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大学校园规划“空间层面”的新特征
1.1.1 注重校园特色和个性的营造
在新时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城乡建设出现了5000年从未有过的增长和变化,而在这一发展时期中,一个个城市、乡镇和村落传统风貌在不断地消失和沦丧,进而造成中国城市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尴尬困局。作为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大学校园在规划建设实践中必须回应如何塑造和保持大学校园的特色和个性这一历史命题,在推动大学自身环境形成良性新陈代谢循环的同时,也为城市面貌的演进和更新进行积极的探讨和尝试。
1.以整体规划设计为前提,打造校园特色景观
校园特色景观需要通过校园景观设计实现,而校园景观设计则需要在校园整体规划设计的框架下完成。一方面,在理念层面,校园景观设计应和校园整体规划取得契合和默契;另一方面,校园景观设计应该不仅仅在形态层面,更要在功能层面成为整体规划有益的完善和补充。大量成功的实例表明,只有在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和引导下,校园的景观设计的作用才能够充分地彰显出来,真正起到赋予校园特色和个性,完善校园整体格局的作用。
哈佛大学结合所在城市波士顿的城市发展,构建了《学校总体规划》(Institutional Master Plan)。在这一总体规划中,不仅明确了新校区规划的详细内容,还明确了哈佛大学学科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也展望了新学生宿舍区等重要功能区的空间规划。这一规划最为突出的意义是它将哈佛大学的发展机遇和城市发展机遇牢牢捆绑在一起,成为校园总体规划计划和实施的典范。这一总体规划不仅体现了哈佛大学在学术上所要寻求的发展目标(创造新的、更好的、科学和专业的学校,培育日益明显的多学科交流氛围),在环境上也展现了一个新的绿色社区的营造目标。新的景观规划实施后,校园开放空间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增强,散步道、步行街、自行车道体系进一步完善,整体绿色交通布局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在综合考虑了事业发展、学科发展、空间发展的整体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推动了新校园景观特色的培育和形成[1]。
专栏一 “化零为整”——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景观营建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新校区规划与哈佛大学总体规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规划和上海市嘉定区的城市发展高度一致,是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国际汽车城计划的一部分;同时,发挥同济大学的科研优势,将与汽车相关的科研机构设置于此,力争将新校区打造成为综合性的国际交流研发基地,同步发展教育培训、科研产业及市场拓展。在景观营建手法上,这一规划注意到了地段中水田较多,地块基质较为零散的特点,在保留原有地貌特征的同时,围绕轴线及景观中心进行新校园景观的组织与控制,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2.以地方性特征及资源为基础,营造特色景观
地方性特征及资源主要指的是校区所处的环境资源,既包括山体、水体、植被等自然景观,也包括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存。如果能够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两方面因素并加以巧妙利用,将能够极大地丰富校园规划的空间形态及人文内涵。
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其校园空间环境的塑造充分考虑了校园所在地域的气候特征、区位特征、地理特征及人文传承。厦门大学处在山海之间,这一难得的自然条件在校园规划设计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如校内的凌云楼群、情人谷等特色景观都充分考虑了山景和海景的引入和借用,将校园的人文景观及周边优质的山水景观融为一体。在特色树种及植物的选用及处理上,厦门大学更是体现出了诸多的独到之处[2],其主题性特色植物景观的塑造即是鲜明实例:凤凰木是厦门大学中随处可见的树种,被用作行道树、庭院树等多种用途。每年凤凰树开花时,火红的花朵缀满枝头,延绵不绝,将整个校园变成了凤凰花的世界。同时,其花期恰逢6月的毕业季与9月的开学季,学子们步入厦大或告别厦大都会受到凤凰花的感染和洗礼,为厦大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份凤凰涅槃的别样情怀。
专栏二 珍惜大自然的礼物——康奈尔大学“峡谷梯田”的特色景观
康奈尔大学校园是尊重地形地貌,营造校园特色景观的典范。从天然地貌来看,处于峡谷间的康奈尔大学地势呈明显的东西向倾斜。这一貌似不利的地理因素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得到了合理的处理和运用。校园主干道被设计成了平行于地形的南北方向,最大程度上为校园创造便利出行条件的同时,营造出了梯田般的校园风貌和景观,层层叠叠,变幻无穷,丰富的景观层次错落有致,让人印象深刻(图1-1)。[3]
图1-1 康奈尔大学特殊自然地貌下形成的特色景观
3.以校园文化传承为契机,打造校园特色景观
大学校园文化需要长期的发展和积累,是一所大学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不仅校园的建筑和园林可以体现大学校园文化,大学历史、学科特色、管理制度等,也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校园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和促进大学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等方面,大学校园文化都扮演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校园景观设计若不甘流于形式,止于沿袭和模仿,则致力于校园深层文化的挖掘和表现是打造校园特色景观的有效途径。如果校园景观的营建能够围绕剖析大学校园文化展开,并牢牢把握住老校园文化的传承和新校园文化的塑造,将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校园特色景观的形成和发展,并进一步丰富和扩展校园文化内涵。
