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汇贸易:外汇管制引发的“血案”
套汇本来是利用不同外汇市场的外汇差价或是汇率变化,在一个外汇市场上买进一种货币,然后在另一个外汇市场上把这种货币再卖出去,从中赚取差价的行为,也就是常说的炒外汇。这本无可厚非,而且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不但需要了解经济局势、大政方针,还要懂得计量分析和专业知识。但是,套汇贸易却是一种虚构的贸易往来,有些企业利用国家通关的优惠政策,加上自身的一些便利条件,跟境内外的其他企业串谋起来,利用境内外货币的汇率差来牟利。更过分的,在这过程中,有些企业还骗取出口退税。
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两个概念: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在岸人民币,就是在中国境内的人民币;在岸人民币汇率,就是指在中国境内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比如美元、欧元、日元什么的。离岸人民币,就是在中国境外的人民币,包括港澳台地区;离岸人民币汇率,就是指在中国境内以外的人民币跟其他货币的汇率。
因为我们国家对外汇汇率实行管制,所以境内人民币的汇率是受央行控制的,但是境外人民币的汇率就完全是市场价了。打个比方,这里把人民币理解成一件商品,在境内这个商品的价格由政府决定,央行说这个商品值多少美元,它就值多少美元,说它值多少欧元,它就值多少欧元;但是境外央行就管不到了,所以境外的这个商品值多少美元欧元,完全看供需,需求大了价格就涨,需求小了价格就跌。
一般情况下,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差价相差无几,但这个差价也会受很多事件的影响,比如“一带一路”啦、欧债危机啦、安倍拜鬼啦、特朗普耍无赖啦等等。在2013 年1月份,因为境外的外汇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暴涨,离岸人民币比在岸人民币贵出0. 6%,就是说,如果我用1万美元在中国境内能换6万元人民币,在境外的外汇市场要换6万元人民币,就要多花60美元了。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了解一下通过贸易套汇是怎么玩的。这里我们假定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6∶1,在2013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5. 96∶1,离岸人民币比在岸人民币能换更多的美元。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境内有一个A公司,它首先在境内借到100万美元,按6∶1的比例换成600万元人民币,然后从境外进口一种物流成本最低的货物,随便什么都行,用这600万元人民币支付,这样这笔人民币就流到境外去了。然后,境外的B公司,说它是合伙人也好,皮包公司也罢,把这600万元人民币按5. 96∶1的汇率换成美元,得到100万6 711. 4美元。再然后,A公司把之前进口的那批货物,再买给这个B公司,B公司用这100万6 711. 4美元支付,这样A公司原来的100万美元就多了6 711. 4美元,还了之前借来的100万美元,剩下的在境内换成人民币,净赚4万多元人民币(见图2-8)。
这种套汇不像套利还有个时间差,所以来钱更快,而且很多时候这种套路可以来回循环,同一批货物,每转一圈就获一次利。但是耍流氓也不能太明显,所以很多时候境外的皮包公司也不能只有一家,就是说境内公司把货物出口给B公司,再从C公司那里进口,这批货物在B和C那里做做样子交易一下。
不管是套利还是套汇,都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状况下的一种牟利方法,一旦利差和汇差消失,这种作弊模式就不存在了。随着我们国家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对进出口贸易的监察越来越严格,这种流氓模式早晚会消失。特别是国家“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工商海关全面联网,对财税票据和商品编码的检查力度空前强大,而且还能追溯以前的贸易数据,套利套汇这种流氓贸易不但不好做了,国家还有可能找你秋后算账呢。所以嘛,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与其立个供应链金融的贞节牌坊耍流氓,不如扎扎实实地开展真正的物流金融、贸易金融或者供应链金融业务,真正参与到产业分工中创造价值,才是正道。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