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定义与边界
面对斑斓的世界,纪录片人在传统中变革,探索新的形式和新的表达。近些年来,一种新的纪录片类型——调查性纪录片备受人们的青睐。在西方,影片《谁杀死了陈果仁》《细细的蓝线》《科伦拜恩的保龄》《超码的我》《海豚湾》《寻找小糖人》等渐成规模;在中国,《唐山地震三十年祭》《垃圾围城》《SARS-和平风暴》《奇迹背后》等影片也在不断进行尝试。
何谓调查性纪录片?一些纪录片的拍摄者并不限于像“直接电影”标举的那样只做“墙壁上的苍蝇”,不是置身事外做冷静的观察,而是积极地参与,执着地行动。他们怀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一些公共事务和社会议题自行展开独立而深入的调查,以揭示其内幕与真相,用探照的灯光照亮被忽略、被遮蔽、被篡改的历史与现实。记录这一过程、呈现调查成果的纪录片,我们称之为调查性纪录片。
本书拟追踪纪录片的流变,从拍摄者的角色和纪录片的类型入手,分析调查性纪录片的生产语境、技术支持、理论框架、叙事方法、美学特征、传播效果、价值与功能,且在全球化、新媒体的语境中,结合当前的形势,展望其今后的发展。
循名求实,调查性纪录片有两个关键词,一为调查,一为纪录片。要展开调查性纪录片的研究,必须追本溯源,对调查和纪录片做相应的考察,并在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中确定各自的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