今天的北京大学是在燕京大学校园旧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校园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名园,自身就有着鲜明的历史文化印记,在美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规划下进行了扩建,不但适应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文化景观,将秀美雅致的明清园林、风光宜人的未名湖、中式古典气息的建筑物等融为一体,塑造了高贵典雅的校园艺术氛围,成为校园规划的杰作,也为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和更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时期,北京大学刚刚修编完成的校园规划充分尊重了这一历史文化,明确提出了打造“一塔湖图”之总意象(塔,博雅塔;湖,未名湖;图,图书馆), “两横一竖”之景观主轴线,开放式中心绿地和“园中园”式的古典园林新貌,并以此构架校园景观的总格局[4],成为校园规划中延续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典范,营造了一个既有东方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大学校园。
专栏三 历史的睿智——山东大学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山东大学西校区原址是齐鲁大学,而山东大学本身也已经有了百年的积淀,校园内存在很多历史建筑、建筑群、古木和建筑小品等,代表了校园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山东大学规划发展十分重视这些历史遗产,尽量保留这些物质环境,并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得保护工作得以可持续地落实,也极大地继承和发展了校园历史文化。
规划中将山东大学历史建筑按年代和形态分为三种,分别对应规划中的三个区。A区历史建筑为单栋散落式,规划保留了十余幢历史悠久的别墅,将其中的住户迁出,改造成学科研究所;B区历史建筑为院落组合式,是旧学生公寓,内部空间狭小,部分建筑已经破旧,不适合学生居住,于是适当拆除,嵌入新建筑进行叠合,弥补空间不足,改造成图书馆研究室;C区历史建筑为成组聚合式,但呈现出杂乱无序的状况,在规划中选择性地保留较好的6幢建筑[5],加建部分新建筑,打造成为老城镇街道般的空间形态,新建筑在老建筑之间填补,彰显出极大尊重历史前提下睿智的空间发展策略(图1-2)。[6]
图1-2 山东大学历史建筑分布区及相应实景
4.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指导,打造校园特色景观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地考虑绿色设计和低碳理念的引入和实施。一方面,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作为一个能耗大国,每年的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大学校园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需要身体力行,在校园环境的塑造中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在潜移默化的环境育人过程中发挥其影响力;另一方面,绿色校园设计也将有助于大学校园自身生态系统的提升和稳定,提高校园景观设计中的科技含量,让大学校园同时成为绿色设计的领路人和受益者。
在重庆工学院巴南校区的规划设计中,生态设计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且起到了校园总体规划设计的引领性作用。首先,在校园规划设计前期,对基地总体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不仅对规划范围以内的基地,也对规划用地周边50~150m范围的自然地理资源进行了分级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研和资料分析结果,完成了基地及周边整体生态环境评价,作为后续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基础(图1-3)。在规划设计完成并付诸实施后,提出两项必要的保障措施:一是在使用阶段应继续进行生态环境的观测工作,如监测植被的变化、物种的迁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二是在更大的生态保护及生态规划范围内,定期总结和评估校园生态系统和周边生态系统的成长和融合,为后续校园景观设计的成长和完善指明出路和方向。
图1-3 重庆工学院巴南校区规划总平面及生态环境分析图
专栏四 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典范——中国药科大学新校区
中国药科大学新校区将空间使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结合起来,满足了课堂外学习实践以及学生生活空间需求,也营造了具有生物多样性特点的校园环境(图1-4)。基于中医药的学科特点,校园规划设计绿化种植时采用了很多医药植物,并结合物种特点、经济价值等设计成多物种、多层次的绿化体系(图1-5)。校园中保留原有山体,设计成植物园,种植珍贵中草药植物,作为学生日常药物认知实习的基地,也可以作为以观赏为主的日常公共空间。植物园周边结合建筑种植一些经济类药物,鼓励学生自种自管。
图1-4 中国药科大学规划平面图
图1-5 中国药科大学绿地规划平面图
1.1.2 注重校园空间使用效率的提升
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的增长后,已经在资源环境上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目前正在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在此背景下,大学校园的土地供应及利用方式也正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如地方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节能节地的标准和规范,对大学校园的建设高度、建设密度及容积率等核心指标进行约束和限制,如对于城市中心区大学校园的空间增长方式开始尝试采用更为灵活的规划调控方式,再如对于校园内原有老旧建筑的利用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等。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诸多实践来看,中国的大学校园已经在提升空间使用效率上进行了一定时期的积累并探索了多种卓有成效的新模式。
