、人、世界、社会。通过生存而参与。正确理解存在的秩序。本质性的无知与焦虑。关于秩序的各种经验。关于同质性的经验。关于持久性与暂时性的经验。持久性的各种程度。生存的等级体系。人与各种持久的生存物合拍。关于义务的经验。符号化的形式:作为小宇宙与大写人的社会。宇宙论帝国的瓦解与以超验存在为导向。各种符号的本质。类比物之间的冲突与早期的宽容。存在的单一性与符号的多元性。理性化的努力。符号极不胜任其任务。对存在与生存的爱。对存在的爱导致的不宽容。转换。存在中的飞跃。合拍的层次。由对生存的爱而生的宽容。
第一部分 古代近东的宇宙论秩序
社会的秩序与人类的秩序。宇宙论秩序作为一种类型。该类型之内的各种历史变体。资料的组织。
第一章 美索不达米亚
第一节 神的创造与人的领地
傲慢与惩罚。神与人在《创世记》中的竞争。阿达帕神话。
第二节 政治秩序的符号化
宇宙论符号中的政治秩序。从城邦国家到帝国。神圣主权与人间王权。时间、空间与实质。脐点。黄道与数字十二。太阳与复兴循环。理性化。
第三节 宇宙秩序的符号化
政治符号中的宇宙秩序。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迈锡尼个案。各文明实现存在中的飞跃的能力。三个个案比较。《埃努玛—埃利什》。宇宙起源论、神谱和政治的融合。众神世系与文明危机。
第二章 阿契明帝国
神与王的相似性。拜火教的影响。善恶二元论。贝希斯顿铭文。真理帝国。多神论与关于征服的多元主义建构。王朝意识。一元论理性化与二元论理性化。
第三章 埃及
第一节 文明进程的结构
汤因比—法兰克福争论。埃及历史的阶段。奥西里斯宗教精神。对冲突的分析。制度、经验、文明形式。经验环境与形式稳定性。“琴师之歌”。怀疑主义与享乐主义。文明形式的类型。各种经验的紧凑性与分殊。中国案例。文明形式与人类的超文明戏剧。
第二节 宇宙论形式
两地的诞生。关于尼罗河的经验。太阳赞美诗。与尼罗河符号的冲突。可见的神与不可见的神。与宇宙论符号的冲突。法老秩序中的超验因素。神圣的王与动物。神在法老身上的显现。在天体、动物种群、代表人物身上的显现。埃及独特性的可能成因。宇宙秩序弥漫于社会之中。金字塔文本、中王国与新王国中的神之子。真理的意义。真理的传承。
第三节 经验的动态变化
一、埃及类型的分殊化
埃及的宇宙起源论与爱奥尼亚思辨。神话的结构:经验的组成模块;作为凝聚力的关于同质性的经验。向唯一真神论演进。十九王朝的阿蒙赞美诗。否定神学与实体类比。
二、孟斐斯神学
关于“秩序来自混沌”的神话剧。埃及的统一与孟斐斯的建立。神谱思辨。普塔作为从无到有的创世主。神的创世与王室创建。认识论脚注。神话创造中的理性意识。与基督教逻各斯思辨相比较。
三、对无序的回应
论平等者共同体的科芬文本。关于“一个想要自杀的人与他的灵魂的争论”。
四、埃赫那吞
法老的新地位。忒拜的强势地位。对莫里卡尔的教诲。伊普我的告诫。“尼弗罗夫预言”。亚马拿革命。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太阳赞美诗。埃赫那吞赞美诗。对法老仲裁权的反动垄断。法老秩序的困境。
第二部分 以色列的历史秩序
奴役之家与神的自由。与文明决裂的符号:地狱、出埃及、旷野、神的国度。被选民族与应许之地。
第四章 以色列与历史
一、以色列与文明的进程
三张事件表:圣经叙事、移民与统治,汤因比的叙利亚文明循环。现实历史与例证历史。作为真正秩序之来源的存在中的飞跃。作为真理承载者的被选民族。作为真理之确证的例证历史。生存的历史形式。神之隐蔽。斯宾格勒—汤因比的文明循环理论。
二、历史的意义
模棱两可:文明进程的客观时间——社会的内在形式。宇宙论形式中的紧凑历史。发生在神之下的现在的分殊历史。意义起源于历史的现在。意义辐射到紧凑的过去。在意义的辐射中出现的问题:人类的本体论实在。历史起源于发展中的现在。历史实质的丧失。
第五章 意义的显露
《诗篇》第一百三十六篇。意义的显露:创世、圣约、迦南。世界历史。动机的范围:出埃及、西奈、示剑。动机的扩展:事件、经验、信仰崇拜、信仰崇拜传说、史学阐述。显露的模式:前进与倒退。神圣族系与人类。《士师记》的节奏。王国与众先知。流放与回归。从犹太教士的立场回顾。迦南的模糊性。犹太教与基督教。
第六章 史学著作
圣经叙事。意义的层次。史学层面。
第一节 叙事的资料来源:关于问题状态的注解
