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等你来(第3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梦想一直向北

张哲

▼专业: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张哲,毕业于郑州外国语学校,曾入选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计划,初审优秀并获得40分加分,最终凭借河南省文科高考第二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录取。

别挑容易的路走

一个生长在豫东南冲积平原小县城里的孩子。

一个在省会哈佛红的校园里完成蜕变与绽放的少年。

一个在清华大学的土地上努力探索生命意义的寻梦者。

这些,就是张哲的求学之路。每当提及这条“三步走”的求学之路,张哲的脸上都会浮现浅浅的笑容:“就是往北走嘛!向北,一直向北。”

张哲是在家乡的县城里念的小学和初中。那时候,他还不理解老师所说的“你们是全县一万多学生里最优秀的一百号人,但将来只有一半能考上一本”有何深意,也没有意识到他所谓的名列前茅,只是狭隘的、横向上的优秀。所以他仿佛总处于一种“学痞”的状态:在那些漫长的、唯成绩论的日子里,他在自己身上贴上各种灰色的标签,又总用一纸成绩单逃过惩罚。

而转折发生在中考后的暑假。

那个夏天,他参加了省会高中的招生考试。他感受到自己在英语口试时只字难言,而旁边同学却对答如流的尴尬;也体会到了虽然对自己的数理逻辑引以为傲,但仍然解不出来半道竞赛题的挫败感。所以,当面临留在家乡还是北上的选择时,他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条未知的、艰难的路。

当一个人感到安逸的时候,也即是故步自封的时候。“别挑容易的路走”。这句话在张哲踏上北上的班车时就成了他的信条之一,三年后亦如此。在张哲眼中,郑外是一个和“选择”相关的地方。他与郑外的故事开始于从县城北上的选择,终止于另一次关于北上的选择——放弃保送,选择高考。

外语学校独有的“捷径”,相对较低的淘汰率,规避高考的风险,大半年的假期……选择保送的优点里每一个都让人心动。但是张哲觉得,那不是他想要的。选择高考,尤其是放弃保送后选择高考,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是无法言喻的。但他坚信这条更不容易的路,会通向自己所期盼的目的地。

困难的路,向北,再向北。

“结果没有好坏,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所以我不在乎道路是否平坦,只在意它所通向的是不是我想去的地方。”张哲笑着说,“大多数时候这条路是艰难的,但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唔,到了。”

沿着自己的路走

说来也巧,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张哲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后来这句话渐渐成了打趣的话,可是他觉得人总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高三复习阶段,张哲班里的同学买了很多辅导资料来做。而他反而是书桌上教辅最少的那一个。“有的人觉得刷题对他们提高的帮助很大,所以喜欢刷题。但是我做题速度慢,每道题都喜欢多思考,所以就选择少刷题多总结。”按照张哲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他当时一味追求和班里同学做一样数量的题,大概他会因为时间不够用、题做不完而过度焦虑。但是,他虽然是做题做得最少的那一个,却是同学中笔记和错题整理得最深入透彻的人。在他看来,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除了做题,张哲在其他方面也很有自己的特点。在最紧张的时期,班里很多同学都选择熬夜复习到两三点,再到六点起床靠咖啡支撑一天的学习。但是张哲整个高中三年都保持着11点入睡6点起床的作息。“有时候早上还会赖床到六点半,但绝对不会削减睡眠时间。”张哲边笑边说。

他认为,在这样一个长跨度的学习阶段里,保持状态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一段时间状态好了就会突飞猛进,但紧接着就会掉下去。相反,我的成绩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心态和学习状态一直很稳定,最后也考进了清华。大家都说他是黑马,但我觉得稳定性就是他的撒手锏。”而张哲自己也有着极好的稳定性:学校组织的大大小小的考试,他垄断了90%以上的年级第一,在郑州市的三次质检中也都是全市第一。在这一点上,他将之归结为心态的稳定性:他只关注自己的学习,而不会因为别的人、别的事而影响到自己。“他们走他们的路,看到他们走到前面也不用着急呀,我走我自己的路嘛。”

行者左右

一路向北来到清华园,张哲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个行者,更是一个追梦者。“我想要自己的大学四年,乃至整个人生都过得更有意义。”

谈及高中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张哲总说是他没有加入话剧社。“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话剧,但当时觉得话剧社的规模太小,就选择去做模联了。其实现在想想,应该试着把话剧社做成品牌社团的。”

因此,张哲进入大学参加的第一个社团组织就是学生艺术团话剧队。“一共四轮面试,四五百人只留下了十几个。因为是艺术团下辖的专业性队伍而不是社团,所以进队之后的训练也很辛苦。”但是,他始终觉得进入话剧队是清华给自己的第一份礼物。“因为热爱话剧,所以排练任务再繁重心也不会累,反而很有收获感。”

在张哲看来,大学的吸引力便在于它的丰富性。只要想尝试,在清华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作为班长的他每天伴着鸟鸣声起床,被学习和社工填满的一天虽然忙碌,更多的却是充实感。周末闲下来走出去,感受北京城古朴与现代交融的气息,或是与三两好友一聚促膝长谈;或是去听一场讲座、看一场演出,在他看来都是十分珍贵和美好的。“再没有一个阶段能像现在这样,做任何事情的机会成本都很低。”所以在大学四年里,他打算多尝试、多体验、多经历。

那么还要继续向北吗?

“当然啦。向北,北极星的北,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