1.地上地下空间挖潜
在粗放型增长时期,地下空间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鸡肋,因其造价投资偏高、空间使用受限等缺陷被业界诟病。但近年来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地下空间无论在城市建设还是校园建设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地下空间利用有着若干明显的优势:首先,地下空间的使用利于节约地上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不断趋于寸土寸金的今天,这一优势越发明显;其次,地下空间利于保护校园传统风貌,对校园景观不至于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此外,地下空间的建设在疏导交通、增加绿化面积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贡献。如在地处北京二环周边的北京交通大学,在西门附近的学生活动区内规划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变的地下空间,安排了包括超市、书店、咖啡厅、创意空间等多类型的学生活动场所,不仅满足了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和生活需求,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相对紧张的校园空间的土地资源使用效率。
地上空间的拓展不是新的命题,长久以来,校园规划设计中一直致力于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地上空间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如增加建筑层数、提升建筑高度、降低建筑密度等。如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就是校园地上空间有效拓展方面的典型实例,在保持了美术学院传统风貌的同时,地上容积率也有效提升到了0.83,获得了世界多位大学校长的认可与好评。近年来,除了上述常规的方式外,屋顶面积的积极利用也成为了一个新的努力方向,屋顶花园、屋顶绿化的设计和建设已经日臻成熟和丰富,在丰富校园景观的同时,也有效增加了大学校园的绿化面积,如华沙大学图书馆屋面的绿化设计就是其中的又一典范[7]。
专栏五 绿茵下的别有洞天——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了保持代尔夫特的天际线,避免与大教堂在城市建筑景观中的主导地位冲突,采用半地下的覆土建筑形式,向地下挖掘建筑所需空间。建筑主体大部分都覆盖在草坪之下,陆地上只呈现一个和缓的小坡(图1-6)。覆盖在建筑上的草坪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夏季草坪里的雨水蒸发,成为一个自然冷却系统。在馆内中心位置设计了一个透明顶的圆锥体空间,成为建筑在地面上的标志,功能方面作为建筑地下部分空间的自然光采光源和空气对流通道[8]。该图书馆因其建筑造型构思精巧,造型奇特,被誉为世界上最具有未来派艺术特征、最为现代化的图书馆之一。
图1-6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
专栏六 从分散到集聚——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
和美国大多数大学校园坐落于郊区拥有大量土地资源不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位于城市中心,仅占地43万平方米。早在1969年校区建成时,即设有六千个地面停车位,容纳学生多达两万五千人,校园内建筑密度很高。最终能够圆满解决用地狭小、空间紧张与事业发展间的矛盾,要归功于校园规划设计的合理安排与组织:首先,在功能分区上,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放弃了原有校园按照院系独立分区的功能构成方式,将同类功能集中设置,相应降低辅助空间配置,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中心区集中安排大教室;其次,提升建筑的综合性,以综合性的教学建筑为校园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也充分注意到了屋顶空间的利用价值,如在大屋顶上设计了圆形露天剧场,与讲堂、图书馆、学生中心等部分相互连接紧凑、便捷,不仅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地资源,也将空间使用效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图1-7)。
图1-7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综合楼局部鸟瞰
2.复合建筑与新材料
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探讨建筑空间组成模式的不断优化,是提升校园空间使用效率的另一有效途径。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先驱之一柯布西耶曾经比较过集合住宅和独立住宅在土地使用效率上的差异,结论是前者在土地使用效率上比后者高几十倍。几年来,首层架空的复合建筑形式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中被越来越多地加以采用,同时展示出了其对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及不同文化超强的适用性和生命力。这一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优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建筑首层空间保留为交通、绿化用地,而其地上部分可作为教学、住宿等多功能使用,复合式地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二是其在校园空间景观上也展现了独特的价值,在校园景观轴线的组织、空间环境的渗透和过渡等方面取得了精彩纷呈的艺术效果。例如清华大学的紫荆公寓、沈阳建筑大学的教学科研综合体、宁波理工大学的教学楼等均采用了这一复合建筑的设计手法。
