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如果大学可以重来,你想如何度过?”几位即将大学毕业的同学聚在一起聊起了这个话题。
“如果大学可以重来,我一定要轰轰烈烈地谈一场恋爱!”从没谈过恋爱的梅子不无遗憾地长叹了一口气说,“校园里的情侣成双成对,卿卿我我的样子,总是让我艳羡不已。”
“不!我的想法却相反。如果大学可以重来,我不想再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了,我只想好好读书……”说这话的是曾轰轰烈烈恋爱过好几次,并被伤得体无完肤的漂亮女生小可。
“如果大学可以重来的话,我绝对不会买电脑,是游戏毁了我的大学四年。”做了四年宅男的游戏迷小胡长叹一口气说道。
“假如让我再读一次大学,我想跟寝室里的几个人好好地道个歉。”略微落寞的小王在大学里跟室友的关系一直不好,动不动就吵架,甚至还动过手。
如果大学可以重来……
是啊,大学生活如此美好,但没有人会说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完美的,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为了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连续参加了三次高考,最终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学。俞敏洪在北京大学度过了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时光。后来他因为表现出色,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尽管俞敏洪后来离开北京大学,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俞敏洪不只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是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其实俞敏洪的这种大学情结在我们许多人身上都有体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大学毕业生说这样的话:“我们骂母校没有关系,但决不允许别人对母校口出恶言。”这种对大学的复杂感情也正如俞敏洪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所言:“大学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一点事情。”
在我们刚刚走入大学之际,由于对大学的不了解,难免会有些迷茫,怎么学习,怎么与人相处,进入大学之后,以前的学习方法还行得通吗?
譬如,在进入大学之前,一些家长和老师灌输给我们的要做“好学生”的观念,上课要认真听讲,要对老师的言听计从,不旷课、不迟到、不谈恋爱。这种思想深深植入了一些人的脑海,在潜移默化之中,他们会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将做一个“好学生”的想法一直贯彻下去。
但有没有想过,大学里是否也需要这样的“好学生”?
一些教育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不管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譬如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科学家等,他们在大学生涯中符合“好学生”特征的只有不到10%。也就是说,在这些成功人士当中,有90%以上的人都不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比如数学考试交白卷的丘吉尔,成绩总不及格的普京,蝉联世界首富多年的比尔·盖茨。
当然,我们并不能否定“好学生”的价值,我们在这里只是想批判种种旧的观念。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用“自由”二字概括大学精神。大学的自由本是一种学术上和精神上的自由,但现在我们也能听到许多大学生用“时间充裕”来解释自由。我们无意否定这一种解释,相较于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确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在当今大学校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滥用时间。有多少人能够将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呢?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行动,你将圆梦。”我想,这句话送给当今大学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大学是一趟单程列车,没有回程的车票。我们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帮助大学生回忆大学时光,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没有下一个大学可以重来,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换来更少的“如果”。如果你尚在大学之中,不妨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大学,想想自己的未来,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在将来我们能够少一些对大学生活的遗憾,为了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