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前行的精神指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经济、科技、军事等强大的硬实力,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此,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社会进步的价值引领
一个国家的发达强盛,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既有赖于物质文明的积累,同时也有赖于精神文明的成长。同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激励、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创造,规范着人们的价值选择。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也是由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所决定的。
当一个民族寻找到了代表历史发展进步趋势的先进价值观念时,就会在其引导下不断发展进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就说明了这一点。1840年,帝国主义列强用枪炮打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闭关自守的东方文明古国跨入了近代的门槛,中国自此也陷入了民族危机之中。如何挽救民族危机,进而实现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一批先进人士怀着救国救民的真诚愿望,从西方国家寻找济世良方。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到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识,从康有为的“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展现了这些探索者的思想轨迹。但无论是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还是维新派的维新主张,抑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都没能拯救当时多灾多难的中国。这些努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的选择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因此,要改变中国社会,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抵御帝国主义殖民侵略,就需要更为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更为进步的价值理念来支撑。
1894年冬,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联合20多位华侨人士,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成立宣言中,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和“振兴中华”的口号。
那么,什么样的思想、价值观念能够救中国?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到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以十月革命为契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犹如春风化雨般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并被人们接受和认同,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思想文化规范,并融入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之中。正是在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此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并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凝聚力的坚实纽带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灵魂,是凝聚价值共识的精神力量。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要把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确立与其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缺少共同的思想纽带的话,那么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混杂,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存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以及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形成最广泛的价值共识,进而有效引领和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避免因利益格局调整所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能够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职业、利益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最终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知识链接
民族团结柱
重要论述
——习近平
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
经过30多年的扬帆航行,目前改革开放已经驶入了激流涌动、暗礁密布的深水区。改革越向深层次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关系就越复杂;改革越往前走,遇到的困难也越多,需要支付的成本也越高。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容易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改革有困难,但不改革会更困难。我们要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既勇于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改革。同时,我们的步子一定要稳,方向一定要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激励我们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它鼓舞人们的干劲、增强人们的信心,使整个社会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冲劲、闯劲、拼劲、韧劲,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经典论述
——邓小平
社会和谐的价值支撑
目前,我国的发展已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挑战的时期。这是既充满各种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也易于发酵、激化,从而引发社会情绪波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人们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竞争和获取发展机会;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采取理性的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从而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风气,增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文化软实力的精髓所在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由硬实力与软实力两方面构成。一般而言,硬实力主要包括一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等内容,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制度模式、生活方式、国民素养、国家形象、意识形态等内容。
知识链接
“软实力”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JosephS.Nye,Jr.)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2004年4月,小约瑟夫·奈的《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制胜之道》甫一出版,就引起世界热议。在书中,奈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中:第一,文化,即对其他国家和人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第二,政治价值观,特别是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第三,外交政策,但这些外交政策需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权威。
硬实力和软实力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翼,也是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抓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定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高地”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又在“文化经济高地”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与博弈。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影响人们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的最内在、最深沉的因素,其功能和作用是任何法律和制度都达不到的。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的崛起、社会制度的崛起,更应该是价值观念的崛起。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的崛起,都伴随着新价值观的崛起;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独立和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根据;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根本标志。因此,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基石。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与其核心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才能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11-18(01)。