另一个提升校园空间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在校园规划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大量的校园建筑设计实践证明了这一方法行之有效。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世俊所言:“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钢结构建筑可提高节能效率50%,增加有效使用面积6%~8%,还可缩短工期,节约施工用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节能省地的有效方式之一[9]。”如同济大学在对其老图书馆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经过前期的充分论证,决定采用钢结构作为新的结构体系(图1-8),不但没有产生常规建筑改造加固所造成的结构体系趋于臃肿,空间使用率不断降低的问题,反而在空间形式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空间使用效率[10]。
图1-8 同济大学图书馆改建项目
专栏七 封而不闭、隔而不断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主楼
底层架空的建筑是较为常见的复合建筑形式,目的是避免建筑打断地面空间的连续性,增加绿化面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主楼横卧于两座小山之间,全长571m,进深37.2m,高23.7m,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整合了教学、科研、院系办公等多种功能(图1-9)。该楼一层完全架空,行人和车辆都能穿过,进入主楼后方的校园。主楼也成为校园面向海景的门面,并且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式通道。主楼一层以上则从一侧的小山延续到另一侧的小山,楼顶是广场,可以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具有很好的视野。主楼和小山临近的部分,还结合地形变化营造了多层次的景观空间,丰富了人们从地面到楼顶广场的行走体验[11]。
图1-9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主楼
专栏八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山东建筑大学建筑材料的选择策略
山东建筑大学地处黄河流域,周边盛产取材于黄河淤泥的承重多孔砖,这些材料不仅总量丰富,同时还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山东建筑大学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始终突出了充分合理利用地方性材料的设计理念,废物利用,就地取材,不仅合理地利用了地方资源,同时还形成了鲜明的校园风貌。同时,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也别具匠心,大量的建筑垃圾粉碎后形成不同级配的骨料,用于修路和土方回填,相应节约了大量的土方资源和运输成本[8]。
3.大学校园的容积率逐步提升
1)原地开发式
相对而言,“原地开发式”是一种较为和缓的土地开发模式,多表现为对原有建筑物或建筑群落的改建或扩建,个别时候也表现为原有建筑物及建筑群落的整体翻建。对于众多老校区难以整体迁移的大学校园来说,是提升容积率较为常用的实施策略。“原地开发式”一个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利于原有建筑及环境文脉的传承及延续,同时也利于分期实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小步渐进”的方式逐步将大学校园容积率提升到合理水平。如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即经历了一个多次扩建的过程:建筑始建于1987年,坐落于厦门大学校区东部的山岗上,初期总建筑面积约7450m2。伴随着艺术学院的不断成长,教学和办公用房都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于是在2003年实施了艺术学院的第一次整体扩建,琴房等各类教学用房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完善。2009年,展览空间的品质和大小再一次成为了艺术学院事业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又进行了第二次扩建。事实上,伴随着高校各项事业的逐步发展,为改善办学条件而进行的建筑改扩建甚至翻建,已经成为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空间增长方式,带动了高校容积率的逐步提升。
2)异地新建式
原地开发挖潜的方式,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毕竟受制于众多的现实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空间增长受限的矛盾,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由于大学校园用地及其周边用地确实有限,只能放弃原有校园或迁出一部分功能另择新址,在这种情况下,异地新建成为了高等院校解决空间发展出路的现实选择。异地新建事实上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校区模式,一是全新的大学校区模式;二是只承担大学部分功能的分校区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新校区一期规划用地位于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包括F-4、F-7、F-9、G-18四个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建设用地规模约38.6公顷。东区为F-4、F-7、F-9地块,建设用地面积约27.7公顷,总建筑规模约28.88万平方米(地上约24.39万平方米,地下约4.49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88,建筑高度为36.5m;西区为G-18地块,建设用地面积约10.9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5.51万平方米(地上13.07万平方米,地下2.4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建筑高度为30m,后期建筑高度又进一步提高至36.5m。
专栏九 模数化设计与组合的集约效益——西安外国语大学淮安校区
西安外国语大学淮安校区采用模数化设计与中廊式组织方式来提高容积率。学校规划设计教学楼中廊达到3.6m,中间还敞开了两处休息空间,看起来平面系数偏低,但对于节约土地贡献很大。校园规划总体集约与空间密度疏密交织相结合,既节约土地,也不失环境优美,净容积率已达到1.03,但鸟瞰校园还是感觉非常舒展,不局促(图1-10)[12]。
图1-10 西安外国语大学淮安校区规划总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