问题的性质。威尔豪森学派。对资料来源的看法。兴起的不满。批评。英格奈尔的观点。传统—历史方法。传统主义者的圈子。彼得森。动机激发中心的多样性
第二节 史学符号
对术语“历史”之正当性的证明。以色列经验的紧凑性。Toroth(诫命)与Sepher(书)。Toldoth(世代)。从部族到人类的世系扩展。剩余之人的分裂。对Toldoth 的思辨运用。亚当的toldoth(世代)与天地的toldoth(来历)。从神开始的世系。Berith(圣约)。从部族协定扩展为摩西圣约。对符号的制度化运用。史学运用。世界历史的四个阶段。基督教思辨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 史学的动机
叙事的范围。叙事的内容:历史、神话、依神话立法。叙事:独特的符号形式。动机:王国的建立与圣约。建构的两项焦点与对秩序的紧凑经验。由世俗—内在生存而来的约束性义务。攻击的目标。攻击的基础。与基督教问题相比较。为了精神自由的斗争。
第三部分 历史与符号的轨迹
现实生存与圣约秩序。以色列符号的复杂性。作为一种启示符号的历史。主题的组织。
第七章 从宗族社会到王权统治
第一节 亚伯兰的故事
一、耶和华与亚伯兰的约
《创世记》第十四章的情节。资料来源的性质。公元前1500年之前的政治局势。约的巴力。巴力符号的转变。与耶和华之约。祖先们的神。
二、政治形势的连续性
征服期中的亚马拿时代的局势。
第二节 底波拉之歌
一、耶和华崇拜向摩西时代的传承
以色列同盟。
二、底波拉之歌
耶和华与战争。圣战仪式。战争与永久性政治组织。
第三节 基甸的王权统治
希伯来人与迦南人的融合。新以色列。基甸与米甸战争。俄弗拉的耶和华圣所。婚姻政策。后宫的作用。亚比米勒的政变。“寻找国王的树木”寓言。第八章为帝国而奋斗
第一节 耶和华崇拜的范围
与迦南众神同化。新生状态中的一神至高论。通过耶和华之灵而形成人格。
第二节 扫罗的王权统治
一、扫罗的兴起
非利士人的扩张。扫罗的民族王权。关于扫罗取得王权的亲王国版本。王与神。集体的先知活动与单独的先知活动。民粹主义的耶和华崇拜。先知班子。出神癫狂与清晰表述。
二、灵魂的精神秩序
扫罗与隐多珥的女巫。禁止交鬼之术。以色列与希腊关于灵魂的讨论。历史现实主义与哲学。救世主功能转移到耶和华。神回到历史之中。大卫为扫罗和约拿单所作的葬礼哀歌。
三、神权统治
关于扫罗取得王权的反王国版本。撒母耳与神权统治。
第三节 大卫的兴起
犹大进入以色列历史。新兴社会力量。战争领袖的隐退与职业军队的兴起。国王的部族。元帅之战。大卫成为国王。
第九章 世俗事业的巅峰
第一节 大卫帝国
帝国与以色列的同一性。经济局限性。
第二节 大卫—拔示巴的故事
“穷人的羊羔”寓言。战争仪式的解体。以色列人作为帝国军队中的战略预备队。大卫的性格。正义。
第三节 大卫的王权统治
两次受膏。大卫与以色列立约。所罗门继承王位。耶和华与大卫家立约。
第四节 大卫与耶路撒冷
帝国事业。“大卫”的含义。《创世记》第十四章。至高神。带有神的含义的名字。祭司。《诗篇》。
第五节 帝国诗篇:关于问题所处状态的主线外讨论。
一、赞美诗的性质
它们在信仰崇拜中的作用。诗歌个人主义与宗教个人主义作为导致误解的原因。
二、形式—考证的方法和仪式—功能的方法
贡克尔。摩文科尔。
三、具有神性的王权统治和类型主义
理论问题。新年仪式。胡克。约翰逊。关于王权统治的文献。
四、新观点的困难
不充分的哲学基础。
五、对神话化的抵制
西奈信仰崇拜。冯·拉德。拿单的预言。克劳斯。文学批评与秩序分析。
六、结论
文森科论宇宙论符号体系。宇宙论形式与历史形式的关系。圣约秩序的制度空白。通过帝国得以完成。历史形式对《诗篇》意义的压力
第六节 帝国符号体系
宇宙论符号。拿单的预言。埃及的影响。《帝国诗篇》。终末论转变。《所罗门诗篇》第十七篇。《希伯来书》。
第十章 以色列世俗生存的终结
第一节 分裂的王国
文学繁荣。超越世俗生存的秩序。以色列的发展。符号的轨迹。以色列的命运。古代的反叛。
第二节 实际的历史形势
北王国的内部组织。埃及的入侵。所罗门统治中的埃及因素。法老的女儿。神殿。大祭司的圣衣。耶罗波安的信仰崇拜改革。亚述的兴起。暗利的政策。耶户的反叛。
第三节《约书》
对律法的兴趣。何西阿。对世俗生存危机的反应。西奈立法。“耶和华的命令”和“典章”。十诫的形式。十诫与社会秩序。
第四节 先知以利亚
