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演绎推理的误区
1.推理形式谬误
请大家判断,下面的推理正确吗?
在冬季小型运动会拔河比赛中,我们班与13班决赛,前两局一比一平,关键的第三局开始前,我说我们班赢了就取消今天的语文作业。结果第三局我们输了。这说明我们同学比较喜欢做语文作业。
不对。因为大前提与小前提不对应,拔河比赛的输赢并不是同学们能自由选择的,而是实力和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在起决定性作用,这与是否喜欢做语文作业无关,因此不能推出最后的结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论证的过程中,选取的事例不能偷换概念,必须与大前提的原理保持一致。
2.假设判断谬误
演绎推理具有保真的作用,前提正确,则能保证结论正确;前提错误,则结论错误。现实中,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前提的错误,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将错误的结论当作正确的。
假言推理的大前提是一个假言判断,往往用假设复句或条件复句表示。如果这个假设判断错误,则结论必然错误。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事件发生后,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引发了“当学生犯错后要不要批评或惩罚”的讨论。讨论这个主题合适吗?请大家看后思考。
2014年,某市一名五年级10岁男孩从30楼坠落身亡。
孩子因朗读比赛时说话被老师留下,并被逼写1 000字检查,称写不到就去跳楼,最后孩子选择跳楼身亡,孩子语文书上写着“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
孩子的继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天下午5:40,军军班主任就给我打电话,说今天要把孩子留下谈话,班主任说,孩子荣誉感不强,经常在集体活动时自己做自己的。”
文女士称,班主任说:“我就私下留孩子谈谈,不在班里公开批评了。我给了他两个选择:第一,写1 000字的检讨;第二,罚站一小时。”文女士表示,班主任还说,“军军还没开始写检讨就哭着问,我要是写不到1 000字怎么办呢?还没做就说自己不行怎么可以呢?”
军军学习很好,语数外在班里排前五名,还是班长,跳楼前几天在一个英语演讲比赛中拿了第一名。喜欢运动,平时爱游泳,喜欢画画,还加入了市里的射箭队,参加过省里的比赛。1.
这个悲剧的发生让人非常痛心。这个孩子跳楼,是一个结果,我们要找出这个结果产生的逻辑链,找到背后真正的原因,而不是一律归结到心理或惩罚的问题上。孩子之所以跳楼,是因为他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大前提:如果写不出1 000字的检讨,就去跳楼。
小前提:他写不出1 000字。
结论:他应该去跳楼。
这是一个完整的假言推理,军军按照这样的逻辑只能去跳楼。这个推理形式没有错,但是写不出1 000字的检讨与跳楼完全不应该存在必然的条件关系,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假设。大前提错误,导致了结果的错误,而这个男孩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结果悲剧发生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听话的好孩子才会跳楼,不听话的孩子或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就会问:为什么写不出1 000字的检讨就要去跳楼,凭什么?有什么理由或依据?法律上这样规定了吗?知道了这个前提错误,就肯定不会去跳楼。这根本不是心理素质的问题,也不是犯了错要不要批评和惩罚的问题。这个错误的假言判断直接害死了孩子。
弄清楚了这个逻辑问题,我们就会知道悲剧的发生在于,一是教师给出了错误的假言判断的前提,二是孩子没有认识到前提的错误。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批判性思维,去分析演绎推理中前提是否正确、判断结论是否正确。教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进行单纯的听话教育。
这样的例子还有,比如,如果我无法成功追到女神,那么我就会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这同样是一个错误的假言判断。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就会问:为什么追不到女神就一定会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中?不会再找其他的女孩吗?难道就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摆脱痛苦吗?比如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等等,这些都可以让自己收获快乐。
3.虚假二选一谬误
有个笑话,张三去考驾照,口试时主考官问他:“当你看到一只狗和一个人在车前时,你是轧狗还是轧人?”
张三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轧狗了。”
考官摇摇头说:“你下次再来考试吧。”
张三很不服气:“我不轧狗,难道轧人吗?”
主考官大声道:“你应该刹车!”
这个笑话中的张三之所以回答错误,是因为主考官的问题只给出了两种选择,让张三在这两种选项中回答,但实际上还有其他选择。这便是虚假二选一谬误。
虚假二选一谬误是指前提中给出两个选项,并把这两个选项当作全部的不相容选项,否定一个,则只能肯定另一个,或者肯定一个,只能否定另一个。这是带有错误预设的选项。
比如,你要么转发此条微博,要么就不是中国人,你现在不转发此条微博,那么你就不是中国人。你要么买中国产品,要么就是不爱国,你现在买了外国产品,那么你就是不爱国。这些推论都带有虚假的二选一预设。一个人的国籍和这个人是否转发了某条微博没有关系,这个人买了外国产品,和爱不爱国没有必然的关系。
4.诉诸权威谬误
诉诸权威谬误指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或机构的观点作为大前提,认为这个观点理所当然地正确,以此来推出一个结论。但实际上这个观点并不一定正确。
在中国人的思维中,习惯遵从圣人之言,习惯了古人怎样说就怎么做,喜欢以“经典”作为大前提,却不去想,圣人说的话普遍适用吗?所谓的经典一定正确吗?
不一定。比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就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就会知晓荣誉和耻辱。这句话是管仲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大力发展经济,使百姓生活富裕,粮仓充实、衣食饱暖,然后百姓就有荣辱的观念,注重礼节、崇尚礼仪。它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观点并不绝对正确。“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个观点要成立,还需要一个前提,即生活富足后,人们会自动追求懂得礼节和知荣辱。但百姓不一定会自发、自觉、普遍地保证做到。中国现在已经富裕了,一些基本的礼节并没有自动形成。生活富足后还需要其他措施,比如教育、宣传等。
因此,只是摘录所谓权威的观点是不够的,必要的情况下,要论证这个观点为什么成立或者在什么情况下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