《玛拉基书》。关于审判的经验。他泊山异象。耶和华日。终末论的各个阶段。以利亚。摩西与以利亚。暗利王朝与以利亚。对巴力的攻击。旷野中的以利亚。先知的前后接替。
第四部分 摩西与先知
第十一章 申命律法
一、先知与以色列的秩序
同化与民族主义。普遍主义与褊狭爱国主义。犹大的生存意志。《申命记》的“神学”。
二、摩西的讲话
这些讲话的创作时间。压制、发现与实施。
三、耶和华的诫命和摩西律法
关于摩西作为神之话语作者的神话。
四、启示的规定
先知反叛的动机。将时势条件包括在启示的内容之中。规定:国王、祭司、先知。以色列历史与犹太人历史的分界线。
五、《申命记》与犹太教的发端
律法的以色列因素与犹太因素。冯·拉德与艾希罗特。对生存的抚慰与心灵平静。关于“今天”的经验。军事改革与宗教战争。经过界定的宗教。神圣秩序的制度样板。帝国的压力、复归与秩序的保存。
第十二章 摩西
第一节 各种资料来源的性质
可以提出的问题与给出的答案。形式与历史实质。律法的形式。先知传说的形式。历史实质:耶和华崇拜与法老秩序。逾越节传说的形式。
第二节 神的儿子
主题概述。《出埃及记》第四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三节。以色列:神的新儿子。服侍耶和华与服侍埃及。埃及的历史降级。摩西的名字。百姓与领袖。埃及化。Mosheh:“那个拉人出来并且被拉出来的人。”红海奇迹。Mosheh 这个符号被转移到大卫。《诗篇》第十八篇。为王的神子与人类秩序。向弥赛亚信仰的转变。Mosheh这个符号转移到耶稣。《希伯来书》第十三章第二十节。摩西作为神子的预兆。临时性的符号“摩西神”。耶和华想杀摩西。拙口笨舌与神的口。
第三节 神
摩西的耶和华。摩西在《出埃及记》第二章中的精神传记。来自荆棘丛中的启示。这段情节的文学结构。对“我是自有永有”的解释。圣托马斯论这段荆棘从中的情节。隐藏的神与显现的神。启示与民族在历史上的建立。荆棘丛情节与阿蒙赞美诗的关系。摩西的年代。
第四节 新的神意安排
启示与人的反应。出埃及戏剧的创作。立约戏剧的创作。来自西奈山的神谕。祭司的国度。以王室领地为中心的人类秩序。圣约。十诫。神权政体的宪制。镇压反神与反人的反叛。民族通过时间的节奏规律而流转。
第十三章 先知
第一节 先知的努力
历史形式的连续谱。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在的召唤。偏离正轨,成为律法。先知的抵制。普遍主义与人格主义。降格为过去。
第二节 问题的展开
一、十诫
耶利米的神殿讲道。作为行为标准的十诫。先知权威与公众权威。对耶利米的审判。与苏格拉底相比。以赛亚的召唤。
二、圣约
律法与灵魂秩序。生存问题的规范形式。耶利米对外邦神的攻击。对行为的抱怨: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来自美德的要求。先知的本体论。以赛亚与战争。臆变。臆变行为。臆变经验与生存问题。写入心灵的圣约。
三、神谕
对西奈符号体系的批评。无效的启示。神的预见与人的决定之间的辩证法。先知的双重符号体系。本体论与历史。耶利米实现以色列的命运。被选民族缩约为被选之人。耶利米的召唤。先知作为为神的国王儿,作为新摩西,作为耶和华的仆人,作为历史之主。各民族的先知。阿摩司。先知书的文学形式。弥赛亚问题。大卫的遗言。统治者的形象。弥赛亚问题的制度阶段:阿摩司、何西阿。臆变阶段。以赛亚。耶和华的荣光。召唤。政治干预。以马内利预言。门徒们与封存神谕。和平君王预言。臆变景象。生存论阶段。耶利米。耶利米的精神自传。受难、抱怨、复仇。神的正义。关于不义的真理。与神的对话。先知的生存,作为对神之受难的参与。
第三节 受难仆人
以色列秩序的问题。以赛亚和耶利米的地位。超越具体社会之秩序的运动。以色列从其自身的出走。第二以赛亚。作为一部符号戏剧的作品。阐释的错误。哲学和召示的言辞。经验写作和救赎的时间。作品的组织。启示的实质与形式。新型预言。天国序幕。主题:先前的事与新事。作为救世主的神。神作为世界、以色列和救赎的创造者。历史神学。巴比伦的陷落与关于得救的经验。所有人的神。仆人与其救赎工作。仆人在天国获任命。历史中的仆人,作为投向外邦人的光,作为神的信徒。他的受难与工作。人类受难者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